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白云故事面塑人生:一双巧手“复活”武将神韵

时间:2020-08-17

面塑的有趣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原标题:[白云故事]面塑人生:一双巧手“复活”武将神韵

大洋网讯 一块粉色的面团,揉搓几下就成了一个圆圆的脑袋,再扯下一块黑色的面团,三五下就捏成了胡须,再用拨子倒腾两下,五官就出现了……短短几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笑佛”形象就出现在谢鑫的手上。 作为面塑技艺的民间技艺大师,今年39岁的谢鑫从北方来到广州白云区,设立面塑工作室,他希望将面塑融入幼儿园、小学的美术教学课程,也会借助白云区文化馆等平台让更多的孩子走近非遗、体验非遗。

面塑师傅:从小跟着爷爷学捏面人

近日,记者来到谢鑫位于同和街的面塑工作室,工作展台上摆满了他的作品,有古代四大美女、财神、关公、李逵等人物,做工精细,造型逼真,神态各异。谢鑫今年39岁,年纪轻轻,但在面塑这一行当却是一名老艺人了。谢鑫是山东人,从小就偏爱手工,手巧的爷爷是他的启蒙老师。 “我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捏泥巴,或者拨弄些小东西。捏面人是我们谢家祖传的手艺。我从小就跟爷爷学,将五颜六色的面团捏一捏,什么孙悟空,什么水泊梁山好汉,都能捏出来。”谢鑫说。 1997年,19岁的谢鑫从山东到天津谋生,第一份工作是餐饮工作。由于酒店菜品十分讲究,摆盘时常需要使用食品雕刻作品,谢鑫对此十分感兴趣。通过向酒店里的食品雕刻师“取经”,谢鑫很快就掌握了食品雕刻的技巧,他将祖传的面塑手艺与融入食品雕刻中去,根据不同的菜品制作与之相符的面塑搭配,使得菜品更加美观有趣,除了艺术上的观赏性,很多也兼具实用性。 “我觉得面塑艺术跟自己有着分不开的缘分。”谢鑫说,2004年,他辞掉工作,开始了对面塑艺术的研究与实践。在妻子的鼓励下,谢鑫重拾面塑手艺,开始摆路边摊,捏面人出售。“一方面是自己感兴趣,另一方面也是想增加点收入补贴家用。”

技艺升级:攻克面塑易干裂难题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有一个背着木箱、挑着扁担捏面人的师傅,无论走到哪身边总会围着一群孩子。如今,谢鑫不仅传承了祖辈面塑技艺,还通过自己的潜心研究,让传统面塑焕发了新的活力。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非易事。 据谢鑫介绍,面塑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却有很多技巧。祖辈传授的传统面塑技艺,其作品时间长了会发霉、干裂,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谢鑫尝试了很多种制作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发现把超市里卖的富强粉配上特殊的材料,经过蒸、晾、揉、晒等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后做成的面塑原料不黏手,其捏出来的作品不易变形、不易干裂、不易褪色。谢鑫还告诉记者,经过面塑艺人长期摸索,现在的面塑原料是健康面粉,甚至入口也没危害,比化学橡皮泥安全多了。

如何捏出人物神采?心灵、手巧

目前,谢鑫创作题材内容广泛,其中古典人物(分武将和仕女)面塑是他的拿手绝活。 “面塑不仅仅是捏面人,它是多种元素的结合体,融合了雕刻、色彩搭配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捏面人不仅要手巧,还有用心灵去体悟,这样捏出来的人物才有神韵。” 谢鑫告诉记者,多方面的元素结合赋予面塑别样的美感,他喜欢以人物(特别是武将)为题材进行创作,其创作的三国系列、西游记系列等,人物栩栩如生,如他的代表作“马上关公”和“马上张飞”,高约1.2米,运用夸张手法,把马的嘶鸣、鬃毛飞卷做得动感十足,关张二位将军立马鏖战,很是生动。 “有很多朋友都向我订购大型的面塑,我记得曾经做过一个面塑是憨豆先生,高1.8米。”谢鑫告诉记者,由于订单太多,自己都基本被预定出去了。 这样栩栩如生的面塑人物是如何捏出来的?谢鑫告诉记者,要经过几个主要步骤,第一步,如人物的开脸、身体比例等等;第二步,各种面塑骨架以及道具、布景等制作;第三步,盔甲、衣纹的细节处理。

面塑艺术:乘非遗东风登艺术殿堂

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及手工技艺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开始走进普通百姓的视野。谢鑫告诉记者,此前将面塑当成了业余的兴趣爱好或谋生工具,随着“非遗”的概念深入人心,他开始认识到面塑技艺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 “以前自己只是做面人,没想过推广传承的问题,随着年纪渐长,对面塑了解越深,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推广这种传统技艺。”谢鑫认为,民俗技艺传承已经不能再走老路,应打破家传不外传的老观念,更多依靠社会传承,把手艺传给真正感兴趣的人。 谢鑫表示,希望将面塑融入幼儿园、小学的美术教学课程,也会借助白云区文化馆等平台让更多的孩子走近非遗、体验非遗。 在他工作室的玻璃橱窗内,栩栩如生的小鸟、青蛙、龙猫等面塑作品均出自小学生之手。“我已经制定了一套适用于儿童的面塑教材。”谢鑫告诉记者,接下来会去多所小学、幼儿园向孩子们传授面塑技艺,孩子们是他最好的学生,也是他眼里传承面人艺术的希望。

焦点:非遗来穗,会不会水土不服?

为何要远道把面塑艺术从北方带来广州?谢鑫表示,面塑是传统民俗艺术,在陕西、山西、山东等地较为流传,在南方比较少见。“这里市场相对空白,我们相信只要好的艺术一定可以被群众喜爱,扎根发展下去的。” 这门发源于北方的非遗艺术来穗,会不会水土不服?对此,白云区文化馆馆长冯耀波表示不用担心。“现在随着社会人口大流动,艺术形式融合也是大趋势。此外,面塑作为非物质遗产项目保护在发源地,但是推广可以走向全国,只要是好的艺术形式,它到哪里都会有生命力,而且越好的艺术它会辐射的越远。” 冯耀波认为,与传统面塑行当不同,如今的面塑艺术已有了新功能。“现在不少亲子活动都捏橡皮泥,这是一种现代产品,对应的就是与中国传统结合的面塑艺术,这说明了它有新市场空间,可以发挥了锻炼孩子动手能力、想象力的益智功能。” 此外,时代在发展,面塑的技艺是传统的,题材也可以千变万化,有更多时代感。“面塑艺术表现力很强,我们准备让谢鑫创作一个白云系列题材的面塑作品。”冯耀波说,希望面塑这门艺术在白云大地尽快开花结果,扎根发展。

(广报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云宣、江兴夏、石建华、黄平卉)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白云故事面塑人生:一双巧手“复活”武将神韵”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化共享园地《手艺》第三季 第十五集 面塑人生20200329 15:08

文化共享园地《手艺》第三季 第十五集 面塑人生20200329 15:08

面人汤,面塑,纤毫,技艺,汤氏,神领,面人,创作,耄耋老人,色彩鲜明,在此基础上,在何方,人生,园地,手艺,文化

2020-08-16 #长篇故事

中国故事:80后的面塑人生高清

中国故事:80后的面塑人生高清

博物馆,丰子恺,哥特,吴冠中,图坦卡蒙,塞尚,安迪·沃霍尔,张大千,尤仑斯,弗洛伊德,徐悲鸿,拉斐尔,毕加索,李可染,梵高,班克斯,米开朗基罗,维纳斯,莫奈,蒙娜丽莎,达利,达芬奇,齐白石,顾景舟,鲁本斯,高更,马奈,黄胄,黄宾虹,国家博...

2020-08-16 #经典故事

《山上有白云》白云深处有人家|百家故事

《山上有白云》白云深处有人家|百家故事

小白,师父,吃货,奶奶,白云,云易,东西,心音,声音,来源,男子,白色,什么情况,写作业,听说过,居然是,想起来,我听到,我怎么,看了看,百家号,责编,快一点,百味人生,走吧,文章,政治课,一连串,一大,事情

2008-11-24 #短篇故事

面塑艺术面塑王故事

面塑艺术面塑王故事

人物,造型,五官,戏剧,金陵十二钗,民间艺人,缎面,礼品盒,丝绒,万变不离其宗,人们,塑像,关键,动态,力度,创造精神,四大名著,古画,古庙,发髻,古语,工艺,妙玉,头饰,头部,宝钗,定稿,寿星,情态,心灵

2020-08-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分钟朗诵:感悟人生十个小故事   收藏朗诵:白云谷

三分钟朗诵:感悟人生十个小故事   收藏朗诵:白云谷

小女孩,老人,绅士,外公,年轻人,老公,万英,位子,住宅,开灯,花店,妈妈,母亲,邻居,朵玫瑰,女子,女士,小孩子,牧师,瞎子,蜡烛,菜园,高原,青年,不方便,小孩,世界,主人,公园,台北

2020-07-19 #小故事

三分钟朗诵:感悟人生十个小故事   收藏朗诵:白云谷

三分钟朗诵:感悟人生十个小故事   收藏朗诵:白云谷

小女孩,老人,绅士,外公,年轻人,老公,万英,位子,住宅,开灯,花店,妈妈,母亲,邻居,朵玫瑰,女子,女士,小孩子,牧师,瞎子,蜡烛,菜园,高原,青年,不方便,小孩,世界,主人,公园,台北

2020-07-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分钟朗诵:感悟人生十个小故事   收藏朗诵:白云谷

三分钟朗诵:感悟人生十个小故事   收藏朗诵:白云谷

小女孩,老人,绅士,外公,年轻人,老公,万英,位子,住宅,开灯,花店,妈妈,母亲,邻居,朵玫瑰,女子,女士,小孩子,牧师,瞎子,蜡烛,菜园,高原,青年,不方便,小孩,世界,主人,公园,台北

2020-07-19 #长篇故事

走近岚县面塑原创

走近岚县面塑原创

岚县,面塑,历史,古城,城墙,民俗,北街,岁月,形象,文化,民间,黄土,面塑艺术,古镇,宋城,心理,故事,民众,民俗文化,遗迹,街巷,精神,美学,行为,源远流长,习近平,南西,卡西尔,古岚,孙悟空

2020-08-1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