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借力全学科阅读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时间:2020-08-10

语文学科故事大全小学

提示:本文共有 41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借力全学科阅读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借力全学科阅读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不二老师

百家号02 0718:18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阅读研究的基础学科,如何在全学科阅读的大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呢?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布置综合性实践作业,让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多学科协同进行写作教学,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关键词:全学科阅读、语文素养、综合素质

全学科阅读是以语文为主,渗透或与其他学科找到交叉点,找到最佳的阅读内容与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语文学科作为阅读研究的基础学科,如何在全学科阅读的大背景下,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呢?我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布置综合性实践作业,让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多学科协同进行写作教学,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一、依托教材,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好的实践活动,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中的趣味语文的内容是:走进成语故事。 在进行这项教学时,笔者结合区里和学校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要求,依托教材,改变以往的作业形式,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了有关成语的综合性学习,布置了更有利于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综合能力的实践性作业。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以“我和成语有个约会”为主题,分为“成语之行”、“成语之趣”、“成语之约”三个阶段进行:

我们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成语故事》等书籍,了解成语的来历和种类,分类(神话、寓言、植物、动物、数字)搜集各种成语故事,还要求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成语知识,故事,视频等上传到pad资源库里(因为我们学校是pad实验学校。)与同学共享,并要求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阅读、交流pad里相关的成语资料和故事,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做成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接着把学生所做的优秀的手抄报做成展板,放在学校在大厅展示,这种展示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在“成语之趣”阶段,我们在语文课上抽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说自己读成语故事后的体会和一些感受,然后利用中午看班的时间开展“我是成语故事大王”的故事比赛,接着根据参赛学生讲述情况评选出日冠军,在日冠军的基础上评选出周冠军,最后评选出月冠军。这个环节是学生最喜欢的,每当这一项比赛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总是饶有兴趣的议论纷:“不知道明天成语故事的日冠军是谁?”“老师,什么时候进行周冠军的评选?”在“成语之约”阶段,我们让学生自由组合,改编成语故事课本剧,在阅读课上进行表演。最后我们还给成语手抄报获奖者,讲故事获奖者,成语故事课本剧获奖者颁发奖状,并把优秀的成语课本剧和评选出的成语故事月冠军的节目进行了一次排练,在年级里组织了演出,这样的活动同样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成语系列活动

为了更好地落实10%的实践性作业,笔者和美术、科学等学科多次进行学科联动。学习完《秋天的雨》一课后,我们举行了“秋之韵”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美术、科学、信息课老师等一起带领学生去感受秋之美丽,让学生通过寻找、搜集秋天美丽的风景,用qq制成短片,在班里进行演示,解说;拣拾起校园里美丽的落叶,在科学老师和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用水浸泡数天后,做成美丽的树叶贴画,最后让他们把自己找、做的过程写下来。

这样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和综合实践性作业,孩子们兴趣盎然,因为这些作业不仅把各科知识融为一体,还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制作手抄报时,要学生根据自己写的成语故事的内容画上插图,这是美术和语文学科的一个整合,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综合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让学生的读、写、做的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也均得到了提高。

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结束后,笔者会要求学生把相关的资料(如手抄报,自己搜集的资料,自己写的小练笔等),装订成一本小书,自己设计封面,并给自己的这本小书取一个题目, 学生们所取的题目精彩纷呈:有的写《美丽中国行》;有的写《一览众山小》;有的写《自由王国》……封面的设计也是独具匠心的,有的学生在封面画上了漫画,有的学生在封面配上插图。

综合性学习活动

就像《新课程标准》所说:“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无处不在。”教师这样根据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利用资源,创造性的加以理解和使用,抓住阅读教学的契机顺势而学,有序进行、可持续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体现了综合性学习跨学科的特性,而且使学生的人文、科学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二、找准契合点,让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且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但是图书市场的书琳琅满目,鱼龙混杂,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抓住课文与生活的接触点,用开放的视角,把触角伸向主体的学生呢?在教授教材时,教师要找准教材和课外读物的契合点,有效指导学生选择贴近学习生活,科学严谨,实用有意义的图书,让学生在对生活的理解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和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笔者在在教学时,发现中年级学生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文章类型或者是老师介绍过的文章很感兴趣。

在学习《巨人的花园》一课时,笔者向推荐他们阅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星孩》、《坚实的朋友》等作品,并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精彩片段、简介主要内容、设疑惑造悬念、借用名人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这样根据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推荐出一类的、一系列地和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很好地扩大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品质。

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的课文《太阳》前,笔者布置学生去了解神话故事《后羿射日》,课后推荐学生去阅读《太阳的未来》、《晒太阳的好处》、《太阳的状态》、《日食趣闻》、《重返天文咖啡馆》、《妙不可言的位置》等文章和书籍,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播下了探究科学的种子。

教师这样以课堂为圆心,辐射、引领课外阅读,给学生推荐一些和课文或者在与文章情感,或者与文章写法上有关联的作品,或者引导学生阅读节选自这篇文章的那本书,并在阅读前,还给他们提出一些撬起这篇文章支点的小问题,让学生在课上或者利用中午看班的时间给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这样的方式,就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有效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品质和效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三、学科协同,让写作变得轻松有趣

写作文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四年级的学生语言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可就是在写作时,不知道如何下笔,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 “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 生活实际,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和创意地表达,中年级段更要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在和本班的学生接触时,发现学生特别喜欢手工制作,和上科学课。在中年级段,其中有两个习作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写“我学会了做什么”,二是让学生写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发生的事情,笔者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从而感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笔者和美术老师联合一起上了一节课学科整合的作文课。一开始,美术老师给学生看了一段把废旧的塑料瓶子装饰成精美的笔筒和花瓶的成品展示视频,引起学生的制作兴趣,然后美术教师指导学生构思,如何用学具中的美术用具——五彩粘泥土装饰旧塑料瓶。我用pad把以上过程和学生制作好的精美的装饰瓶的成品都拍下来,再把这些视频和学生的作品上传到学生的pad资源库里和班级家长qq群里,这些照片和视频的上传,在qq群里掀起了波澜,家长们纷纷表扬孩子们创意无限,动手能力强。我不失时机,连忙把家长的反馈意见告诉孩子,看着学生脸上兴奋和得意的神情,我趁热打铁,说:“孩子们,这么有趣又好玩的装饰瓶子的活动,你们不想把这过程写下来,告诉爸爸妈妈,和其他班的小伙伴,你们是怎样做的吗?”“愿意!”学生们兴趣盎然。没有了往常一说写作文就是长长的一声:“哎!”的无可奈何,脸上的表情也由原来的苦瓜脸,变成了“我要写”的跃跃欲试。

在课后,笔者发现这次习作练习,学生的作文内容明显比原来具体,生动了,表达自己的感想时,不再是牵强附会地胡编乱造了,而是能很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了,如:“我现在才知道了看事容易,做事难,亲身下河知深浅的含义”;“妈妈说我的手很巧,我也觉得自己真了不起,能变废为宝了”等等。

学科协同活动

之后,笔者还与美术老师又进行了学做马蹄莲的作文教学,通过与科学老师一起布置让孩子学泡豆芽,种大蒜,然后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等学科协同作文教学。几次这样的一系列的习作训练后,有的一看到作文就头疼的学生跟我说:“老师,我觉得作文也不难嘛,就是把自己的做的过程和心中的想法写下来,就可以了。

协同作文教学

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需要。作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就是因为“立足生活”,因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去体验了生活,擦亮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眼睛,打开了学生的观察生活的思路,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了可以用于习作的素材,表达能力也就提高了。

总之,在全学科阅读的大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点的阅读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不二老师

百家号最近更新:02 0718:18

简介:一个小学老师的教育随笔

作者最新文章伍新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阅读策略的价值与实施10 1022:0310 1017:0010 0813:49相关文章男神张02 07东方头条02 02人民网02 07星座时尚家02 01东方头条02 05??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借力全学科阅读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听说读写童话故事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听说读写童话故事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故事,童话,童话故事,能力,让学生,培养学生,教师,语言,教学,课文,小猴,兴趣,讲故事,低中年级,语文素养,小学,乌鸦,人物,儿童,内容,动物,动作,同学,喜鹊,场面,情节,情景,提纲,文章

2011-12-07 #故事会

听说读写童话故事 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素养

听说读写童话故事 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素养

学生,故事,童话故事,童话,能力,让学生,培养学生,公鸡,教师,对话,屋顶,课文,语言,兴趣,动物,情节,情景,重点,引导学生,语文素养,和归,生宇,章林,实验小学,童话语,听说读写,全面提高,低年级,人们,主动性

2020-06-04 #故事阅读

365夜故事全本

365夜故事全本

国家教育部,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数量,意义,终身,质量,速度,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广大人民,文学素养,语文素养,终身学习,阅读书目

2020-04-01 #长篇故事

365夜故事全本

365夜故事全本

国家教育部,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数量,意义,终身,质量,速度,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广大人民,文学素养,语文素养,终身学习,阅读书目

2020-04-04 #小故事

365夜故事全本

365夜故事全本

国家教育部 内容 语文课程 标准 新课标 数量 意义 终身 质量 速度 陶冶情操 促进学生 可持续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 提高学生 广大人民 文学素养 语文素养 终身学习 阅读书目 阅读能力

2020-05-01 #故事会

365夜故事全本

365夜故事全本

国家教育部,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数量,意义,终身,质量,速度,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广大人民,文学素养,语文素养,终身学习,阅读书目,阅读能力

2020-05-14 #故事会

365夜故事全本

365夜故事全本

国家教育部,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数量,意义,终身,质量,速度,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广大人民,文学素养,语文素养,终身学习,阅读书目,阅读能力

2020-07-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民间故事全本

中国民间故事全本

国家教育部,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数量,意义,终身,质量,速度,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广大人民,文学素养,语文素养,终身学习,阅读书目,阅读能力

2020-05-3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