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古代故事:洪水 治水与文明一

时间:2020-08-19

历史上跟有关治水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0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中国古代故事:洪水、治水与文明一中国古代故事:洪水、治水与文明一

熊飞讲知识

百家号11 0517:07

在中国先秦时期十个自成体系的考古学文化区域中,从中国第一个早期王朝建立前夕起,一直到有文献记载的东周秦汉时期止,始终保留有比较独特的古史传说和稍微系统的古族世系,且区域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未发生过传统的中断和转移的区域只有三个:一是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二是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三是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中国其他地区,有的青铜文化尽管绵绵不绝,但却没有在文献中保留下自己的古史传说和古族世系,如中国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有的尽管文化传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曾经自成体系,但却在较早的时候发生了传统的中断,如湖南地区和江西地区;至于像岭南地区和云贵高原,这些地区进人青铜时代较晚,文献记载又未见居于主导地位的古族传承情况,它们与前述三个地区的文化及其历史背景就更非同一类型。在这三个文化和传说皆具有前后连续性的区域中,江浙地区的文化传统虽为前后承袭的精进传统,后世文献中也保留了吴、越等国某些传说和王族的部分世系,但这些文献记述基本上都是东周时期的内容,而这时期的江浙地区已经快要被纳人中原青铜文化体系之中,成为周文化的一个亚文化了。只有中原地区和四川地区,它们的文化不仅都表现为一种精进的传统,而且都在文献中保存了曾经统治这一地区古族的名号和先后关系在中原地区甚至记录了这些王族的完整的世系,而在四川盆地则只保存了最后一个王朝开明氏诸王的部分世系。四川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与盆地外的交通比较困难,虽然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曾经先后通过长江三峡和秦岭巴山与四川盆地发生连系,对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的发展历程发生了重要影响,但在多数时间里,这两个地区都是独立发展的。比较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有密切联系地区的文明进程,并分析影响两个地区文明进程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它们共同的洪水和治水传说在其中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古代人与环境的关系,应当不无裨益二。

中原地区自龙山时代也就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以后,始终是后来被认为居于正统地位的中国早期王朝的统治中心区域。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述就是根据这些以中原地区为主要统治区域的古族为主线来展开的。在《史记》及其他一些较早的古文献如《世本》、《竹书纪年》等书中,夏王朝、商王朝和周王朝是以天下宗主国的身份存在的。夏王朝统治时期,商人和周人的先公先王都是夏王的臣属,他们的国家也都是夏王朝的附属国;而在商王朝统治时期,周人又成为商王朝的臣属,周方国自称“小邦周”,而称商王朝为“大商”。这种在《史记》中以“本纪”形式记录的中国古史的发展主线,其历史史迹发生的中心区域都在黄河流域中游的中原地区,三代主要都邑如许多考古学家认定为夏王朝都邑斟寻的河南恨师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商王朝前期都邑“毫”的河南郑州商城或堰师塔庄商城,已经被甲骨文证实的商王朝后期都邑“殷”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周王朝东都“成周”的河南洛阳遗址等,都集中于这一带。从而在历史上形成了夏、商、周一脉相承的现象,在考古学文化上也形成了前后一以贯之的中原青铜文化系统。处在中原青铜文化系统最前列的是以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该文化的主体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夏人的遗存,以后是以河南郑州商城为代表的二里岗文化和殷墟为代表的殷墟文化,再以后是所谓周文化及其变体。这些不同的青铜文化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视角来看,它们都是一脉相承的同一文化系统,在被考古学家论证为早期商文化的二里岗文化中,除了陶器有部分外来因素外,其主体均系从先前的二里头文化中沿袭而来的文化因素,如多数陶器种类,先进的铜器冶铸工艺和铜器造型风格,巨大的廊院殿堂型宫室建筑等等;而在被论定为西周时期周文化的周王朝东都今河南洛阳市的西周遗存中,除了一些周人贵族的墓葬外,属于商文化的殷墟文化因素都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在旧的文化中就产生了新的文化因素,新的文化中旧的因素又长期保存虽在逐渐递减的一脉相承、不断完善的文化结构,在考古学文化的传统中属于精进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文献记载的前后相袭的五帝传说和夏、商、周三个早期王朝的情况正相吻合,从而为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和历史传统奠定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川盆地僻在中国西南一隅,至迟在龙山时代就形成了分布于整个四川盆地的宝墩村文化,出现了分布颇为密集的周围绕以堆土城垣的古城,城中有规模庞大的礼仪性建筑,从而诞生了早期文明。到了夏代,四川盆地开始接受从中原地区传来的先进青铜冶铸工艺,形成了分布范围广大,文化特质稳定三星堆文化。该文化拥有像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古城这样规模远超过宝墩村文化古城的中心都邑,遗留下了装满大量青铜像设、青铜礼器、玉石礼器等珍宝的三星堆器物坑有学者认为它们是占蜀国的祭祀坑,创造了灿烂的古典文明。三星堆文化以后,四川盆地先后又经历了商代晚期前后的十二桥文化、西周至春秋中期的新一村文化/瓦渣地文化、春秋晚期至西汉早期的青羊宫文化或称巴蜀文化几个青铜文化,这些青铜文化尽管各具特征,却又都有明显的共同特点:特点之一是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的传统未发生过转移或中断,’前后文化间均具有一组相同的器物种类,有的器类甚至在三个文化中都可以见到;特点之二是四川盆地青铜文化都具有守旧的特点,外来的文化因素在源文化地消失后在四川盆地仍长期存在,并且这些守旧的或滞后的文化因素根据其来源的不同还可以明显分为三个系列,它们分别来源于夏代的中原地区、西周前期的关中地区和战国时期的江汉地区;三是四川盆地青铜文化在宫室建筑、祭祀建筑、陶器特点、铜器器类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这种文化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与记载四川古史传说的《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书中所见的古蜀国王朝谱系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根据这些古书的记载,在四川盆地西部的盆西平原,从远古以来就是古蜀国的统治区域,先后统治这一地区的王朝或王族有蚕丛、柏灌、鱼凫.蒲卑杜宇和开明。这些王朝或王族都在“蜀”这一共同的名号下,后一王朝的第一代国君及其先人往往是前一王朝的臣属,并且这些古族名号除最早的蚕丛和最晚的开明情况不明外,其余各代均有以鸟名作为族名或崇鸟的习俗。也正由于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古族源流,使得秦灭巴蜀后四川盆地的文化并没有因此立即发生变化,而是一直沿袭到了西汉武帝前后。

比较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个古代文化区,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其文化传统都表现为精进传统,没有发生传统的中断和转移;二是都保留了前后衔接的古族世系这正是文化传统延绵不绝的缘故,尽管四川盆地区远不及中原地区完整。除此而外,还应当注意的是在它们的古史传说中,都有洪水和治水的故事,并且两个故事如出一辙。因此,将中原地区与四川地区的洪水治水传说和考古遗存进行比较分析,对我们认识这两个地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进程,对于理解水在占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熊飞讲知识

百家号最近更新:11 0517:07

简介:日落之后,日出之前,请允许我尘埃落定。

作者最新文章中国古代故事:洪水、治水与文明一11 0517:0711 0316:5811 0218:16相关文章每日经济11 05新民晚报11 05新浪11 05??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古代故事:洪水 治水与文明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故事:洪水 治水与文明一

中国古代故事:洪水 治水与文明一

四川盆地,文化,地区,青铜文化,传统,中原地区,王朝,传说,百家号,世系,古史,文明,特点,文化传统,商王,洪水,都邑,中国,作者,区域,河南,王族,精进,周文化,夏王朝,文化因素,一脉相承,中原,故事,名号

2020-08-19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故事:洪水 治水与文明二

中国古代故事:洪水 治水与文明二

古城,洪水,时代,遗址,城垣,时期,遗迹,百家号,石埂,战国,三星堆,传说,作者,四川盆地,地区,河流,蜀国,杜宇,十二桥遗址,中原,地势,堰塞湖,川西,成都,文化层,蜀地,龙山,防洪,其年,中心

2020-08-20 #小故事

郭金山讲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郭金山讲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邮票,嫘祖,油墨,仓颉,三皇,人们,大禹治水,文明,灾祸,洪水,画面,伏羲,仓颉造字,伏羲画卦,燧人取火,神农尝百草,中国,人文精神,先民,创世神,女娲,命令,场景,大禹,尊称,帝尧,水患,燧人氏,荧光,鸟兽

2020-09-13 #故事会

郭金山讲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郭金山讲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邮票,嫘祖,油墨,仓颉,三皇,人们,大禹治水,文明,灾祸,洪水,画面,伏羲,仓颉造字,伏羲画卦,燧人取火,神农尝百草,中国,人文精神,先民,创世神,女娲,命令,场景,大禹,尊称,帝尧,水患,燧人氏,荧光,鸟兽

2020-04-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礼仪,文明礼仪,中国古代,孔子,中国,宗庙,天子,个人,先师,故事,祭地,拜礼,曾子,礼仪之邦,小故事,人们,冠礼,时行,节日,影响,方相氏,诸葛亮,中国文明,诞生礼,国都,下级,三朝,南郊,产物,传统

2020-05-27 #故事会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礼仪,文明礼仪,中国古代,孔子,中国,宗庙,天子,个人,先师,故事,祭地,拜礼,曾子,礼仪之邦,小故事,人们,冠礼,时行,节日,影响,方相氏,诸葛亮,中国文明,诞生礼,国都,下级,三朝,南郊,产物,传统

2020-05-30 #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礼仪,文明礼仪,中国古代,孔子,中国,宗庙,天子,个人,先师,故事,祭地,拜礼,曾子,礼仪之邦,小故事,人们,冠礼,时行,节日,影响,方相氏,诸葛亮,中国文明,诞生礼,国都,下级,三朝,南郊,产物,传统

2020-06-17 #故事会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礼仪,文明礼仪,中国古代,孔子,中国,宗庙,天子,个人,先师,故事,祭地,拜礼,曾子,礼仪之邦,小故事,人们,冠礼,时行,节日,影响,方相氏,诸葛亮,中国文明,诞生礼,国都,下级,三朝,南郊,产物,传统

2020-09-07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