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英国商人的圈套

时间:2020-08-21

制作寓言故事名片

提示:本文共有 71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出了5%。中方谈判人员窃喜。

两天后,有客户向中方反应,有人按低于中方的价格,在英国市场抛售中国黄狼皮。直到此刻,中方谈判人员冷静地分析了业务谈判的前前后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该商人有意递出价高5%的稳盘,稳住中方。因为,他给的价高,其他商人便难以问津了。同时,在中国黄狼皮高牌价下,他则在英国市场上按原价大量抛售其几十万张的存货,以微小代价先于中方出售,这样就把他的积压货倾销出去了。

点评营销谈判与其说是利益的抗衡,不如说是智慧的较量。谁掌握着谈判对方的底细,谁就掌握着主动权,利益的天平就会向谁倾斜。

2.黄金名片

参加朋友聚会,我认识了一些富有的人。其中,有一位递给我一张名片,金光闪闪。我正要收入口袋的时候,他说:“这名片是纯金的喔!”

我迟疑了一下,又把名片拿出来端详,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那送给我名片的人说:“你看看背面。”我翻过一看,发现背面角落里有一行小字:“纯金999”。那人补充说:“这黄金的名片是很珍贵的,价值很高。”

“太好了,哪一天我拿到银楼把它卖掉。”我说,“我也有一张名片给你,也很珍贵的。”我把名片送给那富人,其实我的名片平淡无奇,只是为了实践环境保护运动,特别选用再生纸印的。我觉得以再生纸印名片、印稿纸、印书都是十分珍贵的。因此我说:“我这张名片是用再生纸印的,没有一棵树因我的名片而倒下。”

一位经营银楼的朋友来聊天。我告诉他黄金名片的故事,他还不敢相信,后来我剪下名片一角让他化验,果然是真的!本来,我私下里还希望,没有人会奢侈到真以黄金做名片,如今这希望也破灭了。唉!唉!

等我们把金片子毁了,银楼的朋友才问我:“糟了,把那人的名片剪掉了,他叫什么名字?

我一怔,说:“我一心只想着黄金,哪里有心去记他的名字?”两人相对大笑,只差没有笑出眼泪来。

点评两人在笑什么呢?在笑那人穷得只剩下黄金,笑那人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3.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

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了两辆中巴来回对开。

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

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

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

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

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

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越来越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也有无数“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4.花店的传统

这是一个两口之家。母亲是编辑,女儿16岁,是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不幸患了风湿性心脏病。

高二那年春天,女儿突然提出要利用课余时间到街上为行人画像。母亲自然不同意,她深知女儿和身体是承受不了那样折腾的。母亲和颜悦色地说:“你愿意画,就给妈妈画吧!”女儿说:“每天都见您,我找不到感觉。”母亲又说:“我可以摆不同的姿势供你选择。”女儿还是执意要去。母亲火了,女儿却更倔强地一摔门走了。

天色已经昏暗了,女儿才回来,满脸的汗水却掩饰不住兴奋,匆匆扒了几口饭便睡了。夜里,母亲听见女儿的呻吟声,心便缩得紧紧的。本以为这不过是女儿异想天开,不想她却认了真,第二天居然做了一个小纸板,上面写着:请让我给您画像,我需要您的5角钱。女儿说,根据收的钱才知道让我画像的人数,才能知道自己的水平。母亲这次是真的生气了。母女二人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母亲自信女儿得到的东西,在精神上物质上都不比别的孩子少,可女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跟乞丐有什么区别!但是,最终妥协的还是母亲。

于是,在这座城市的街头,便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个病弱的少女手持画具,坐在小凳子上期待地注视着来往的行人,一个中年母亲低着头,却高高地为女儿撑着一把遮阳挡雨的伞,母女二人的面前放着那个小纸板。

一个星期后,储蓄罐只装进5元5角,而女儿却病倒了,且再也没有醒过来。

不久,母亲节到了。满街的鲜花与灿烂的笑脸,如同炭火一样烧着母亲的眼。母亲逃也似的冲回了家,抱着女儿的照片嚎啕大哭起来。

黄昏时分,门铃响了,进来一个陌生的女孩,抱着一大束芳香的康乃馨。母亲愣了,问她是不是走错了门,女孩甜甜地笑着,把鲜花送进母亲的怀里,说了句“节日快乐”就轻轻地为母亲掩上了门。

岁月如梭,又一个母亲节到了。

黄昏时,门铃又响起来,又是一束鲜花,又是一声祝福,不同的是送花的人换成了一个男孩。

以后的许多年,母亲节那天,母亲都会收到鲜花和问候,那份芳香滋润了母亲孤寂的光阴。

但是,母亲却不知道,自从女儿拿着那微薄的用画像挣来的5元5角钱,在一家花店为母亲订花之后,母亲节送花给她已经成了这家花店的传统。虽然花店几易其主,传统却没有改变。

点评我已不知说什么好……

5.五块钱的故事

美国海关。

有一批被没收的脚踏车在公告后决定拍卖。

拍卖会中,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10岁出头的男孩喊价,而且总是以“五块钱”开始出价,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脚踏车被别人用30元、40元买去。拍卖会中间休息时,拍卖员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买,男孩说,他只有五块钱。

拍卖会又开始了,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相同的价钱,然后又被别人用较高的价钱买了去。

后来,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

最后拍卖会要结束了。这时,只剩下一辆最棒的脚踏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十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灯光装置。拍卖员问:“谁出价?”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经绝望的那个小男孩轻声地再次说:“五块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停下来站在那里。

这时,所有在场的人都看着这个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3次后,他大声说:“这辆脚踏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孩子!”此语一出,全场鼓掌。

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仅有的五块钱,买了那辆无疑是最漂亮的脚踏车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点评营销不仅仅是讨价还价,营销还包含我们的情感和人生,营销就是一个大世界。

6.仁者无敌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那漂亮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l0万英镑了。价格还在不断攀升。

这时,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英镑。”

青年并不沮丧,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房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关爱您!”

老人颔首微笑。

突然,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老人拍着青年的肩膀说,“就是这个小伙子!”

点评营销是一本大书。这书里面,不仅有贱买高卖这样的生意原则,还有着感情的溪流和人性的光辉。理性、情感和人性,共同构建了营销世界的斑斓色彩。

7.诚实无价

日本企业家小池出身贫寒,20岁时在一家机器公司当推销员。有一个时期,他推销机器非常顺利,半个月内就同33位顾客做成了生意。之后,他突然发现他现在所卖的这种机器,比别家公司生产的同样性能的机器贵一些。他想:如果客户知道了,一定以为我在欺骗他们,会对自己的信用产生怀疑。于是,深感不安的小池立即带着合约和订单,整整花了三天时间,逐个拜访客户,如实向客户说明情况,并请客户重新考虑选择。

他这种诚实的作法,使每个客户都很感动。结果,33人中没有一个解除合约,反而成了他更加忠实的客户。

点评做人做生意都一样,第一要诀就是诚实。诚实就像树木的根,如果没有根,那么树木也就没有生命了。

8.出卖纯净

有个人很想致富,看人家卖矿泉水卖得好,就出发到处去找水。

他乘火车乘到铁路尽头,换乘汽车乘到公路尽头,沿小路又走了七八公里,终于找到了好水。经取样化验,水中不仅富含几十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更可贵的是,那些水没有受过任何污染,纯净极了。专家说:用它做成的矿泉水,品质绝对一流。他欣喜若狂,立即贷款、修路、投资办厂。第一批产品出来了,他信心十足地投入市场,一检查,却是细菌超标。检查了全部生产环节找不出原因,再回头化验生产所用的好水,毛病正出于此,水已被严重污染,急问可有办法对付,专家说:办法只有一个,从现在起完全停用,细加保养,五年后可望重新投入生产,但想要它回复从前的纯净,怕是不可能了。不幸的他顿觉五雷轰顶,他知道祸首正是自己,是自己派去修路盖房的人污染了它。

点评纯净可以被赞美、被欣赏,甚至可以被享用,但纯净是无法出卖的。

9.傅雷德的账单

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傅雷德。在八岁左右,他开始以金钱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件事。他每见着一样东西,就想知道它的价格,如果价格不高,似乎对他就毫无价值可言。

但有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而且其中有些是全世界最好的东西。

一天早晨,傅雷德下楼吃早餐时,他在他母亲的盘子里放了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他的母亲打开纸条,几乎是难以置信地看着他儿子在纸条中所写的:

妈妈应付给傅雷德:

路腿费三块钱

倒垃圾两块钱

扫地板两块钱

小费一块钱

总计妈妈应付给傅雷德八块钱。

他母亲读了以后,笑了一笑,但没有说什么。

到了午餐时间,她把账单和八块钱放在傅雷德的盘子里,傅雷德看到钱时,眼睛为之一亮。他很快地把钱塞进口袋里,并开始幻想他要用这笔奖金来买些什么。

突然,他看到在他的盘子旁有另一张纸条,也是折得方方正正的,就像他先前折的一样。当他打开纸条之后,他发现这是他母亲给他的帐单。上面写着:

傅雷德应付给妈妈:

教养他 没什么

出水痘时照顾他 没什么

买衬衫、鞋子和玩具 没什么

准备三餐和漂亮的房间 没什么

总计傅雷德应付给妈妈 不用付。

傅雷德坐在那里,看着这张新账单,没有说一句话。几分钟后,他站起来,从口袋中掏出那八块钱并放到他母亲的手里。

从此之后,傅雷德常因为爱,来帮妈妈做事。

点评并非所有的事,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10.金币的诱惑

有一个穷人在田地里锄地,突然锄出一条小蛇,他不愿意打死它,就对它说:“你快逃吧,不然让人看见了会被打死的。”小蛇迅速地跑了。

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衣少年对他说:“我是被你放生的小蛇,为了报答你,我可以帮助你实现一个你的愿望。”

穷人说:“我能有什么愿望呢,只要能过上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的日子就行了。”

小蛇说:“这很简单,我给你一个盆,在盆里有一枚金币,你可以去盆里拿金币,拿出一个还有一个,金币不断地出现,他总也拿不完。”穷人高兴极了,他不停地拿啊,拿啊……

金币越来越多了,足够他用的了,但他还不愿意停下来。他饿了,就想,拿了更多的金币以后,就可以天天吃佳肴了;他累了,就想,拿了更多的金币,以后就可以什么活都不用干了。金币已经堆得很高很高了,他依然没有住手,他又累又饿,虚弱得快不行了。

他想:“我不能停止,金币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啊!”最后他实在坚持不住了,想扶着堆得高高的金币站起来,没想到,没站稳,身子一歪靠在金币上,大堆的金币倒下来,把他砸死了。

点评做人,切记不要太贪婪。如果一味地钻入钱眼,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友谊、爱情、亲情,甚至生活都会被忽略掉。人生中钱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让钱成为枷锁,锁住自己,更不能让钱成为坟墓埋葬了自己。

11.得失之间

一天,一个商人在路上捡到一个小包,里面装着3枚金币。

正当他为得到这笔意外之财而兴高采烈时,一位散步的人走来,说这包是他掉在这里的,要求归还。商人不以为然,声称:“谁捡到的,就是谁的。”

两人都据理力争,吵个没完,但在不知不觉中两人都自动调换了位置。金币原来的主人说:“既然我已经丢了,那就丢了吧。”商人则回答:“我是偶然捡到的,这钱不属于我。”这样他们的意见仍完全相反,就又争吵起来,不过彼此却互换了角色。

他们不知如何解决,于是到了法官那儿。法官仔细听取了两人的申诉,做出裁决:“你们谁都愿意让给另一人的金币,就由官方没收吧。”法官走了,两人却愣在那儿,仿佛有点后悔。

这时,法官回来了,手里拿着两个小包,说:“你们这样固执,所以都失去了这笔钱。这给你们一个很好的教训:顽固坚持自己一成不变的想法,而不试图理解对方,那就会受到损失的。”

“我也同样得到一次教训,那就是你们的慷慨和谦虚,所给予我的教育。因此,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份礼物。”法官说。

他递给每人一个小包,每个包里装着两枚金币。原来,法官为他们添了一枚金币。

每人失去一枚金币,却得到了更多……

点评这“更多”是什么呢?是财富?是宽容?是心灵的净化?是品格的升华?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12.三个人的秘密

“对不起,您能听一下这孩子的话吗?”

那是我在百货店玩具柜台工作时,遇到的一件一生都难以忘记的事情。

我被一位看起来有30多岁的母亲叫住,一位一年级左右的男孩子紧张地站在母亲旁边。我立即走过去,蹲下来问:“什么事?”

那男孩子像贝壳一样闭着嘴,眼睛只是向下看。

他母亲以严厉的语气说:“快点,这位阿姨很忙!”

我感到空气骤然紧张起来。到底是什么事呢?我一边猜想着,一边仔细地看着这母子俩。我发现男孩子手中握着什么东西,他那双小手还有点颤抖。我再一看,那是当时很受孩子们欢迎的玩具。这种玩具每次进货后都被抢购一空,而且被盗窃的数量不亚于销售量。

“怎么了,你说呀!”母亲很生气,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时,男孩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地哭了起来。

我的心脏仿佛被猛戳了一下,我又一次面向孩子,我想我必须要听他说句话。我甚至感到这个瞬间可能会左右孩子今后的人生。

这时,他的手不自然地伸开,从被揉搓得皱巴巴的包装盒中露出了玩具。

“我没想拿……”他费了很大力气,才说出这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孩子最后泣不成声地说了一句“对不起”。母亲那时的表情难以形容,我感到她好像放心地深叹了一口气。

然后,他母亲干脆地对我说:“请叫你们负责人来,我来跟他说。”

这时,我第一次懂得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教育子女的不易,我被她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不用了,我收下这玩具钱。这件事就作为我们三个人的秘密吧,孩子明白了自己做错了事,这就够了”。

我觉得自己只道出了心情的一半,我的眼泪已流到了面颊。那位母亲几次向我鞠躬表示歉意的身影,我现在也忘不掉,永远也忘不掉。

点评营销是所大学校。营销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1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有一个餐厅生意好,门庭若市。餐厅的老板年纪大了,想退休,就找了三位经理过来。

老板问第一位经理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第一位经理想了想,答道:“先有鸡。”

老板接着问第二位经理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第二位经理胸有成竹地答道:“先有蛋。”

老板又叫来第三位经理,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第三位经理认真地说:“客人先点鸡,就先有鸡;客人先点蛋,就先有蛋。”

老板笑了。于是擢升第三位经理为总经理。

点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如果你一味地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永远也不会有结果。以前在争论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就有哲学家提出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命题。如今,这第三位经理给出了这一命题的营销学答案,这就是客人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

14.三个煮熟的鸡蛋

有个财主,在城里开了一家饭馆。有一回,阿凡提在这家饭馆里吃了三个煮熟的鸡蛋,临走,一摸口袋,身上忘了带钱。阿凡提只好向财主赔不是,担保下次经过这里,一定送钱来还他。

“不要紧。”财主说,“三个鸡蛋算得了什么,以后再说吧。”

过了半年,阿凡提又来到城里,急忙跑到这家饭馆来还钱。见了财主,阿凡提问道:

“上次我吃了三个鸡蛋,该给你多少钱呢?”

财主从墙上取下一个大算盘,拨拉了半天才说:

“不多,不多,三个鸡蛋,就算三百块钱好了。”

“财主!你发昏了吗?”阿凡提吃了一惊。

“咦,这还算多吗?”财主说,“要不是我这三个鸡蛋没给你吃掉,早孵出三只母鸡来了。一只母鸡半年下三十个蛋,三只母鸡要下九十个鸡蛋,九十个蛋再孵成小鸡,你给我说说,该值多少钱!”

阿凡提骂财主欺负人,财主反而到国王那儿告了阿凡提。

到了审案的那一天,国王坐在殿上,专等阿凡提来,要重重地罚他。等呀、等呀,等到后晌,才见阿凡提手里拿着一把铁勺来了。

“你好大胆!”国王吼道,“你为何才来?”

“我正忙着。”阿凡提说,“我和邻居合伙种的二亩麦子明天就要下种了,我们正忙着炒麦种,才耽误了点时间。”

“哈哈!”国王和财主一起大笑起来。国王说:“炒熟的麦子,还能出苗吗?你这个大傻瓜!”

“国王啊,原来您也知道炒熟的麦子不出苗。”阿凡提说,“那么,请问陛下,煮熟的鸡蛋还能孵出小鸡吗?”

点评像财主这样的“奸商”,在当今社会里依然存在。我们在愤怒的同时,还要运用智慧去战胜他们。

作者:深圳市九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英国商人的圈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狼的圈套

老狼的圈套

商人,圈套,老狼,钻石,金项圈,项圈,我看见,银项圈,树林里,狼群,从树林,人们,人肉,光芒,妙计,咬断,大树,喉咙,奇光异彩,天下,太强大,奇珍,枝杈,挂出,树林,树杈,树丛,死者,设圈套,路程

2016-10-22 #小故事

圈套(深度好文)

圈套(深度好文)

圈套,卡尔森,蔡书生,鸟笼,地方,江湖,教授,客人,生活,詹姆斯,一生,人生,女子,社会,我从来,给自己,鸟笼效应,一笑,伏地,袁枚,詹姆,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等着你,都会,作者,人类,世人,书桌,主见

2007-01-20 #故事阅读

圈子圈套3

圈子圈套3

商场 职场 俞威 洪钧 终局 盛宴 英雄 圈子圈套 外企 一超 区的 王强 中不 上和 清华大学 联想集团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资源集团 全景 主人公 上司 三部曲 中国 低谷 企业 作者 命运 压轴 员工 夙敌

2020-05-01 #故事大全

朋友圈套路最全的猪

朋友圈套路最全的猪

责任编辑,朋友圈,套路,后台,原文,文章内容,收集整理,搜狐,网络,查看更多,请联系

2020-09-01 #故事大全

谨防圈子成圈套

谨防圈子成圈套

小圈子,利益,干部,政治,权力观,这些人,邱某,孙某,和政,杨宏伟,纪法,虞海燕,邓杰,副省长,副局长,昆明市政协,周某,个人,云南省,主席,书记,党组书记,党和国家,党性修养,党性,兰州市,公信力,共同体,同盟,单位

2020-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谨防圈子成圈套

谨防圈子成圈套

小圈子,利益,干部,政治,权力观,这些人,邱某,孙某,和政,杨宏伟,纪法,虞海燕,邓杰,副省长,副局长,昆明市政协,周某,个人,云南省,主席,书记,党组书记,党和国家,党性修养,党性,兰州市,公信力,共同体,同盟,单位

2020-07-16 #经典故事

经典童话《蓝精灵》7.圈套

经典童话《蓝精灵》7.圈套

儿童,唐诗,孩子,故事,去旅行,资源,生活,中培,格格巫,责任编辑,大森林,圈套,专家,三山五岳,事情,个性,中体,事物,产品,优缺点,任何理由,作品,匠心,回复,商业行为,手推,家庭教育,学会,家庭,实体

2020-04-11 #小故事

经典童话《蓝精灵》7.圈套

经典童话《蓝精灵》7.圈套

儿童,唐诗,孩子,故事,去旅行,资源,生活,中培,格格巫,责任编辑,大森林,手推,家庭教育,专家,三山五岳,事情,个性,中体,事物,产品,优缺点,任何理由,作品,匠心,回复,商业行为,学会,家庭,实体,宝宝

2020-04-1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