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关于“士为知己者死”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0-08-24

历史上知已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强调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这是一条流传颇广的一条古训,反映了一种 提携玉龙为君死 的知恩图报精神。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洁身自好, 凤非梧桐不栖 ;一方面又甘愿献身于知己者,如为报答的 三顾 之恩,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豫让发誓要替知伯复仇。 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赵襄子。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但赵襄子为其气节所感动而把他放了。 豫让继续图谋为知伯报仇。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 不久,赵襄子外出巡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所必经的桥下。赵襄子骑马走在桥边时,马忽然惊跳起来,赵襄子说: 这一定又是豫让。 经派人搜捕之后,果然是豫让,于是下令卫士把豫让包围起来。 没办法,豫让对赵襄子说: 今天我在这里行刺,您可以将我处死。不过我想得到您的王袍,准许我刺它几下,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赵襄子为了成全豫让的志节,就脱下自己的王袍交给豫让。豫让接过王袍以后拔出佩剑,奋而起身,然后用剑刺王袍仰天长叹: 啊!天哪!我豫让总算为知伯报了仇! 说完就自杀而死。 这种 士为知己者死 的观念展示了古代侠士为报知遇之恩,两肋插刀、忠贞不渝、肝胆相照的拜义之风。从此,这句名言在历朝历代和社会各阶层广为流传。往往是言者慷慨激昂,血脉贲张,听者心中大慰,感慨万分。 战国时的游侠荆轲和败将樊于期,可说是实践 士为知己者死 的典范。为了还燕太子丹的一壶酒之情,荆轲不惜甘冒奇险行刺秦王。而樊于期则为了报燕太子的收容之恩,毫不犹豫地挥剑自刎,将自己的脑袋出借给荆轲,作为晋见秦王的见面大礼。 几千年来,这种 为知己者死 的悲烈情怀不知感动过多少血性烈汉,华夏大地上也陡增了无数忠骨孝颅的牌坊。不过,现在读来,除了些许唏嘘不已之外,徒生一些莫名的悲哀和慨叹。 士为知己者死 ,其文化和精神内涵其实很简单,就是投桃报李,人家若礼遇于我,有恩于我,日后用得着我之时,必不问缘由,不由分说,舍生忘死,赴汤蹈火,涌泉相报。拿现在的话说, 有事您说话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通俗一点说,就是 指哪打哪 指谁杀谁 ,不惜搭上身家性命。 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 士 们对自己的 知己 不加甄别,只要 知己 一有所求,便痛快地亮出 忠心 ,并迅速付诸行动。只可惜如此一来, 义 虽有了, 理 却未必说得过去, 法 也未必能容。 且看当今社会那些黑帮成员、犯罪分子,不就有许多把 哥们义气 两肋插刀 挂在嘴上? 大哥 救过你的命、解过你的难,你就要去替他打冤家、杀仇人。再看那些沦为腐败分子的官员们,有不少也是因为 知恩图报 而葬送了自己。人家资助过你的孩子出国,送过你美人香车、豪华别墅,还有成捆的票子,有事求上门来,你明知是违法的,可还得为人家打招呼、写条子、批贷款,直至无法自拔,受到严惩。 知己,作为朋友的代名词,按照词义,那就是了解、赏识自己、关系亲密的朋友,是比朋友更为荡气回肠的朋友层级。知己作为朋友的代名词大概首先出自于。当时的诗人和高适分别给当今或各居一方或失意的人们留下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莫愁前路无知己 这类安慰佳句。此后,诸如 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一句多 、 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等佳句更是把知己看成了人生的左臂右膀。 那么,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怎么把读书人和女人搞到一起去了呢?愚以为,看样子,都是都具有某种依附关系吧。女人自从母系氏族社会结束之后,地位就开始一落千丈。从前说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现在说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些女人在那里吵吵,纳闷《白毛女》里的喜儿为何不痛痛快快嫁了黄世仁。所以她们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让男人更 悦 ,从而使自己依附一个好的男人或者让这种依附更牢固。知识分子似乎比女人更惨,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没有独立过,而一直是依附在别人身上的。就连孔丘那么大的 圣人 也在喊着 沽之哉,沽之哉 沽 就是卖的意思,唉,古已至此,今何以堪?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士为知己者死”的历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士为知己者死”的历史故事

关于“士为知己者死”的历史故事

豫让,赵襄子,士为知己者死,知己,朋友,荆轲,人家,女人,樊于期,赵襄,中国,代名词,佳句,厕所,知恩图报,知己者,男人,知识分子,秦王,女为悦己者容,赴汤蹈火,酒逢知己,凤非,历史网,玉龙,拜义,毕阳,烈汉,高适,黄世仁

2020-08-24 #故事会

真实历史上有哪些“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

真实历史上有哪些“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

主公,士为知己者死,历史,评论,荆轲,豫让,故事,智伯,书香,前程,仇人,常人,广告,问题,漆身吞炭,知遇之恩,范氏,春秋战国时期,最后一位,伦纳德,侯生,卓敬,向山,巴特森,智伯灭,方孝孺,暴昭,沈光,樊於,王手

2020-05-20 #经典故事

士为知己者死—项目人员管理

士为知己者死—项目人员管理

团队,猎狗,人员,猎人,项目,核心,韩信,能力,关系管理,刘邦,管理,核心团队,项目管理,兔子,时候,技能,组织,项羽,单项,前台,合伙人,后台,知己,转型,相对稳定,每天都,这个时候,越来越多,力强,和建

2014-04-23 #小故事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的传奇故事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悦己者容″的传奇故事

豫让,赵襄子,赵襄,主人,声音,众人国士,家臣,范氏,衣服,智伯,智家,士兵,天下,机会,赵家,怀二心,当回事儿,抓起来,跳起来,修一座桥,子都,法来,人臣,二心,一番话,人才,声带,做法,仰天长啸,任务

2020-08-25 #短篇故事

士为知己者死!豫让是如何向“知己者”智伯还知遇之恩的?

士为知己者死!豫让是如何向“知己者”智伯还知遇之恩的?

豫让,赵襄子,荀瑶,智伯,老大,赵襄,赵毋,中行,范老大,晋国,范家,乞丐,侍卫,妻子,衣服,赵老大,赵简子,为他们,主人,作秀,主帅,刺客,士为知己者死,厕所,君臣,国士,声音,头盖骨,故事,家族

2008-06-13 #故事阅读

三晋史话:“士为知己者死” 背后蕴含着怎样一个故事?

三晋史话:“士为知己者死” 背后蕴含着怎样一个故事?

智伯,赵襄子,豫让,家臣,做法,士为知己者死,天下,异心,托身,时候,范氏,伏剑,四大刺客,大呼,曾建,赵襄,魏合,山西,史记,刺客列传,刺客,侠士,事迹,事件,义士,人家,伪装成,众人,侍卫,关系

2020-08-24 #经典故事

“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 使的他的事迹流传至今

“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 使的他的事迹流传至今

聂政,严仲子,市井,荆轲,韩国,屠夫,弟弟,母亲,老母,豪杰,性命,情谊,武士,严仲,屈尊,豪杰之士,刺客列传,刺客,事迹,仇怨,作者,勇士,勇力,国君,姐姐,姐弟,宰相,尸身,市井之徒,氏族

2020-01-06 #长篇故事

史上四大刺客 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

史上四大刺客 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

荆轲,豫让,聂政,赵襄子,事迹,刺客,时候,秦王,严仲子,伍子胥,四大刺客,地图,无奈,有一次,荆轲刺秦王,鱼腹藏剑,王者荣耀,公子姬,吴王僚,赵襄,韩府,韩王,魏合,名的,失败了,仁孝,光想,受欢迎,厕所,好手

2020-08-2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