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

时间:2020-08-23

借刀杀人的故事3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8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子贡借刀杀吴王夫差。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越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愉偷跑到,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伏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公元前484年,亲自挂帅,率十万及三千越兵攻打,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原文与译文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所谓,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作品出处《借刀杀人》选自《三十六计》 [1]《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宋将(?—公元436年),据《·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十六计 第三计 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关羽,孙权,曹操,地方,名单,敌人,刘备,借刀杀人,实力,力量,易经,盟友,樊城,砝码,计谋,司马,文臣,简译,曹兵,诸葛亮,蒋济,郑桓公,郑国,大破,天平上,懿和,探源,主力,中关,三角形

2007-03-28 #故事大全

三十六计借刀杀人的故事

三十六计借刀杀人的故事

吕布,曹操,刘备,董卓,借刀杀人,故事,人的手,自己不,三十六计,义父,事情,俘虏,公元,军法,军队,对手,地盘,经验总结,精华,比喻,梗概,猛将,谋略,计谋,斗争,进攻,根据我国,军事思想,为历史,东汉末年

2015-01-26 #小故事

三十六计之胜战计: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之胜战计:借刀杀人

盟友,力量,友方,态度,情况,敌人,文章,其道,原文,借力,主战,主意,信用,作者,元吉,关系,公益,利益,别字,注释,双方,吉利,图文,易经,意指,我国,损失,正道,校稿,第三者

2008-09-15 #故事大全

精读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

精读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

敌人,借刀杀人,时候,观点,评论,语言暴力,力量,敌方,武器,经典,读本,计谋,下自己,更应该,于正,心佩,袁姗姗,连普,医护人员,新时代,编者,个人,三十六计,知识,历史所,兵书,假象,做法,口号,原文

2013-01-26 #故事大全

三十六计的故事之“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的故事之“借刀杀人”

桃子,敌方,公孙,晏子,景公,勇士,本事,本领,盟友,甲鱼,古冶子,田开疆,范仲淹,齐景公,可以得到,使者,主公,宝剑,猛虎,空手,西夏,对自己,我应该得到,有一次,这三个,借刀杀人,中多,古冶,可及,员勇

2008-11-02 #故事阅读

三十六计的故事之“借刀杀人”

三十六计的故事之“借刀杀人”

桃子,百家号,敌方,故事,作者,公孙,晏子,景公,借刀杀人,三十六计,本事,本领,甲鱼,盟友,古冶子,田开疆,范仲淹,齐景公,可以得到,使者,主公,密码,勇士,宝剑,行动者,文章,猛虎,空手,西夏,对自己

2020-08-22 #故事会

浅谈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

浅谈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

敌人,盟友,于力,还可以,之刃,企业,人脉,原文,商业,对手,官僚,实力,百字,态度,政治,效果,权术,方面,目的,竞争对手,钱财,人的手,不明确,亦可以,字面意思,多用于,商场如战场,意思是,更多精彩,现代社会

2011-08-27 #长篇故事

商界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

商界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

洛克菲勒,矿泉水,纯净水,双方,时候,石油,铁路,集团,运输,亚利,加尼,郑桓公,洛克菲,铁路公司,借刀杀人,石油公司,企业,名单,媒体,对手,广告,市场,弱者,第三者,霸主,公司,竞争,小鱼吃大鱼,但洛克,韩非子

2010-12-0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