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阅读答案

时间:2020-08-09

批评要讲究艺术寓言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很少谈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 妙 朴 虚实 有无 ,某些命题如 大音希声 大巧若拙 知白守黑 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 道法自然 莫属。

道法自然 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 自然 ,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是将 自然 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 自然 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的 自然 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 道法自然 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老子所说 自然 非客观之物,但 道法自然 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得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 道法自然 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 东施效颦 混沌开窍 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 伯乐治马 鲁侯养鸟 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 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 ,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 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的境界。较之老子所说的 道法自然 ,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 道法自然 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 道法自然 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选自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 道法自然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道法自然 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影响深远。

B. 道法自然 是《老子》中的一个命题,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

C. 道法自然 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只是强调效法显现于天地万物中的某种意蕴,而非其客观形态。

D. 道法自然 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与中国古典艺术重神贵虚的理念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尽管《老子》中很少谈论文学艺术,但其中的某些用语和命题却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 道法自然 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B.关于 道法自然 中 自然 ,今人容易将其误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或是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老子获得有关 道 的认识。他认为,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但都以自然为依归。

D.《庄子》一书善于借助寓言的形式来阐述 道法自然 的思想,因而,与老子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道法自然 还可以表述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只有做到了 无为 ,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B.同为说明 道法自然 的道理,但 东施效颦 强调自然为美,而 鲁侯养鸟 则强调不能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

C.庄子虽然提倡 道法自然 ,但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

D.西方哲人认为艺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故重在逼真;中国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故重在有理趣。

阅读答案:

1.答案D解析 道法自然 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 的说法不正确。原文为 在 道法自然 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 ,而非直接 孕育 。

2.答案D解析因果关系不成立。根据原文,庄子只是将 道法自然 的思想阐述得具体生动。

3.答案C解析 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 的说法不正确。根据原文 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 ,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顺应自然规律是前提。

本站微信公众号:yuwenyuedu,敬请关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张海明《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阅读答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建筑美学在托儿所 幼儿园建筑设计中的渗透

建筑美学在托儿所 幼儿园建筑设计中的渗透

幼儿园,建筑,幼儿,空间,建筑设计,环境,建筑美学,场地,好的,儿童,基地,心理,托儿所,条件,组织,美的,阳光,关系到,游戏空间,让孩子,融入到,舒适性,美工,上美,建筑结构,意空间,摘要,下一代,关键词,交通

2008-06-17 #经典故事

《衣尚中国》探寻中华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

《衣尚中国》探寻中华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

...,审美,复兴,传统文化,服饰,文化,节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中华民族,美的,中华,中央美术学院,中华传统,中心,文艺节目,民族,美学,研究院,仲呈祥,吴海鹰,李思思,潘鲁生,蒋希,范迪安,钟君,传统服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世界,主席

2015-06-18 #故事大全

形容演讲精彩的成语《精彩成语世界》阅读以及答案

形容演讲精彩的成语《精彩成语世界》阅读以及答案

成语,换装,世界,人们,做法,反方,正方,观点,来比,方参,赵括,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与时俱进,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任务,关键词,兵书,后用,同学们,利弊,写错,参考答案,别字,地势,妙笔生花,广告词,弊大于利,活化石

2008-07-26 #长篇故事

形容演讲精彩的成语《精彩成语世界》阅读以及答案

形容演讲精彩的成语《精彩成语世界》阅读以及答案

成语,换装,世界,人们,做法,反方,正方,观点,来比,方参,赵括,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与时俱进,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任务,关键词,兵书,后用,同学们,利弊,写错,参考答案,别字,地势,妙笔生花,广告词,弊大于利,活化石

2015-10-08 #故事阅读

形容演讲精彩的成语《精彩成语世界》阅读以及答案

形容演讲精彩的成语《精彩成语世界》阅读以及答案

成语,换装,世界,人们,做法,反方,正方,观点,来比,方参,赵括,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与时俱进,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任务,关键词,兵书,后用,同学们,利弊,写错,参考答案,别字,地势,妙笔生花,广告词,弊大于利,活化石

2020-01-07 #故事阅读

《衣尚中国》探寻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

《衣尚中国》探寻服饰背后的美学精神

中国,审美,复兴,传统文化,服饰,广播电视总台,文化,中央,研究院,节目,中华民族,美的,腾讯,中华,新文,美学,院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华传统,中心,协会主席,文艺节目,精神,民族,仲呈祥,吴海鹰,李思思,潘鲁生,蒋希,范迪安

2018-01-30 #小故事

中华世纪坛展流失海外壁画 童年记忆中动画《九色鹿》的东方美学

中华世纪坛展流失海外壁画 童年记忆中动画《九色鹿》的东方美学

壁画,动画,原作,九色鹿,风格,流失,古代壁画,作品,剪纸,印度,取材自,图像,局部,异域,故事,石窟,葫芦娃,美丑,莫高窟,花纹,面容,题材,不再是,中国古代,卡哇伊,宫三清,瑞鹿,西永,里克,齐白石

2007-09-02 #短篇故事

只有中华文化才有的美:足不出户领略千年美学与智慧

只有中华文化才有的美:足不出户领略千年美学与智慧

山海经,知识,菜根谭,王国维,充满了,多方面,文学,眼光,领域,读者,生活,东京梦华录,中国古代,人间词话,闲情偶寄,其理,其学,天宁节,宝津,崇宁,得多,洪应明,游娱,索其,陶渊明,黄霖,明一,简简单,中国,个性

2014-04-0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