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普通高校硕士感慨:就想读个博士 怎么这么难?|百家故事

时间:2020-08-16

当你身处考研漩涡之中的时候,读博还是远在天边的事情;当你身处研二万般选择的时候,读博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

提示:本文共有 18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当你身处考研漩涡之中的时候,读博还是远在天边的事情;当你身处研二万般选择的时候,读博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有的研究生,已经和博导确定读博的名额;有的研究生,还在和到博导争取读博的资格。以前的你是不是以为,读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是取决于你想与不想?而未来的你就会知道,读博的难度要比考研还高。

家里的一个亲戚,在研究生毕业的那年,决定要读博,于是开始联系各种心仪学校的博导,虽然老师不同,但是回复却格外相似,“非常高兴你能够报考我的博士”,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要确定好博导,然后才能准备考博的事宜,而下家迟迟没有找到,一切的进度都在往后拖,除了日积月累的时间,还有与日俱增的焦虑。

而他之所以这么难,我分析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他的本硕都是普通院校;其次,他的硕士期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高水平论文,只是在校报发了一篇刚好满足毕业要求的核心论文;最后,就是他的硕士期间也没有什么重大项目经历。他申请的学校虽然是211高校,但是读博的学生人数和学生质量都在一点点超乎着大家的想象。

读博的名额去哪了?

通常情况,博导每年只带一个博士,某些经费充足,或是知名教授、长江学者、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等,每年可以带两个博士。当然也存在借招生名额的情形,就是说甲博导已经招满了学生,但是又遇见了自己特别中意的博士生,而乙博导恰好没有合适人选,空余出一个名额,那么甲博导可以借乙博导的名额,名义上是挂在乙博导下面,但实际是由甲博导培养。

我们反过头再来看硕导,国家对硕导的招生名额没有明确的限制,基本都是按照学校自己的规定进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从硕士到博士这个过程,相当于一个漏斗,上端特别的宽敞,可以广纳天下学子,而下端特别的狭窄,只能招收部分学子。这就造成了,读博名额的天生稀缺。

如果名额本身就少,再向其中掺杂进个人感情和复杂关系,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什么是个人感情和复杂关系?

个人感情就是,博导通常也会招收硕士,那么这些硕士中大概率会有选自己导师继续读博的,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读博名额自然而然就被占据。复杂关系就是,博导考虑到未来的项目合作,或是考虑到家庭的亲戚关系,或是考虑到复杂的社交关系,这些读博名额可能就会成为一种等价交换物,成为合作、亲情、社交等的牺牲品。

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这些事情也都无可厚非。这回我们就知道,读博的名额去哪了:硕导众多博导少,招生数字本来小,肥水不流外人田,名额大都被占掉。

读博的门槛变高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学历成为一种趋势,在以前,读研已经很了不起了,而现在读博正在慢慢成为一种热潮。记得以前学院副院长曾对我说过,“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就读到学历的最顶端,在那个高度,你看世界的角度和深度都将与众不同,你也会因此受益一生”。

读的人多了,竞争就大了。而有竞争的地方就会存在门槛,而且门槛的高度会随着竞争的愈演愈烈而越来越高。最开始的难度,和考研一样,需要你通过考博;后来的难度,变成了学术成果和项目经理的比拼;再后来的难度,变成了本科院校背景和家庭社会关系的比拼。我们不怕靠努力就能解决的门槛,我们怕的是努力也无济于事的门槛。

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定会让更多的竞争变得激烈。这回我们就知道,读博的门槛提高了:考试读博成过往,申请考核变屏障。成果丰硕项目多,门槛高度还在长。

读博的机会就没了?

光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就是耍流氓的行为。那是不是读博的机会就此没了?无成果,无项目,无背景的同学,就没有读博机会了?

针对“三无”同学,请大家不要放弃希望,读博本就好比在一片大海里捞鱼,海很大,鱼很多,只不过有些人可以捕鲸鱼,有些人可以捕鲨鱼,有些人可以捕金枪鱼。只要你有所收获,只要你能从以前的湖泊,跳到现如今的大海,攻读博士就是有意义的,提升学历就是有价值的。名校情结可以有,但是请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读博的意义。

针对还在读研的同学,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既然有了读博的想法,好好积攒学术成果,这都是你未来的筹码;好好完成学术项目,这是你未来的法宝。然后尽早联系博士导师,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发动你硕士导师的资源,记住,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所谓的“不公平”,是靠你的努力,加上机会的把握和资源的利用,去打破的,绝不单单是努力。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

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

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普通高校硕士感慨:就想读个博士 怎么这么难?|百家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为何985高校的本科生大多“看不起”本校的研究生?原因很扎心!

为何985高校的本科生大多“看不起”本校的研究生?原因很扎心!

...科,第一学历,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博士,差距,开学典礼,普通高校,水平,硕士研究生,能力水平,越强,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不一样,复旦大学,好的,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生和,越高,都会,优越感,专业知识,分数

2017-12-23 #故事会

最难就业季中的歧视链 HR:能在金子中淘金 干嘛在沙子中淘金?

最难就业季中的歧视链 HR:能在金子中淘金 干嘛在沙子中淘金?

毕业生,名校,普通高校,南京大学,高校,企业,工作,就业难,武汉东湖学院,浙江大学,疫情,对象,招聘会,比例,机会,硕士,群体,遭遇,找工作,湖北省高校,高校毕业生,华科,中发,厦门大学,武汉大学,汉口学院,过程,原因,人才,中国

2009-10-20 #长篇故事

“博士老爹”蔡笑晚:教子有方 养育6个子女5个博士1个硕士

“博士老爹”蔡笑晚:教子有方 养育6个子女5个博士1个硕士

孩子,教育,父母,博士,好孩子,窦燕山,给孩子,个子,老爹,终身教授,很多人,教育孩子,哈佛大学,好的,都会,子女,博士学位,夫妻俩,差别,方法,智商,硕士,看电视,程度,美国,教育方法,浙江瑞安,有很大,教子有方,多平

2011-02-04 #短篇故事

一个小故事 告诉你小学 中学 本科 硕士 博士的区别 很现实

一个小故事 告诉你小学 中学 本科 硕士 博士的区别 很现实

老虎,老师,猎枪,博士,中学,学生,硕士,教育方式,森林里,森林,都会,有一只,大学,小学,教师,阶段,问题,你自己,告诉你,小故事,东北角,本科,笼子,想办法,想法,教育,做一个,告诉大家,如何使用,并且会

2011-08-12 #故事会

难就业和懒就业 让考研人数两年增长103万 五年翻一番

难就业和懒就业 让考研人数两年增长103万 五年翻一番

考生,学历,人数,同学,数据,普通高校,目的,绝大,毕业生,本科生,网友,部分,年增长,高校毕业生,高校,都要求,一流大学,中国青年报,学术研究,学生,方式,研究生,社会,群体,趋势,读研,分岗,博士研究生,可以看出,就业难

2019-05-12 #短篇故事

甜糯玉米怎么来的 一群博士硕士和玉米的故事

甜糯玉米怎么来的 一群博士硕士和玉米的故事

东阳,玉米,吕桂华,鲜食甜,糯玉米,玉米研究所,新品种,吕学,吴振兴,工作,玉米新品种,科技特派员,专业,东阳市,所里,研究所,研究,综合,吕桂,玉米研究,新技术,省农科院,技术人员,试验站,产业,农药,关键技术,博士,区域,博士后

2008-05-26 #长篇故事

一家4娃 2个博士2个硕士 来自农村的学霸之家 有怎样的故事?

一家4娃 2个博士2个硕士 来自农村的学霸之家 有怎样的故事?

孩子们,孩子,家庭,工作,个子,女儿,家长,父母,朋友,状态,目标,金华,学习方法,毕业后,维家,博士,习惯,二女儿,单词,外公,师范,成绩,时间,文章,村里,硕士学位,硕士,老师,英语,英国

2011-04-26 #故事会

厉害了惠若琪!硕士答辩现场照曝光 要继续读博士

厉害了惠若琪!硕士答辩现场照曝光 要继续读博士

惠若琪,博士,网友,顺利通过,颜值,日中,中国女排,体育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一身,喜讯,初中,南京,双高,名校,图片,场景,媒体报道,实验班,学习成绩,微博,性格,感觉,成绩,新生,队长,经历,状态,智商,正数

2012-05-1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