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金溪民间故事大赛”入围奖:第八到十篇

时间:2020-08-25

相关推荐

第八篇

徐祥可抚州澍雨

·吴定安·

金溪琉璃乡蒲塘村是个极少见的出过神仙的地方。

元代延佑七年1320七月十三日蒲塘一教书先生之妻生下一个小男孩,此子相貌丑陋,卷手,一足偏缩,长到七岁始能讲话,且常常一人跑到野外嚎啕大哭一番,有人问他何故,他说:“我自有感尔,与你无关。”九岁后渐见奇异。

一日婶母雷氏蒸饭,小祥可问“婶婶,饭熟给我吃么?”雷氏故意不理睬他,祥可说“不给我吃,饭不得熟。”说完跑到外面玩去了。果然雷氏从早烧到午,饭就是不熟。中午祥可又来问,婶母乃说:“祥可乖,饭熟就给你吃。”祥可说“既然给我吃,饭已经熟了。”婶母一尝果然香软可口,跟前一会的夹生饭完全不同。

一次祥可与村里小伙伴到后山铜岭砍柴,春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刚才艳阳天,忽而就电光闪闪,雷声大作,大雨倾盆,小伙伴们吓得躲在石岩下不敢动弹,徐祥可却跳起来,站在岩上振臂高呼:“不要打雷!不要打雷!”果然雷声立即远去,不久就天开日朗。此处现在仍叫“雷公窠”。

祥可神功天授,但从来不谈神异之事。小时跟父亲读了几年书,长大和常人一样作田为业,孝顺父母,友爱村人。闲时则寄意湖山,欢喜游历。但遇水旱疾疫,如有人相求,必定设法解救。

至正二年1342抚州郡大旱,自春到秋,雨泽殊少,春禾减收,夏种免谈,田地龟裂,陂池干涸,百姓衣食难以为继。当时抚州郡守杨益束手无策,只能多方延请高人祈雨,说如能解除旱象,必定重谢。消息传出,外地也得几个法师前来试验,他们装模作样,装神弄鬼,又是筑台,又是打醮,折腾一番,天上依旧是赤日炎炎,毫无雨意,郡守叫苦不迭。

一日有人告诉他金溪徐祥可乃铁拐李转世,可请来一试。杨益不敢怠慢,亲自率人至蒲塘村,一看这个“徐神仙”竟然是青年农民一个,心里大为失落,言语上也少了些尊敬,但既然来了,还是请祥可抚州一走,好在徐祥可并不计较这些,迅即与郡主等人赶赴抚州。

到了抚州稍事休息,郡守问祥可何处起坛,何时作法。祥可早已多次游历羊城抚州,对郡城形势了如指掌,他说:

“羊城负山临河,钟灵毓秀。城东拟岘台,气象壮伟,脱尘嚣而绝俗气,出云表而临风雨,有何坛台可与之媲美?于此台而祷雨,最为相宜!”

郡守闻其谈吐,心亦大异,当下便按祥可要求派人打扫清理拟岘台榭,同时准备元酒、香茗各种祭品。祥可斋戒沐浴,准备登台。

是日,祥可肃然登台,举目四顾,心潮澎湃!只见青云峰、逍遥峰、桐林峰、香楠峰、天庆峰五峰逶迤,雄踞城内;亭台楼阁万瓦参差,罗布其间,然一股焦灼躁热之气弥漫。台前抚河本应天光云影,锦浪碧波,但此时水枯河瘦,平沙漫漫,樯桅无踪,干风远响;四周良田,禾菽枯萎,了无生意……徐祥可想起朝廷暴政,百姓苦难,心中悲愤,不禁引颈长啸,声划长空,天地似乎为之一震!随即他急速面高声地朗诵道:

“惟大元至正二年岁次壬午九月某日,抚州郡民百姓以元酒茗饮,蓬莱之香,清陂之蓬,就郡城名胜拟岘之台为坛,诚告于天地及东西南北中五方山林、川谷、丘陵神祗:天地有正气,国家有常典。然朝辅不任燮理,守令专事催科,法有良文而官无其禁,政有不德而斯民何辜?!今早魃为虐,如炎如焚,连月不雨,龟坼已深!百姓水车终夜,而浸不及亩;忧色在面,而叹不成声!民力日屈,民心日危!我囦默真人徐祥可现率抚郡民众,谨卜吉日斋戒,敬告诸神:吾土神祗,岁享乡民祷祈祭祀多矣!今不一显而兴风雨,制旱虐而惠斯民,则何以分父老之忧,慰万民之望矣!又何以见尔神之炳灵兆异,韬奇蕴秀矣!故惟祈灵感,速速澍雨惠民,伏惟尚飨!”

祥可祷雨之文义正词严,情真意切,句句惊风雨而泣鬼神!甫一诵毕,祥可早已泪涕滂沱,台周百姓皆感动不已,“澍雨!澍雨!速速澍雨!”呼应之声,响彻羊城!蓦然之间,只见城外四野云合,城内五山雾起,风声飒飒而至,雷声隐隐作响!未几,沛然雨下,渐而甘霖滂沱!千万黎民百姓和徐祥可一起,淋沐于雨中,伏谢天恩,感戴神明,久久不散。是夜大雨透下,春夏所无,而且连日未已,旱象渐解,民情大慰。

郡守与抚州人士深感徐神仙法力之大,爱民之心,无以酬报,遂制作大匾一方,上书“法力回天”四个金字,敲锣打鼓送到蒲塘。现今此匾依然挂在铜峰古庙的“徐神仙殿”大门之上。

至正二十一年1361又是天下大旱,元顺帝颁诏求祷雨者。徐祥可乃至京师,沿街叫喊卖雷雨风云,被元顺帝请去筑坛祷雨,祥可登坛果又大雨立应,远近沾洽。顺帝授其“大都总管”之职,祥可坚辞不受,顺帝乃下诏封祥可为“玉府雷师真人”,诏书中称徐祥可“道参造化,补不逮之天工;气妙真元,消难弥之运数。”此诏书与这两次“应期澍雨”的奇迹,皆记载在金溪《蒲塘徐氏族谱》之中。

(作者单位:金溪县文研所)

入围奖:第九篇

打自己 “土豪”的红军军长

赵水泉

1933年1月26日(农历癸酉年正月初一),双塘镇竹桥村的村民迎来

打土豪、分田地后的第一个春节。户户张灯结彩,家家喜气洋洋,鞭炮声响

成一片。午饭后,村总门楼前聚满了相互恭贺新年的村民。突然,在通往县

城大道上,几匹马儿载着几位红军飞奔着来到村头。看到亲人红军来了,大

家都围了上来。人群中不知谁指着一位四十来岁中等个头且目光炯炯有神,

身板结实的红军说:“这位红军首长不是隔壁左源村的宗尧吗?”“对,就是

宗尧!”随同的警卫员连忙介绍道:“他是我们的军长。”

“宗尧回来啦!”“宗尧当上红军军长啦!”人群欢呼雀跃,人们奔走相

告。这个有五六百人的村庄顿时沸腾起来了。宗尧下马后,没等说上几句祝

贺乡亲们春节快乐的话,就被村民们簇拥着进竹桥乡革命委员会办公地——

步云公祠里。

被称之为宗尧的红军首长名叫周建屏,宗尧是他的原名,建屏则是他18

岁那年参加滇军时,为表达救国救民的抱负,建立牢固的南疆屏障而起的名

字。如今的他,已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的创建人之一。

今天一大早,他率领的红10军在贵溪县上清镇与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胜利会

师后,改编为红11军,他继任军长,随即率部开赴金溪,接下红三军团的防

务。周建屏这次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除了看望家乡的父老外, 主要是来了

却自己存在心中许久的“心愿”。

说起来这是周建屏第二次回老家。第一次周建屏回老家是1923年。已有

十多年戎马生涯并担任滇军团长的他,看不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便失望地离

开滇军,毅然回到老家竹桥左源村。那时,老家人民深受军阀和土豪劣绅的欺

压,过着“一年累到头,四季吃不饱”的日子。这次回家,他听到乡革命委员

会同志的汇报后,知道了老家在红三军团的帮助下,建立了红色政权和赤卫队。

从村民喜悦的脸上,他看到了老家的变化。特别是村民高涨的革命热情,周建

屏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左源是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离竹桥三四华里,听说当上红军军长的

宗尧到了竹桥,全村男女老少都赶来看望。

“乡亲们,新年好!向大家拜年啦!”周建屏对着走来的乡亲一边问候,一

边和他们亲切握手。

“宗尧,我们穷人有盼头啦!大家分到田后,搞生产的劲头可大哩!现在

家家都种了草籽,今年的粮食增产是大有希望啰。”

周建屏微笑地说:“好呀,我和你们一样高兴,你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

越好。”

他和乡亲们拉家常,话年景,谈翻身解放的道理,祠堂里传出阵阵笑声。

“我们劳苦大众要翻身,就要打倒那些不劳而获的土豪劣绅。对土豪劣绅

和反动派,你不推翻它,它就要欺压你。十年前我回家时,就是通过斗争向

土豪劣绅要回了一栋房屋和几亩耕地这些祖业的。所以大家只要团结起来,

跟着共产党,与土豪劣绅和反动派斗争到底,才能过上好日子。你们看是不

是这个理?”

祠堂外,北风呼呼,寒风刺骨。周建屏一席话讲得既深刻又透彻,象阵

阵和熙春风,驱散人们心中的寒冷。乡亲们都听得入了神, 心里热烘烘的,

觉得宗尧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我这次回家,一是看望乡亲,二是想把我家的祖业和上次回家添置的

几十亩薄田分给大家,以表我对乡亲的一点心意。”周建屏说罢,便聚精会神

注意大家的形色,听听反映。

“使不得!使不得!自己人分自己人的祖业和田地,把你家当‘土豪’来

打,这万万使不得!万万使不得!”祠堂里顿时人声嘈杂,个个都摇手晃脑。

周建屏理解大家的心情, 诚恳地向乡亲们解释道:“我随部队东奔西走,

家里已没有人种田,也没有人在老家住,要田地要房产干什么?而乡亲们又

缺地少房,把我的房产田地分给你们,不是更好么?”

在周建屏一再要求下,乡革命委员会才把他家房产田地分给了村里的贫

苦农民明矮子和国生等人。从此,周建屏打自己的“土豪”在竹桥一带传为

佳话。直到今天,左源村人谈起周建屏第二次回乡的往事,都会交口称赞他

是一个为人民谋利益的好军长。

(作者单位:金溪县广播电视台)

入围奖:第十篇

滚石

孙毛伟

1936年6月的一个夜晚,金溪县苑家祠堂前,红军闽北军分区司令吴先喜静立门旁凝神思考。

这是一个难得的安静夜晚,远处没有枪声,近处一声犬吠也听不到,连日征战疲惫不堪的战士们都已睡去,吴先喜却没有丝毫睡意,他要考虑眼前的形势和下步的行动。

自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转移后,原闽北等地的红军部队奉命转入地下,展开了艰苦的游击战。黄龙岩会议后,吴先喜率领独立师四团挺近金溪资溪光泽一带,开辟抚东游击根据地。经过一年多浴血奋战,发动了群众,发展了党组织,打击了反动势力,扩大了队伍。但是面临困难也很多,国民党军和地方反动势力仍很猖獗,对红军的围剿不断升级;部队给养不足,特别是武器弹药严重缺乏;队伍中有悲观失望情绪,甚至出现变节分子。

吴先喜琢磨近期一定要打一个胜仗,以打击敌人的气焰,提振部队士气,让百姓们看到希望。他反复考虑,决定打太银村。那里原是老苏区,群众基础好。派去侦察敌情的侦查员带回的情报说,村里敌人驻兵不多,打下来很有把握。

次日黄昏,部队整装待发之时,忽有一衣衫褴褛的少年和一班长纠缠起来。吴先喜上前询问缘由,原来这孩子要参加红军。吴先喜问:“你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孩子说:“我要报仇,为我爹娘哥姐报仇。”这时有战士认出了孩子说:“这孩子叫阿勇,他爹给红军送情报被反动民团抓住,全家六口都被活埋,仅他独自侥幸逃生,现在一个人到处流浪。”

吴先喜蹲下,双手捧起孩子的脸,用拇指为他擦去两腮的泪水。他有心收留这个可怜的孩子,无奈孩子太小。他摸过一支枪来靠在孩子身旁比划着说,“再过两年,等你长到枪这么高,一定让你当红军。现在,你的仇我们一定替你报。好吗?”然后他又嘱托一班长带孩子找一家老乡暂时收留。

吴先喜这边刚交待完一班长,再回头,孩子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他无奈地摇摇头。

部队一路偃旗息鼓快速前行,一气走出了三十里地。吴先喜传令在一树林里歇息片刻。他驻足观察周围,忽听后方远处有几只飞鸟“扑啦啦”从树丛中飞出,他心知不好,叫声“有情况!”战士们闻声抓起枪站起来。

吴先喜料定后面有队伍,是敌人或是自己人还难预料。他立即派人前去侦察,很快侦查员来报:是国民党正规军约一个营,大概已发现我军,正向这里扑来。

吴先喜想就地择有利地势迎敌,又恐我方武器不良,弹药缺乏,胜算不大,正犹豫间,忽见路边草丛里有响动,他派战士去察看,却从草丛里捉出一个孩子。定睛一看,正是队伍出发前闹着要参加红军的流浪儿阿勇。原来他一路偷偷尾随队伍而来。

吴先喜很是生气,狠狠地训斥:“你不要命了?跑到这儿来。”阿勇还是那句话“我要报仇!我要报仇!”吴先喜说:“你怎么报仇?你是会使枪还是会弄刀?”阿勇丝毫不怵,说:“我不会使枪弄刀,我会用石头砸。”说着捡起一块石块狠狠地向远处扔去。

用石头砸?吴先喜心里豁然一亮。他知道由此向西约四五里就是有名的火烧关,传说那里是宋朝名将杨六郎火攻围歼贼寇的地方。山上遍布黑色和褐色的石头,山势险峻,易守难攻。

吴先喜心生一计,他命令部队立即转头向西,目标火烧关快速前进,

队伍很快来到火烧关下,旋即登上了山顶。

吴先喜命令战士们占据好有利位置,然后搜集山上的石头堆在山顶,并用绳索拦住。一切准备停当,战士们在山顶上隐蔽下来,严阵以待。吴先喜下令,不要开枪,待敌人攻上山来再依计行事。

不久,装备精良的一营敌军寻踪而至,向山上进攻。最初,敌兵显得很谨慎,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向山顶逼近,见山顶并无动静,也没受到阻击,便大起胆来,叫喊着:“抓住共军有赏!抓活的!”蜂拥向山上扑来。

吴先喜一声“放!”,战士们砍断拦着石头的绳索,顷刻间如天崩地裂一般,随着震天动地的巨响,一块块黑褐色的大石从山顶滚下来。正向山上进攻的敌兵顿时被大石砸得脑浆迸裂,腿断臂折,后面的敌兵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后转身向山下逃去,怎奈两条腿哪能跑得过在陡峭山坡上倾泻下来的滚石。转眼间,敌兵血流遍地,尸横遍坡。侥幸躲过一死的残余敌兵,哪还有攻山的心思,慌忙逃走了。

吴先喜带着战士们打扫战场,此战,部队没用一枪一弹,共消灭敌军一百多人,缴获机枪三挺,长短枪一百多支,子弹三千多发。

吴先喜见阿勇正摆弄着一支枪,就上去摸着他的小脑袋说:“这次,你立了大功了。”阿勇傻傻地看着司令大爷,不知自己立的是什么功,但却没忘了提要求:“那,能让我当红军吗?”“当然可以了。我批准了。”阿勇高兴地蹦起来。

战士们看着堆成小山的战利品,簇拥着吴先喜欢呼起来。吴先喜站上一块大石,挥动着手臂大声说:“同志们!都知道我们这场胜利靠的是什么吧?是石头,是火烧山上的滚石。大家要记住:我们红军战士就是火烧山上的压不垮打不烂的投向敌人的滚石!”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作家协会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金溪民间故事大赛”入围奖:第八到十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鲁山县“四棵树杯”民间传说 故事征文大赛表彰会举行

鲁山县“四棵树杯”民间传说 故事征文大赛表彰会举行

四棵树,传说,文殊寺,文殊,鲁山县,中心,传奇,民间传说,故事,鲁班,一等奖,三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入围奖,征文,圣母,秘洞,神仙,遗址,侯发山,余显斌,冯铁,唐风,古树名,山下,尹红,孙一寒,张国勋,张其龙

2020-09-25 #故事会

第八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昆明赛区初赛落幕 20家单位入围决赛

第八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昆明赛区初赛落幕 20家单位入围决赛

昆明,大赛,品牌,企业,单位,监管局,信息港,全国,故事,记者,疫情,组织,赛区,选手,品牌故事,品牌建设,培训中心,市发改委,市委宣传部,血液中心,云南省,主题,专业,事迹,代表,交流展,作者,入围奖,农业,制造业

2015-06-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安工大获“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多奖项

西安工大获“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多奖项

来源,广告,传播,中国故事,创意,故事,娱乐,西瓜,大赛,奖项,日本,网友,中国外文局,二等奖,入围奖,作品,媒体,张凤,李晨,李连杰,杨幂,国际大赛,中国国际,西安工业大学,中国,东方号,中国网,头条,女孩,婆婆

2020-08-11 #经典故事

搜狐“无人机影像大赛”启幕:赛期两个月 最高奖15000元

搜狐“无人机影像大赛”启幕:赛期两个月 最高奖15000元

大赛,作品,无人机,单元,航拍,搜狐,短片,中国,影像,图片,年度,祖国,张朝阳,世界,专业人士,三等奖,优秀作品,乡村,人类,入围奖,创意,内容,奖金,技术,时代,爱好者,类型,组委会,编辑,视窗

2013-12-2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