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0-08-23

欧洲民间故事收集了来自

提示:本文共有 22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种有效方式。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 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 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使之大众化,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如 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 滋养童心、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 民间童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童年叙事,也是文学艺术的原始叙事。美国叙事学家伯格就说 过,作为原始叙事的童话的各种因素在经过派生和发挥之后,可以引发出大多数其他通俗文 化样式。他曾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认为 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通俗文学样式的萌芽:怪动物(恐怖小说的元素)、出发去寻找被绑架 的公主(侦探小说的叙事元素)、类似于火箭飞船的魔毯(科幻元素)、与怪物搏斗(动作 冒险小说的元素)、与公主结婚(浪漫故事元素)。伯格的这种童话叙事学分析说明,民间 童话作为人类童年叙事对后来的叙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和侦 探小说等很多通俗文学样式,都是有民间故事这个根的。 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民间故事改编的价值和意义。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经历 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改编期。它们直接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也奠定了欧洲人的童年阅读, 为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读物出版及语文教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甚至直接推动了 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 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 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传播与发扬。同时, 改编要考虑最大的读者群。过去,也有一些对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的改编和重述, 但都是按照成年人的理解与接受来改编的,而很少按照《格林童话》的方式来改编。格林兄 弟在改编和重述中将之定位为“儿童与家庭故事”,这是《格林童话》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 重要因素。所以说,民间故事要真正改编成广受欢迎的“中国好故事”,要尽量符合儿童的 接受需求,使之儿童文学化,这样才能进入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通途。 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需要抓住精神要素,把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元素保留下来。说白 了,改编中国民间故事,就是要留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美德等核心元素。同时需要善于 运用恰当的形式,比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改编《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将民间童话改编成了 童话诗,使之成为经典并广为流传。值得肯定的是,目前有一些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 间故事的绘本,受到了少儿读者的喜爱。这一点,与过去的连环画受到儿童读者喜爱是同样 道理。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民间故事的价值亟待重估。民间故事 可以和创意写作、儿童教育学科有机融合,把民间故事的整理和研究,与创造性改编、重述 及儿童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用纯正的中国故事,滋养中国孩子的美好童年。 (摘编自谭旭东《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我们对许多民间故事大都还只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乏有效的改编和重述。B.美国叙事学家伯格认为现代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学样式起源于欧洲的民间童话故事。 C.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与欧洲经历过民间故事改编期密不可分。 D.目前一些出版社在形式上做出了改变,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值得肯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文章借用美国叙事学家伯格的分析充分阐述了必须认识到民间故事价值的观点。B.文章通过对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分析引出对民间故事如何改编的论述。 C.文章第五段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和重述的方法。 D.文章对比分析了我国民间故事改编和重述的过去与现状,引导人们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A.我国过去缺乏大众化的民间故事是因为对民间故事的改编、重述没有考虑到读者群。B.再好的民间故事如果不能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C.要做好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就必须抓住其中所蕴含的值得人们传承的精神要素。 D.民间故事如果能够用新的语言和思维来改编,就可以进入到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中。 答案: 1.B伯格只是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分析了其中所包含大多数其他 通俗文学样式的元素,而不是“认为现代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学样式起源于欧洲的民间童话故 2.D文章并没有对我国民间故事改编和重述的过去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3.CA“因为对民间故事的改编、重述没有考虑到读者群”分析错误,以偏概全,文中还有 其他元素影响大众化,如新的语言和思维、现代观念等。B 原文“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 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影响童年、 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可知这一说法错误。D 原文“要尽量符合儿童需求,使之儿童文 学化,这样才能进入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通途”这一信息可知这一说法错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高考论述性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阅读理解及答案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阅读理解及答案

元素,样式,叙事学,公主,童话,通俗文学,分析,民间童话,伯格,王子和,和发,浪漫故事,文学艺术,动物,小说,怪物,文学,欧洲,民间,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美国,科幻,科幻小说,童话故事,影响,是人类,作为人类,出发去,动作冒险

2017-11-12 #长篇故事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故事,重述,元素,百家号,儿童,中国故事,作者,欧洲,民间童话,传播,光明网,文艺作品,文章,方式,样式,格林童话,读者,魅力,传统文化,和家,成一,新语,新思维,价值,价值观,传统,儿童教育,光明日报,文艺创作

2020-05-14 #经典故事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故事,重述,元素,百家号,儿童,中国故事,作者,欧洲,民间童话,传播,光明网,文艺作品,文章,方式,样式,格林童话,读者,魅力,传统文化,和家,成一,新语,新思维,价值,价值观,传统,儿童教育,光明日报,文艺创作

2020-08-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故事,重述,元素,百家号,儿童,中国故事,作者,欧洲,民间童话,传播,光明网,文艺作品,文章,方式,样式,格林童话,读者,魅力,传统文化,和家,成一,新语,新思维,价值,价值观,传统,儿童教育,光明日报,文艺创作

2020-09-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故事,重述,元素,儿童,中国故事,欧洲,民间童话,传播,文艺作品,方式,样式,格林童话,读者,魅力,传统文化,成一,价值,价值观,传统,文艺创作,儿童教育,公主,光明日报,创造性,文学,叙事学,家庭,德国,搜集整理

2012-07-05 #小故事

2019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无答案

2019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无答案

元方,世说新语,谢太傅,故事,A.,B.,C.,袁公,文言,句子,撒盐,答案,节奏,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导学案,咏雪,文言文,白雪,课文,重点,公大兄,孔子,谢道韫,陈元方,有关,左将军,加点,友人,周公

2020-05-03 #经典故事

.“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 新思

.“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 新思

司马,最佳答案,故事,司马光,事例,赵国,原文,家人,小孩,饥渴,骆驼,于庭,创新思维,先调,左氏春秋,大旨,寒暑,新思维,春秋,瓮中,短文,谷子,在某种程度上,司马光砸缸,手不释书,司马光传,王戎识,王戎,言文,赵学

2020-06-23 #故事会

.“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 新思

.“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 新思

司马,最佳答案,故事,司马光,事例,赵国,原文,家人,小孩,饥渴,骆驼,于庭,创新思维,先调,左氏春秋,大旨,寒暑,新思维,春秋,瓮中,短文,谷子,在某种程度上,司马光砸缸,手不释书,司马光传,王戎识,王戎,言文,赵学

2020-06-2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