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教育故事采集的常用方法

时间:2020-08-14

描述方式的儿童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田野笔记是人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是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观察者针对某个较大主题,在一段时间内(如半小时或一天)持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包括目标对象自身的全部言行,以及该对象与环境及他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田野笔记是定性观察最基本的记录方式。这种形式的记录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不但要求观察者记录在现场所观察到的人、行为、事件和交谈,还要求对行为背后的意义进行诠释。但在具体的观察记录中,客观的描述和主观的印象不能混淆,描述要具体详尽,避免使用抽象、笼统和有偏见的描述。

从上述记录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区分含混记录与具体记录的不同。天天试图怎样解决他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蕴含着特定的动作与情况,对具体的行为表现进行描述,可以使记录显得不那么单薄。教师要获得儿童美术学习或者创作行为背后深远的意义,需要仔细地去观察和理解,并结合其他资料来探究行为的本意。

以描述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田野笔记意在根据研究者的观察描写情景、人物及其活动。它包括以下内容:

1对象的肖像:他们的外貌、风格、姿势,他们如何说话、做事等。

2交谈过程的再现:观察对象之间的对话,以及他们对观察者说的话。将独特的话语记录下来。

3物理情景的描述:房屋布置、物件摆放的素描。

4对特定事件的记载: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和怎样参与这一事件。

5对活动的叙述:详细描述所发生的事件及其经过。

此外,观察者记录田野笔记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用日常语言尽可能准确地做记录,记录过程中,不作主观的推断、解释和评价。将观察者所做的说明或解释性材料括上括号,以便与客观事实的描述区分开来。

2按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原有顺序进行描述(记录中要根据目标儿童的活动空间或内容的变化,及时分间段记录,以便统计某个行为或事件发生与持续的时间长短)。

3分层次对行为事件进行描述记录。

A.主要活动单元:说明主要的活动或行动,表明观察对象在做什么。如:小凯与小丽在桌旁玩积木。

B.次级动作单元:进一步说明大的活动或行动中的小动作单元。如:小丽已经搭好小熊,而小凯刚搭好小熊的身子。

C.分子的动作单元:具体描述主要的动作是怎样进行的,即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确定行为或事件的性质特点。

4确定观察的时间界限。手记法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条件允许可借助现代观察技术。

二)日记描述

日记描述是对同一个或者同一组观察对象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反复的观察,把观察到的关于观察对象的新行为、新发展记录下来,进行研究。可以逐日记录,也可隔日记录。常用于长期对某个儿童个体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个方面或者某个方面进行记录,以观察了解儿童美术学习与创作行为以及言语等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可由教师或者观察者对自己的整个工作过程或者经验体会做记录。

日记描述能提供较长期、较详细的第一手资料,能记录观察对象发展的真实过程、连续行为,能描述观察对象的生活环境及其各种行为,有利于对行为进行质的分析,是一种针对儿童个体或某个小群体在美术活动中的能力、兴趣、习惯发展进行研究的比较理想的故事采集方法。

(三)逸事记录

逸事记录与日记描述的不同在于这种记录方式主要对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某个事件的进程或者现象进行详细的描述,注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资料或信息,而不是连续记录一个特定儿童的行为及其发展。比如,记录儿童如何解决布艺坊中穿针的问题,关注有关行为的发生和表现;或研究儿童手工制作中协同合作的行为;亦可记录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某个随机事件的解决过程。坚持用逸事记录的方法采集一定数量的教育故事,按照教育故事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分类归总,运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分析,可以获取有益的启发。比如对一定量的关于儿童手工活动中协同合作行为的分析,可获得关于特定年龄的儿童在特定区域遇到特定材料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共性特征,也可获得他们在协同合作时的合作状态与水平,这些对于教师的决策很有裨益。

四)仪器记录

仪器记录是指运用摄像机、录音机、照相机等仪器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的事件和观察对象的行为进行记录的方法。该观察记录的方式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能帮助教师在反复回顾现场的基础上,检验先前的记录。

在仪器记录中录像与录音两种形式是最常见的。这种方法能记录观察对象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各类行为,也为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观察创造了条件。仪器记录为观察研究提供了永久性的记录,为其他记录方式提供检査的可靠依据,便于反复、细致地研究观察现场,可以对一些细小的问题进行深人的研究、探讨。但是,这种方式由于比较显眼,容易对观察对象造成干扰,影响观察的有效性。所以观察者必须要掌握一些进人现场的技巧,熟练掌握对仪器的操作技巧,理解研究目的,对观察内容要有较高的敏感性,并能有效地对场景进行取舍,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观察对象的干扰。

二、学前活动中教育故事采集的注意要点

要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客观、真实、全景性地记录教育故事,需要注意如

下几点:

第一,记录者要明白教育故事采集的目的是记录学前儿童在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有益的对话、行动与现象,为儿童在美术教育情景中的发展寻求证据。

第二,记录者要熟悉教育故事的记录方法并进行必要的实践培训。

第三,记录者要熟悉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现场,对其间可能发生的故事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以保证所采集的是有效的教育故事。

第四,记录者要有一定的速记或者视频拍摄的技能,尽可能真实记录所发生的事件,如果无法在现场及时记录发生事件的全貌,事后务必要通过及时回忆,将原记录补充完整并随时保存。

·摘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吕耀坚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教育故事采集的常用方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教育故事采集的常用方法

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教育故事采集的常用方法

行为,事件,儿童,观察对象,活动,观察者,过程,活动中,美术教育,教育故事,A.,B.,C.,研究,动作,仪器,教师,美术,田野,单元,方法,笔记,问题,发展,形式,情景,日记,逸事,小凯,学前儿童

2020-09-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论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常用的教学方法。

论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常用的教学方法。

奈培,中医,人体,单位,关系,头部,学科,掌心,情境,教学模式,教学,教学方法,科学技术,电平,课程内容,穴位,肘部,脚踝,阶级,针灸,足底,生产,发展,传输,研究,论述,不适用于,条件下,对人体,曲池穴

2018-03-15 #经典故事

教育随笔:如何激发幼儿在画儿童画过程中的想象能力

教育随笔:如何激发幼儿在画儿童画过程中的想象能力

孩子,幼儿,创作,儿童画,绘画,孩子们,荷叶,小鸟,故事,儿童文学作品,情感,美术,内容,情绪,活动,活动中,让孩子,世界,事物,小女孩,艺术,色彩,荷花,诗歌,研究,丰富的想象,绘画作品,多宽,感受美,兴趣

2017-04-12 #故事大全

教育随笔:如何激发幼儿在画儿童画过程中的想象能力

教育随笔:如何激发幼儿在画儿童画过程中的想象能力

孩子,幼儿,创作,儿童画,绘画,孩子们,荷叶,小鸟,故事,儿童文学作品,情感,美术,内容,情绪,活动,活动中,让孩子,世界,事物,小女孩,艺术,色彩,荷花,诗歌,研究,丰富的想象,绘画作品,多宽,感受美,兴趣

2017-04-18 #小故事

论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常用的教学方法。

论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常用的教学方法。

幼儿,问答题,参考答案,饮水,因素,心理环境,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个性,原因,巨大变化,家庭,家长,快慢,玩具,材料,教养,方式,游戏,潜意识,环境,言语,频率,阶段,餐饮,餐具,发展,影响,教育,个阶段

2020-07-03 #故事阅读

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儿童文学教育

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儿童文学教育

儿童,文学,幼儿文学,特征,特点,婴幼儿,本质,审美,活动,作家,美的,有一种,作用,作品,儿歌,儿童诗,少年期,成人,戏剧,情趣,故事,散文,文体,精神,生命,童话,童年期,语言,读者,领域

2020-09-20 #长篇故事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万千教育》董旭花简介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万千教育》董旭花简介

教师,幼儿,小鸭,材料,游戏,儿童,幼儿园,故事,游戏故事,淄博市,活动,指导,山东省,策略,腹部,教师们,教育,幼儿游戏,园长,小班,市直机关,问题,有能力,学习者,区域,行为,科学,胶布,部分,中强

2020-09-18 #短篇故事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万千教育》董旭花简介

《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万千教育》董旭花简介

教师,幼儿,小鸭,材料,游戏,儿童,幼儿园,故事,游戏故事,淄博市,活动,指导,山东省,策略,腹部,教师们,教育,幼儿游戏,园长,小班,市直机关,问题,有能力,学习者,区域,行为,科学,胶布,部分,中强

2020-09-1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