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时间:2020-08-07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0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篇一海尔吃 “ 休克鱼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 初开始的近 10 年间, 海尔先后兼并了 18 个企业, 并且都扭亏为盈。 在这些兼并中,海尔兼并的对象都不是什么优质资产,但海尔看 中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 的效益,如同在资本市场上买期权而不是买股票。 海尔 18 件兼并案中有 14 个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 5.5 亿 元, 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 14.2 亿元, 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做“鱼吃鱼,或者是大鱼吃小鱼,或 者是小鱼吃大鱼。 而海尔吃的是什么鱼呢?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 慢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 什么叫“休克鱼?海尔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硬 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 停滞不前。 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大鱼吃小鱼, 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再是 “快鱼吃慢鱼,兼并重组的趋势是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术企业兼并传 统产业;然后是“鲨鱼吃鲨鱼,这时的“吃,已经没有一方击败另一方的 意义,而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强强联合。 而吃“休克鱼的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 国情决定了中国企业搞兼并重组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 由于体制的原因,小鱼不觉其小,慢鱼不觉其慢,各有所倚,自 得其乐,缺乏兼并重组积极性、主动性。 所以活鱼不会让你吃,吃死鱼你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 但在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因业务代表的消极心态,曾让公司面 临全盘溃败的窘境。 在这关键时刻,是一个小鞋匠稚嫩的“演讲,激活了所有销售代表 颓废的心境。 从此,濒临倒闭的公司走上了强盛之路。 那年,公司陷入了空前的财务危机之中。 总裁查菲尔先生亲自来到业务代表中间探访。 他深知业务代表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而保护这些资产的最好办 法,就是要激发他们的活力。 查菲尔对这些神情沮丧的业务代表们说:“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 散布一些小道消息,说我们公司出现了无法克服的财务危机;还盛传谣 言,说我们将削减业务代表。 这些都不是事实。 我今天来,就是召集各位,请大家如实地为自己辩护,诚实地说 出自己的困惑。 有位销售代表说:“我的销售成绩下降,是因为我负责的那个区域 正遭逢干旱,大家的生意都受到影响,没有人愿意购买收银机。 还有,今年是总统大选年,每个人都在关心选举结果,大家的注 意力都在总统身上,没有人有兴趣购买收银机。 话音未落,第二位业务代表就站了起来,他的理由甚至比第一位 更消极,言词中充满了茫然和颓废:“我感觉公司快要完蛋了,就像一 座岌岌可危的大厦,我承认我正准备跳槽。 此时,业务代表中的一半人都坦陈自己确实在另谋出路。 查菲尔“腾地跳到了椅子上, 他打断了业务代表们的话, 激动地说: “现在休会 5 分钟,让我来擦擦鞋子,但请大家仍各就其位,后面将有 精彩的内容。 一分钟后,公司门口那个每天替员工们擦鞋的小鞋匠被人叫来了。 查菲尔毫无顾忌地把鞋子伸了过去,并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小鞋 匠聊了起来。 “你几岁了?在我们公司门口,擦鞋有多久了?查菲尔问他。 “我 9 岁,来了 6 个月了小男孩回答。 “很好。 你擦鞋一次赚多少钱?“擦一次 5 分钱。 男孩回答,“但有的时候,我会得到一些小费。 “在你来之前是谁在这里擦鞋 ?他为什么离开?“是一位叫比尔斯的 男孩,他已经 17 岁了。 我听说,他觉得擦鞋无法维持生活而离开了。 “那你擦鞋一次只赚 5 分钱,有办法维持生活吗?业务代表们都惊 异地听着男孩下面的回答。 “可以的,先生。 我每个星期五给我的妈妈 10 元钱,存 5 元到银行,再留下 2 元做 零花钱。 我想我再干一年,就可以用银行里的钱买辆脚踏车了,但妈妈并 不知道这件事,我要给她一个惊喜。 小男孩一边卖力地擦着鞋子,一边微笑着回答问题。 看着油光锃亮的皮鞋,查菲尔掏出 5 分钱给了萧鞋匠,男孩高兴 地说:“谢谢您,先生。 查菲尔又掏出 1 元小费递给男孩,男孩面露迷人的微笑,还是那 样欢快地说:“谢谢您,先生。 查菲尔感慨地摸着男孩的头,说:“小家伙,谢谢你,你给我们做 了一次很好的演讲。 接着,查菲尔转向业务代表们说:“这位男孩现在做的 T 作过去是 由一个比他大 8 岁的男孩负责的。 他们的工作相同,索取的费用相同,服务的对象也相同。 “但是,查菲尔十分激动地说:“两个人的结局不一样!这个小鞋匠 内心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当他工作时,他脸上总是面带微笑。 他期待成功,所以成功也就走向他。 而原来那个男孩性情非常冷漠,悲观失望,心情不稳定。 而且,当顾客给他 5 分钱时,他也不会说声‘谢谢’,因此,他的顾 客也不会再给他小费,自然也就不愿再看到他冷淡的脸……所以,他的 生意越来越惨淡,当然无法赖此为生。 这时,小男孩抢着说:“我相信,我的努力会让很多人需要我…这 时,第一位演讲过的业务代表顿悟了,他说:“我明白了,我们之所以 销售得不好,就是因为我们光接受了别人的困难,被对方的困难吓退 了,而没有在销售收银机的时候,用我们的快乐和胜利的信念感染对 方并消除他的恐惧心理。 其实, 不管对方有多少困难, 当你把自己的乐观和自信带给他时, 他自然就会接受你。当年李一男按华为的规矩带着一批重要员工提出内部创业内部创 业本是华为安置老员工的一种手段,并用结算股权换来的一千多万元 设备在北京创办了港湾。 最初销售华为的产品,后来开始与华为展开了同业竞争。 深谙狼道的李一男同样利用狼性迅速立足,在某些设备上的市场 份额已逼近华为,业内外人士普遍看好港湾的未来,称之为中国下一 个华为,受到了众多风险投资的青睐。 李一男的离开让任正非痛心疾首,李一男以暗渡陈仓的方式带走 核心员工的行为更是让任正非愤怒。 据报道,李一男走得却是异常的坚决和无情。 我一直觉得爱反思的任正非在 2000 年不再在企业里提狼性,跟李 一男的出走不无相关,甚至可以说正是李一男的出走让他看到了狼文 化带给企业的后遗症。 李一男离开最初几年,尽管毫不掩饰地扩张和与华为抢食,任正 非似乎并不在意,这也正是任正非人性和父性的体现。 但随着港湾的渐成气候,吸引了大量资金并开始与西门子等国外 厂商合作,直接威胁到华为的时候,任正非的狼性也再一次爆发。 华为成立专门的“打港办:只要港湾的单,华为不惜任何代价也要 抢到手。 同时,华为通过系列手段破坏港湾与其他国外厂商的合作,在港 湾走投无路要卖给西门子等公司时,华为同样让已经板上订钉的交易 泡汤。 2006 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里传出了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 惊人消息:华为收购了港湾全部资产。 港湾与华为的争斗以华为的全胜而告终。 在传说港湾员工被华为就地解聘的时候,很多人更热衷猜测李一 男是否会重新回到华为,甚至是否有接任正非的班的可能。 有朋友跟我说,这种收购更象是胜利者的故作姿态,因时的港湾 已被华为打压得没有什么真正的值得收购的价值了。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华为人性艰难复苏的行为表现。 在青岛双星集团总部、十大生产基地和遍布全国的 2000 多家双星 连锁店的大门 15,你会看到两座雕塑。 这两座雕塑,不是两座汉白玉的狮子,而是两尊黑白大猫:一尊 是正在抓老鼠的黑猫,一尊是特别漂亮但却不抓老鼠的白猫,人们把 这两猫叫做“双星猫。 在两尊黑白猫雕塑的底座上面, 镌刻着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是: “不 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下联是:“不管说三道四,双星发展是硬道理"。 对双星人来说,这两副对联就是他们的经营理念和座右铭。 它表明的具体内涵是,“市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企业“生产跟着 市场走,围着市场转,随着市场变,将市场作为检查一切工作的标准 ";“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等待别人给饭吃,不如自己找饭吃;“岗位 是市场,竞争在机台;“不干活的要下岗"、“功劳平平的要换位"等。 在这样一系列理念指导下,双星集团 20 多年来敢为人先。 1983 年底, 他们在青岛市第一个摆脱商业部门的束缚, 背着鞋箱 到市场找饭吃。 在双星集团,那些不干的、看的、光知道喊 l5 号的和调皮捣蛋的 是绝对没有市场的。 按照总裁汪海的话说:“双星猫"往门 l5 一站,就把双星人的经营 理念给“站"出来了, 使双星人陡增压力, 自己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一 下子就清楚了。 这其实就是文化经营。 另外,连锁店门前放一对猫,而不是放两只雄狮,容易引发人们 的好奇心,使人们都前来观看,从而创造市场,拉动市场的经营。 另一方面,狮子思想负担也不轻,假如它跑不过最快的羚羊,命 运都是一样,当太阳升起时,为了生存下去,最好还是快跑吧!多么奇 妙的事情,强如狮子之强,弱似羚羊之弱,差别不可谓之不大,然而 在物竞天择的广阔天地里,两者面临的源自求生欲望的压力却是平等 的。 可见,在动物世界里,动物的对手说道底也就是它自己,它要逃 避死亡的追逐,首先就要战胜自己,它必须越跑越快,因为稍一松懈 便会成为他人的战利品,决无重赛的机会。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对人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不管你是总裁,还 是小职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不都要尽心尽责,全力以赴吗?要知 道总有人盯着你的职位,跃跃欲试。 总裁的高位自然热门,不必多说;小职员也不例外,因为公司门外 总是有不少新人等着进来。 这样看来,大家的选择都是一样,要么做得更好,要么被淘汰, 在新的一天来临时,可不要拿闹钟出气了,还是对自己叫一声"加油" 吧。 还等什么呢?你的对手就在你身边,快跑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故事,企业文化,企业,中国,愿景,战略,美国,员工,文化,生命,中华民族,使命,日本,理念,目标,质量,竞争,管理,多大,自主创新,世界,价值,企业家,华安,大象,天下,巨人,我国,挫折,海信

2020-08-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的介绍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的介绍

故事,余彭年,邓颖,外国,伊利,翠羽,董事长,责任,最经典,企业文化,中国故事,成功与失败,每一篇,在每一个,收录了

2020-08-07 #经典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消费者,精品,品牌,宾利,企业,手工,才能,文化,资源,飞利浦,中国梦,代表,产品,传统,体系,关系,内饰,工匠,特色,何赛,克鲁郡,一毫,品牌战略,工时,感情,方面,木质,梦想,汽车,牛皮

2020-05-16 #故事会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消费者,精品,品牌,宾利,企业,手工,才能,文化,资源,飞利浦,中国梦,代表,产品,传统,体系,关系,内饰,工匠,特色,何赛,克鲁郡,一毫,品牌战略,工时,感情,方面,木质,梦想,汽车,牛皮

2020-08-04 #短篇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消费者,精品,品牌,宾利,企业,手工,才能,文化,资源,飞利浦,中国梦,代表,产品,传统,体系,关系,内饰,工匠,特色,何赛,克鲁郡,一毫,品牌战略,工时,感情,方面,木质,梦想,汽车,牛皮

2020-08-08 #故事大全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消费者,精品,品牌,宾利,企业,手工,才能,文化,资源,飞利浦,中国梦,代表,产品,传统,体系,关系,内饰,工匠,特色,何赛,克鲁郡,一毫,品牌战略,工时,感情,方面,木质,梦想,汽车,牛皮

2020-08-08 #小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消费者,精品,品牌,宾利,企业,手工,才能,文化,资源,飞利浦,中国梦,代表,产品,传统,体系,关系,内饰,工匠,特色,何赛,克鲁郡,一毫,品牌战略,工时,感情,方面,木质,梦想,汽车,牛皮

2020-08-08 #故事阅读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豆瓣

最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豆瓣

故事,生命,中国,企业,员工,战略,美国,质量,管理,华安,大象,天下,巨人,挫折,海信,理念,精神,董事长,责任,微笑,汇兑,竞争,用人,成功与失败,自主创新,严规,乔·吉拉德,之光,余彭年,兰色

2020-05-1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