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寄生虫》:真实预言与荒诞故事寄生虫影评

时间:2020-08-19

寄生虫故事详情

提示:本文共有 23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几个月前,当我第一次在影评人的微博中看到《寄生虫》这个片名的时候,我几乎是条件反射性地把它想成了一部怪兽灾难片,尤其是它的导演还是拍出过《汉江怪物》的奉俊昊。奉俊昊是韩国著名的“非典型类型片”导演,曾经拍摄的《杀人回忆》、《雪国列车》、《玉子》包括刚才所说的《汉江怪物》等等都是口碑上乘的佳作,而这一次的《寄生虫》则是他的最新作品,于一个多月前的戛纳电影节首映并一举摘得了今年的金棕榈大奖。

《寄生虫》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披着类型片外衣的惊悚人性故事,它以贫富差距巨大的两个家庭为中心,以小的家庭矛盾冲击大的社会问题,以荒诞不经的剧情正面讽刺人性。

与去年也在戛纳收获了一众好评的韩国电影《燃烧》未获奖不同,《寄生虫》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商业、最类型化的金棕榈获奖影片,不过,艺术化的视觉语言和不脱离大众趣味的故事使得它成为了一部教科书级的作品,而且在类型化方面,导演奉俊昊也做出了比以往作品都更加精妙的突破。

《寄生虫》绝不是部传统意义上的类型片,它首先抛开的就是类型片中非常致命的“扁平的人物形象”这一特点。比起刻画“寄生虫”这一群体,导演奉俊昊更想描述的是一种微妙的“寄生关系”,在影片中,我们甚至无法说清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寄生虫,复杂的人物关系构成的是一种网状关系图,在这张网中,每一个角色都在互相支撑、互相依赖着。

以商业片的水准来看待,《寄生虫》有着卡在节奏点上的笑料与悬疑成分,台词部分金句满满,故事的内涵也秉承着现实主义韩影一贯的水准;以电影的艺术性去衡量,《寄生虫》中的意象和线索也都耐人寻味,影片中对于“水”和“气味”这两个意象的设置实在太过讨喜,尤其是“气味”,通过对这一细节的刻画,导演奉俊昊把阶级之间的冲突放到了最大,无法消除的东西往往让人有最深的无力感,即便是能冲刷掉气味的暴雨也只能推动剧情往更甚发展,而不是扭转。

不止一个的意象、多条线索的交叉重叠、开篇与结尾的呼应、魔幻现实与圆满幻想的交织,几乎存在于任何一帧画面之中的隐喻和导演熟练的叙事技巧都使得《寄生虫》脱离了传统类型片的框架,而这大概也是这部影片能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一致好评的最大原因。

奉俊昊导演在戛纳电影节上曾特意嘱咐媒体记者们不要剧透,因此,在正式迈进电影院的大门之前,我甚至连这部影片的简介都没有看过。事实证明我的做法太过正确,虽然艺术化的视觉语言为影片也加了不少的分数,但《寄生虫》最主要的取胜点依然是剧本和故事,任何一点点的剧透都会影响影片的观感。

既然不能讨论剧情,那就让我们来横向对比。《寄生虫》第一时间让我联想到的是《小偷家族》和《看不见的客人》这两部院线电影,想到前者自然是因为它们都涉及了底层人民生存现状这个题材,而想到后者则是因为影片的剧作和节奏,虽然严格来讲这两部影片并没有太多的可比之处。

在我看来,但凡是对《看不见的客人》稍有认同的观众,就一定会被这部《寄生虫》所触动,更何况比起《看不见的客人》,《寄生虫》的视觉语言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它颠覆了传统剧情电影的展开方式,以一次又一次的精妙反转让观众反反复复的恍然大悟,它不是解谜式的分析,而是推翻性的讲述。

从电影叙事的角度出发,《看不见的客人》已经是悬疑电影中稍显复杂的双线叙事,而在《寄生虫》中,导演奉俊昊不仅流畅地进行着多线叙事,还在不停变换着人称视角、切换着多种电影类型。

一条笔直的线段,我们找出中点把它一分为二,前半段是独立的类型段落,而后半段,我们得再次等量切分。但这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在靠后的四分之一里,我们还要把它三等分,每一小段都要死死压住前面的部分疯狂反转,类型交替、剧情突变,《寄生虫》的影片叙事大致就是如此。

这是一场非典型类型片的绝对胜利,但完全没有失误吗?至少我个人觉得不是。非典型类型片仍然属于类型片,哪怕是《寄生虫》这样的片子,里面的喜剧设计仍然有着太过商业化的部分。而且,虽说导演奉俊昊给出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仅有的留白还是没有给予观众足够的想象余地。

另外,在逻辑方面,《寄生虫》中仍有经不起推敲和我不能理解的部分。不过关于这一点,仔细反思后我觉得也可能是我不够了解韩国这个国家,再加上英语水平非常尴尬的我看的是韩语英字的版本,所以影片中一些台词上的细节我并没有抓住比如关于南北韩关系的隐喻部分。

最后是一点更加私人的观影体验。

抛开形式与内容方面的绝对优秀,《寄生虫》于我而言其实并不是部超出期待的作品,我对它的喜爱程度大概有85%,而被丢掉的那部分,一方面是由于在剧情和逻辑上我是个十足的杠精,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韩影中的那种直击人心的现实主义表达我始终燃不起热情。

我喜欢旁观者的电影,正是因为这一点,大部分涉及社会问题的韩影类型片在非常吸引我的同时,我仍然很难对它们有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欢。

当然了,这都是我自己的问题,倘若是两年前看到这部电影,五星是绝不足矣表达我对它的喜爱的。本科的时候上视听语言课,老师给我们分析《看不见的客人》,她说,每一个熟知视听语言的人都应该在女主角进电梯出场的那几秒钟之内看出端倪并猜到结局。那个时候的我非常懵,因为这不是我所了解过的看电影方式,即便到了现在,我也不是靠着几秒钟的镜头就能判断出剧情走向的人。不过,就像看的电影越多越难给出五星,对于意向与线索的刻意关注确实大大降低了意外剧情带给我的惊喜。

好不好看和喜不喜欢在我心中始终是不完全对等的,《寄生虫》毫无疑问是部好看的电影,但要说起喜欢程度,我对这部获奖影片的热情却比去年的《小偷家族》和同为韩影但并没有获奖的《燃烧》都差了那么一些。但无论如何,作为韩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金棕榈,《寄生虫》所让我们看到的绝不止是奉俊昊的导演水平,它更是一次类型片剧情和语言上的突破,甚至是颠覆。

以上文章谨代表个人观点,图片均来源于豆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寄生虫》:真实预言与荒诞故事寄生虫影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剖开故事的逻辑bug 《寄生虫》到底讲了什么?寄生虫影评

剖开故事的逻辑bug 《寄生虫》到底讲了什么?寄生虫影评

穷人,富人,女儿,夫人,社长,电影,爸爸,预言,一家,一家人,命运,对方,阶层,个人,儿子,父母,能力,规则,寿石,新一,世界,大部分,妈妈,机会,石头,穷爸爸,行为,越线,敏赫,这部电影

2020-08-19 #故事阅读

《都挺好》影评 这个荒诞的故事 可能是你我的真实写照

《都挺好》影评 这个荒诞的故事 可能是你我的真实写照

苏大,老二,美国,明玉,明哲,老大,大强,明成,苏家,剧中,一家人,保姆,家庭,妻子,大儿子,胖子,工作,三室一厅,中明,周经,强得,才明,苏明哲,苏明,苏明玉,苏美,在母,影评,个子,丧事

2011-08-09 #经典故事

《寄生虫》奉俊昊让“屋中鬼”的故事大放异彩 既神秘又荒诞

《寄生虫》奉俊昊让“屋中鬼”的故事大放异彩 既神秘又荒诞

寄生虫,地下室,穷人,蝼蚁,味道,社长,金基,变态,富人,故事,气味,观众,影片,肥皂泡,豪门,车厢,伊藤润二,人间椅子,了真,买那,博仔,基宇,大呼,江户川乱步,泽一,中人,中出,和家,家原,晓的

2010-11-06 #小故事

故事梗概寄生虫影评

故事梗概寄生虫影评

基宇,社长,老公,豪宅,防空洞,敏赫,金基,大雨,基泽,一家通,发现了,一家,东西,内心,地下室,员工,压力,日子,好友,女佣,富人,想法,幻想,拿刀,生日派对,派对,父亲,相拥,计谋,秘密

2020-05-03 #故事会

寓言故事寄生虫影评

寓言故事寄生虫影评

寓言故事,创作,形式,标准,那么多人,你怎么会知道,世界,人本,人物,变态,太坏,地方,木卫二,挤眼,观众,电影,格式,特质,气味,逻辑,黑与白,阶级,鼻子,争论,就是因为,人人都,你不喜欢,你觉得,内容上,到底是

2020-08-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寄生虫”连夺洛杉矶\纽约影评人奖最佳

“寄生虫”连夺洛杉矶\纽约影评人奖最佳

2011-06-04 #长篇故事

奉俊昊《寄生虫》北美再夺影评人大奖

奉俊昊《寄生虫》北美再夺影评人大奖

...事,布拉德·皮特,弗洛伦斯,普莱斯,玛丽,皮尤,赵涛,黛安,影评人协会,剧本,分数,国家,爱尔兰人,劳拉·邓恩,最佳导演,格蕾塔·葛韦格,江湖儿女,获奖名单,乔·佩西,安东尼奥,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宋康昊,德拉斯,德赖弗,洛佩兹

2007-02-01 #小故事

20集的韩剧浓缩成2个小时的故事寄生虫影评

20集的韩剧浓缩成2个小时的故事寄生虫影评

谎言,老爸,佣人,儿子,故事,社会人,汤水,原因,人心,优点,口味,口舌,山区,女儿,大奖,小时,心机,破屋,放荡形骸,情深,摩斯电码,气味,流水,现实,父子,电影,豪宅,编造谎言,见证,老板

2008-07-1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