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修福十加行之造佛像造“擦擦”佛像的功德利益 及制作方法

时间:2020-08-06

虚空藏菩萨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73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我们平时要造一尊佛像那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我们造的那些佛像,或者是用木头雕的,或者是用铜铸的,那都要有专门的技术,我们没有办法去做的。但是现在就有善巧方便,就是我们用擦擦的一个模具把瓷泥填进去,然后配上五药、五香粉,把它们混合在一起,我们很快就可以做一尊佛像,所以这个就有非常殊胜的功德,成就的福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切众生当然都是希望得到快乐、得到幸福,遇到不好的环境都希望能够消除,遇到恶劣的环境,内心之中都总是想出离、想避开。

但是其实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招感种种的不如意呀?是因为我们福报不够的原因,因为福薄的原因而招感到种种的不如意。

所以有福之人不管走到哪里福报都是现成的,而福薄的人不管到哪个环境之中都会受罪。

所以,要迅速地增长福报,做这个擦擦佛像是非常好的一个善巧方便,我们很快的时间就可以做很多佛像出来。而且这个佛像都是放在塔里面,可以经历千百年都不会被破坏;

擦擦,一词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复制”,是指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等材质、压制成型脱模而出的模制小型佛像、塔。

“擦擦”作为一种方便的修行法门,在广大百姓之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诚如佛经《妙法莲华经》所言:

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象,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

或以七宝成,鍮石赤白铜,白镴及铅锡,铁木及与泥,

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擦擦”作为一种小型的佛教艺术形式,也是伴随着佛教在吐蕃的传播而兴起的。若从公元7世纪的吐蕃时期算起,这种艺术形式在藏传佛教艺术史上至少也有了近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佛教雕塑史上,恐怕只有藏传佛教至今还保留了这种体积小、造型精美、内容丰富的佛教艺术种类。

换句话说“擦擦”构成了一个微缩的佛教艺术世界。

一、“擦擦”的起源和传播

关于“擦擦”的起源和历史,由于缺乏详实的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显得模糊不清。一般以为,这种佛教艺术形式产生于古代印度。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杜齐在《西藏考古》一书中认为:

“擦擦”起源于印度古代及中世纪中部和北部方言中的一个词汇,与塔有密切关系。”

由此看藏语的“擦擦”一词是由梵语转借而来的。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语中,“擦擦”读sacchaya或sacchaha,意思是“真相”或“复制”。

正如杜齐教授所说“擦擦”的起源与佛塔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佛教艺术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种类是佛塔,因而从词源学上分析,“擦擦”很有可能直接起于佛塔造型,在其后的演变中才扩大到佛、菩萨像等其它内容。

但也有可能“擦擦”从一开始就有佛、菩萨的造像内容。相比而言,笔者较倾向于前一种看法。

从大乘佛教的发展来看,在佛像艺术产生之前佛教徒们敬拜的对象,一般是作为象征佛陀法身的佛塔、菩提树及佛陀的足印。

据传佛陀释迦牟尼圆寂约500年之后,阿育王(约前273-前232)时代,为了供奉佛陀法身舍利和传播佛教,阿育王取出原先八座“窣堵婆”(梵文称“Stupa”,即佛塔的意思)保存的佛陀舍利,又敕建了84000座窣堵婆佛塔分别供养,于是窣堵婆作为早期佛教建筑艺术开始向印度的境外迅速发展。

“擦擦”作为供养佛、菩萨的方便艺术形式,恐怕也产生于这一时期。虽然没有更多的考古史料证明“擦擦”确实产生于此时,但我们推测在佛像艺术产生之前,作为佛法象征形式的“佛塔”艺术已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与演变,直到犍陀罗造像艺术的开始,才大大改变了佛教艺术的发展方向。此后佛、菩萨、弟子及大乘佛教的大成就者等,逐渐成了佛教艺术创作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人物和题材。

从现有的一些零星史料分析,“擦擦”最早的宗教功能是作为供养在大型佛塔和大佛像腹内装藏使用的小型佛塔,它被佛教徒们看成是具有功德善业和加持力的圣物,同时也被视为礼敬佛陀最方便、最廉价和最普及的一种善业法门。

我们之所以说“擦擦”是一种方便的修行法门,就在于用泥土和简单的模具制造佛像和佛塔,首先是不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像金、银、铜制佛像那样制作成本很高,一般的老百姓很难承担起如此的供养。

因而从广大百姓的角度讲,他们更热衷于用泥土和天然的石头雕塑佛像,表达他们素朴虔诚的宗教信仰。

这也就是为什么“擦擦”在古代的印度和藏族地区主要流行于民间的主要原因所在。

对此,我国唐代著名高僧义净法师(635—713)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曾记载说:“归东印度,到三摩坦咤国,国王名曷罗社跋乇……每日造拓(脱)模泥像十万躯。”并说:“西方法俗,莫为以此为业。”

这里所说的造脱模泥像,也就是“擦擦”,属于佛教中造像功德的一种,制作和供养佛像、佛塔可荐福禳灾。

可见当时的印度十分流行此类小型佛教造像艺术。

就目前的考古史料看,“擦擦”最早兴于古印度的恒河平原、阿富汗和克什米尔境内。

据德国学者达德在《阿富汗加慈尼发现的印文泥“擦擦”和袖珍小塔》一文认为:印度恒河平原是这类物品“擦擦”的主要集散中心。

杜齐教授在《西藏考古》介绍说:意大利考古队在阿富汗和克什米尔都发现了一些“擦擦”。而且“擦擦”从古印度——巴基斯坦半岛的东部一直遍及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缅甸和泰国地区。

尽管国外学者大都公认“擦擦”起源于古代印度,但就它产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仍有争论。

不过在“擦擦”的授放仪式和供养习俗等方面,他们的观点大致相同。一般认为,修造一座塔就是修造佛本身,佛身与佛陀的教义在这里相互一致。

为了使佛塔达到圆满如法的境地,按照佛教仪轨必须在塔基或塔腹中装藏刻有经文和咒语的陶制“擦擦”,只有这样才符合佛教礼拜的仪规和要求。

从“擦擦”在古印度佛教民俗的功能分析,它主要用于佛塔的装藏。通常“擦擦”被存放在不同形制的佛塔肚子里,或被置于基座的顶部。

由于瓶状塔肚,或基座本身都有一个小门,因此人们有时也可以看到或摸到里面的供放的“擦擦”。

按照杜齐的说法:“在塔内存放‘擦擦’的习俗起源于印度的石板塔肚存放圣物的风俗习惯,这样做可以起到保护和隐匿的作用。”

而且不同塔形装藏供奉的“擦擦”要与佛塔的性质相一致,例如有的“擦擦”作为法身藏物的经文大多取自经典的陀罗尼咒文。

杜齐教授收藏的早期印度和吐蕃时的“擦擦”,几乎无一例外地刻有《般若婆罗密多经》的经文,或印度西北部及恒河流域铭文中所写的持咒。

从这一点看,“擦擦”作为藏传佛教艺术类型,从一开始就继承了古代印度的艺术传统,甚至可以说“擦擦”不过是从印度早期的艺术形式衍生和照搬过来的舶来品。

从可资利用的考古学材料看,大乘佛教流行于西印度与中亚各国时期,正是佛教造像艺术兴盛繁荣的阶段。

而“擦擦”的制作和使用恰好是大乘佛教造像善业的一个共同特征。

目前在亚洲大部分地区发现“擦擦”的造像时间,也基本上是在公元7—11世纪之间。

例如,唐朝时的长安寺庙中就很流行泥制的小型佛像“擦擦”,近些年西安就出土了不少造型不一、题材不同的泥制佛像。

另外敦煌晚唐时的卷子中有数篇《印沙佛文》,其中记载了制作模制泥佛像的盛况。由此可推想吐蕃统治敦煌及西域近百年之久,期间曾不遗余力地发展佛教事业,作为最方便廉价的善业功德“擦擦”自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擦擦”作为一种外来的佛教艺术形式,则需要一个接受与创新的过程。

由于吐蕃王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开明政策,促使了越来越多的佛教朝圣者长途跋涉到印度求法问经,巡礼胜迹。与此同时,也由于伊斯兰教的大举入侵,迫使大批高僧人德和佛教徒从印度、克什米尔和新疆于阗等地纷纷逃亡到西藏传播佛法。

由此,极大地促进了吐蕃地区佛教事业的发展和藏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擦擦”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西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方便的修行法门·擦擦艺术的源流与艺术特征(二)

二、“擦擦”方便的修行

严格讲,“擦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较系统和大规模地在藏区制作是在10世纪以后,特别是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直至今天的时段内。

相传阿底峡大师就是一个制作“擦擦”艺术的高手。据说他在引进“擦擦”入藏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阿底峡大师在西藏传法的12年(1024—1054)中,与上述几个寺院都有极深的法缘关系。他是托林寺的住持,又曾在叶尔巴寺驻锡7年,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阿底峡大师传记中曾讲道,他从印度带来了“擦擦”的印模,在西藏各寺院讲经说法期间还制作“擦擦”。

在藏传佛教夏鲁派的创始人布顿大师(1290—1364)的传记中曾说:“在夏鲁岩窟有小佛龛,内有誓愿法力的泥‘擦擦’,阿底峡曾驻锡于此。”此外阿底峡大师提及在《丹珠尔》中也有涉及“擦擦”的记述。

此外考古学者们对古格“擦擦”的发掘也进一步表明,从古格王朝建立到灭亡的近800年的历史中,古格“擦擦”制作明显地体现出两种风格,即早期“擦擦”作品具有浓厚的印度、尼泊尔佛教艺术的造像特征,年代大约可早至11或12世纪;

晚期的“擦擦”已充分西藏化,大多是13世纪以后,甚至是17世纪的作品。

随着佛教在后弘期的迅速发展,“擦擦”的大量制作和传播,致使早期使用的印度式模具变得模糊不清,以致不能使用。也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藏族的工匠们才开始制作新的模具,而新的“擦擦”模具的诞生,也就必然带有西藏地方化和民族化的鲜明特征,从而使“擦擦”这种佛教艺术具有了藏文化的审美风格特征。

元明清三代,藏传佛教艺术对周边民族及中原内地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藏传佛教在新疆、内蒙古、云南、四川、北京等地的传播,“擦擦”也开始流传过这些地区。

例如《元史?释老传》载:“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做擦擦者或10万20万以至30万。”足见当时的元大都内也是非常盛行“擦擦”的制作。

“擦擦”自吐蕃时代传入藏地后,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约在13世纪时开始走向民族化的过程,并在各大寺院和民间普遍流传,成为藏传佛教艺术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雕塑种类。

“擦擦”作为藏传佛教艺术雕塑的一种,其流传的范围和数量都要比大型的泥塑更为广泛;这是因为“擦擦”的制作方便简单,只要有模具和泥土,在哪里都可制作;

其次,它符合了一般老百姓的信仰需要,即花少许的钱就可供养佛菩萨等,以求善业功德;

第三,作为一种方便的信仰法门,它更容易让广大的百姓欢迎和接受。(未完待续)

元代时期藏区“擦擦”的制作工艺已经非常发达。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后,“擦擦”基本上摆脱了早期完全模仿的痕迹,雪域藏文化的地方特征和民族色彩也愈发鲜明和强烈,从而形成了“擦擦”独特的艺术种类和艺术风格,亦受到广大信教百姓的普遍欢迎。

藏地发现的早期风格的擦擦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

大约在13世纪以后,随着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藏式擦擦又传入杭州、北京等地。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擦擦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有些则直接置于寺庙,修习的岩窟或“擦康”,“门塘”内,还有的堆放在山顶和路口的嘛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刻和经幡在一起,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除以上的供奉方式外,还流行将擦擦安放于随身佩带的嘎乌之内,以便随时随地地观想礼赞。

此外,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的官员,还把盛有擦擦的嘎乌戴在发譬中,以作为官位等级的标志。

如今,凡是用凹型模具磕制的泥质小佛像、塔,不论浮雕或圆雕,只要属于藏传佛教系列,均以擦擦称谓一概而论,似已约定俗成。

当然要想制作好精美的“擦擦”,首先必须制作好一个精美的、符合造像法度的模具。在藏区制作“擦擦”的模具,一般为铜器和铁器,但也有用木刻、陶器制成的模具。模具造型的好坏、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工匠水平的高低与否。

通常模具的制造者是寺院里有工巧技能的僧人或是上师,但有时民间的工匠艺人也制作“擦擦”模具。由于“擦擦”的模具体积较小,十分便于随身携带,因而它不同于寺院里大型的泥雕彩塑或唐卡等需要极高的技能和宗教修养,也不需要特殊的绘制材料,只要有一个模具和随地可取的泥土即成。

正像扎雅活佛在《西藏宗教艺术》所说:“擦擦的浮雕是用硬模挤压而成或用单面凹凸模压而成,小型泥佛和‘佛塔小山’则是用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软模的一种模子做成。”所以“擦擦”在藏区民间供神佛的圣物中其数量最多。

从宗教的礼仪行为来看,制作和供养“擦擦”属于佛教中造像功德的一种,如藏族《彩绘工序明鉴》所言:

在泥土上,石灰上,木头上,白骨上……墙面上等处皆可绘画佛像,或重新塑佛像者,将不投生于恶趣、罪孽种、邪见种之人家;将不出现肢体不全,即使犯有罪过也会得净罪之福,因塑造佛像之善果可减免在地狱中受罪,并可在三乘之中任何一乘得到实现……任何不善之业都不能诱惑,而且对佛产生无限信仰。

故此,凡塑造佛像者无论何种缘故犯有何种罪过,均如同把酥油丢在火堆上连烟都不冒便消失。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藏区人们才大量地制作“擦擦”,其目的无非是禳灾祈福,表达一种还愿和善业的宗教心理。

藏民深信“业报自招无代者”和“业力不可思议”的道理,而业缘又取决于绘塑和供养身语意圣物,因此在世间多打擦擦的信念在藏民心目中非常牢固,而量的概念又是首要的。

一位叫旦木洛的老藏民从一九八零年起至一九九六年,一共打制了一百万尊绿度母擦擦,是村里生活着的善信中打擦擦最多的人。一位中年藏族男子桑吉加指着身后的丰收粮食告诉我们:“今年我打了20万尊新擦擦,牛皮袋子里的青稞又都堆上了屋顶”。

由于“擦擦”的大量制作,在民间出现了专门供奉放置“擦擦”的小屋子,藏语称为“擦康”。

不同用途的“擦康”在藏区有多种。在“擦康”放满“擦擦”之后,再用墙把它围起来,只留一个不太大的小口,为的是让朝圣转经的人们不断添置新的“擦擦”进去,日积月累,“擦擦”越聚越多,以至成千上万。

藏族人认为这样绕“擦康”转一圈,就等于向佛菩萨行了无数次礼,念了无数次经,可以减轻自己的罪孽,增加福慧。

擦擦的种类:

在藏区“擦擦”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四种:

泥擦:一种是泥制“擦擦”,这种“擦擦”是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擦擦”:制作时,泥佛的背面要加入青稞粒、麦粒或是吉祥物之类,以表示对佛的虔诚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望。

一般用最普通的泥巴,好一点的则用阿嘎土、炼泥、香泥(掺有香灰)、纸泥(掺有纸浆)等等制成,通称“泥擦”。

骨擦:第二种是用活佛圆寂后的骨灰与泥土掺和制成的“擦擦”。一般而言,活佛圆寂后都要以塔葬形式入殓,届时可将用活佛骨灰和泥土制成的“擦擦”放入塔中,受人供养,同时作为象征法身的“擦擦”也可赐福于信众。

将圆寂活佛、高僧骨灰混合泥土制成,因其成份掺入骨灰而得名,比重小于泥擦。此种“骨擦”也较泥擦为少,传世者相对更少,多数出土自塔腹。艺术、收藏价值较一般泥擦高,有一定文物价值。

布擦:

第三种是用处理著名大活佛法身时的血水,搀和盐巴、藏红花和其他名贵药物与泥巴融合制成的“擦擦”,这种“擦擦”称为“布擦”。

“布”为法体之意,“擦”为泥佛。这是藏族地区最为珍贵的“擦擦”,除有礼敬活佛的意思之外,据说还有赐福和护身之功效。

据说若能带上此种“擦擦”作为护身符,可抵挡一切邪恶,确保吉祥平安。藏语“布”意为法体。据藏地传说,身带布擦,无论人处何方可医百病,可避邪恶,可得平安,甚至刀枪不入。

因为这些圆寂的大活佛,仅限于藏传佛教史上的著名领袖人物,如达赖、班禅、嘎玛巴等少数活佛。所以“布擦”在藏族人心目中具有非常神圣的地位,一般人很难得到。历史上也只有活佛们的亲属及官员、贵族才能受赐。

药擦:

第四种是用藏红花、珍珠、玛瑙等各种名藏药物合成制作的“擦擦”。这类“擦擦”也十分贵重,一般是由寺院里的“曼巴”即藏医师制作。

传世品中尚有数量极微的“药擦”。是以多种名贵藏药为原料,依藏医药工艺流程、宗教仪轨,精炼压制成型并可服用医病的擦擦,因其原料为藏药(或有藏药成份)而取名“药擦”。除了具有物质价值外,据说此类“擦擦”还有一定的医疗功效。

以上各类“擦擦”在制作完成后,必须要请喇嘛诵经加持,举行开光仪式,否则视为不合造像法度。有些的“擦擦”在年代上相对其他藏区要早一些,而且在制作工艺、人物造型、背景饰物等的处理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地。

造“擦擦”佛像的功德利益、发展史与未来以及制作方法

2011年大愿法师在广东四会六祖寺带领居士信众在综合楼一楼共修造擦擦仪轨,并略释其无量功德利益武汉灵泉寺客堂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 张明菊护法居士带领大家共修造擦擦仪轨武汉灵泉寺客堂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 造擦擦仪轨共修武汉灵泉寺客堂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造擦擦仪轨共修武汉灵泉寺客堂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开始调制材料武汉灵泉寺客堂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沈望明护法居士教大家调制材料武汉灵泉寺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 大家一起调制材料武汉灵泉寺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调成糊状缓缓倒入模具里武汉灵泉寺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等待两小时后将成形的佛像从模具中取出

武汉灵泉寺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 已经做好的佛像

武汉灵泉寺造擦擦佛像活动现场 已经做好的佛像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故事,就说南北朝时候(南朝是宋、齐、梁、陈),梁朝的开国皇帝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做了四十八年皇帝。他是以什么因缘有这样的福报呢?有一个公案就是说梁武帝的前生是一个樵夫,在山上砍柴的时候就看到有一尊佛像在露天被雨淋,被雨淋的时候他也没有什么东西给佛像遮挡,所以他马上把自己的草帽取下来,盖在佛像的头上。仅仅是这样微小的因都能够感得他在后生能够做四十八年的帝王这样广大的福报。所以是非常甚深不可思议的,他只是给佛像这样挡一挡雨都会有如此殊胜的功德,何况是造一尊佛像呢?但是我们平时要造一尊佛像那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我们造的那些佛像,或者是用木头雕的,或者是用铜铸的,那都要有专门的技术,我们没有办法去做的。但是现在就有善巧方便,就是我们用擦擦的一个模具把瓷泥填进去,然后配上五药、五香粉,把它们混合在一起,我们很快就可以做一尊佛像,所以这个就有非常殊胜的功德,成就的福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切众生当然都是希望得到快乐、得到幸福,遇到不好的环境都希望能够消除,遇到恶劣的环境,内心之中都总是想出离、想避开。但是其实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招感种种的不如意呀?是因为我们福报不够的原因,因为福薄的原因而招感到种种的不如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修福十加行之造佛像造“擦擦”佛像的功德利益 及制作方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佛教故事:传遍印度诸国的佛像

佛教故事:传遍印度诸国的佛像

佛像,国王,画师,国家,佛陀,弗沙,波塞奇,佛法,有一位,修福,修慧,在哪里,好的,印度,僧人,亲自动手,众人,人民,众生,功德,前身,动作,居民,好运气,小国,时长,形象,殊胜,用心,礼拜

2017-01-12 #故事大全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999尊佛像正在认捐中随喜转发 功德无量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999尊佛像正在认捐中随喜转发 功德无量

功德,认捐,佛像,善言,菩提树,福禄,芳名,可成,塔建寺,善道,地藏王菩萨,福慧,诸恶业,地藏,正觉,佛陀,众生,业障,之国,庇荫,利益,天人,夙仇,妖魔,天资,寺院,寺庙,微信,开光,护佑

2011-08-01 #经典故事

原道:佛像与石阶——大道至简 致之唯行

原道:佛像与石阶——大道至简 致之唯行

石阶,小子,道安,其道,天之,汝今,益知,居士,佛陀,佛像,妙哉,若何,敬肃,幸承,年年,汝谓,汝承,石承,道同,色界,同行,俗人,勉力,功德,塑像,垂爱,图片,孺子,好自为之,大同

2008-12-31 #长篇故事

法王如意宝最后的叮嘱!

法王如意宝最后的叮嘱!

你们要,喇嘛,功德,三件事,普贤行愿品,中来,修福,多康,智恒,瓦西,色达,索达吉堪布,佛教,他用,世间,众生,佛法,发愿,利益,信众,僧人,各阶层,右手,心灵,头顶,基础,寺院,孔雀,甘露,心经

2015-01-15 #故事大全

中国海上有尊最大的菩萨:高108米 建六年 被誉为世界级佛像!

中国海上有尊最大的菩萨:高108米 建六年 被誉为世界级佛像!

观音,圣像,广场,佛教,南山海上观音,工程,被誉为,游客,金刚台,面积达,为正,周方,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八瓣莲花,观音菩萨,代表,三亚市,三亚,世纪,世界之最,主题,主题公园,佛事,会长,佛像,救苦,功德,全貌,到此一游

2007-05-15 #故事会

俗话说吃亏是福 那么“福”来自于哪里呢?

俗话说吃亏是福 那么“福”来自于哪里呢?

利益,智慧,佛法,吃亏是福,事物,一体,生命,世界,本质,人生,佛教,众生,圣人,君子,变化,人和,我们的生命,天地,才能,时候,洋葱,觉悟,空性,问题,道理,修福,以百姓心为心,关系,功德,天下

2017-12-29 #长篇故事

十种功德利益:开示念一句‘阿弥陀佛’

十种功德利益:开示念一句‘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众生,菩萨,诸佛,利益,光明,功德,名号,消灾,开示,人们,佛号,净土,内心,刀箭,厄难,声音,天神,弥陀,生死,智慧,悉皆,护念,所作,接引,有缘,毒药,灾难,罪业,观音

2024-02-08 #综合

佛教的布施有分三种 还有十项利益功德 你知道几种?

佛教的布施有分三种 还有十项利益功德 你知道几种?

菩萨,佛家,行者,利益,功德,百家号,佛教,经典,佛教文化,文化,作者,悭吝,福报,你知道,思想,慈善事业,法施,生豪,福田,无畏施,禅茶,三轮,中国网,五戒,好处,意思,惠施,手足,文章,爱乐

2020-05-1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