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满汉全席:好吃的还在后头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时间:2020-08-20

满汉全席就是汇集满族和汉族饮食精品的宴席

提示:本文共有 23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本文乃作者晓星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满”指满族,“汉"指汉族。满汉全席就是汇集满族和汉族饮食精品的宴席。满汉全席大约产生在乾隆年间。其实满汉全席中的菜点不仅仅是满族和汉族的,比较明显的还有蒙古族和回族等民族的,因为自元代以来回族把中亚、西亚的一些饮食带到中国并。被汉族接受,而蒙古族和满族同在北方,有许多饮食是相同的,许多菜点在元代时就已经被介绍到汉族地区,如“八珍”等。“满汉全席” 又称为“满汉燕翅烧烤全席”,或“满汉大席”、“烧烤全席”。 “烧烤”主要体现了满族人关前的饮食烹饪特点。

烧烤全席

满汉全席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和汉族饮食文化交流的最高峰,是满汉等各民族饮食才智的高度表现和发挥。我们知道,不论古今中外,皇室里的饮食一般都代表了当时当地饮食在烹调、配料和品种方面的最高水平。而清朝是少数民族掌权的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这个王朝里发展到极限乃至尽头,而“满汉全席”则是把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华最终摆到了一个餐桌上来。我们看到,进入20世纪,西餐就开始加入到中国人的餐桌上来了。

满汉全席用料名贵且丰富,山珍海味、珍禽异兽无所不有;餐具中有金杯、银盘、玉盏、象牙筷子。菜肴的进点顺序、服务人员的服饰、主客的座次、谁先下筷子等,到处体现着皇权至上、等级森严的特点。全席菜点有二百多款,其中包括热菜一百三十四种,冷菜四十八种和各式点心。结构是以数种菜点配为一道,全席分数道菜点进食。满汉全席形成于清代中叶,吸取了满、汉以及蒙、回、藏等民族的饮食精华。由于它产生于官府,因而肴馔繁多精美,场面豪华,礼仪讲究。席中的熊掌、飞龙、猴头、人参、鹿尾、鹿筋等是东北满族故土的特产。

满汉全席

此外还有如蒸驼峰、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哈尔巴仔猪子、挂驴走油鸡、鸭、鹅,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白煮小羊等也是满族的风味。在后来的满汉全席中,全猪、烤乳猪、烧小猪、野参七星肘子、白哈尔巴、烧哈尔巴仍然是满族风味占主要地位。“满汉全席"的形成表明中国的饮食文化达到了高峰,在那时看来是最好吃的了。而进人20世纪尤其是5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各民族关系的变化,民族之间交往的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90年代,许多少数民族的饮食进人城市的酒楼,使许多没有在少数民族地区居住过的汉族人也有机会去品尝种种新异的食品。以后这种机会还更多,好吃的还在后头。

蒸驼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3%,要讨论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而不涉及汉族是很困难的。因为历史上的交流融合,使一些问题变得错综复杂,许多东西不能截然划分为少数民族的或者是汉族的。这里仅讨论汉族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上的主要不同,以进一步凸现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之所以说这些不是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是因为这些差异在汉族人看来是可以接受的和理解的,对之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如北方人对广东的“三叫菜”、“龙虎斗”等),并寻找种种理由来加以解释。而古代一些汉族文人笔下的少数民族的饮食,即使是一点点的特别,所采取的态度也多是嘲笑和不理解,很少采取欣赏态度,即使有,也是那些多年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对这些食物已经尝过甚至习惯了之后的汉族文人写下来的。这就是饮食文化的民族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

龙虎斗

汉族广泛分布在中国各个角落,接触许多不同的民族,但是基本上保持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心理。尽管有人欣赏少数民族的饮食,但那是一种“猎奇”,这种欣赏与接受也是暂时的。他也许会在朋友面前夸口说他吃到什么民族的什么菜,但是他所夸耀的多是这种菜肴如何奇异,他一般不会回家去学习制作。汉族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不同,较为明显的一点是汉族不吃奶食(当然南方少数民族也是如此),觉得奶食“有一股腥味”,这主要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但是近年来对奶食尤其是牛奶在营养方面的宣传,使城里人也喜欢吃奶食了,尽管主要还是酸奶和消毒、稀释了的牛奶。看来“腥味”原来是一种心理作用。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汉族的泡茶也与少数民族的油茶、奶茶不同。尽管汉族古代也吃油茶(现在长江南岸一些省份还有,如“擂茶”),但泡茶是在汉族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原因可能与佛教徒需要茶的刺激来提神坐禅有关,而不是像少数民族那样把茶作为饮食的主要部分来看待。而如少数民族喜欢的在茶汁中加人油及辛辣的姜、蒜之类的作料,那与汉地佛教徒的饮食原则相悖,因此在汉族地区没有得到发展。

汉族的饮食中较少宗教色彩,这也是与少数民族饮食明显的差异。历史上许多宗教饮食都被汉族吸收融化,变得世俗化了,所以才有“天上飞的除了飞机,水上游的除了舟船”都可以吃的说法。西北少数民族的饮食中较多地表现出伊斯兰教色彩,而南方少数民族则主要体现在原始宗教影响之下的一些饮食禁忌。

油茶

城镇饮食服务业的发展,使汉族的饮食文化有特化和凸出的机会。历代封建王朝多是汉族人掌权,宫廷膳食的要求也促使种种最高级饮食形式的产生。蒙古族和满族人主中原,其宫廷饮食也主要以汉族的宫廷饮食为基础,只是加入了自己民族的一部分内容,清朝还产生了一个“满汉全席”。饮食服务业和宫廷膳食的发展,使汉族民间出现了一种专门为人办席做菜的人才一“ 大师傅”。他们在红白喜事中操持人们喜欢的饮食,是推动汉族饮食文化发展的骨千分子。

在形式上,汉族饮食文化不同于少数民族的主要有以下两点:讲究烹调和缺乏歌舞。汉族的饮食讲究烹饪,尤其重视“炒”。汉代以前汉族的重要菜肴形式是羹,而两汉之后就是炒菜。炒的对象极为广泛。更重要的是,炒不仅仅是为了把菜弄熟,而且在炒的过程中通过火候的掌握、调料的加入,将许多原料配合在一起,使它们的味道混合变成一种新的味道。当然,在这之前,还要求有过硬的刀功,把需要炒的菜切成不同的形状。

参考资料《中国饮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满汉全席:好吃的还在后头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节日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节日的特点

节日,人们,民族,节日文化,文化,好的,民族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节日活动,节日里,地区,变化,各民族,作用,我国,实用性,布依族,朝鲜族,经济,特点,物质,绝大,苗族,藏族,蒙古族,蒙古包,饮食,活动,生产

2013-09-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漫《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浸润中生长而出的动画之花

国漫《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浸润中生长而出的动画之花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动画,彩云南,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文化,阿昌族,动漫,彩云,服饰,节庆,节日,小轩,白族,发展,彩云之南,文化资源,哪吒,作用,传统,受众,我国,服饰文化,泡泡村,火把节,琪琪,观众,食物

2014-08-25 #故事会

民族迁徙融合:饮食交融 魏晋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样的时代特色?

民族迁徙融合:饮食交融 魏晋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样的时代特色?

民族,魏晋南北朝,饮食,乳制品,少数民族,面食,人民,局面,饮食文化,交流,时期,民族融合,发展,生活,时代,汉族,历史,民间,特色,游牧民族,馒头,区的,进步,十分重要,战争年代,特色饮食,中原地区,人们,农作物,国家

2008-10-18 #长篇故事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里 “隐藏”了的特色美食 让你吃出滇文化!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里 “隐藏”了的特色美食 让你吃出滇文化!

云南,美食,少数民族,特色美食,道菜,小伙伴,怒族,民族,谷花鱼,竹筒鸡,鹌鹑,琵琶肉,都会,人口,佤族,傈僳族,和风,味道,文化,特色,美味,肉汤,酸辣,阿昌族,饮食,56个民族,能惊艳,道来,好的,美食吧

2012-12-31 #故事会

舌尖上的魏晋南北朝:动乱时期的饮食风尚 几番回味齿留香

舌尖上的魏晋南北朝:动乱时期的饮食风尚 几番回味齿留香

饮食,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族,烹饪,人们,方式,民族,汉族,饮食文化,交流,影响,食物,各民族,胡人,胡汉,食品,齐民要术,发展,中原地区,少数民族,种类,畜牧业,迁徙,中原,人口,方面,水平,游牧民族,和发

2008-01-13 #长篇故事

《尝尝我们的家乡美食》教学设计 唐悦

《尝尝我们的家乡美食》教学设计 唐悦

老师,黑龙江,饮食,同学们,家乡,同学,图片,风味美食,喜欢吃,特色食品,哈尔滨,少数民族,录像,满族,特色,美食,饮食习惯,我们的家,风味饮食,制作方法,俄罗斯,冷面,文化,辣菜,饮食文化,黑龙江人,大面包,最喜欢,家乡风味,大列巴

2020-05-25 #经典故事

中原文明比少数民族文明先进 却经常被其打败 原因是什么?

中原文明比少数民族文明先进 却经常被其打败 原因是什么?

中原,王朝,网友,农民,民族,文明,例子,人人,少数民族,蛮人,饮食,被少数,史大郎,尚文,天子,明文化,优势,内乱,先天,全民皆兵,卫星,历史,命运,好处,大军,天下,天灾,家族,当儿,强盗

2008-07-31 #故事大全

《舌尖上的中国》影评

《舌尖上的中国》影评

中国,美食,文化,饮食,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人,各地美食,中央电视台,代表,生态,故事,纪录片,都会,中华美食,主题,中餐馆,云南,仪式,伦理,内心,全世界,南海,城市,味蕾,名吃,壮族,少数民族,小时候,实际,尾声

2017-04-2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