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成语典故背后的河南名胜

时间:2020-08-23

方城县民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5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原标题:成语典故背后的河南名胜

《成语典故与河南名胜》 戚建庄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戚建庄,1956年4月生,河南省巩义市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大学中共党史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成语典故、名胜古迹背后一般都有一段故事,但是生发于中州、人们熟知的成语典故,与闻名遐迩的河南名胜有何关联?估计很多读者都不知道。

戚建庄先生立足于梳理成语典故与河南名胜的关系,在浩瀚如烟的历史典籍中“爬山越岭”“倒海翻江”,历经数载,撰成《成语典故与河南名胜》,为71条成语典故找到了“家”,为70多处河南名胜寻到了“根”。

书中所选成语典故关联的人物、事件,都绕不开河南名胜。每篇由成语典故词义、成语典故出处、后人所引例证、名胜图片四部分构成。以下节选几篇以飨读者。

问鼎轻重由“贬”变“褒”

有些典故的词义会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发展,由贬义演变成褒义,如“问鼎轻重”。

相传禹铸成九鼎,被夏、商、周三代作为传国之宝,成为统治权力的象征。春秋时期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对周王室怀有野心,别有用心地向王孙满打听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告知鼎的大小、轻重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以德治国,有德于人民,警告楚庄王不要有非分的想法。此时的“问鼎轻重”比喻篡夺政权或图谋王位的行为。后有李商隐诗以印证:“逆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问鼎轻重”又作“问鼎中原”。《说唐》中有一段话,“李渊德高望重,手下兵多将勇,见炀帝远游未归,天下大乱,就益发修理甲兵,渐有问鼎中原之志”,由此“问鼎中原”华丽转身,就不再具有“问鼎轻重”的贬义色彩了。

洛阳市九鼎路上的大鼎

矗立于洛阳市九鼎路上的九鼎雕像、南召县与鲁山县交界处的楚长城鲁阳关和位于方城县的楚长城大关口,承载着千年历史,默默向世人述说着岁月的沧桑,让我们深切领悟“问鼎轻重”的深刻含义。

师旷刺瞎双眼 创作出《阳春》《白雪》

《阳春》和《白雪》作为高雅乐曲,是春秋时期晋国大音乐家师旷在一个仪邑的土台上完成的。这个土台就在开封禹王台公园内,相传师旷曾在此吹奏乐典,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但至明初,为怀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台上建禹王庙,于是吹台又被改称禹王台。

开封禹王台公园的师旷塑像

师旷并不是天资聪颖的人,他学琴三年,但弹琴水平仍一般,被师傅臭骂一通。无地自容的师旷用绣花针刺瞎双眼。“有志者,事竟成。”盲了之后的师旷最终创作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对,使后世国人对艺术产生了高雅和通俗之分。

高雅根植于通俗中,隐藏于民间的古迹对传颂千年的经典也有坚守。禹王台内师旷汉白玉雕像对自己灵魂栖息地的守护,就是明证吧!

名流为名流买下“安乐窝”

邵雍是北宋哲学家,其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后随父迁居共城(今河南辉县市)。

邵雍初到洛阳时,所居房屋都是棚草做的,难以抵挡风雨,却怡然自得。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阳,敬重邵雍,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带园地的住宅。邵雍给住宅起名“安乐窝”,并写下《安乐窝中吟》。后人随用“安乐窝”比喻舒服安逸的住所和生活环境。

辉县市百泉风景区内邵雍隐居时的“安乐窝”遗址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邵雍在洛阳的“安乐窝”早已经化为历史的尘烟,荡然无存。但是,在辉县市的百泉风景区内,依旧保存着邵雍隐居时期的“安乐窝”遗址,它像自己的主人一样,淡泊入世、道化于心,在岁月的轮回中静静地守候着昔日的清静与安详。

《成语典故与河南名胜》中典故亮点纷呈,名胜可圈可点。闲时我们可“掬捧黄河的浪花,浏览河南的每一个角落,追寻我们伟大民族的魂魄”,置身于历史与现实共时空、读典与访胜于一体的阅读空间中,享受品读成语典故,游览名胜带来的愉悦。

来源: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剑英

编辑:夏赛赛

实习编辑:张慧敏

审核:田震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成语典故背后的河南名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邯郸的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名人铁事 成语典故 名胜古迹任选三个 详细一点

邯郸的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名人铁事 成语典故 名胜古迹任选三个 详细一点

邯郸,武安市,故事,文化,石窟,邯郸市,廉颇,蔺相如,历史,娲皇宫,卢生,胡人,女娲,成语,特点,遗址,这个故事,吕洞宾,磁山文化,丛台,胡服骑射,战国,赵国,始建于,人们,代表,家鸡,建筑,磁山,遗迹

2011-07-31 #故事大全

安徽与河南 两省五大风景名胜 谁的知名度更高?

安徽与河南 两省五大风景名胜 谁的知名度更高?

三门峡,安徽,河南,云台山,传说,少林寺,时期,地藏王菩萨,李白,王比,门石,地藏,都地,五大,上海,九华山,大禹治水,城市,古都,名气,我国,实力,成佛,旅游资源,景区,普陀山,邻居,省份,洛阳,相媲美

2016-10-25 #经典故事

河南省重点课题《成语典故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

河南省重点课题《成语典故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

老师,课题,课题研究,研究,会议,历史,学生,冯莉莉,杨俊生,潘晓,王文艳,主持人,内容,成员,建议,郑州,成语典故,研究工作,徐冉,外国语中学,教学研究室,河南省,会上,二维码,任务,会议室,作用,成效,学校,工具

2020-05-29 #故事大全

河南省的一个县 因流传两千多年的成语典故闻名于世!

河南省的一个县 因流传两千多年的成语典故闻名于世!

杞国,杞县,春秋,刘邦,穆青,开封市,专区,周武王,蔡邕,杞人忧天,一带,大县,全国,典故,国君,君主,大喜,天体,河南省,郦食其,东楼公,于楚,伊尹,周天,周懿王,唐武德,夏后氏,屈伸,封其子,沃丁

2010-03-21 #故事会

河南最委屈的城市 成语典故发源地 现在GDP不到700亿

河南最委屈的城市 成语典故发源地 现在GDP不到700亿

经济,城市,这个城市,济源,黄河,风景线,河南省,古都,区县,旅游区,洛阳,济源市,省辖市,游览区,发展,不显眼,创造出,网络人,愚公移山,名的,河南小吃,炒鸡,高水,发祥地,历史,位置,事件,业绩,业务,人民

2015-12-27 #故事大全

发生在河南的历史典故

发生在河南的历史典故

达摩,愚公,成语典故,传说,包拯,诸佛,人们,典故,包公,大山,子又生,小智,王屋山,历史典故,座山,三门峡,乳峰,侍立,儿子,地方,太行山,左臂,常人,急流,故事,戒刀,挖山,时候,河道,泥土

2020-08-28 #长篇故事

发生在河南的历史典故

发生在河南的历史典故

达摩,愚公,成语典故,传说,包拯,诸佛,典故,人们,包公,大山,急流,子又生,小智,王屋山,座山,三门峡,乳峰,侍立,儿子,地方,太行山,左臂,常人,故事,戒刀,挖山,时候,河道,泥土,清官

2020-08-28 #长篇故事

古文的成语典故

古文的成语典故

意思,名称,这里是,地区,本本,河南省,王屋,古书,地名,山西省,愚公,我国,文言,箕畚,耕田,舍人,办事,不相信,成语典故,有的人,这个故事,古文,一带,人们,事物,南郭处士,冀州,内容,处士,土石

2020-05-2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