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南宋第一桥 深藏仙游古邑中

时间:2020-08-23

仙游民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4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原标题:南宋第一桥,深藏仙游古邑中

图文:余永东

视频:一泓伊豆

《印象惠政桥》

导语

我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石拱桥,宽大,高耸,承载着人间的烟火味。商旅、士子、晓色黄昏,牛羊、稻麦、时事奇闻,无不从此经过,像一条历史的抛物线,光扬着兴化府的春秋。

宋时之古邑,乃如今的游洋镇。第一次见到 惠政桥,是我上中学的时侯。在我上中学之前从未来到镇上,所以未曾见惠政桥。

我是乡下来的孩子,小时候只知道天的高度就是门前山的高度,镇上,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只听长辈们说过去“ 古邑”,采买些农用品,比如稻谷种子、锄头、化肥之类的东西,没听说过惠政桥。

1989年,那年秋季开学时,大哥陪我去 游洋中学报名。报名之后大哥说带我去镇里的街上走走,要带我去看一座弯弯的古桥,惠政桥。

经过镇政府大门,拐过边上的围墙,就看到 游洋溪了。大哥指着不远处的溪面上一座高高拱起的石桥说,那就是 惠政桥。等我们穿过溪边上村子里的石头路时,就离惠政桥越来越近了。

靠近桥的石头路,右边是民居,左边是打着篱笆的菜地,弯弯的桥身恰好在篱笆墙的上方,看得清清楚楚。单孔桥,两岸不过五六十米宽,桥身却高高拱起,与两岸的民房差不多高,古朴,凝重。

走上石拱桥,台阶面很光滑,反射着秋日的阳光。青色的,是绿豆青石反射的颜色,像古桥闪亮的眼神,问候着我这个乡下来的孩子,第一次走出深山的孩子。

我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石拱桥,宽大,高耸,承载着人间的烟火味。商旅、士子、晓色黄昏,牛羊、稻麦、时事奇闻,无不从此经过,像一条历史的抛物线,光扬着兴化府的春秋。

弯弯的桥像弯弯的月亮一样,倒悬在水面,月亮上有行人来来往往。今天,我也走入其中,仿佛从深山老林里一下子走到了天上。站在桥上,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俯瞰全镇,寥落的民房,平坦的马路,宽阔的田野,桥下的一溪之水如绸缎般绵柔,将眼前的景象一一串联。桥上是另外一个世界,像是古人智慧高度,也是老百姓的福祉。

桥栏杆,以石柱与石条相连。粗糙,却简约。石栏杆上没有被磨损的地方,石柱上,外围,已长满了石斑苔,石缝里生长着许多我不认识的藤蔓,有花有果,点缀着桥,像戴在拱桥头上的花环,和石桥一样顽强、古老。在岁月里,与南来北往的人共风雨。

翻过桥,用一个翻字请不要惊讶,我从这个桥头看不到对岸,像才要翻过一座山那样,有些费劲,但也有期待感。

与桥相连的那一头有一座亭子,亭前有一石碑,是建桥时的立的,记载着建桥的事迹。文字多数已风化,很难辨认,只见时代是 南宋隆兴。

过桥了就是镇上的古街道,那是一条用自然石头铺设的街道,约两三百米长,沿街都是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店面都是木板做的。我们在桥头第一家买了些糕点当点心,休息了一会儿才去新的街道,新街道那边有车站,大哥要去福州上大学。

从那时候开始,去街上的路我都往这边走。从镇政府往街道有两个方向,另一个是通过新的大桥,大桥可通车辆,惠政桥只能通行人。

九月,在惠政桥头的田边靠近溪岸处,有一棵芙蓉花开得正旺。在我还未靠近桥头时,花在对岸,和我距离桥的位置差不多远。只见溪水中倒映着粉红色的芙蓉花和弯曲的桥影,岸上田野里稻谷已经泛黄,桥那头的瓦屋古色古香,青灰的瓦,粉白的外墙,偶有炊烟,眼前像一幅秋色迷人的画卷,对于从小就喜欢涂鸦的我,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记得是第二年的春天,下着绵绵的雨。那天中午我打着伞又来到了惠政桥,朦胧的雨中看风景有着朦胧的美。我在桥上望着木芙蓉的方向,只见春田里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溪水已涨了不少。雨天也有人在溪边洗衣服,镇政府和比较远的民房若隐若现,远山朦胧。古街上行人稀少,或许和雨天有关,过了早市,也听不到做买卖的吆喝声,正适合我独自欣赏两岸的景色,有点入神。

“嗨,余同学,你一个人在这里干什么呢?” 声音从古街的方向传来,我侧身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小丫同学。

“哦,没什么,刚才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个文具盒呢。”

“这么巧啊,你上学往这边走吗?”

“嗯,我家就住在古街的那一头,每天都要经过这座桥。” 说着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小丫是我们班里最漂亮的女生,也是我们游洋中学的校花。高挑的个子,明亮的大眼睛,活泼开朗,扎着两条小辫子,绑着红绸缎的蝴蝶结,站在高高的桥上显得落落大方。

“走吧,我们一起上学去。”“好的。”并问我是不是特别喜欢这座桥,在桥上看风景来着。“那你可知道这桥的来历,这可是有故事的桥,正好让我说给你听吧。”

惠政桥始建于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由兴化知县陆楠倡建,并建有一座桥头亭。当落成不久时,县衙因耗资过多导致亏空,知县上报朝廷支援,朝廷便派一巡抚来兴化县落实情况,巡抚与知县来到此桥,在桥头亭休息时知县介绍了建桥的艰难,以及为全县民众交通创造了便利与安全,并请巡抚命名。巡抚便取"惠政桥"为桥名,彰显惠政治理之意。

清代乾隆二十年有过重修加固,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当时兴化县设在古邑,现在的游洋镇。古邑是一个县城的经济文化中心,各方面往来的人特别频繁,原来只是在石墩上架上几根木头充当桥梁,遇到山洪就被冲毁,劳民伤财,给整个地区的生活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于是知县决定倾力建桥,倡导乡绅带头捐献,集全县之力,才建成惠政桥。

有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兴化县要建一座“ 桥头看不见桥尾”的长桥。按原先设计的石拱桥建起来要花很多钱,工程期也比较长,为了能筹到更多的资金,为了减轻本地百姓的负担,知县向本县之外的地方多方募捐,用了夸大其词的方法。后来巡抚来时知县带他站在桥头中央看,果然见首不见尾,也就不追究其夸大之罪了。当然,这是趣谈,我们且付之一笑,不可信。

惠政桥桥长五丈,高五丈,宽一丈二。桥面高出路面两丈有余,所以有“桥头看不见桥尾”之说。从特定的位置上看,确实如此。

小丫祖辈都住在这里,自然说得头头是道。她说她也喜欢惠政桥,小时候就常在桥头玩耍,桥头是乡人闲暇时聚集的地方,听老一辈人谈起关于惠政桥的传说。她小时候也半信半疑,但此趣谈仍然是古邑人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知不觉中,三年的时间就过去了,不知道从惠政桥上经过 多少回,青石阶,芙蓉花,溪水,稻田,民居,小丫的蝴蝶结,在我印象里至今挥之不去。

小丫同学从毕业后也没再见到过。我也从山里走向城市,到处去谋生,就很少从惠政桥经过了。直到1999年的那个秋天,一场台风引发的山洪冲毁了古老的惠政桥,冲毁的还有桥头的堤岸、古街和部分民居,包括小丫的祖屋。那如画卷般美丽的古桥景致瞬间化为乌有,听说了真教人不敢相信,直至年关回家时还特地去看了一下,只有溪水哗哗如故,旧迹全无,实在可惜。

现在看到的是2000年在原址上模仿旧貌新建的惠政桥,古韵虽然不再,但加之两岸拓宽,高度增加,气势尚存。

时有经过游洋镇,我最先想起的是少年时见到的惠政桥。回想大哥带我第一次走过见到的模样,无数次独自临近的感觉,以及小丫同学给我讲述的故事,古桥的印象又在我脑海里浮现。

庚子春天,我又来到了惠政桥,因为前几天做了一个梦的缘故。梦里的惠政桥如长虹一般连接在两岸之间,桥头的民居皆是黛瓦白墙,沿岸垂柳依依,繁华盛开,桥下渔船穿梭其中,俨然一副江南水乡的模样,像我最初喜欢你的样子。

林光华/摄

拱桥,犹如弯月出水。溪上,有白鹭飞过。

一座桥,于时空之中,它可以重复的存在于同一个地方,只要我们有这种能力。

如今的惠政桥,迎来了它的重生,见证的是新时代的繁盛,也是古邑人民千百年来的骄傲。有时代的文明为它记录,虽然它本身不知道沧海桑田变迁的悲伤!

惠政桥,行人依旧往来。远山,浮云,粼粼的波光,尽归桥涵。岸边修筑了休闲景观带,老街已是旧貌换新颜,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的楼房。唯独"惠政桥"三个不变的文字,镌刻在桥中央的石块上,重昭日月。

我愿意将古桥之殇领悟成鉴道之法,不被世人所遗忘。愿我们的生活与自然的力量和谐,共荣。

惠政桥两岸,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题惠政桥》

余永东

驿路接风尘,形虹几忘身。

千年凡过客,谁不说贤臣。

旅游小贴士

惠政桥地址:仙游县,游洋镇,

游洋街往游洋溪尽头。

作者简介

余永东,网名 画满楼。一个喜欢写诗的画家,或者说是一个喜欢画蝴蝶的诗人,喜欢自己撰的一句话:勤能补拙,愚字本来有心。仙游县 飞山诗社成员,仙游作协会员,摄影爱好者。

配乐 王俊雄《琴书消忧》

责任编辑 子笛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南宋第一桥 深藏仙游古邑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跨越黄河第一桥 为了这种动物的迁徙 特意提高桥墩

跨越黄河第一桥 为了这种动物的迁徙 特意提高桥墩

鸟类,黄河,桥墩,影响,晋陕,米左右,高铁,陕西,黄河第一桥,特大桥,米以,将山,全长,全国,候鸟,合阳县,列车,大桥,噪音,天鹅,天堂,山西,建筑,建桥,我国,永济市,桥梁,气候,水源,灰鹤

2015-10-08 #短篇故事

甘肃“天下黄河第一弯” 黄河首曲第一桥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甘肃“天下黄河第一弯” 黄河首曲第一桥屹立41年 至今正常通行!

玛曲,黄河,冻土,玛曲县,黄河大桥,天下,大桥,母亲河,拱桥,公里处,中华民族,两岸,人们,县城,景观,桥基,格萨尔,沿河,红日,黄河水,黄河九曲,向东,山发源,方都,木道,西奔,麦哲,和西,牛羊成群,第一桥

2013-04-28 #故事大全

甘孜大渡河上的兴康特大桥 “川藏第一桥”名不虚传

甘孜大渡河上的兴康特大桥 “川藏第一桥”名不虚传

大桥,康特,川西,四川,康定,雅安,第一桥,印象,甘孜,大渡河,荷花,施工,东嘎寺,关第,海仙,雅康,一桥,交汇处,在建中,大桥下,熊猫基地,杜甫草堂,最后一站,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听到了,乐山大佛,主桥,两岸,主跨,今天上午

2016-05-04 #故事阅读

从长江第一桥到中国“新名片”——中国桥梁的“成长”故事

从长江第一桥到中国“新名片”——中国桥梁的“成长”故事

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设,桥梁,施工,桥墩,中国桥梁,工艺,中铁大桥局,帕德玛,企业,建桥,缝隙,铆钉,中国桥,江底,混凝土,杨志德,管柱,中交二航局,第一桥,世界上,建设者们,世界,二维码,孟加拉国,工地,技术,老人,长江大桥

2017-09-01 #小故事

探寻百年黄河第一桥的由来 大西北之旅走近黄河铁桥

探寻百年黄河第一桥的由来 大西北之旅走近黄河铁桥

铁桥,车马,清真寺,黄河,行人,规定,中山桥,天气,兰州,出版社,岁修,总局,洋务,甘肃,造型,读者,黄河第一桥,管理,圆顶建筑,和谐号,建筑式样,于宣,久立,刘郁芬,孙中山,河中山,徐行,萌萌,黄熊,东方美

2010-07-19 #经典故事

春运故事:万里长江第一桥背后的“守护者”

春运故事:万里长江第一桥背后的“守护者”

大桥,陈卿,春运,武汉长江大桥,列车,工长,工区,巡检,检查,武汉,人员,桥梁,车间,大桥上,长江,铆钉,工作,检测,亚林,梁体,江风,临客,一工区,桥工段,钢梁桥,任务,作业,同事,寒风,工具

2016-01-17 #故事大全

上海古桥最多的古镇 被誉“江南第一桥乡” 贯木拱桥国内仅此一座

上海古桥最多的古镇 被誉“江南第一桥乡” 贯木拱桥国内仅此一座

古镇,金泽古镇,古桥,放生桥,上海,虹桥,普庆桥,第一桥,两岸,历史,拱桥,河道,清明上河图,金泽,命名为,图中,多当,宋咸淳,张择端,有祥云,梁桥,河相,地保,一塔,一线牵,和桥,地多,放生河,还可以,香烛店

2011-08-14 #短篇故事

太极神鸟在兰州感悟黄河第一桥与时代中国之现实

太极神鸟在兰州感悟黄河第一桥与时代中国之现实

中国,时代,打工者,精神,兰州人,义乌,兰州,老百姓,发展,毛泽东,丰碑,乡情,亲情,华夏民族,友情,文化,太平洋,大国,太极,实力,数人,情谊,时候,爱情,神鸟,绝大,铁桥,鲜血,中国改革开放,生活在

2013-04-0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