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时间:2020-08-23 21:48:01

相关推荐

位置:>>>>>>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作者 : 日期:2019 09 08 18:46:50全文地址[ ]文章来源天 添资源网 w wW.tt z y w.cOm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 民间 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两篇精读课文和《牛郎织女(二)》2篇略读课文组成。《猎人海力布》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牛郎织女(一)》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牛郎织女(二)》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单元重点:(1)阅读时,了解故事内容并会创造性地复述。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猎人海力布》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牛郎织女(一)》的学习中,鼓励学生丰富细节,适当添加合理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主要情节,大胆想象, 添油加醋 地复述故事,在学习课文中学习复述,在复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累,学习拓展运用。(2)学习缩写,体会 长话短说 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缩写故事》。学习缩写的一般方法: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学会这几种缩写方法,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故事缩写。教材中安排缩写的范例,旨在教学生学习缩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学情分析民间故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些民间故事,学生多有接触。只是故事内容中的细节描述有所不同。学生大多都十分喜欢。阅读这些故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主要难在创造性复述上,很多学生会将 复述 变成背课文。此外对于 缩写 ,学生能 长话短说 ,但用什么方式 长话短说 ,哪些文字 长话短说 ,是有难度的。猎人海力布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自学生字,积累 酬谢、叮嘱、倾盆大雨 等词语。2.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3.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重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难点:指导学生运用 从内容到思想 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猎人海力布动画片学生准备:有关课文的资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自学生字,积累 酬谢、叮嘱、倾盆大雨 等词语。2.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门喜欢听故事吗,谁来说一说你读过哪些民间故事?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猎人海力布》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蒙古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 海力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三.学生初步自学。1.自学提示:(1)说说课文写了海利布的哪几件事?教师板书:(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宝石)(2)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呢?分别用一句话试着概括出来。生小组讨论总结、汇报。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 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第二部分(3 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第三部分(5 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第四部分(9 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请找出相关的语句画出来。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 从内容到思想 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3.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请一位同学再把这个过程讲一讲。二.合作交流。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再次读文,找出相关语句并畅谈自己的体会: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来到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人板书:热心助人,舍己救人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汇报,教师加以总结。三.讲故事,练习复述。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1.老师指导讲故事。(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可以脱离课文,自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2.自由练习。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海力布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呢?五.扩展延伸,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们演一演。六.作业设计续写《猎人海力布》后记,想象小白蛇如何想方设法救活海力布,海力布如何生活等情景。9牛郎织女(一)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3.根据主要信息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故事。(重点)4.通过阅读、想象、交流,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爱上民间故事。(难点)根据主要信息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故事。通过阅读、想象、交流,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爱上民间故事。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口述、并出示:《七夕》唐.杜牧学生朗读,交流诗中提到了一个什么民间故事。二、介绍作者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之称。《牛郎织女》是叶圣陶先生写的吗?(再次关注 整理 ,了解民间故事是口口相传、时代久远,流传下来的,一般作者已经无法考证。)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用上个单元我们学习的快速阅读的方法,默读课文,说说故事里的人物关系,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快速阅读指名学生列出故事中的人物。学生自由说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指名回答。④试着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2)梳理课文思路,画出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图四、学习 会写字 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描写精彩的句子,并积累:(1)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kěn)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2.练习运用:(1)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2)用反问句式说一句话(同桌两人互相配合,一人说反问句,一人改陈述句)六、课堂小结七、当堂检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2.根据主要信息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故事。(重点)3.通过阅读、想象、交流,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爱上民间故事。(难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听写词语。2.回顾课文围绕牛郎、织女、牛等写了哪些内容?(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由读课文,思考: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他和织女怎么认识的?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板书: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三、品读释疑(一)牛郎与老牛相处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1.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引导学生关注 周到 )2.从哪些地方,大家感受到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出示,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小结。3.老牛对牛郎呢?(学生交流)出示句子你感受到什么?(联系牛郎的身世,感受牛郎与老牛的相依为命)请同桌两人演一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牛与牛老之间相依为命,牛郎对老牛的无微不至,牛郎的勤劳善良。你还从哪里看出了老牛对牛郎的好?通过朗读和全班演老牛,感受大老牛对牛郎的好。(二)牛郎与织女牛郎照老牛跟他所的话做了,我们知道最后牛郎成功将织女娶为妻子,一起生活。你们认为牛郎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织女的神态,感受他们聊得很投机,聊出了感情。两人一组,根据自己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学生两人一组表演、评议。(三)复述课文1.请大家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可以根据自己对上下文的理解 添油加醋 地讲,故事情节要完整。2.方法指导:复述,顾名思义,就是重复的叙述一遍。复述的方法是提取主要信息,角度有: 提取记叙要素来复述。 抓出情节线索来复述。根据问题,分部分复述法。3.继续指名复述,评价强化。四、学习写作方法1.故事 突然听到一声 牛郎 ,是谁在叫他呢? 用了设问句,给人留下许多疑问,吸引着你想读下去知道结果。这叫故事的 爆裂点 ,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读者或听众注意力,从文学的表现手法说,也叫 设悬念 。故事中不仅有人物出场的悬念,还有内容的悬念,这也可以说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做好铺垫。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 悬念 ,让故事情节不断往下推进。讲故事的时候,或者写故事的时候,一定会很好地运用它举一例:评书《水浒》中一个人物出场前的描述: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欲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这段文字让我们这个着急啊,必须等到听下回,于是才知道原来此人名叫 武松。2.想象哥嫂有一天见到牛郎织女的画面,用上设问的形式写一段话表达哥嫂的惊奇。五、课堂小结六、当堂检测1.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2.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3.找出你民间故事中那些不可思议的、违反常理的情节。七、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西门豹》《孟姜女》的练习。10.牛郎织女(二)教学目标:1.认识 偎、衰 等9个生字,理解 珊瑚礁 玉簪 等重点词语。2.通读全文,概述文章情节,感知人物形象。3.感受中华传统中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魅力。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认识 偎、衰 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通过自学自读,划清文章结构,把握人物形象。3.难点是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教学准备:课件、女郎织女动画素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板书:牛郎织女(二)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板书:老牛、王母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三、通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形象1.牵手(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交流: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生交流、汇报: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2.分离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板书: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3.相会阅读5 8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七夕佳节,是中国情人节。四、合作探究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2.出示 神话定义 。(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在一起?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板书:想象基于现实。五、通读全文,总结全文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六、拓展延伸这个故事古而有之,在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总在不断地变化。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天上的街市》,感受其变化。七、布置课外作业1.找一篇你喜爱的神话故事读一读,和其他同学交流。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10 牛郎织女(二)织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想象基于现实。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教学目标1.能讲清楚故事的细节。2.可以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细致描绘人物形象。3.讲故事的时候,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4.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能讲清楚故事的细节,丰富故事细节。教学难点根据自己的理解,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演。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讲民间故事课件出示多幅照片,学生观察,小组交流。2.我们就来举行一次 讲民间事故 的分享会,说一说你们的喜欢的民间故事。二、明确交际要求。1.读教材41页,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3.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1.可以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细致描绘人物形象,把细节说清楚。2.讲故事时可以模仿,配上人物相应的动作表情。)三、互动交流,汇报交际。1练习寻方法。(1)课件出示图片(一)。先出示牛郎织女第一次见面的图片①学生自由准备,请2位学生看图将故事。②听后,就怎么样讲故事才讲得生动、又吸引力,进行交流。(2)课件出示图片(二)。①小组交际,代表作汇报发言。②学生评议讲得好的地方。③教师小结讲好民间故事的方法:2.讲清楚故事的细节,如添加人物对话,描绘人物形象;2.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3.选定故事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民间故事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印象深的民间故事。4.交际分享。交流要求:先想好了再说,注意叙述的顺序;态度自然大方,讲清楚细节,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1)在小组内讲述自己的民间故事。(2)小组交流,相互间提出意见或建议。(3)组内推选代表,参加全班的口语交际活动。5.评议谁最棒。四、欣赏范例。五、总结收获,课外作业。1.这节课我们开了一个民间故事会,进一步感受了民间故事的魅力。学会了怎样把民间故事讲清楚、讲生动的方法。2.课外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民间故事,多和同学、家人分享这些经久不衰的中华民间故事。习作: 缩写故事 教学目标1.掌握缩写方法,能够把长故事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重点2.缩写后的故事要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作品的原著及少儿版的剪辑。学生准备:搜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并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名著导入,初识缩写1.直接感受缩写的特点 少儿版字数比原著少,内容比原著简练。2.导入:那么这些少儿版的名著都是怎样缩写出来的呢?它们都被缩掉了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也来试一试 缩写 这种写作方法。二、明确要求,点拨方法1.过渡:要想缩写故事,首先要了解缩写的方法和内容。自读习作方法指导,圈一圈,画一画,了解缩写的方法。2.学生默读,勾画相关方法。3.全班汇报,交流总结。预设:1摘录、删减。判2 概括、改写。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三、示范对照,总结方法1.出示课文《猎人海力布》第1~4自然段的缩写。指名读一读。2.请同学们对照原文,看看缩写后的文章与原文相比,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概括出来的,哪些句子是改写的。3.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例文的改写方法。4.全班交流汇报。1保留了什么,删减了什么。预设:①保留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保留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②删减了海力布如何热心帮助别人,如何救下小白蛇的细致的动作描写;删减了对海力布的心理描写。2哪些句子是改写,哪些句子是概括。预设:① 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这一句是概述,概括了海力布是如何热心帮助别人的。②将小白蛇说的话进行了改写,是以转述的方式改写了人物说的话。3小结:在缩写故事时,要把主要内容保留,可以删减一些细节描写,把长句子缩为短句子,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四、缩写训练,修改评议1.出示习作要求:请同学们照样子缩写《猎人海力布》的其他段落,把课文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者选择其他的民间故事进行缩写。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3.课件出示修改要求: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4.学生依据修改要求修改习作,独立进行修改。5.再投影展示,师生评议。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会创造性地讲故事。重点2.体会惯用语与不同的表达效果,感受惯用语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特点。重点3.发挥想象,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4.积累背诵《乞巧》。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乞巧的习俗,准备相关图片,制作相关课件。学生准备:熟读本单元课文,搜集乞巧的习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创造性地讲故事。重点2.体会惯用语与成语不同的表达效果,感受惯用语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特点。重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了解了哪些民间故事呢?你能根据图片说出这些故事的名字吗?课件出示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的插图2.引导学生说出民间故事的名字。《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3.小结过渡:这节课我们创造性地、富有新意地把这些故事讲给别人听。二、探究方法,创新表达1.为了有新鲜感,对大家听过的故事,我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课件出示下面的提示:1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2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3变换情节顺序,先讲结局,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2.小组交流:选择哪种方式?怎样讲述故事?合理想象,丰富情节。1可以选用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以他的口吻来讲。在讲述的时候,要从海力布所见所闻所感的角度出发。2讲《牛郎织女》时,可以说说老牛是怎么知道织女下凡时间的;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凡时,会有怎样的表现;牛郎和织女隔在银河两岸,他们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3可以先说有一块石头是一位猎人变的,再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想一想,自己要对所听过的故事进行怎样的小创作?4.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创作的故事,请同学评一评。小组里选出具有创意的故事。三、选出代表,全班交流1.小组里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讲一讲这个故事。2.师生共同评议,说一说讲故事的同学进行了哪些创作,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3.评选出 创意小达人 。四、总结全课,提出希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发挥想象,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2.积累背诵《乞巧》。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代目的二、词语运用,体会效果1.出示词句段运用(一)中的惯用语与成语,自由读,齐读,男女生合作读。2.比一比,体会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特点:惯用语活泼生动,成语庄重典雅。3.小结4.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惯用语表达的意思。学生交流后,进行总结。5.选择自己喜欢的惯用语说句话。6.游戏对对碰。打乱惯用语和相对的成语的顺序,请同学们连一连。三、拓展细节,丰富表达1.过渡2.出示教材中《狼和小羊》两种不同的讲述方法,说一说哪个情节好。3.小组交流,说一说第二段好在哪里。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方法。1添加对话。如狼和小羊一问一答的对话。2描述角色的表情、动作。3语言符合人物的个性,符合狼的凶狠、残暴、无理的个性。5.小结:我们要善于抓住细节来讲故事,加入人物对话,语言要符合人物的个性,丰富人物的表情、动作。这些方法会使你的故事情节更生动。6.引导学生仿照刚才的例子,发挥想象丰富细节,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四、日积月累,朗读背诵1.过渡2.出示古诗,理解诗题: 乞巧 是七夕这天主要的民间活动,所谓 乞巧 ,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3.学生自由读诗:请同学们把字音读准,反复多读几遍,把古诗读通顺。4.多种形式的读,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齐读5.理解诗意。1课件出示夜空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时的天空吗?诗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这样的夜空?碧霄2每年的七月初七,星空闪烁,多么美丽的夜晚,古诗中哪句是描写这个情景的呢?引读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3七月初七的夜晚,人间的姑娘少女们又在做什么呢?引读: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6.你们还了解哪些乞巧的习俗?7.配乐朗读,练习背诵。8.拓展:面对浩瀚的星空,你能说一说想乞求什么吗?9.小结背诵:让我们闭上眼睛,默默地在音乐里背诵古诗,静静地在心里为亲人、为同学、为老师、为朋友祈愿吧!五、总结全课,延伸阅读快乐读书吧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中国、欧洲、非洲民间故事的兴趣,自主阅读民间故事,了解故事内容。2、能边读边想象,感受故事情节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地阅读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3、激发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的情趣,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怎样将大家熟悉的民间故事讲得具有新鲜感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将大家熟悉的民间故事讲得具有新鲜感。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对这一单元课文内容的回顾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1)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方法:(2)俗语与短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3)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2.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有趣的内容 快乐读书吧3.你听过爸爸妈妈讲的民间故事吗?你听过哪些民间古诗?今天,就让我们看看 快乐读书吧 中出现了哪些民间故事吧二、感知故事1.你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吗?默读课本P47页故事。2.同学们想一想,真有田螺姑娘吗?这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什么愿望?3.这个故事选自《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书,这部书中有动人的情节,精彩的人物,还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板书:动人的情节、美好的情感4、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为什么?现实中是不会有田螺姑娘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5.大家还知道哪个民间故事?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怎样的愿望或情感?三、拓展阅读民间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出示课件)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欧洲的《列那狐的故事》、非洲的《非洲民间故事》作业设计:1.背诵并默写 日积月累 2.阅读一个民间故事。板书:快乐读书吧动人的情节美好的情感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拼音、汉字。20分1.看拼音写词语。12分y ngchou dīngzhǔ xīhan tuōr n jiāosh y uyǒng y nch fāsh ji hūn zhǎngb i fūqī jiāoj 2.辨别下列同音字,并选择一个填空。6分 却 确1他人虽小, 很机灵。2牛郎的哥哥嫂子的 对他不好。 逝 誓3少先队员入队后,要在队旗下宣 。4奶奶的 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郎 朗5在文学创作上,他已经江 才尽。6这篇课文读起来 上口。3.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飞禽走兽 谎话连篇 倾盆大雨 坚强不屈B.乌云蜜布 眉开眼笑 不知好歹 一泻千里C.无句无束 相依为命 富丽堂皇 入木三分D.身临其境 恋恋不舍 海世山盟 奇珍异宝二、词语、句子。12分1.请把 的、地、得 分别恰当地填入括号内。6分震天 巨响 急 掉下眼泪 勤勤恳恳 干活断断续续 说粉色 纱衣 草绿 发亮2.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6分欣喜 伤感 叹息 恐惧 钦佩1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天上,到人间去看看呢? 2鸟儿在空中鸣叫,好像在为我祝贺;花儿在阳光下盛开,好像在为我祝福。 3漆黑的小路上,传来了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三、积累运用。8分乞 巧 , 。家家乞巧望秋月, 。四、课外阅读。24分一嫦娥奔月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⑤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注释:①羿y :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②请:求。③西王母:仙人名。④姮h 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⑤斫: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1羿请不死之药 2谪令伐树 3蟾蜍 4常斫之 2. 嫦娥奔月 的 奔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再查音节 ; 奔 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ēn b n,意思是 ①奔走,急跑;②直向目的地走去。2分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4.请你写出四个带 月 字的成语。2分5. 嫦娥奔月 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 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 和 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4分文章来源天 添资源网 w wW.tt z y w.cOm相关教案:上一篇:下一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元方,同学,陈太丘与友期,中不,谢太傅,友人,文章,咏雪,日中,陈太丘,人物,儿女,字词,文意,小组,撒盐,词语,朗读课文,白雪,公欣然,主要人物,事情,内容,作者,句子,孔融让梨,学生,对子,文言,工具书

2019-02-25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语文版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语文版

故事,童话故事,动物,结果,对话,形式,教师,过程,词语,让学生,主人公,习作,充分发挥,动作,童话,板书,起因,领奖台,争论,设计意图,颁奖晚会,图中,故事大王,童话公主,还可以,单元,丑小鸭,主体,人们,关系

2020-08-29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童话故事,童话,交流,日积月累,学生,创作,小东,小林,诗中,发现了,语文,老师,目标,激发学生,人教版,上册,审核人,园地,兴趣,全班,凑成,再读,单元,多种形式,天地,时间,展示台,幻想,拟人,新知

2020-08-29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暑假提前准备 新学期领跑全班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暑假提前准备 新学期领跑全班

语文,内容,学生,初中,新学期,资料,导学案,初中语文,同学们,成绩,课文,小学语文,全班,学科,阶段,七年级上册,学习方法,新知识,事情,主页,初一,印象,古诗词,国语课,回复,基础,字词,头像,完整版,小学

20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