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时间:2020-08-09

写一个故事的读后感

提示:本文共有 18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一个医生的故事》这本书中,著名医学教授郎景和回归了一个医生的本真立场,写下了从医五十年间,凝结在岁月里难以忘却的点滴小事。年轻时在乡下给牛接生的奇特经历,帮助产妇分娩时突逢地震的惊险场面,主治的小女孩面临死亡却只怕家人伤心的感伤故事……作为妇产科医生,他在迎接无数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生命逝去的悲切与哀痛。他以“医者的仁心”见证着一幕幕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剧,也在穿梭于手术台与病房的间隙中,生发出了关于生命与哲学的万千思考。

本书作者是我国资深医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为医学家、作家、科学作家三栖于一身。一手拿解剖刀,根除病魔毒瘤;一手握犀利笔,点画真假美丑。在从医中,将仁术、技术和艺术结成一体;在为文中,将人学、科学和哲学融汇贯通。擅长撰散文写小品,犹如善手术解疑难。

郎景和教授在《医者思》一文中讲本书中“有些篇章像讲故事,有些似乎不是故事,像杂感、随笔、散文,或者都不是,只是发点议论。”“虽然叫‘故事’,实则是向自然、向医、向大师顶礼膜拜,而低吟沉思。”这是对于本书主题的自我概括。在文字中,一位老者却能用一种开诚布公的姿态来讲自己的故事,解剖自己的思想,不做作,不躲闪,达到了这种举重若轻的境界。

读郎景和教授的文字时,始终有种特别亲切的感觉,从头至尾,他不讲大道理,甚至很少掰扯专业名词,更多地去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的文字常常有一种画面感,能引发读者颇多共鸣。郎教授所描述的手术室光景:在手术台上,要注意“台风”,“因为手术台是外科医生的主要战场,是‘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这样的描写可谓酣畅淋漓;“手术的过程和信念不无诗情画意,如经历一台艰苦的手术,境遇和心情简直完全可以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

郎景和教授所写的那些有关同事特别是前辈的文字,虽平实但着实动人。郎景和教授对宋鸿钊大夫、吴保桢大夫这两位前辈怀着深情,屡屡在书中写下与他们的点滴回忆。两位他的老师言传身教,传承的精神让他难忘。郎教授很是谦虚,他形容宋大夫“谦谦君子、宽厚长者”,而吴大夫“多情趣、善调侃”,自己则自谦“平庸、中庸”。无论在故事里还是在现实中,代代传承,师徒情深,从来都不过时。“没有了吴大夫,这世上少了多少风趣乐事;没有了宋大夫,我的左手,以前经常搀扶他,现在竟然显得空落落……”,一位医者的深情跃然纸上,不免让人动容。

而读《三十多年未辍的贺年片》、《我收下了病人给我缝制的鞋垫》、《一封感人的留言》等故事,我们能分享郎大夫作为普通医生的欣慰和成就感,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医患之情。在《一封感人的留言》中,那位有多器官疾病但需要手术、多地求医无果的患者在术前给亲友留言说,她把生命托付给白衣天使,生死一瞬,顺其自然。即使不成功,她还是要感谢大夫!世界很大,人物万千,但无论是医生还是公众,都希望医生和患者能有更多信任,共同应对敌人——疾病。

《医生“三趣”》、《医生“三重境界”》、《四个敬畏》、《通、近、达》、《上台易,下台难》、《外科“三忌”》、《外科医生的“台风”》、《医生,请去看病人》等故事或文字,没有任何枯燥说教的痕迹,是郎大夫用毕生所学、所行、所思,向我们后辈传授从医、处世、为人之道。郎大夫多次告诫我们,成熟的外科大夫要有明智的策略,要清楚如何上台和下台,如何应对意外和险情,甚至何时适可而止!他说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的作风是医生素养、品格、个性、技术和经验的综合体现,需要“睿智、机敏,沉稳、练达,谦和、协作,言传、身教”。

在书的《后记》中,郎教授说:医生要善于讲故事。其一,会讲故事,才能与病人很好地交流,是体恤、关爱病人,是调查、研究病情,是医学人文观念的体现。其二,会讲故事,便于进行科普宣传,把深奥、艰涩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又打动人心的故事语言讲给大众与患者,是科普观念的体现。是的,对于我等后辈而言,与其说郎教授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教我们“如何讲故事,如何当医生”。

最后,我们能从这近150篇带有温度的故事中分享到大师的睿智与宽厚、严谨与科学,感受医者的仁心与仁术、喜悦与无奈;理解医学的神圣和莫测、现状与局限……诚如郎教授所言:坦诚换来理解,严谨换来信任,医患交流是交心。这些故事为医者需要才、知、德三足鼎立;要修炼得意、得气、得道三重境界;要敬畏生命、敬畏病人、敬畏医学、敬畏自然;要用听诊器把自己和病人连接起来;要体会“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病房里的真实故事《医生的修炼》读后感作文病房里的真实故事《医生的修炼》读后感作文

病房里的真实故事《医生的修炼》读后感作文病房里的真实故事《医生的修炼》读后感作文

医生,疾病,读后感,病房里,真实故事,人类,医疗,病人,过程,医学,患者,水平,笔记,不够完美,外科医生,上苍,上帝,主题,作文,内容,医术,医院,想法,方式,母亲,职业,经历,结果,道德,运气

2015-01-18 #经典故事

病房里的真实故事《医生的修炼》读后感作文病房里的真实故事《医生的修炼》读后感作文

病房里的真实故事《医生的修炼》读后感作文病房里的真实故事《医生的修炼》读后感作文

医生,疾病,读后感,病房里,真实故事,人类,医疗,病人,过程,医学,患者,水平,笔记,不够完美,外科医生,上苍,上帝,主题,作文,内容,医术,医院,想法,方式,母亲,职业,经历,结果,道德,运气

2013-11-02 #故事阅读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医生,教授,故事,大夫,病人,讲故事,医者,文字,境界,患者,科学,宋大夫,外科医生,仁心,人生,作家,仁术,前辈,医学,医患,台风,后辈,大师,外科,技术,手术台上,散文,点滴,深情,生命

2020-06-25 #经典故事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医生,教授,故事,大夫,病人,讲故事,医者,文字,境界,患者,科学,宋大夫,外科医生,仁心,人生,作家,仁术,前辈,医学,医患,台风,后辈,大师,外科,技术,手术台上,散文,点滴,深情,生命

2019-02-27 #故事大全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医生,教授,故事,大夫,病人,讲故事,医者,文字,境界,患者,科学,宋大夫,外科医生,仁心,人生,作家,仁术,前辈,医学,医患,台风,后辈,大师,外科,技术,手术台上,散文,点滴,深情,生命

2016-06-18 #故事会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医生,故事,教授,大夫,病人,讲故事,医者,文字,境界,患者,科学,吴大夫,宋大夫,外科医生,世界,仁心,作家,仁术,前辈,医学,医患,台风,后辈,大师,外科,技术,手术台上,散文,点滴,深情

2020-06-24 #短篇故事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医生,故事,教授,大夫,病人,讲故事,医者,文字,境界,患者,科学,吴大夫,宋大夫,外科医生,世界,仁心,作家,仁术,前辈,医学,医患,台风,后辈,大师,外科,技术,手术台上,散文,点滴,深情

2011-08-31 #长篇故事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一个医生的故事》读后感

医生,故事,教授,大夫,病人,讲故事,医者,文字,境界,患者,科学,吴大夫,宋大夫,外科医生,世界,仁心,作家,仁术,前辈,医学,医患,台风,后辈,大师,外科,技术,手术台上,散文,点滴,深情

2019-04-1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