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胸怀广阔之人必定能成就大事业

时间:2020-08-22

胸怀广阔的名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6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认为现代人物欲太盛,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

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物欲太盛。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

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动力。

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物欲更具诱惑力,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任它随心所欲,就必然会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幸。猩猩嗜酒而丧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莲池大师说:“人知好利之害,而不知好名之为害尤甚。所以不知者,利之害粗而易见,名之害细而难知也。故稍知自好者,便能轻利;至于名,非大贤大智不能免也。”

昔日有一老者说:“举世无有不好名者”,并因此发出长叹。跟他同坐的一个人吹捧他道:“的确像您老人家所说的那样,不好名的人只有您老一个啊!”老者一听这话,受用得不得了,笑得面满春风,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家戏耍了。

所谓官不要太高,权不应太盛,福不应太尽,否则容易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一个人的才干不应该一下子都发挥出来,否则就会处于衰落状态;一个人品德行为不可以标榜太高,否则就会惹来毁谤和中伤。

任何事都有个度,所谓“官大担险,钱多招嫉,树大招风”,“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都说明这个道理。

人和人在一起就会产生矛盾,因利益和嫉妒之心,因地位和才能差别都可能结怨恨生嫌隙,因此要把握好为人处世的尺度。

有时应该多承担一些责任和痛苦,需要少追求一些利益和喜乐。

这样才能使周围的人对自己多些信任,少些防范,同时也给自己增加了安全系数。

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俗话说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有些东西你再强求也不可能得到,这个时候吃吃亏,退一步让于别人,才是真正的高明。

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骚气,而所想得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老子》中说:“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就潜伏着祸。”

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件坏事。

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有所得。

人不应该为表面的得到而沾沾自喜,认识人,认识事物,都应该是认识他的根本。

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假的东西所迷惑。

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问题,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这话有道理。

即便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也仍然无法准确无误地知道雨来云去,雪落霜降就是证明,天有天道,许多时候实在不是人可以奈何的。

世间万物皆有法则,强夺不来,巧取不得。

人之祸福,同样是难以预料的。

忧喜本是一家,吉凶本是同根。

自然界中常有不测之事发生,人生之中常有旦夕祸福出现,因而须有“祸来不必忧,福来不必喜”的豁达胸襟。

在福与祸这对矛盾中,须明白不论福也好,祸也好,均是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铸成的。

祸患来时要经受得起,把持得住,顺其自然。

幸福降至时要冷静对待,淡然处之,方能乐极不生悲。

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

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

并不是要我们不去爱,而是提醒我们爱该爱的,不该有的爱,就要及时割舍放弃。

“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也不是要我们把知识和认识能力都扫除掉。

真正的意思是说,所有的欲望都产生于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

比如,了解了肉,就知道了肉有营养而且香,于是就产生了吃肉的欲望。

而作为人,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对我们有益,也不是所有的欲望都应该去满足。

所以,对这些由于认识和知道而产生的欲望,应该尽力去甄别和清理,扫除不应有的欲望,留下合理的欲望。

就像打扫禅堂一样,灰尘扫去,而木鱼和蒲团还是要留下的。

古人追求闲适,今人却汲汲于名利,为此忙碌一生。

古人追求精神的真实感受,今人却满足于对物质的需求,看不开的现代人总是把古人重视的那些东西放置一边,而费尽心思去追求虚妄的感官享受。

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锦衣玉食充满诱惑力,但其中也潜伏着各种灾祸。

韩信,陆机,霍光,石崇都算得上一时之人杰,但终因持才傲物,欲求不满,过分张狂跋扈而遭厄运。

做人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事情做绝。

有一句俗语,叫做“穷急闹”,意思大概是说,穷人的脾气急,情绪不稳定。

说明有的人在“穷”的重压下,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情感的管理能力。

而对于某些富贵之人,施舍一桌饭已经不是难事;难以做到的是,能从心里对穷人抱有应有的尊重。

有些富人对贫困和没有社会地位的人表面上周到有礼,可心里却满怀不屑,甚至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假如我们是穷人,那就应该鼓起心志去改变贫穷的生活,但同时要在贫困中更加注意自己的修养锤炼和亲情的培养。

这个世界上,说到底,没有任何一件事物能比修养更有用,也没有任何一种关系能比亲情更珍贵。

我们若在贫困的时候毁掉或伤害了它们,那么,就算是将来富有了,也将难以完全地享有生活的幸福。

再说,就那副“穷急闹”的德性,估计要富起来也难。

如果我们是个富人,那么,就务必清楚一点,富有其实是很危险的。

其危险不在于人们对财富的嫉妒,而在于你对穷人尊严的蔑视。

一旦你对穷人的蔑视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么,你所得到的惩罚也将是异常残酷的。

要永远记住这一点,你可以蔑视贫穷,但你不能蔑视穷人,因为穷人也是人。

古语云:满招损,谦受益。

在现实世界里,真正懂得谦虚之道的人并不多见。

很多人常常在自己稍有才能的领域里恃才傲物,专横跋扈。

其实,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这种行为只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孤立,贤者不能进其言,智者不得助其力。

项羽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自恃强横,目空一切,瞧不起任何人,也听不进任何人的话,最终孤身无缘,独死于乌江岸边。

万物以天地日月为大。

而杜甫却说,日月不过是笼中的鸟儿,天地只是水面上的泡沫而已。

人世间以朝代更迭为大。

而邵雍却说,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帝,仅有喝三杯酒的意气。

商汤兴兵伐灭夏朝建立商朝,周武王率兵诛灭夏朝建立周朝也只不过是一局棋而已。

天下万物中以什么为大?答案是人的胸襟。

人要是有这样胸襟眼界,就可胸怀天地四方,就可看破亿万年的沧桑变迁。

视有事来时如泡沫生于大海,不必大惊小怪。

视有事去时如鸟影消失在长空,不留一点痕迹。

即使面对千丝万缕的国家大事,也能从容处置,不扰动一尘一末。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胸怀广阔之人必定能成就大事业”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胸怀广阔的名人故事

胸怀广阔的名人故事

本站,影视资讯,网友,观点,邮箱,最新资讯,并不代表,无意中,目的是,请尽快

2020-08-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胸怀广阔的名人名言85条

胸怀广阔的名人名言85条

胸怀,天空,作者,能容,梦想,五爷,大海,心胸开阔,思想,才能,琐事,亲情,儿童,心胸,海洋,现实,富兰克林,比大,林则徐,雨果,世界,个人,对方,君子,子女,壁立千仞,女人,悟道,无欲则刚,有容乃大

2020-08-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睚眦必报多是小人物 胸怀广阔才是大人物

睚眦必报多是小人物 胸怀广阔才是大人物

杰斐逊,旅馆,房间,旅馆老板,老板,没有一个,一家,伙计,小人物,大人物,客满,百姓,生意,胸怀,结果,副总统,睚眦必报,徐立新,托马斯·杰斐逊,起草人,位置,下子,会报,内容,作者,励志,好意,巴尔的摩,形象,开国元勋

2020-08-22 #短篇故事

一个人经历的多了 见识的多了 才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一个人经历的多了 见识的多了 才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个人,朋友,我羡慕,台大,学会,夹具,学生,学校,工件,意识,故事,机床,精度,老师,运动员,工作,一定是,对自己,我们没有,我们都是,毕业后,独一无二,海子,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美娇娘,好的,爱的,麻省理工学院,城市,互相帮助

2016-09-01 #故事大全

商人的胸怀的故事商人的胸怀的儿童故事

商人的胸怀的故事商人的胸怀的儿童故事

毒蛇,商人,自已,世界上,知道你,做生意,人们,友谊,共同语言,古训,心地,客户,宽仁大度,家伙,时刻,心地善良,朋友,胸怀,过错,交往,一有机会,便自我,他们之间,什么程度,他的心,到一个,听说过,善良的人,客气地,很简单

2020-05-11 #故事阅读

胸怀宽广的事例

胸怀宽广的事例

茅盾,分歧,对方,机会,交往,人与人之间,做人要,最需要,和理解,善于学,给别人,这个时候,斤斤计较,念念不忘

2020-08-22 #短篇故事

胸怀成语

胸怀成语

吕蒙,孙权,秦穆公,小洞,大理寺,太宗,陛下,骏马,戴胄,信用,国家,负担,晋兵,侍从,东吴,主公,山民,地方,白色,法律,秦军,缰绳,表情,资历,身体,针灸,战斗,活动,大理寺少卿,有多大

2018-11-08 #长篇故事

商人的胸怀故事

商人的胸怀故事

毒蛇,商人,胸怀,故事,自已,世界上,知道你,颜语,做生意,人们,友谊,共同语言,古训,心地,客户,外国,宽仁大度,家伙,心地善良,时刻,朋友,过错,交往,一有机会,便自我,上一篇,下一篇,他们之间,什么程度,他的心

2020-05-1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