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小学语文红军的课文标题

时间:2020-08-10 19:48:06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红军的课文标题

月23日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 说明:3条一背,每背一条,组长在序号前签名,家长在 题目后签名。及格的同学提示。 1.本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预习复习)和(认真完成作业)。 (1)《长城和运河》这首诗是作者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看到了两大人间奇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 运河)。并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把长城比作(巨龙),突出长城 的(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把运河比作(绸带),突出运河 的(柔美)。诗中均以(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 华民族的祖先。)这一(设问)句结尾,自然引出人间奇迹 的创造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 (秦兵马俑 北京故宫)(圆明园)等人间奇迹。 (2)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 (3)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像(一条起伏蜿蜒的巨龙)在大地上。 (1)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她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也是个(迷人)的世界。课文介绍了南沙群岛 的(富饶)和(美丽) (2)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 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课文就是从(海洋生物)(矿 产资源)和(海洋动力)来写南沙的物产的丰富的。 (4)南沙的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碧波浩渺) 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 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 挥舞着花束。 (1)庐山位于我国的(江西)省九江市境内,这个省的简称是(赣)。庐山的云雾有(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 特点。庐山的云雾是(千姿百态)的,课文中就按(从上到 下)的顺序,写出了庐山不同方位的姿态,庐山的云雾也是 (2)“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那些(笼罩)在山 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 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 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 是(巨大的天幕)。 鲁(山东)皖(安徽)苏(江苏)浙(浙江) 渝(重庆) 沪(上海)津(天津)京(北京) 豫(河南)鄂(湖北)湘(湖南)赣(江西)台(台湾) 闽(福建)滇(云南)琼(海南) 川(四川)黔(贵州)粤(广东)桂(广西)甘(甘肃) 新(新疆)藏(西藏)青(青海) 港(香港)澳(澳门) (1)我国共有(34)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并依 次写出简称(京)、(沪)、(津)、(渝)。有(5)个自治区, 少数民族自治区(5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请依次 写出简称(蒙)、(宁)、(新)、(桂)、(藏)。有(2)个特别 行政区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我 (2)学习了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我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湘江”应在我国的(湖南)省,“滇池”应在我国的(云 南)省,“京沪铁路”指的是连接(北京)和(上海)两地之 间的铁路。 (3)我知道描写夏日田园风光的诗(南宋)代(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 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翻越远方的大山》这篇课文中刘翔把(约翰逊)看作是“一座远方的大山”。“远方的大山”也指(约翰逊)。最 终,刘翔凭借(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田联大奖赛)成功翻 越了远方的大山。 (1)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2)信鸽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它能飞越(千山万水),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所以人们称它是(蓝天信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金黄)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施 展本领)地方。”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 (1)课文描写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懂事的)的孩子。作者也从中体会到要(孝 敬母亲)。 日就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这是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由此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牧) 的一首诗《清明》,其中我记得这样的两句:(清明时节雨纷 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还知道他写的诗《山行》,并默写:(远上寒山石径斜,白 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菩萨兵”是藏民们称呼(朱德)带领的(红军)战士,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他们关心藏胞,帮助藏民抓住 时节耕种,赢得了藏民的信任和感激。) (2)全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留 下感激的泪水)。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和感激),表达了 军民之间(鱼水之情)。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朱德同志是一 个(菩萨一样的)的好司令。 (唐)代诗人(卢纶)。试默写这首《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夜引弓”的 将军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其中“没”的读音是 (m),意思是(陷入,钻进)。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武艺高 强、神勇无比)的人。《塞下曲》的意思:李广将军晚上巡 逻,树林昏暗,风吹草动,将军以为是老虎,便拉弓猛射。 第二天,天蒙蒙亮,随从去寻找那支剑,那白羽剑竟深深地 扎进了石头里。 (1)《滕王阁序》的作者是(唐)代(王勃),其中名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一色)。”请你 用文中语言写一写它的意思: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空轻轻的飘荡)。 (2)我能用(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胸有成竹)等成语来形容王勃的才气。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 成为“初唐四杰”。我还知道他写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成为三大名楼。 (1)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 (老师)。”其中“她”指的是(苏联)的小姑娘(娜塔莎),“我”指的是(英国)的(萧伯纳)。称她是我的老师是因为(小 姑娘的话使他深有感触)。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萧伯纳 是一个(谦虚)的人。你能写一句表示谦虚的名言(虚心使 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文中的小姑娘也十分(可爱)。 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无穷的宝藏),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你还能写一句表示珍惜时间的名言(时 间就是生命)。 (1)课文《赶海》写了“我”童年赶海时(捉螃蟹)、(抓海星)、(捡贝壳)、(捏大虾)等趣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 对(大海)的热爱。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引用歌词(“小时候, 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使全文(首尾照应)。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 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 要破裂似的)。 (2)《荷花》的作者是(叶圣陶),他以(看荷花)的顺序写了(看荷花的情景和感受)。赞美了(荷花)以及(大 自然)。荷花又名(芙蓉)。不禁令我想到描写荷花的诗句( (3)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 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 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画家值 得是(大自然)。 (4)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 诉我昨夜作的好梦?) 13.《古诗两首》(1)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 长。”中李杜就是分别指的是《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李白), 《绝句》的作者(杜甫),他们一个被称为(诗仙),另一个 被成为(诗圣)。还有“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2)《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 《绝句》通过对(春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欢快喜悦) 的心情。在这首诗中,作者写了(黄鹂 )(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船)等景物,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其中描写颜色的词有 (黄)(翠)(白)(青)等。我知道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 (唐)代(杜甫)写的(《望岳》),描写名山大川的:(会当 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还知道描写春天的诗,唐代的贺 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 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代的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三、 四两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的 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好像这是从天上 倾泻下来的银河。) (1)默写《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是(韦应物) (唐)代的(诗人),滁州就在现在的(安徽)简称(皖)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讲了(小骆驼和妈妈的沙漠旅行)告诉人们(骆驼睫毛、脚掌和驼峰的作用,)。骆驼的睫毛有 遮挡风沙的作用,它的驼峰可以贮存足够路上用的养料,又 大又厚的脚掌可以便于在沙漠行走,所以人们称骆驼是“沙 漠之舟”。小骆驼不应该感到(自卑)应该感到(自豪 原因是(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请你写出四个赞美骆驼顽强精神的成语 (自强不息)、(始终如 15.《水上飞机》10 水上飞机的特点是(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它可以(救护),可以(战斗),可以(运输),可以(灭火)。如 果我造水上飞机,我会造一个可以(水上清洁机)、(水上种 1、以人物为题给文章加标题的方法 以人名来拟题。有些人,读者本身就对他她感兴趣,以他们的名字作标题,更具吸引力。如《黄继光》、《爱迪生》、 《詹天佑》、《李时珍》等。 也可以以人物的身份来拟题。 以人物的身份作为题目,直接刻画人物。如《我的爸爸》、《我 的弟弟“小萝卜头”》、《白衣天使》、《门长》等。还可以以人 物的特点来拟题。以人物的特点作题目,能表现人物的个性 特点,一下子就把读者给吸引住了。如《倔强的小红军》、《诚 实的孩子》、《我家的“小牛犊”》、《小心眼儿》等。 以记叙的时间来拟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雨中》、《飞机遇险的时候》、《难忘的泼水节》、《初冬的早晨》等。 以记叙的地点来拟题,引人入胜。如《日月潭》、《在金色的海滩上》、《五彩池》、《浮盖山》等。 4、以事件为题以记叙的事件来拟题,提供了文章的主要 11 内容。如《画杨桃》、《捞铁牛》、《草船借箭》、《跳水》、《烤 地瓜》等。 以文章的立意拟题,点出文章的实质,突出主题,揭示中心。如《一定要争气》、《伟大的友谊》、《全神贯注》、《爱的 鼓励》等。 以作品的贯串物来拟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落花生》、《古井》、《爬山虎的脚》、《夜莺的歌声》等。 以修辞手法来拟题,具有感染力,引起读者深思。如比喻拟题:《手术台就是阵地》、《爸爸是船,妈妈是帆》;拟人拟 题:《蟋蟀的住宅》、《大海的歌》;对比拟题:《“精彩极了” 和“糟糕透了”》、《喜事新忧》;象征拟题:《白杨》、《班里飞 来了一只“红蜻蜓”》;夸张拟题:《鸟的天堂》;对偶拟题:《红 红的枣,红红的心》;设问拟题:《我变成牛了吗》、《怎样制 作香肠》;反问拟题:《我真的傻吗》等。 用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作为标题,新颖。如《“你们想错了”》、《幸福是什么》、《再见了,亲人》、《“救救我吧, 人类”》等。 篇三:《倔强的小红军》读写练习题12 学习了《倔强的小红军》人教版第八册第13课语文S 版第七册第25课 鄂教版第八册第11课,你一定会牢牢 文档网:小学语文红军的课文标题士,这其中一个原因是课文成功地对小红军的外貌进行 了描写。 “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 阅读这个片断,小红军的样子仿佛就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抓住了小红军外貌的特点:“十一二 岁”是年龄特点,“黄黄”、“小”是脸的特点,“大”是眼睛的 特点,“薄”是嘴唇的特点,“翘”是鼻子的特点,“破”是草鞋 的特点,“又青又红”是脚的特点。这样抓住小红军外貌方面 有特点的地方写,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一位年龄小长期经受 寒冷饥饿折磨身体虚弱但十分顽强的小红军的形象。至于不 具备特点的譬如头发、耳朵、手、帽子、上衣下衣一概不写。 二是因为这个片断是按一定顺序写的,先写了年龄,后写了 13 长相(包括脸、眼睛、嘴唇、鼻子),再写了衣着(鞋子), 最后写了脚。我们读来感到条理清楚,印象自然会深刻些。 我的姥爷今年六十五岁。脸上已经长满了皱纹,头发却又黑又亮,一双眼睛十分明亮。 (作者:孙超节选自《爱养花的姥爷》见《作文评点报》 2004 这是《爱养花的姥爷》的开头。“六十五岁”是说姥爷年龄的特点;“长满了皱纹”是说姥爷的脸的特点;“又黑又亮”是 说姥爷头发的特点。这一段话按照从年龄到长相的顺序抓住 姥爷的特点进行描写,给我们刻画出了一位年龄大,但精神 健旺的老人的形象,很自然地引起了下文对姥爷会养花的事 例的描述。 我有一个小表弟,他是我姑姑的孩子。这小家伙,才六岁,大脑门,高鼻子,一双和我姑姑一样漂亮的大眼睛。 (作者:陈虹发表于《作文评点报》2004 年11 这是《“马屁精”表弟》的开头。这个开头描写了表弟的外貌, 是按从年龄到长相的顺序写的,“六岁”抓住年龄的特点,“大”抓住了脑门的特点,“高”抓住了鼻梁的特点,“漂亮”和 “大”抓住了眼睛的特点。文字不多,但因为能抓住特点按顺 14 序描写,一个机灵可爱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 记事、写人文章常常需要描写人物外貌。描写外貌时我们一定要记住:只写这个人有特点的地方,不写没特点的地方; 描写外貌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2.请同学仔细观察一个同学或老师,看看他的身材怎样,长相怎样, 神态常有什么变化,爱穿什么样的衣服?抓住 其独特之处,用一 段话写下来,但不说名字。写好后,读 给大家听,看看大家能不能 猜出你写的人是谁。 我的姥爷今年六十五岁。脸上已经长满了皱纹,头发却又黑又亮,一双眼睛十分明亮开头描写姥爷年龄大却精神健旺 的外貌特点。 姥爷有很多爱好:看戏、下象棋、看书等。对这些姥爷样样在行。尤其是养花,是姥爷再喜欢不过的了(过渡句引起 下文具体记叙)。 有一次,姥爷家里有两棵吊兰花的叶子几乎都黄了。姥姥15 说:“这两棵花快死了,扔了吧!”姥爷说“不要急,我看看 是什么原因,说 不定还能救过来呢。”“你哪会救花,我可不知道你会救花。”姥姥不服气地说(“不服气”用得好,写出了姥姥的神态,也 起到了衬托了姥爷的作用)。姥爷把花搬进屋里,左看右看, 接着,他又把花从土里拔了出来。一看,根上有几只白色的 小虫子。姥爷找到了花枯的原因,说:“原来是虫子搞的鬼, 它们爬进花的根里,把花的营养一点儿一点儿地吃去了,所 以,花才变成这般模样。”姥爷把虫子拿了出来,又换了土。 后来,花终于慢慢茂盛起来(用姥爷救花的事例说明姥爷养 花技术高超,还用姥姥来衬托姥爷会养花)。 姥爷家有两棵大的月季花,其中,那棵高点儿的有一米五,枝头上十二朵红色的花就像十二个大绣球。老爷对这两棵月 季格外关照,该浇水了,姥爷就浇水,该拔草了,姥爷就拔 草,该剪枝了,姥爷就剪枝(排比句写出了姥爷对月季花的 关照)。那天,来了一位客人,刚好姥爷不在家(这样交待 很有必要)。客人见了这棵又漂亮又高大的花,便赞扬起来: “这棵花真漂亮呀!我最喜欢这样的花了。”姥姥看出了他的 意图(客人已经说出“意图”,就不需要姥姥“看出”了;另外 “意图”含贬义,所以可改成“姥姥见他真是喜欢”)说:”我 把这棵花送给你了。”客人十分高兴,带着花,骑着车子就 走了(客人的表现和姥爷爱养花关系不大,不需要这么具体 16 描写)。姥爷回来觉得少了什么东西(点明姥爷回家的具体 时间才好,“觉得少了什么东西”不够真实,因为是姥爷最喜 欢的月季花没有了,他应该马上发现),找了一会儿,问姥 姥:“那棵花呢?”姥姥说:“送人了。”听了这话,姥爷的眼 皮顿时耷拉下来,一点精神也没有了(写神态表明姥爷爱花 的程度)。过了几天,那位客人又把花带回来了。姥爷一见那花又回来了(删去“又回来了”句子更简洁),就高兴地迎 上去说:“哎呦,我的花呀!你可回来了!”(写动作语言把 姥爷此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人说:“我不太会 养花,不知不觉,这棵花的叶子就慢慢黄了,我见这样,就 赶紧给您送回来了。”姥爷把花搬进屋里,先观察了一下, 姥爷知道了花枯的原因,原来是浇水浇得太多了,都快把花 给淹死了。最后,姥爷给花换了一些比较干燥的土。几天后, 花才慢慢地茂盛起来(这个事例既说明姥爷爱花,又说明他 会养花)。 姥爷会养花已经众所周知。姥爷家里的花草数不过来,院里、屋里、窗台上,都是花草,家里一年四季不缺花(把“不 缺花”改为“花开不败”更好)。邻居们称姥爷为“养花大王” (略写、侧面写,概括姥爷爱养花,收束全文)。 简评:作者围绕题目选材,所写的两个事例都表现了姥爷爱养花会养花的特点,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描写人物的肖 像及语言动作神态生动形象。但个别地方需推敲。 17 (指导、点评教师:朱维山发表于《作文评点报》2004 青岛市唐山路小学六年级二班陈虹 我有一个小表弟,他是我姑姑的孩子。这小家伙,才六岁,大脑门,高鼻子,一双和我姑姑一样漂亮的大眼睛(抓住特 点写外貌)。 小表弟整天跟在我爷爷身边转,给我爷爷传话,取东西,送东西。别人说他是我爷爷的“警卫员”,我却对他不怎么喜 欢,因为他总在我背后打我小报告,比如:我吃零食啦,玩 的时候把裤子磕破啦,他马上回家告诉爷爷。只要他一给我 打小报告,爷爷就会批评我(此处先写他讨厌,是“抑”,这 为后面的“扬”作铺垫)。 有一次,他把报纸送到爷爷家的时候,恰巧我的一位同学正在爷爷家给我讲“马屁精”的故事。我说:“我表弟就是个 马屁精。”被他听见了,他马上跑到爷爷的房间告诉爷爷说 我说他坏话。爷爷让他把我叫来。爷爷对我说:“你说他坏 话啦?”我说:“我没有,我就说他给爷爷您拍马屁!”“这还 不算说我坏话?哼!”弟弟冲着我红着脸说。我一想:“唉, 还是哄一哄他吧!”我说:别生气了,姐姐再也不说你坏话 了,好不好?”弟弟高声说:“不好。”“那你想怎么样?”“以 后不准叫我马屁精。”“好”我说。他这才罢休(马屁精名字 18 是这样来的,此处照应了题目)。 表弟过生日的那一天,我带他去华联商场买玩具。我们正在买玩具,突然他看见一个男青年在偷东西。那人衣着时髦, 戴墨镜,大约 20 来岁。他顺手拿起一条毛巾就放到了袖子 里。表弟揪揪我的袖子低声对我说:“姐姐,你看哪个人偷 东西,我要告诉警察叔叔。”他就跑去告诉警察叔叔。警察 叔叔马上跑过去抓住了哪个小偷。我们回到了家,我告诉了 爷爷事情的经过,爷爷还表扬了他呢(弟弟能发现有人做坏 事,及时检举,这和他平时检举你如出一辙,可见他是一个 是非分明聪明机智的人。此处是“扬”,先抑后扬,既使文章 有波澜曲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语文红军的课文标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语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小学语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课文,学生,内容,让学生,过程,方法,文章,词语,顺序,情节,创造性,教师,指导学生,小标题,形象,提纲,主要内容,发展,关键词,课文内容,故事,盘古,关键,层次,表格,交流,训练,语言,图片,基础

2020-08-11

小学语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小学语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课文,学生,内容,让学生,过程,方法,文章,词语,顺序,情节,创造性,教师,指导学生,小标题,形象,提纲,主要内容,发展,关键词,课文内容,故事,盘古,关键,层次,表格,交流,训练,语言,图片,基础

2020-08-19

小学语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小学语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课文,学生,内容,让学生,过程,方法,文章,词语,顺序,情节,创造性,教师,指导学生,小标题,形象,提纲,主要内容,发展,关键词,课文内容,故事,盘古,关键,层次,表格,交流,训练,语言,图片,基础

2020-08-20

小学语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小学语文复述故事情节的方法

课文,学生,内容,让学生,过程,方法,文章,词语,顺序,情节,创造性,教师,指导学生,小标题,形象,提纲,主要内容,发展,关键词,课文内容,故事,盘古,关键,层次,表格,交流,训练,语言,图片,基础

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