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精选

时间:2020-08-11

初中数学教学故事50篇

提示:本文共有 25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适时反思教育的得与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目前学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新教材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我的讲解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比例还较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

2、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中考热点和中考难点的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课堂密度要求不足,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十分有限。

3、对中考的研究不够,对中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的了解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依赖于复习资料,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从而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4、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程度上的统一。

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复习出现了许多问题。

1.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2.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数学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数学复习缺乏系统性,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

3.部分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4.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学生中考的把关者,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其次,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2、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有效获取学情反馈,有效地进行课前回顾,课堂小结等环节的落实。为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还可以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激励性的英语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坚持对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等方面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复习状态与状况,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3、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切实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即备课要精,练习要精,作业要精。同时,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由教师自己及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要突破现行教材的局限性,在重点内容上有系统的强化训练。在句法上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计算层面,要搜集材料,适当拓宽。

4、要强化分层次教学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成绩,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从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时能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成绩。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一是抓住课本,有效复习。教材和教学大纲是考前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时,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学习并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大纲中对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统归纳,分清脉络。在总复习时,要突出一个“总”字。面对上千的题型,通过复习,要使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有个总体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计算证明,小到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内容充实的“网络图”。

三是专项练习,有的放矢。对于以往总复习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讲解与训练,搜集、积累学生平时在各方面出现的错误,逐题突破。

四、复习提示和建议。

在复习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整理错题,把试卷和做过的练习题里的错题整理出来,专门抄写在一个本子上,及时订正反馈。教师要加以选择,并要求学生有选择性地做基础知识练习,让学生走出题海。关于阅读理解,现在出题内容越来越接近生活,因此,学生复习时应加强练习,广泛接触各种题型,拓展知识面,同时要有意识地积累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从而可减少中考时的答题失误。

总之,中考数学复习阶段非常重要,复习可以查漏补缺,能使知识达到系统、全面。虽然我们已经逐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对学生指导的紧迫性,但是离相对满意的数学课堂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发展和轻松面对中考作出更大的努力。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精选.doc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2572字]编辑推荐:Word文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精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故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叙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故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叙事

华罗庚,老师,数学,高斯,学生,孩子,教学,数学教师,教师,数学课,刘燕,陈景润,家长,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父亲,金坛,难题,教育,数学老师,全国,学科,成就感,知识,论文,课堂,香港,小学数学,工作

2020-08-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故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叙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故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叙事

华罗庚,老师,数学,高斯,学生,孩子,教学,数学教师,教师,数学课,刘燕,陈景润,家长,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父亲,金坛,难题,教育,数学老师,全国,学科,成就感,知识,论文,课堂,香港,小学数学,工作

2010-10-09 #故事大全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故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叙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故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叙事

华罗庚,老师,数学,高斯,学生,孩子,教学,数学教师,教师,数学课,刘燕,陈景润,家长,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父亲,金坛,难题,教育,数学老师,全国,学科,成就感,知识,论文,课堂,香港,小学数学,工作

2018-09-20 #长篇故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故事随笔

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故事随笔

数学教师,生命,随笔,教育,导语,世界,交通规则,交通秩序,教师,教材内容,数学,文章,因为有,为大家,数学的魅力,欢迎大家,有趣的事,要根据,视而不见

2020-06-14 #短篇故事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教育故事随笔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教育故事随笔

数学教师,生命,随笔,教育,导语,世界,交通规则,交通秩序,教师,教材内容,数学,文章,因为有,为大家,数学的魅力,欢迎大家,有趣的事,要根据,视而不见

2018-05-22 #故事大全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

定理,命题,方法,判定定理,学生,教材,难度,三角形,代数,思路,斜边,题目,让学生,几何,关系式,探索性,教师,答案,结论,课时,证法,问题,应用,培养学生,什么是,思想方法,证明方法,为正,合比,可提

2020-04-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不愧是鬼才教师!将初中数学6本书简化成“1张表” 全班均分不下138

不愧是鬼才教师!将初中数学6本书简化成“1张表” 全班均分不下138

公式,数学,定理,初中数学,孩子们,鬼才,教师,全班,老师,资料,一步一个脚印,做题,作用,主页,初中,关键,功底,基础,头像,孩子,建议,成绩,时候,文末,方法,步骤,私信,题型,重要性,记忆

2015-08-20 #故事大全

数学教师提醒:几何图形面积的10大解法是基础 初中生都应掌握!

数学教师提醒:几何图形面积的10大解法是基础 初中生都应掌握!

图形,几何,方法,概念,规则,问题,基本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扇形,公式,依据,关系,初中,学学习,基础,学生,菱形,考点,比重,重点,计算公式,一个大,内容是,从中受益,初中数学,加深理解,就能解决

2017-10-2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