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镇江金山寺

时间:2020-08-23

仙游民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85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明帝时。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七峰亭、妙高台、楞阁台等环绕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龙洞等镶嵌山壁;大雄宝殿旧址、天王殿、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顶:各种建筑以曲廊、回檐和石级相连,形成楼上有塔、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金山寺有许多历史典故与动人传说,《白蛇传》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妙高台苏东坡赏月起舞等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为重现《白蛇传》精彩,镇江市斥巨资打造中国首个神话主题的水景秀,该秀以金山寺为背景,用现代化的手法完美呈现了《白蛇传》水漫金山的故事。中文名称金山寺外文名称jinshansi地理位置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金山公园内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开放时间早8:00 晚上17:00景点级别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门票价格60著名景点雷峰塔金山寺简介金山位于距市中心西北约4公里处,海拔43.7米,占地面积10公顷。金山原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唐杜光庭文曰“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宋沈括诗云“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清冷士嵋则称“江光浮岛屿,潭影浸楼台”。直至19世纪70年代,金山才逐渐与南岸相连。 金山以绮丽著称,寺宇金碧辉煌,鳞次栉比,一塔耸立峰巅,直指云天,无论近观远眺,总见寺而不见山,向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承德避暑山庄的“天宇咸畅”,以及扬州瘦西湖的“小金山“等都借鉴了这种“山被寺裹”、“塔拔山高”的建筑艺术。 金山山名甚多。晋代因其孤立江心,名为“泽心”;东晋淝水一战,囚氐人于此,遂改称“氐俘”;又因其形若碧玉浮水,南北朝时有“浮玉”美名;唐时相传法海和尚掘土得金,故称“金山”;宋初又曾名“紫金山”,真宗时改名“龙游山”,等等。金山,雄峙在镇江市区西北的长江南岸,山势镇江金山寺巍峨,风景优美,有“江南诸胜之最”的美誉。金山寺依山而建,从山脚到山顶,殿宇楼堂幢幢相衔,阶梯成叠,长廊蜿蜒,台阁相接,把整个山密密地包裹起来。远望金山寺,只见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群和高耸入云的慈寿塔,看不见山,故有“金山寺裹山”之称。与焦山定慧寺“焦山山裹寺”形成鲜明的对比。金山寺历史江天寺,又称金山寺,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东晋。《金山志》载:“山有佛寺,始建于晋明帝时”,即323 325年间,初名泽心寺。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令名僧宝志、僧佑在金山举行盛大水陆法会。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四载:“所谓水陆者,因梁武帝梦第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保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帝因去公之劝,搜寻贝叶,早夜披览;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类意,用制仪文,遂于润州(今镇江)金山寺修设。帝躬临地度,命僧佑禅师宣文”。这就是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之始。金山寺也因此而驰名天下。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仪式。宋代以后流行全国,内容是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主要活动有结果洒净、遣使发符、请上堂、供上堂、请下堂、供下堂、奉浴、施食、授戒、送圣等。举行这些法事活动,最少得7昼夜,多者49天。参加法事的僧人少则48人,多是上百人,十分隆重。宋朝元丰七、八年间(1084 1085年),名僧佛印住金山寺时,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佛印亲自主持,规模宏大,遂以“金山水陆”驰名天下,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四明人史浩尝过镇江金山寺,仰慕这里水陆道场之盛,乃施田百亩,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元朝延佑三年(1316年),朝廷在金山寺举行盛大的水陆道场,命江南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参加僧众1500人。至治二年(1322年)又举办了一次规模宏大的水陆法会。正印《金山大会归堂》称:“金山大会,诚非小缘。山僧得与四十一人善知识,一千五百比丘僧,同入如来大光明藏,各说不二法门,共扬第一义谛。”可见,金山寺的水陆道场在历史上享有盛名。正由于金山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历代对它都倍加关注。唐代武则天的侄孙灵坦出家后,任金山寺方丈,相国裴休的儿子出家后,也曾任金山寺方丈。宋神宗把高丽金钵赐给金山方丈作佛印。元代皇帝在此举办水陆大会,赏赐甚丰。明代释澈法师任金山方丈时,曾为万人开堂传戒,皇帝赐袈裟一件。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多次游金山寺,题字作诗,赠送藏经珍品。金山寺主要传禅宗临济宗,与高旻寺、天宁寺、天童寺并称为禅宗四大丛林。明代周忱在《赠文海禅寺还金山序》中说道:“历代以来,僧伽攸聚者,常以于计;禅林老宿之欲倡其道者,常在于此,诚四方掸刹之冠。”金山寺历代高僧辈出,唐代有灵坦、法海;宋代有佛印、宝印;元代有应深、行端;明代有德全、正性、释澈;清代有起乐、明诠、观心、隐儒。近代有宗仰、太虚等。金山寺不仅是著名的佛教寺院,而且珍藏着众多的珍贵文物。如今,金山寺最为著名的文物是苏东坡的玉带、诸葛亮的战鼓、文徵明绘的金山图以及周鼎,并称为“金山四宝”。历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如王安石、苏轼等都多次畅游金山留下许多诗文书画、碑刻,有些成为千古绝唱。唐朝诗人张佑的诗曰:一宿金山寺,微茫水国分;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影中流见,钟垢两岸闻;因悲在城市,终是醉醺醺。宋政治家王安石《题金山寺》一诗也很有气势:天日苍茫海气深,一船西去此登临;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到古今。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中秋,东坡携友重游金山,江涛滚滚,月色如画,命绹歌咏了熙宁九年(1076)在密州写作的千古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东坡还给金山寺题了一首回文体诗,描写了金山寺的迷人风光: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金山寺自东晋至今,历经沧桑,屡有兴废,曾用名江心寺、泽心寺、龙游寺等。1948年发生火灾,大雄宝殿和藏经楼毁于一炬。1949年后,政府几次拨款修整寺庙,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山寺重新交给佛教团体管理,对寺庙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在慈舟方丈带领下,1985年动工重建大雄宝殿,1990年建成并举行了大殿落成及佛像开光仪式。新建的大雄宝殿既保持了佛教寺庙的建筑特色,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歇山重檐,飞椽斗拱,雕梁画栋,坚固庄严。红色廊柱,黄色琉璃瓦,内外是精美的彩绘。把殿堂内外装饰得金碧辉煌。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大佛,仪态安详,端坐在正中的莲花座上。两边是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佛背后是巨大的海岛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萨、护法诸天隐现其间。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海岛观音独占鳌头,两侧侍立善财、龙女,法像庄严。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领。 寺内还有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华藏楼、枕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主要殿堂,还有大彻堂、三禁堂、玉鉴堂等。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山之巅的慈寿塔。慈寿塔最早建于南朝齐梁时代,原为两座宝塔,南北相对而立,后倒坍。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 1100年建成一座八角七层塔。明朗隆庆三年1569年,明了法师重建,清同治、光绪年间加以修葺。现存的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砖身木檐,仿楼阁式,七级八面,每级四面开门;在楼梯盘旋而上,每层有走廊和栏杆可凭栏远眺,面面景色如画。东面焦出如碧玉浮江,南面长山葱葱郁郁,西面的金山鱼池波光粼粼。北面的瓜洲古渡在烟波中若隐若现。王安石在《金山》诗中生动描绘了登塔感受: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金山还有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四大名洞”。其中法海洞最为有名,洞中供奉着法海和尚的石像。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远相裴休之子。他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法海修庙盖屋重续香火,被称为“开山裴祖”。法海圆寂后,弟子们在他坐的石洞里雕了这尊法海石像供奉他。民间有法海和尚自恃神通广大,干涉青年婚姻的传说,《白蛇传》使法海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它的传奇色彩反而掩盖了作为金山寺祖师、一代名僧的本来面目。金山寺与日本佛教界也有较深的源缘。唐代以来,不少日本僧人飘洋过海,来金山寺参禅学经。唐代有空海法师,宋代的荣西、觉心、成寻,元代的古沅、邵元等僧人,都到过金山寺,为中日两国佛教界的交流作出了贡献。金山寺相关传说水漫金山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为民间传说《白蛇传》。说是有一条白蛇修炼成人,即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嫁给青年许仙,日子过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这事,就游说许仙出家,并把许仙诓藏寺中。白娘子来寻夫与法海打斗起来。白娘子施法术,霎时大水滚滚,虾兵蟹将成群一齐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为长堤拦水,水涨堤也长。白娘子不能获胜,只得与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炼,等待报仇机会。后许仙逃出寺来,法海又使法术将白娘子镇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后来,青蛇击倒雷峰塔,与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进螃蟹腹中。白娘子与许仙又恩爱地生活在一起。 自由和幸福,是人们热烈的追求,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神奇的传说总是牵动人们的思绪,人们多同情许仙白娘子,怪法海多事。不过考察起来,金山与蛇的确有些渊源:金山寺开山祖师唐灵坦和尚初到此时一片荒芜,只得在山后的石洞坐禅。传说那洞里有毒气,人触即死,但灵坦一到就借佛力将其收伏。这洞就是现在的白龙洞,内有一条石缝深不可测。第二代祖师唐释法海裴头陀到金山修行时也是寺破屋塌,刚到半山悬崖的石洞参掸,忽然脑后刮来腥风臭雨,只见一条桶粗的大蟒盘在那里盯着法海,法海仍打坐不动,后来大蟒游入长江。消息传开,来金山的人也多起来了,而那洞就叫法海洞。相传,法海有一天在江边挖土,竟然挖到了一批黄金,就将黄金献于皇帝。敕命将黄金返回作修复寺宇之用,并赐名金山寺,由法海住持。白蛇传,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奇妙的艺术构思,生动曲折的传奇情节,塑造了娘子、许仙、小青、法海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白娘子水漫金山”是白蛇传中最精彩的一折可简述故事内容,从此,便有了“水漫金山”之说,使金山名扬天下,不论是人以物传世,还是物以人扬名,“白娘子漫金山”故事里多次描绘了金山寺、白龙洞、法海洞、保和堂等镇江的名胜古迹,使镇江城和金山与“白娘子漫金山”的故事结下了不解之缘。梁红玉擂鼓战金山提起梁红玉这位巾帼英雄,人们便会想到她击鼓战金山的历史故事。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率十万金兵,乘数百艘战船,朝镇江杀来, 浙西制置使南宋名将韩世忠,驻防镇江,他率八千水师,负责阻击金兵,夫人梁红玉与韩世忠订下了,利用有利地势,将敌诱黄天荡,然后围而歼之的方略,为了鼓舞士气,梁红玉在金山妙高台上,为将士们击鼓助威,这一仗韩世忠大破金兵金兀术损失惨重,败北而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芳。金山寺景观一、金山寺古迹[江天寺] 始建于东晋,唐朝起通称金山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改称江天寺。清代,与四川的宝光寺、文殊院,浙江的高明寺并称我国东南“四大丛林”。千年古刹,迭经兴毁,清咸丰间,毁坏严重,光绪间重建。民国37年1948年4月又遭火灾,大雄宝殿、藏经楼、妙高台等殿宇房屋三百余间同时被毁。解放后,人民政府曾几经整修,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寺庙归还僧人。现殿宇正陆续恢复和新建。 [山门] 位于天王殿前,坐东朝西。建于民国初年,上悬“康熙御笔之宝 江天禅寺”匾是1982——1985年间伪造的,原悬挂于天王殿外的康熙御笔“江天寺”匾毁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战火。山门外有石狮一对。 [天王殿] 位于山门后,明正统年间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居中塑弥勒佛,旁置四大金刚,在“文化大革命”中全部被砸毁,现已修复。 [大雄宝殿] 位于天王殿后。明正统年间建。民国37年1948年4月,毁于大火。1985年10月开工重建①,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程前来参加奠基仪式。 [蕲王殿] 位于大雄宝殿左侧,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封蕲王建。 [观音阁] 又名观音殿、大士阁。位于大雄宝殿后山崖上。明永乐八年1410年太监郑和创建,清同治年间再建。现为“金山四宝”陈列室。“金山四宝”即周鼎、东汉铜鼓、东坡玉带和文徵明《金山图》。周鼎,相传为2700多年前的西周青铜器,当时的北伐统师遂启祺受宣王赏赐而作,故全称“周遂启祺鼎”。清光绪十年1884年湖北汉阳叶志先赠送金山寺收藏。东汉铜鼓,鼓状铜器,系清代镇江知府魁元赠予金山寺。民间称为“诸葛鼓”,传为诸葛亮创制,正之可作战鼓,反之能做炊具。东坡玉带,相传是宋朝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打赌输在金山的。缀有20方玉片,形状各异,有长方形、圆形、心形。虽经历900年,仍光洁如鉴。清初四方玉片被毁,乾隆帝命玉府补之。金山图,系“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所绘。画中江水苍茫,金山中流。左为文徵明题诗,后有历代名人题跋。另陈列有“雪浪石”。石为长方形,白色,一面石纹奔腾如浪,一面篆书小诗。相传为原置定州苏公祠雪浪斋内的苏东坡故物。清末为两江总督端方所有,后被厦门林氏买去,又转归镇江于小川,不久湮没在于宅蔓草乱石之中。解放后,于氏后人赠送金山寺,至今完好无损。 ①1990年10月落成。 [夕照阁] 位于观音阁西下。内存清乾隆帝历次游金山书题碑刻七块。 [奎文阁] 又名文魁阁,在观音阁南。南宋高宗赵构游金山时建,后久废。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慈寿塔] 位于金山西北角。创自齐梁,宋时为双塔。至明隆庆三年1569年在原北塔址重建一塔,改名慈寿塔。清咸丰三年1853年复毁于战火。金山住持隐儒自行募修,耗银29600两,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建成,仍名慈寿塔。解放初维修时改木制栏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后曾多次修葺整饰。 [江天一览亭] 又名留云亭。位于山巅妙高峰。宋朝始建,因亭高留云故名。清康熙帝游金山时书“江天一览”四字,勒石亭内。咸丰三年1853年亭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年复建,时两江总督曾国荃临摹康熙帝题字复刻石置于亭内,改名“江天一览”亭。解放后曾多次整修,在“文化大革命”中碑毁,1977年重新勒石亭内。 [楞伽台] 又名苏经楼,位于金山东南侧山腰。宋元丰年间,苏东坡的老师张安道传授给他一部《楞伽经》,并要他印送结缘。金山住持佛印说:“印施有尽,若书而刻之则无尽。”因此,东坡就住在金山抄经,后雕版藏于金山。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寺僧宝印创建楞伽台于方丈室右,并于台畔写经处筑“楞伽室”,以纪念东坡书经之事。自宋至清,几经兴废。清光绪五年1879年,寺僧六安移建于禅堂楼上。民国时,方丈霜亭又移至东南角上今址,扩建几层楼台,台外有廊。解放后,廊中建一方亭,1978年辟为接待室。 [七峰亭] 位于金山西北半山腰,原为七峰阁。解放后改建为亭,六角木柱。1979年重修,并悬亭匾。 [法海洞] 原为裴公洞,位于金山北侧、慈寿塔下,曾名蟒洞。裴公,唐代高僧,人称裴头陀,民间传说为法海。自幼出家江西庐山,后来金山,其时满山荒芜,只得在此洞参禅打坐。曾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最终果成晓谕海内外的名山大寺,而被尊为”开山祖师”。后人雕法海石像于洞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78年重塑。 [白龙洞] 位于金山西北麓。原名龙洞、珠洞,俗称蟒洞、龙门。洞深约7米,仅容一人拱身进出。内有白娘子、小青青塑像,高约1米。洞壁篆书”古白龙洞”。洞上有亭一座。 [玉带桥] 位于白龙洞旁。明万历年间建,桥长16米,桥栏为白色大理石砌成,形同东坡玉带,故名。 [御码头] 位于朝阳洞北。有13级台阶,作半月式,两侧护有石栏,左右原为钟鼓楼。清咸丰年间被毁。传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游金山时都由此登岸,故名”御码头”。 [朝阳洞] 位于山之东隅日照岩下,因古时洞内有石琢观音像,故又称观音洞。洞额刻“朝阳”二字,洞上崖壁书有“日照岩”三字,洞深5.5米。 [古仙人洞] 位于金鳌岭下。原为道教遗址。洞深6.6米。传古有仙人居此,故名。后洞内曾设观音像,又称白衣洞。洞口石壁筑有半亭一座。 [信矶] 位于朝阳洞北,一名至信矶,或称戏鼋石。相传古时石下江中有鼋群,每僧至矶上敲木鱼,呼之应声而出,故名。 [钓鱼台] 在信矶旁,原名盘陀石。相传为苏东坡钓鱼处故名。 [鹘山] 位于金山寺东北角,又名鹘峰、鹘岭、鹘石、善财石、舵山等,俗称猢狲石。原突出于江涛之中,清光绪年间随金山上陆。相传古时有雄雌二海鹘栖于上,遂名鹘山。又因其如瞻礼参拜状,而金山之岭名妙高峰,引善财童子妙高峰参访德云比丘典故,而名之为善财石。若将金山比作舟,鹘山恰似舵,所以又有舵山之名。 [塔影湖]、[云根岛] 位于金山之西。塔影湖,又名人工湖,凿于1958年,因金山宝塔倒影于湖中故名。湖东北有云根岛,枕湖连岸,原为江中一排奇石,又名石排山、笔架山和三岛。岛上建有正方形攒尖顶小亭一座,名“云根风月亭”。岛侧传有东晋文学家郭璞衣冠冢,现仅剩一巨石为其标志。 [天下第一泉] 位于金山之西,濒临塔影湖。唐刘伯刍评全国泉水为七等,而以此泉为第一。唐时,泉尚在江中,江水受云根岛阻挡,分为三泠水曲为泠,而泉在中泠之下,故又名中泠泉,或名南泠泉,宋代名龙井。该泉有名,除水质好外,还因取之不易。传说要在“子午二辰”,用铜瓶或铜葫芦,缒下到一定深度取水,否则即非中泠泉真味了。此泉上岸后曾一度迷失,后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被候补道薛书常等发现,遂砌池建亭,由常镇通海道沈秉成写记立碑。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修池周石栏,于池壁亲书“天下第一泉”。并拓地2.7公顷,开塘种植荷菱,又筑土堤,抵挡江流冲击。解放后,沿塘植柳,堤与金山河相连处建“红桥”,与翠柳碧荷相映。主要景区一度被宾馆占用。1980年,园林处收复后疏整,淘清池底,然已无泉源,仅有天然气泡从池底外冒。经专家鉴定,由于50年代中期在距中泠泉数十米处建造宾馆,破坏了泉道,致使泉水受阻。目前正在勘察研究,拟定钻探泉源打通泉道的方案,争取早日复活泉眼。泉前有古茶楼,又名水陆堂,几经毁建。解放初筑为两层,因楼久失修,1980年园林处收复后修缮。楼下壁间南侧嵌有沈秉成书“中泠泉”石刻,北侧为张秉成“中泠泉记”及薛书常、陈兆熊书“中泠泉辨”石刻。泉后有亭,取“以水为镜”意,名“鉴亭”。此亭后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光绪年修。解放初于池南再建,亭内八角重檐,双层立柱,直径7米。后白蚁遍蛀,1980年又重新治理整修。 [百花洲] 位于金山西侧,塔影湖畔。1978年建成,占地1.86公顷,为金山公园花圃,建有温室、盆景园等。二、湮没的古迹[妙高台] 又称晒经台,位于大雄宝殿后山腰。宋元祐元年1086年,寺僧佛印凿岩创建,原在山巅,几经兴废,现仅存平台,面积约190平方米。妙高台历来为中秋赏月佳处。相传几百年前一个中秋节夜晚,天宇四垂,一碧无际,江流汹涌,月色如画,苏东坡与寺僧佛印等共登妙高台赏月,东坡请著名歌手袁綯即席吟唱他为怀念弟弟所作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传说梁红玉曾在妙高台上击鼓督战,抵抗金兵。 [留玉阁] 位于原藏经楼北侧。明万历年间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筑为亭,改名东坡阁,藏东坡玉带其中。民国37年1948年毁于大火。[文宗阁] 位于妙高台南麓。清乾隆年间建。初藏《钦定古今图书集成》5020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藏《四库全书》一部,计36547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藏书被英军毁大部,咸丰三年1853年书与阁俱毁于战事。三、金山公园金山公园位于金山寺东南,面积21.7公顷。民国25年1936年,江苏省政府建设厅曾规划筹建金山公园,后因日军入侵而未能实施。解放后,于1953年建金山公园。曾先后修筑百花厅、三思桥、扇面亭;相继建成溜冰场、露天舞台、展览馆、紫竹林饭店、茶社等公共服务设施。1976年后,重新整饬园景园容,扩建金鱼馆、盆景园。又开辟腊梅岭、桂花岭、竹园、枇杷园等景点,使游览面积逐年增加。1977年,由市妇联组织本市几家工厂及个人捐赠设备,在金山公园内建成市区第一座儿童乐园。公园还利用水面区域,养鱼植藕,增设小划船、机动船,提供水面游览服务。1983年,建立金山公园工艺厂,制作雕刻、灯彩等工艺美术品。1985年游客为118万人次,最高日达2.9万人次,年接待海外游客6883人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镇江金山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游镇江金山寺 寻找传说中的法海

游镇江金山寺 寻找传说中的法海

金山寺,琪琪,小时,镇江,大雄宝殿,依山,来一碗,中国,地方,塑像,套票,杭州,白蛇,细节,老板,释迦牟尼,阿弥陀佛,传说中,不要钱,焦山,金山,一碗面,普陀寺,亡灵,法海,大战,停车费,假日,区别,全景图

2019-03-30 #经典故事

探秘镇江金山寺 白蛇传《水漫金山》的故事发生地!

探秘镇江金山寺 白蛇传《水漫金山》的故事发生地!

法海,金山寺,许仙,金山,白娘子,镇江,长江,慈寿塔,人们,江南,神话故事,白蛇传,雷峰塔,乾隆,东朝西,依山,后许仙,苏东坡,裴休,大家好,上金山,东下,座山,赐名,幕前,发生地,印象,下期,世人,中流

2013-08-04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白蛇传”现身 镇江金山寺惊现白蛇青蛇

民间故事“白蛇传”现身 镇江金山寺惊现白蛇青蛇

白蛇,直径,青蛇,胡秀华,本报讯,四大,发生地,人员,地方,性善,爱情故事,白蛇传,色彩,白龙,眼珠,红色,记者,蟒蛇,雪白色,金山寺,逗人喜爱,我国人民,上一层,十分罕见,告诉记者,小青蛇,民间传奇,从头到尾,无独有偶,在同一

2020-08-24 #长篇故事

雷锋塔在杭州 金山寺在镇江 《白蛇传》中为什么会在一起?

雷锋塔在杭州 金山寺在镇江 《白蛇传》中为什么会在一起?

人们,裴修,雷峰塔,金山寺,吴越国,裴文德,法海,客商,杭州,白蛇传,白娘子,镇江,修之子,修佛,游僧,理佛,翰林学士,向南,圈后,多客,塔下,有仙,老和尚,中国,丝绸,中转站,事情,佛法,佛像,儿子

2007-08-24 #故事阅读

神话故事也有冤案 镇江金山寺告诉你法海和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神话故事也有冤案 镇江金山寺告诉你法海和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金山寺,法海,神话故事,裴休,金山,白蛇传,大坏蛋,传说,儿子,修庙,佛有缘,金山上,创建了,人人,功臣,信仰,佛教,坏蛋,寺庙,开山鼻祖,寺院,战乱,旅游景点,爱情故事,白娘子,神话,高僧,镇江,种地,是这个

2012-09-14 #小故事

《白蛇传》发源于河南?完善于杭州 非遗放在了镇江

《白蛇传》发源于河南?完善于杭州 非遗放在了镇江

镇江,白蛇传,传说,版本,白蛇,许仙,杭州,法海,金山寺,裴文德,鹤壁,三塔,情节,西湖,雷峰塔,国家,故事,黑山,许仕林,男主角,内容,地方,寺庙,白娘子,禅师,缘由,起源,鹤壁市,奚宣,金山

2008-10-11 #故事阅读

城市山林 天下第一江山 江苏镇江最美的八个旅游景点

城市山林 天下第一江山 江苏镇江最美的八个旅游景点

镇江,焦山,金山,镇江市,游客,茅山,北固山,景区,南山,景点,西津渡,京口,中国,人们,仙人洞,历史,古街,名胜古迹,恒顺,润州区,甘露寺,金山寺,风貌,乾隆,张祜,隆昌寺,始建于,醋文化,东吴路,体验馆

2014-08-28 #小故事

镇江最著名千年古寺 西游记白蛇传中都有记载 门票60游客不多

镇江最著名千年古寺 西游记白蛇传中都有记载 门票60游客不多

金山寺,佛寺,镇江,西游记,北固山,历史,小岛,电视剧,江南,长江,西津渡,中曾,吴承,唐三藏,多古,梁红,焦山,白素贞,金山,一渡,寺上,家的地方,剧中,个人,传统,人们,作者,包裹,场景,味道

2020-09-0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