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想知道一些关于凯尔特民族的故事

时间:2020-08-23

关于民族的历史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4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在凯尔特无数不知名艺人的基础上,英伦逐渐形成民谣多元发展的格局。无论是流行歌星克里夫.理查德和他的“阴影”乐队,还是诸多地下团体,甚或象滚石这样的摇滚名团,也都试图在英国口味上加筑一些凯尔特修饰物。当然,这一时期真正扩展了凯尔特音乐的,也依然是来自爱尔兰的队伍,“斯文尼的男人”便是最著名的代表。“斯文尼的男人”也是第一支爱尔兰民谣摇滚乐队.1965年在经纪人戴斯.凯利帮助下,由安迪.艾文、约翰尼.莫尼恩、乔.道兰组成原始团体,在各地街头、俱乐部、酒吧、剧场表演,日渐走红。起初,“斯文尼的男人”象很多乐队的早期生涯一样,也是唱些老歌谣。1967年,特里.伍兹入队代替了乔.道兰他介绍其他团员听美国民谣歌手克拉伦斯阿什利和道可.华生的作品。乐队成员开始分头创作,不久推出同名专辑,内中包括南美民谣《家庭木匠》,和苏格兰高地民歌《威利.欧威姆斯伯格》。该专辑后来成了众多英籍民谣乐团的启蒙之作.后来,亨利.麦克鲁又入队代替了安迪.艾文。之后,“斯文尼的男人”开始尝试电声乐器,创作迷幻风格作品。在剑桥民谣艺术节上,乐队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出版第三张专辑后,“斯文尼的男人”宣布解散。特里.伍兹与妻子盖.伍兹继续奋斗,成为凯尔特民谣摇滚的守护者。很长一段时间里,特里.伍兹周游全英国和爱尔兰,间或与辛.李兹乐队吉他手菲利普.林纳特合作。1969年,伍兹与英国民谣乐队“贸易港大会”成员组成钢眼斯潘,推出专辑《听,乡村在等》,成功地将传统歌谣表现在现代音乐节奏气氛中。此后特里.伍兹和盖.伍兹致力于融合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民歌风格,包括南美的、中欧的、英格兰的和凯尔特的,这些概念较完整地表现在专辑《伍兹乐队》之中。 在北爱尔兰,后来又有海瑟尔.黑伍德、新生乐队相继出现。爱尔兰的克里斯蒂.摩尔在艾文.麦考尔与鲍勃.迪伦影响下,先后组织起普兰克斯蒂、激动的心、游吟作品乐队。先后也出现几位著名的词曲作者如爱尔兰的安迪.艾文、罗伊.盖勒佛、米克.汉立,以及较早的北爱尔兰作者伦.格拉厄姆,这些创作者禀承了凯尔特民谣的变化发展,从传统乐队埃尔坦、战场乐队、海湾之子、高地族长,一直到七八十年代受新乐思启发成立的乐队地丹南、声音小组,都从他们的作品深深受益。 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凯尔特音乐开始往各类西方音乐形式中扩散。但凯尔特音乐的显著特征,经常还是能从各种变化的形态里明显地感受到。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中世纪教堂歌曲在爱尔兰这片岛屿上的保存,这一方面是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的结果,但更重要的一重因素是,爱尔兰独特的自然风土,是那么好、那么神、那么适合的一件外套。那种旷远、超脱、飘飘欲飞的音乐,常常会引领着外人的思绪,在天地之间若有所悟又不明所以。但当他们一旦踏上爱尔兰土地,真真切切地看到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云、气、风、雨时,他们的心里戈登一下:呵,这就是了,这正是他在音乐中、在冥冥中、在魂牵梦绕中,想看清却又无法看清的奇丽景象。这里的天空一望无际,因为辽阔深邃而显得很低;颜色更深的水,水中层层叠叠地遍布着不高的、但每一座都是峭然独立的丘峰,使下面幽水曲回,使四下寂寥神秘,使人们眼中始终是天低云暗山寂水清的图景。没有人的迹象,也没有森林生灵无比茂盛的形象,但又不是荒凉的,它们给人安静地生长、静谧地呼吸的印象。爱尔兰山水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遗世独立气息,这也正是 凯尔特音乐带给人的核心意象。这音乐有重迭的和声,有传说般的回响,有飘渺的歌吟,有旷远的合唱。在器乐上,竖琴和风笛是最常用的凯尔特特色乐器,它们配合凯尔特歌唱,流泛着同样的或相通的声音气质。后来,这样的声音气质进一步表现在一些现代新乐器中。在电子乐重叠回响的效果中,在电风琴朦胧发散的和声里。心灵和想象,这两个东西在凯尔特音乐中是如此重要;有歌词的时候,往往又会有自然、宗教、神话和传说,或玄秘幽深、色彩迷离、意象重叠的诗句,来加深音乐的这种意象。分析起来,凯尔特民歌旋律是中世纪调式的,很少有装饰音,也较少跨跳式的行进;它平缓地发展、简单地回旋,这种旋律有一种虚幻感和消逝感。 进入七八十年代,艺术家不再为艺术风格的分歧而苦恼,他们分化成了两个大的阵营:一个阵营比较坚持传统乐风,同时配器上也不排斥运用电子合成器或其他新出现的技术;另一阵营在外型上类似朋克,回归街头卖艺者的外表。这后一类团体以“泼格斯”乐队为代表,灵魂人物叫谢恩.麦高万。“波格斯”是盖尔语中的脏话,意为“踢你的屁股”。这个乐队是既坚守传统民谣同时又将简单的朋克思想纳入风格的团体,首张专辑《给我的红玫瑰》,收录了乐队极其出色的两首作品《伦敦黑街》和《威士忌流成河》。随后,乐队出版了由艾尔维斯.考斯泰勒制作的备受争议的专辑,其作风离奇,性别倒置;酒精药物的外表下深藏着社会底层的缩影,又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述种种政治情绪,自暴自弃的态度给人以极强的意识渲泄。而在全世界范围闻名的爱尔兰女歌手西尼.奥康纳,尤其第一张专辑《狮子和眼镜蛇》,以及爱尔兰乐队的早期作品《战争》、《男孩》,以无疑属于同样充满愤怒的情绪为整个世界瞩目。 在坚持传统乐风的那一类团体中,最著名的当属“地丹南”乐队。地丹南拥有美妙的和声,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电声配器,团员玛拉.奥康纳、道拉斯.金与玛丽.布莱克,人人拥有一副曼妙动人的好嗓,所以个人发展也个个成功。地丹南的专辑《爱尔兰之歌》,道拉斯.金的专辑《笼中的狮子》,玛丽.布莱克的专辑《无界线》,都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之作,在大众的心目中普遍视其为爱尔兰凯尔特文化的代名词。 凯尔特音乐的热潮中,出现了一个叫“凯尔特心跳”的本地厂牌,专门出版凯尔特音乐作品,尤其偏重圣咏、竖琴、风笛、女声方面。这是一家面向世界的爱尔兰民族音乐公司,十分注重传统和本民族文化、以及这传统和本民族文化与世界的交流;他们出版的,都是十分传统的基本保持凯尔特原始形态的新音乐,但并不搞考古发掘和文物展览式的文献揖录工作。“凯尔特心跳”的艺人,都是一些热爱传统的现代人,除了改编祖先留下的瑰宝,他们经常基于传统自己创作。在乐器上,既保留传统的编配特色,也结合新时代的音乐如电子乐、布鲁斯或摇滚,但大的方面仍是十分古雅的,这是一种既老又新、既过去又现在的经时代刷新了的古老音乐。 事实上,凯尔特文化对于每一个凯尔特家族而言,从来都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或音乐,就某种层面而言,它更是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的世代相传。在八十年代再一次的寻根热潮中,英裔美国人再度踏上祖先的土地爱尔兰或者苏格兰,发现民间新的家族式团体有“法里一家”、“布莱克一家”以及“家族乐团”,后者原名an clann as dobbar意思是“来自都灵的家庭”。家族乐团虽然八十年代才出名,但他们的活动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当时,莱奥.布兰南组织家庭成员在乡村中演唱中世纪凯尔特圣歌,女儿玛丽.布兰南加入乐团后,乐团在曲目上有所改变,从英国民歌手多诺文,到加拿大民歌手琼尼.米契尔的歌曲,都会出现在他们的演出歌目上,只不过唱的是盖尔语。在莱特肯特民歌节和柏林演唱会中,该乐团获得了空前的成功。1980年,妹妹恩雅加入后,“家族”终于赢得了两张专辑的出版。《声音》专辑改变了乐队的命运,使它从一个偏于世界一隅的地方小团体,成了全球皆知的国际时尚的一部分。随后,“家族"1986年专辑《回声》、1987年专辑《循环》、1992年专辑《灵魂》,恩雅专辑《恩雅》、《水标》、《牧羊人之月》,玛丽.布兰南专辑《玛丽》,全都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被视为新世纪音乐的代表作品。从音乐上看,无论“家族”乐团、恩雅还是玛丽的作品,都同时包含两方面的构架,即:既保存传统民谣和圣诗圣咏元素,又加入时代感极强的电影配乐,这成为这个家族的基本创作手法;而在音乐题材和作品观念上,则运用避世或回归自然的主旨,这也是凯尔特文化本身具有的内涵。 九十年代,在爱尔兰这片音乐沃土上,又诞生了莱斯利.道戴尔、西坡、克里斯蒂.亨奈西、男孩地带、玛米.柯曼这样一些新星。男孩地带是一个偶像性团体,凯尔特的悠远到了偶像身上,变成一种极度的浪漫,他们快速成名横扫全球。克里斯蒂.亨奈西深受美国布鲁斯大师密西西比.约翰.荷特影响,早期演绎的都是一些自传性歌曲,并经常在英国各地街头俱乐部卖唱,表现艰难的求学经历和刻骨的贫困生活,他还一直经受着神经衰弱的折磨。有时,穷困潦倒的亨奈西甚至会以一首歌5爱磅8美元的售价,廉价出售自己的歌曲。后来,被恩雅经理人尼奇.雷恩相中,亨奈西推出《彩排》,一举结束20多年的艰苦写歌生涯,一夜成名。西坡是支电子音乐和传统爱尔兰音乐的松散结合,营造绕梁之音与杂乱声响交错的氛围,制造聪慧的跳舞音乐,为传统凯尔特音乐加入了部落风情,此外,这个被称为爱尔兰跳舞音乐中最诡谲的乐队,也会唱一些盖尔语的抒情小品。乐队灵魂人物来自凯尔特人发源地,西坡这个名字,在希腊神话中指那些居住在北极以外的沐浴纯净阳光的人。 正如上面人物所体现的,对年轻的后辈而言,他们成长期所经历的音乐已不单是凯尔特的诗性民谣传统,而是整个西方音乐的大背景。这一时期在爱尔兰本土最引人注目的民谣歌手是艾琳娜.麦克伊芙,在国际上最知名的则是小红莓。在爱尔兰历史上最畅销的专辑《女人心》(麦克伊芙的作品)中,既有凯尔特的激荡,也有美国民谣的温和,既有古雅的竖琴、拨弦古钢琴,也有大量的弦乐、浪漫感性的流行元素和摇滚乐的热情。麦克伊芙在爱尔兰交响乐团任过四年专业提琴手,她的音乐最擅于将富于爆发力的摇滚与雅致的古典音乐融于一炉,而她富于洞察力的音乐语言,则受益于美国的迪伦和加拿大的柯恩。小红莓离纯正的民谣更远,在他们的音乐里充满了世界各地各种民间音乐的影响,但他们保持了对自然的尊重,音乐绚丽却仍能回到比较单一和本真的状态。 对今天的爱尔兰音乐来说,最难以抹去的可能就是那一种源自祖先的神韵了。而任何一部有关爱尔兰或苏格兰高地的电影,总会来一段类似电影《卡尔》中的、由雷姆.奥.弗莱尼演奏的风笛。也许,只有爱尔兰苏格兰的民谣,才会给人带来那么一种恬静、遥远、沁人心脾的感受吧。而这样的神韵,也会自然地蔓延到一些与爱尔兰相关的音乐如“神秘园”、“死亡也会跳舞”的作品中。 风笛起源于古罗马,是广泛流行在欧洲的民族乐器,它是一种带有空气袋的吹奏管,由演奏者向风袋吹气,再把风袋内的气流压送到装在风袋上的簧管而发音。罗马军队入侵大不列颠的时候,风笛传入苏格兰。风笛是一种很难演奏的乐器,据说,500个吹风笛的人中只能出一名优秀的风笛手。现在,虽然风笛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流行开来,但是一提起这个乐器,大家仍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苏格兰人。 风笛是一种很特别的乐器,象是画眉鸟的嗓子。在风笛甜美的声音里,有一缕隐约的沙哑和沧桑,每一个尾音,都会非常随意,留下一个回旋的音符,散漫慵懒的吟咏着流浪,寂寞,纯粹,纯洁而洒脱的感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想知道一些关于凯尔特民族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凯尔特后裔的文艺复兴——读《凯尔特神话传说》

凯尔特后裔的文艺复兴——读《凯尔特神话传说》

故事,爱尔兰,凯尔特,库丘林,芬尼,康纳,达纳,基督教,弗格斯,梅芙,凯尔特人,作者,仙境,神话,民族,爱尔兰人,神族,乌托,安勇,尼恩,梅尔顿,米莱,凯尔特神话,历史,神话故事,女王,这个故事,国王,威尔士,岛屿

2015-02-10 #经典故事

硬核的凯尔特神话 神族是《魔戒》精灵原型 英雄拒绝表白而战死

硬核的凯尔特神话 神族是《魔戒》精灵原型 英雄拒绝表白而战死

德鲁伊,凯尔特人,凯尔特神话,呼兰,神话,英雄,爱尔兰,奥恩,凯雅,古斯,叶芝,库兰,希腊神话,神话故事,达格达,故事,神族,人类,爱神,狗肉,达南,北欧神话,世界,基督教,宴会,强者,民族,灵感,父亲,知识

2009-06-23 #经典故事

卢指导黔驴技穷?骑士狂输凯尔特人25分 骑士怎么跨过凯尔特人

卢指导黔驴技穷?骑士狂输凯尔特人25分 骑士怎么跨过凯尔特人

詹姆斯,凯尔特人,骑士,塔图姆,胡德,主场,优势,情况,比赛,本场比赛,缩小到,乐福,布朗,希尔,杰夫格,林一,欧文,海沃德,科沃尔,詹皇,霍福德,下站,下场,中三,冲击波,内线,全明星,气势,发威,双方

2016-06-02 #故事阅读

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的书评 11

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的书评 11

凯尔特,都会,神话故事,神话,希腊神话,大气,封面,好奇心,爱尔兰,故事,讲书,要数,给孩子,凯尔特神话,了一下,自然是

2015-11-05 #故事阅读

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的笔记9

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的笔记9

凯瑞,子图,故事,身躯,人类,空气,堆里,晓的,还可以,圣经,器官,为人所知,万物,伤口,动物,喉咙,女性,地走动,状态,新生,我心,心理,强光,树叶,气息,母亲,火海,灌进,火焰山,烤焦

2013-11-13 #经典故事

推荐《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

推荐《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

爱尔兰,经典,神话,詹姆斯,斯蒂芬斯,代表作,故事,插画,欧洲,英国,图安,叶芝,哈利波特,徐志摩,尼布,汉姆,芬恩,詹姆斯·乔伊斯,费奥纳,阿瑟,雷克,领军人物,魔法师,四色印刷,卖书,人性,代表作品,作者,体系,作品

2020-03-23 #小故事

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 豆瓣

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 豆瓣

爱尔兰,经典,神话,詹姆斯,斯蒂芬斯,故事,代表作,插画,欧洲,英国,图安,叶芝,哈利波特,徐志摩,尼布,汉姆,芬恩,詹姆斯·乔伊斯,费奥纳,阿瑟,雷克,领军人物,魔法师,四色印刷,人性,代表作品,作者,体系,作品,元素

2007-09-20 #经典故事

创造力神话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书评

创造力神话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书评

故事,爱尔兰,斯蒂芬斯,凯尔特神话,区域,神话故事,詹姆斯,芬恩,英俊,代表,个人,化身,场景,文化,智慧,金发,神话中,这本书,凯尔,凯瑞,多新,子图,徐志摩,王尔德,芬恩·麦克库尔,菲奥,中出,过店,世界,中图

2019-08-0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