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内蒙古特色美食精选之涮羊肉的传说故事

时间:2020-08-16

火锅的传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0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内蒙古特色美食精选之涮羊肉的传说故事

作者:王雅丽

中国古人有云:“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这“社稷”二字即是美食的基础 粮食,在中国古人眼中,粮食、社稷、美食是和千古文章一样承载文明火种的力量。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也创造了灿烂的美食文化。我们所耳熟能详的许多历史典故都与美食相关 从项羽、刘邦“鸿门之宴”到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从屈原投江汨罗引来国人食粽的传统,到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中国人的生活、精神和气节都与美食息息相关。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在中国广阔大地日益焕发活力的今天,在世界迫切需要倾听中国声音的今天,谁将是传承中国文明和文化的大使和文化名片呢?

我们认为,中国美食就是这位文化大使,就是这张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

当我们提及各个国家或各个地方的美食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方水土蕴含的人文环境。美食是人类千百年来文明和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弘扬。由于我们中华文明在过去三千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的最为完整、充分,因此这样的积淀就显得愈发深厚——例如,我们中餐中的很多菜式或菜名都可以追溯到千百年前的典故,如“东坡肉”、“佛跳墙”等。在中国,提起“涮羊肉”,几乎尽人皆知。用内蒙的羊肉涮出来味道尤其鲜美。涮羊肉也称“涮锅子”,所用羊肉来自大草原上的羊,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羊肉中的上品。涮羊肉肉片极薄,每斤羊肉可以切成上百片,然后锅中放入煮肉的原汤,并配以一些海味,再将切好的羊肉片放入锅中。熟后蘸酱食用,味道鲜美,回味绵长。因草原无化学污染,水草丰美,温差大,所产绵羊肉鲜细嫩,无膻味,是涮锅子的上等原料。如今,涮羊肉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配料有韭菜花、腐乳、辣椒面、芝麻酱、糖醋蒜等,可按个人口味随意调配,涮完羊肉后,在汤里煮点手擀面,味道鲜美。邀一群好友去吃一锅热腾腾的涮羊肉,可是十分舒坦的事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您有没有想过涮羊肉的由来呢?涮羊肉起源于元代,据说涮羊肉最初诞生在忽必烈的军营里。

关于涮羊肉的起源现在有好几种不同说法。

第一,也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传说,涮羊肉起源于元代。

相传元世祖忽必烈有一次统率大军去征战,激战过后,人困马乏,肌肠辘辘,饥饿难耐,部队就安营扎寨,烧火宰羊。正准备煮羊肉时,探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说,敌军的大队人马追赶而来,已逼近驻地。忽必烈一边下令部队开拔,一边喊“术兀思”(羊肉)。可此时已来不及煮羊肉了,这时皇厨急中生智,拿起快刀把羊肉切成纸一样薄的肉片,放进沸水中涮一测,待肉色一变即捞在碗里,撒上一些盐面和调料,给了忽必烈。忽必烈吃完涮肉片立刻投人战斗,结果大获全胜。

在庆功宴上,忽必烈想起了战前吃过的那碗美妙的羊肉片,特意点了它。机灵的厨师效仿前法,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制作得更精细,并且配以各种调料。忽必烈和将士们吃完赞不绝口。厨师忙迎上前说:“此菜尚无名称,请大汗赐名。”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另一说法是成吉思汗南下时突然思念家乡的手把肉,因而叫军厨去煮,但敌人忽至,刚杀好羊而赶不及下锅的军厨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到滚水中涮,成吉思汗吃完后便急忙迎战。战胜回营后,成吉思汗叫军厨再做一次,将领们吃后人人赞不绝口,于是成吉思汗赐名涮羊肉。

此后,涮羊肉就流传到了今天。

第二,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术赤之子拔都。

在西部汗国成立之时,拔都接替了术赤的权力,指挥蒙古铁骑蹂躏了欧洲。蒙古铁骑很强悍,但是吃粮食不抗饿,所以要大量吃肉。蒙古兵一般是大块煮羊肉吃。拔都发现大块煮肉慢,他要求蒙古兵把肉切薄了煮,然后蘸盐吃,这样的吃法很适合于行军打仗。

涮羊肉的铜锅,把锅子盖上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蒙古包,而锅子盖拿掉,看到的是蒙古骑兵的军盔。现在蒙古族姑娘的帽子,都是锅子的形状。据说《马可波罗游记》里写到,他在元大都皇宫里吃到了蒙古火锅,所以英文、法文对涮羊肉的翻译就是Mongolia;而日本和韩国朋友则把涮羊肉直接说成“吃忽必烈”、“吃成吉思汗”。

第三,涮羊肉来自清宫“千叟宴”。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清初。满族入关后兴起,早在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举办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其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旧都百话》云:“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佐料配方,涮羊肉才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1854年,北京前门外正阳楼开业,是汉民馆出售涮羊肉的首创。其切出的肉是“片薄如纸,无一不完整”,使这一美味更加驰名。1914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重金礼聘正阳楼的切肉师傅,专营涮羊肉。历经数十年,从羊肉的选择到切肉的技术,从调味品的配制到火锅的改良,都进行了研究,赢得了“涮肉何处好,东来顺最佳”的美誉。

第四,涮羊肉起源于宋辽。

冬天里涮羊肉是我们大众喜爱食物之一,那么中国什么时候就有涮羊肉了呢?从考古资料看,内蒙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的辽早期壁画中描述了一千一百年前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3个契丹人围火锅而坐。有的正用筷子在锅中涮羊肉,火锅前的方桌上有盛着羊肉的铁桶和盛着配料的盘子。这是目前所知描绘涮羊肉的最早资料。

比辽壁画时间稍晚一些的南宋人林洪在所着《山家清供》中也涉及到涮羊肉。他原本是对所吃涮兔肉极为赞美,不仅详细记载兔肉的涮法、调料的种类,还写诗加以形容,诗曰:浪涌晴江雪,风翻照彩霞。这是由于兔肉片在热汤中的色泽如晚霞一般,故有此诗句。林洪也因此将涮兔肉命名为拨霞供。还需注意的是,他在讲完涮兔肉后又说猪、羊皆可,这便成为涮羊肉的最早文字记载了。按照林洪的记载,当时是把肉切成薄片后,先用酒、酱、辣椒浸泡,使肉入味,然后才在沸水中烫熟,这同今天的涮法还有些不一样。

显然,目前关于涮羊肉的直接材料晚到辽宋时期,可是我们仍有理由认为,人们吃涮羊肉当和火锅的出现是同时的,只是最初没有什么调料可言。

提起“涮羊肉”,几乎尽人皆知。因为这道佳肴吃法简便、味道鲜美,所以深受欢迎。内蒙古涮羊肉多选用大尾绵羊的上脑、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适度薄片,放在火锅沸水中轻涮。再取已备好的芝麻酱、腐乳、韭菜花、卤虾油等调味佐料食。此吃法,肉的质地鲜嫩,不膻不肥不腻,边涮边吃,新颖别致。

倡导绿色、健康饮食,羊肉以其独特的美味和营养一直以来深受广大食客的青睐。常吃涮羊肉御寒效果好,羊肉各部位食疗功效,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是需要注意进补的,还有我们进步也是需要很讲究的呢,寒冷的气候让我们的身体变差,尤其是抗病能力也会降低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注意饮食呢?

大寒时候,北方进入严寒。有俗语说:“三九四九,棒打不走。”长期以来。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北方人想出了许多办法抵御严寒,而涮羊肉,就是一种既能够抵抗寒冷,又暖身滋补的美食。常吃涮羊肉御寒效果好,羊肉各部位食疗功效,还有我要告诉大家,吃羊肉的不同部位,都是滋补身体的不同部位呢!吃哪补哪。羊心,能解郁、治疗心悸、失眠、健忘,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羊肝,能益血、补肝、明目,治疗肝虚眼花、夜盲症和青光眼。羊胆,清火、明目、解毒,治风热目赤、喉头红肿、黄疸、便秘。羊肾,补肾气,益精髓,治肾虚劳损、腰脊疼痛、耳聋。羊黄、羊角,泻热、利痰、通窍、镇惊,治风痰闭窍,痰火昏迷,谵妄。羊肺,补肺气、调水道,治久咳肺燥、小便不利。羊肚胃,补虚、健脾胃,治疗消渴、盗汗、尿频、肌软无力。羊骨、羊髓,益阴补髓、润肺泽肌、强健筋骨。羊皮,补虚劳,去毛煮羹食之可治肺中虚风。羊脂,补虚、润燥、除风、化毒,治肌肤枯憔、久痢、丹毒、疮癣。

涮羊肉为何如此受欢迎,据美食家们爆料,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汤白似奶,水脂交融,肉质鲜嫩,不腻不膻”。在吃的同时,谈论关于涮羊肉的传说,令人意犹未尽。冬季讲究进补,这个时候如果能吃上涮羊肉最好了,寒冷的冬天该如何吃喝呢?中医讲冬季要补肾,因为肾是先天之本,补肾可以让我们在冬天增强免疫,减少发病。而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温性的食材就能帮助我们在冬天养生,提到温性食材很容易想到羊肉。羊肉古时被叫做羖肉、羝肉、羯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羊肉的滋补功效很高的,尤其是适合男人滋补的,羊肉的肉质比牛肉、猪肉等肉质细嫩,脂肪和胆固醇相对较少。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温热即温补,最宜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此外,羊肉中所含的L 肉碱,可用来保护细胞,防止乳酸积累,更为重要的是它来源于动物蛋白。羊肉脂肪含量低,胆固醇含量也比较低,所以食用羊肉可增加热量。羊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健康元素,就是CLA 共轭亚油酸。瑞士科学家在牛羊肉中发现的CLA 共轭亚油酸,被称为脂肪酸中能够预防肿瘤的。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黏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羊肉营养丰富,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适合经常食用。

美食让人类和谐共处。我们发现,当人们分享美食时,人们分享交流的欢乐,分享心灵的愉悦,分享友谊与和平。中国美食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展台。古典中餐中充满了雕龙画凤、美仑美奂的烹饪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为创造了烹饪艺术,通过美食传播中国文明的大师们喝彩!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最受欢迎?无论涮羊肉起源于哪个历史记忆中,一直是我们的最爱的,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员王雅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内蒙古特色美食精选之涮羊肉的传说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走进山西 大同的老传统特色美食

走进山西 大同的老传统特色美食

大同,刀削面,大同刀削面,豌豆面,味道,广灵,广灵县,画眉,荞麦,老汉,风味小吃,鞑靼,驴肉,吃起来,大同涮羊肉,中王,区的,兔头,味鲜,好的,特色餐厅,羊杂汤,辣椒香,面食王,代表,中药,仅存,五花,口味,价值

2015-10-17 #故事大全

何必出国!内蒙古就藏了个俄罗斯小镇 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何必出国!内蒙古就藏了个俄罗斯小镇 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小镇,俄罗斯,恩和,异域风情,还可以,中国,俄罗斯族,典型,小木屋,当地人,房屋,特色,美食,证书,十分安静,呼伦贝,大列巴,方都,白桦树,道简,中央电视台,历史博物馆,工艺品店,异域风,木雕工艺,森林小镇,生活方式,老教堂,充满着,人民

2008-09-01 #短篇故事

广南民间特色美食与传说

广南民间特色美食与传说

广南,财主,壮族,广南县,主人,宴席,朝廷,美食,菊花,青菜,佳肴,口感,驻军,鸡肉,传说,八宝,菜谱,宋湘,岑毓英,味美,人们,公元,历史,婆婆,故事,民间,清香,称谓,粽粑,老师

2020-05-25 #经典故事

广南民间特色美食与传说

广南民间特色美食与传说

广南,财主,壮族,广南县,主人,宴席,朝廷,美食,菊花,青菜,佳肴,口感,驻军,鸡肉,传说,八宝,菜谱,宋湘,岑毓英,味美,人们,公元,历史,婆婆,故事,民间,清香,称谓,粽粑,老师

2020-08-31 #故事会

亲民渝王府传说回味足 美食融入民间传说 特色菜品别有风味

亲民渝王府传说回味足 美食融入民间传说 特色菜品别有风味

豆花,王府,贝子,吃货,店里,豆沙,刘芮华,好地方,还可以,口味,价格,份量,传说,入口,包间,味道,大厅,家常菜,故事,感觉,成品,民间,环境,美食,说法,重庆,酱汁,酥皮,酸菜,青椒

2013-01-06 #故事会

舌尖上的传说:云南美食故事16 华坪特色菜—攀枝花

舌尖上的传说:云南美食故事16 华坪特色菜—攀枝花

人民,木棉,吉贝,黎族,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山上,项目组,华坪,传说,北京市,特色菜,攀枝花,叛徒,外敌,后人,战功,大学生,山巅,尊称,敌人,故事,版本,树枝,民族英雄,英雄,花朵,男女,身躯,鲜血

2020-08-18 #小故事

内蒙古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内蒙古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苏和 内蒙古 喇嘛 王爷 产量 全区 讨吃 全年 草原 零售额 额达 马头琴 传说故事 储量 大喇嘛 人均 小主人 增速 小白 庙里 建筑业 牧区 耕地面积 穷小子 赶着 赛马会 进出口 爱得 小喇嘛 东西

2020-05-01 #故事阅读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 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这么多古老的传说故事 竟然都源于内蒙古!

故事,蒙古族,传说,哈伦阿尔山,传说故事,古斯,巴拉根仓,地区,太宗,民间故事,英雄,鄂尔多斯,江格尔,神话,人民,人物,作品,准格尔旗,民间,泉水,猎人,科尔沁,说唱,德尔,王昭君,格萨,沙格,英雄史诗,内蒙古,内容

2020-07-1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