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重症科护士长边作画边讲故事 坚持58天陪伴昏迷患儿

时间:2020-08-21

边画边讲故事视频

提示:本文共有 17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重症科护士长边作画边讲故事,坚持58天陪伴昏迷患儿重症科护士长边作画边讲故事,坚持58天陪伴昏迷患儿

楚天都市报

04 2221:45

楚天都市报4月22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邓国欢 高欢)画个“电吹风”外形,再添上两笔画出耳朵和眼睛,小猪佩奇便跃然纸上;尖尖的嘴巴,四个大小不一的半圆,简单几笔,一只神气活现的小公鸡就出现了。这些每天不重样,挂在患儿床尾的画,出自同济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陈锦绣之手,在这张病床上,躺着一位喜欢画画的小女孩。

两个多月前,8岁的朵朵(化名)因车祸严重外伤送入同济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进行抢救。入院时朵朵已经昏迷,全身多处骨折,带着气管插管,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同时还感染了超级耐药细菌,病情严重而且进展迅速,生命危在旦夕。

由于病情危重,朵朵的护理工作量非常大,每隔两小时,护士就要给朵朵翻身、拍背、吸痰、清洁伤口。每次给朵朵翻身时,陈锦秀都要和她说说话,“朵朵,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外面陪着你,还买了你喜欢的芭比娃娃哦。”“今天出太阳了,朵朵,等你出院可以去公园玩了。”

一周过去了,虽然朵朵仍然昏迷不醒,但陈锦秀依旧坚持每天查房时跟朵朵“聊天”。“和孩子说话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在护理上这叫唤醒治疗,每天给孩子正常的声音刺激,有助于恢复的意识。”陈锦秀说。

“要不是生病住院,孩子每周都要去学画画。”一次朵朵父母探视时,陈锦秀了解到朵朵生病前最喜爱画小动物,每天都要画一幅挂在自己房间里。平日里不擅长画画的陈锦秀,决定拿起笔为朵朵作画。同为儿科医生的丈夫,特意买了块大白板钉在家里的墙上,方便陈锦秀练习。每天晚上,陈锦秀都会在家里跟着网上的教程学习小动物简笔画,早上到了病房,她就将其画在朵朵床头的小白板上,一边画一边讲故事。“阿姨今天给你画了一只小鸟,这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春天的深林里,处处是花的香气,熊嘴巴吃着刚摘下的蜂蜜,眼睛看着蝴蝶飞来飞去。你看阿姨画的大熊萌不萌?”……就这样每天一幅简笔画,一个故事,当画到第24幅画时,陈锦秀发现朵朵听她讲故事时皱了一下眉头,她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朵朵的父母。慢慢地,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朵朵从一开始的毫无反应,渐渐出现了皱眉、咧嘴、哭泣或微笑等表情。“今天是佩奇的生日,她要办一个生日派对,猪爸爸还会准备魔术表演哦。”当陈锦秀画到第36幅画小猪佩奇时,朵朵睁开了双眼。

一次又一次的全院大会诊,朵朵的治疗方案也跟着调整了一次又一次。奇迹眷顾有心人,朵朵的各项检查指标开始明显好转,胸片肺部纹理日渐清晰,彻底摆呼吸机。随着病情慢慢稳定,朵朵也越来越活泼,“陈阿姨,明天能不能给我画只小猴子。”“陈阿姨,你画的熊猫没有我画得好。”每天看陈锦秀画画,成了朵朵最开心的事情。

“孩子入院后会因生活习惯改变、疾病不确定感、家长的焦虑、治疗的不舒适而产生不安全感。容易害怕、生气、兴趣减少,学龄儿童更显得烦躁或情绪低落。重症监护病房是无家长陪护病房,孩子既要面对病痛,又要适应陌生的环境,他们的心灵更需要抚慰。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喜欢的事情,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对于患儿康复的尤为重要。”当了7年儿童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陈锦秀对小患儿的心理护理颇有心得。

治疗两个月后,在收到陈锦秀第58幅画时,朵朵终于可以出重症病房转到小儿外科进行后续治疗。当陈锦秀推着轮椅送朵朵出重症病房时,泣不成声的爸爸妈妈正在门口等待着他们,朵朵一下子扑进妈妈的怀中。朵朵父母想要上前感谢陈锦秀,陈锦秀连忙摆摆手,不愿打破这家庭重聚、重获新生的喜庆氛围。

上周,即将出院的朵朵特意让爸爸、妈妈带她去找陈锦秀,“陈阿姨,我马上要出院了,下次来医院复诊我把自己画的画送给你。”陈锦秀顿时觉得心里一暖,对孩子所有的好都会让自己有所收获。分别前,陈锦秀对朵朵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大门缓缓关上,而大门后那些温暖的故事,还将继续。

楚天都市报

最近更新:04 2221:45

简介:湖北发行量、影响力最大的纸媒。

作者最新文章从天河机场到黄陂城关的士费翻倍,竟是打票器作祟,运管部门罚款6000元04 2221:4704 2221:4604 2221:46相关文章末位评论04 22驱动中国04 22虎嗅APP04 22江南都市报04 22新民晚报04 22??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重症科护士长边作画边讲故事 坚持58天陪伴昏迷患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重症科护士长边作画边讲故事 坚持58天陪伴昏迷患儿

重症科护士长边作画边讲故事 坚持58天陪伴昏迷患儿

陈锦秀,讲故事,患儿,儿童,孩子,病房,佩奇,陈阿姨,父母,鸟儿,楚天都市报,重症医学科,同济医院,都会,重症,嘴巴,呼吸机,小猪,大门,护士长,爸爸妈妈,氛围,爸爸,眼睛,病情,简笔画,阿姨,科护士,一次又一次,小动物

2020-08-21 #小故事

重症科护士长边作画边讲故事 坚持58天陪伴昏迷患儿

重症科护士长边作画边讲故事 坚持58天陪伴昏迷患儿

陈锦秀,儿童,孩子,病房,佩奇,陈阿姨,父母,讲故事,鸟儿,重症医学科,同济医院,都会,嘴巴,呼吸机,小猪,大门,患儿,护士长,爸爸妈妈,氛围,爸爸,眼睛,病情,简笔画,阿姨,一次又一次,小动物,重症监护,重症病房,陈媛

2008-05-05 #经典故事

协和西院重症科护士长曲莲莲:在抗疫一线奋战138天

协和西院重症科护士长曲莲莲:在抗疫一线奋战138天

曲莲,病人,患者,疫情,医院,物资,工作,救治,一线,危重症,团队,武汉,肺炎,科室,医护人员,湖北省,生命,先进个人,东西,压力,护士,突发状况,耗材,荣誉,英雄,重症,部分,金银,防护服,高峰

2010-12-17 #小故事

病房里的一本公益绘本 让重症患儿重寻欢乐和勇气

病房里的一本公益绘本 让重症患儿重寻欢乐和勇气

公益,孩子们,儿童,困境,志愿者,讲故事,莎拉,宝宝,愿者,项目,阿姨,个案,公益活动,孩子,母亲,病房,病痛,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经历,上公,安仔,王锦涛,中山一院,年发,血液科,医生,伯伯,书籍,化名

2013-06-05 #小故事

市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科护师张涛 护理团队的“顶梁柱”

市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科护师张涛 护理团队的“顶梁柱”

张涛,患者,儿子,医院,医疗队,重症监护,护师,男护士,医生,团队,天津,湖北,武汉,氧气,氧气罐,父亲,顶梁柱,合作,最喜欢,李松,科护师,霍然,二院,天凌,市肿瘤医院,第一时间,内容提要,一身,今年春节,今晚报

2012-03-25 #经典故事

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

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

儿童,患儿,重症,广州市,中心,专科,专业,专科医生,危重症,规划,重点,救治,机械通气,区的,儿童院,儿童医院,广东省科技厅,珠江新城,摘要,仪器设备,五官科,体外,创伤,华南地区,单位,堪萨斯,吉林,护理人员,护士,急诊科

2020-09-29 #短篇故事

探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用爱创造奇迹的“临时妈妈”

探访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用爱创造奇迹的“临时妈妈”

丁欢欢,新生儿,早产儿,呼吸机,护士,病情,宝宝,时候,母乳,状态,杭杭,都会,产房,体重,妈妈,奇迹,情况,记者,变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生命体征,大小,后盾,回娘家,婴儿,手术室,患儿,病区,母亲,皮肤

2010-09-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揭秘市妇儿中心儿童重症医学科 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揭秘市妇儿中心儿童重症医学科 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张国英,儿童,孩子,患儿,重症,重症医学科,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全国,重症监护室,护士,父母,爷爷奶奶,专家,妈妈,母亲,生命,爷爷,病床,英和,妇儿中心,四川,呼吸机,团队,张国,悲剧重演,走廊,父亲,救治

2015-06-0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