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五禽戏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20-08-23

中国民间故事华佗五禽戏

提示:本文共有 22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故事。

·来看详细的报道·

五禽戏记

刚刚迈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时间,全民战“疫”。

忽然有一天,网上疯传一个小视频:湖北武汉市汉阳体校方舱医院里,长时间待在医院的患者与医护人员,在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肺病科主治医师张轶群的带领下,习练五禽戏。

视频瞬间引发网友热议,也让我眼前一亮。

陈静在习练五禽戏 梁梅荣摄

五禽戏,为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创编,其起源可上溯至先秦。华佗精研岐黄,兼通数经。他创编并推广的五禽戏,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模仿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和鸟之轻捷等5种动物的神态与动作,形成一套功法,看似嬉戏玩耍,却能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有防病治病之功效。

有关华佗创编五禽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时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相传华佗弟子吴普因坚持练习五禽戏,“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华佗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正常发育。

我想到了老朋友——安徽亳州的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陈静。于是给她打电话请教。

原来,张轶群是安徽省第五批支援湖北的医生,主治呼吸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张医生在方舱医院给患者教的,正是亳州市中医院在五禽戏“鸟戏”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护肺操”,能帮助疏通肺经气血,增强肺活量,疏通经络,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为五禽戏有这个“硬核”功能,张轶群抵达方舱医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五禽戏功法传授给医生和护士,学会之后再分头传授给患者。

陈静在电话中告诉我,五禽戏中的“鸟戏”主肺,习练“护肺操”,以上肢运动带来全身运动,主要刺激的是肺经和大肠经等,能起到疏通肺经气血,提升肺脏呼吸力的功能,缓解胸闷气短、鼻塞流涕等症状。

“既然如此切中新冠肺炎要害,那赶紧多多鼓励推广。”听陈静这么一说,我为之一振。

“人体是统一的整体,五脏相辅相成,中医讲究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运行相结合。五禽戏中的每一戏,各有侧重,虎戏主肝,鹿戏主肾,熊戏主脾,猿戏主心,鸟戏主肺。五禽戏中任何一戏的演练,既能主治对应脏腑的疾患,又能兼治其他各脏的疾病。”陈静说,具体到这次新冠肺炎,属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和预防重点是提高肺功能。肺和其它脏腑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单练鸟戏亦可,五戏全套更好。

五禽戏,能在中国民间如此长时间广泛流传,自有其过人之处。作为中华古老文明孕育出的治病养生、强身健体方式,五禽戏目前仍然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早在1982年,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就已发出通知,把华佗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内容向全国推广。随后又被当时的文化部批准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项目”,201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9年夏天,我专程去亳州看了五禽戏第58代传人、亳州市华佗五禽戏协会主席周金钟的几场五禽戏练习表演。现场看下来,总感觉很多动作要领难度不小,要做到位,练习者可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

“会不会因为动作难度太大,一些人担心练不了五禽戏?”我问。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就已经提出了五禽戏的锻炼原则:‘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陈静说,“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和身体条件,我们现在已创编了几套简化的五禽戏,供练习者选择。”

练习五禽戏,与太极拳相似,锻炼时要注意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除了动作到位外,神态模仿更是其精髓所在。虎戏要目光炯炯,摇头摆尾,表现出出洞、扑按、搏斗之神态,刚劲有力;鸟戏要仿其昂然挺拔、悠然自得,表现出亮翅、飞翔、落雁、独立之神态。同时要将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有机结合,如此才能达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俱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状态。

疫情刚发生,亳州就将“五禽戏”引进到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成为当地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大特色。中医专家选取鸟戏的飞鹤展翅、白鹤飞翔和五禽戏收式3个动作,配合呼吸吐纳,打通三焦、锻炼心肺,让患者每天上下午各习练10 15分钟,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功效明显。

亳州市委的领导告诉我,作为华佗的家乡,亳州在传承推广五禽戏上,一直很努力。现在亳州习练五禽戏的爱好者,不下百万人。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健身需求,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已专门组织拍摄校园五禽戏教学视频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供居家学生网上远程练习。

众志成城之下,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期盼山河无恙、烟火如常的生活,正是当下千千万万人简单而朴素的想法:早日战胜疫情,拥抱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

斯雄,本名朱思雄,湖北洪湖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1988年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系。以编报纸、办杂志为主业,业余写作散文随笔,兼及时评。曾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网评人”。著有《南沙探秘》、《游方记》、《盛开的紫荆花—一个内地记者眼中的香港》、《香港回归十年志(2003卷)》、《平等的目光》等,中央电视台《亲历·见证》栏目为其拍有纪录片《双城故事:爱在他乡》。(来源百科)

文:斯雄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海博 审校:小璐 审核:邓传功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五禽戏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五禽戏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

五禽戏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

五禽戏,华佗,陈静,患者,习练,亳州,肺炎,亳州市,神态,动作,医生,医院,湖北,方舱,疫情,吐纳,斯雄,华佗五禽戏,中医,人体,人民日报,健身法,全身,功法,功效,功能,心肌,来源,气血,网友

2020-08-23 #短篇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导游,游客,中国,中国故事,故事,使者,大赛,人人,客人,李德,文化,桥梁,盆景,职业,张超,国家旅游局,知识,选手,起源,银奖,传播,储备,房博,中一,中华文化,主力军,内容,历史,名片,地理

2020-07-29 #短篇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人民,想知道,民众,书法,外国,外国人,文艺,魅力,中国人,了解中国,习近平,曲音,中国作家,中国风,时代发,世界观,中华文化,京剧,文艺作品,品位,优秀作品,人生观,价值观,关注度,作用,作品,戏剧,形象,国画

2020-04-25 #长篇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这样讲述“海味”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这样讲述“海味”中国故事

读者,文章,中国,中国故事,受众,传统文化,人物,我国,习近平,发展,典型,总书记,栏目,语言,讲故事,传播,工作,国家形象,宏大叙事,人民日报海外版,个案,事件,众生相,印象,媒体,客观,小标题,展示出,方式,才能

2020-06-13 #长篇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让“小家”故事传遍“大家”

《人民日报》海外版:让“小家”故事传遍“大家”

节目,中国,好家庭,老兵,家的味道,家风,饭米粒儿,家文化,辽宁卫视,亲情,家庭,故事,时代,社会,表现手法,中国文化,习近平,中得,大台,容和,辽宁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一面镜子,人文精神,上线,中心,主题,海外版,刊文,作用

2009-06-07 #短篇故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知否?知否?我姓“木昜杨”汉字故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知否?知否?我姓“木昜杨”汉字故事

汉字,木易,故事,说文解字,四郎探母,穆易,羊益切,金庸,京剧,会意字,反切,声母,字形,形声字,日月,秘书,象形,阴阳,韵母,隐姓埋名,链接,古阳,唐颜师,应是,杨延辉,杨康,杨铁心,杨铁,段玉裁,许慎

2020-07-11 #故事阅读

《 人民日报海外版 》:知否?知否?我姓“木昜杨”汉字故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知否?知否?我姓“木昜杨”汉字故事

汉字,木易,故事,说文解字,四郎探母,穆易,羊益切,金庸,京剧,会意字,反切,声母,字形,形声字,日月,秘书,象形,阴阳,韵母,隐姓埋名,链接,古阳,唐颜师,应是,杨延辉,杨康,杨铁心,杨铁,段玉裁,许慎

2020-07-26 #故事大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知否?知否?我姓“木昜杨”汉字故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知否?知否?我姓“木昜杨”汉字故事

汉字,木易,故事,说文解字,四郎探母,穆易,羊益切,金庸,京剧,会意字,反切,声母,字形,形声字,日月,秘书,象形,阴阳,韵母,隐姓埋名,链接,古阳,唐颜师,应是,杨延辉,杨康,杨铁心,杨铁,段玉裁,许慎

2020-07-2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