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今中外关于廉洁的故事

时间:2020-08-25

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贤母“封” 儿廉俭

陶侃,晋朝人。早年丧父,母亲守寡,家徒四壁,靠纺织为生。陶侃自幼好学,再加上母亲善教,长大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陶侃20多岁时,受命为当阳县吏,监渔业。他想:母亲辛苦一生,如今自己做监渔官,送一些鲊鱼给母亲,也算尽点孝心。于是,他托人带了一罐鲊鱼给母亲。

谁知,母亲拒而不收,封了“鲊”,并写信说:你当了县吏,拿公家东西给我,以为是好心,相反,它不仅不能有益于我,反倒给我增加了忧愁。

陶母“忧”什么呢?她说:“吞占公家的东西,就是贪。贪婪之心是没有止境的,后果就难以设想。”她告诉陶侃;“人有不为之,而后才可以有为。为人不干坏事,才会做好事。”

陶侃做官不久,把母亲接到府上,母子常在一起议事。这年3月,陶侃乘船漫游,回来后对母亲说:“我乘船时,在水平如镜的江面上,一点都不怕。

但到了波涛汹涌的地方,船左右摇晃,心里却有些胆怯。”陶母说:“水可以载船,也可以覆船。民众好比水,人君好比船。”

她拿船、水作比,陈述官与民的关系,教育陶侃要关心民众,爱护民众。陶母遇事善导,陶冶了陶侃的廉俭品德。他在荆州任刺史时,不仅清廉,而且节俭。

连造船留下的木屑也命令船官收集起来,等到雪后放晴,这些木屑就撒在雪水打湿的台阶上,便于人们行走。官府里用竹,他也把丢下的竹头积攒起来,这些下脚料又都作了造船的竹钉。

陶侃到了晚年,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军事,并兼任荆、江二州刺史。告老辞官那天,他把所有军资、器仗、牛马、舟车都一五一十交代清楚后,方才离任。

2、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3、姚崇不徇私情

唐朝开元年间,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政绩。宰相姚崇有两个儿子在那儿当官,离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对他十分冷淡。

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到洛阳之后,私下接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姚崇之子请求他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见他极力赞扬姚崇的儿子,便宣姚崇进殿,对姚崇说:“你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政绩不错,朕有意提升他俩。”

姚崇坦然地说:“我这两个儿子才识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唐玄宗见姚崇能秉公处事,十分高兴地说:“魏知古徇私妨碍公事,辜负了你对他的教导,我也不能原谅他。

看来只有罢了他的官以正朝纲。”姚崇复奏道:“我教子不严,罪该受罚。如果陛下因此事贬谪魏知古,那人们就会说他是当了我的替罪羊了。”唐玄宗听后十分赞许,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书。

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个性是在玄宗时期,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

4、包拯拒礼为开廉洁

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

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

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

5、毛泽东的廉洁故事

据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回忆,1929年1月,红四军下井冈山,迂回于赣南、闽西之间,毛主席行军,战士们沿途没见他骑马,可部队中的伤兵、病号、掉队的战士们都骑过他的马。

虽说毛主席是前委书记,但他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同吃一盆菜,没有丝毫区别。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警卫员住在毛主席那里。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

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

但是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貌。毛主席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

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今中外关于廉洁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今中外的廉洁故事。

古今中外的廉洁故事。

最佳答案,古今中外,陶侃,故事,于谦,杨震,一生,春秋,母亲,王密,庄公,子罕,时代,朝歌,百姓,线香,秀才,蘑菇,荆州,小故事,两袖清风,柯树,今淇,卫国都,卫庄,姬晋,宋国司,廉为宝,廉俭,爱因斯坦

2020-08-24 #经典故事

古今中外的廉洁故事.

古今中外的廉洁故事.

于谦,蘑菇,线香,闾阎,名臣,人们,土特产,回京,朝廷,巡察,河南,朝贵,百姓,一首诗,他没有,居官清廉,朝天去,话短长,两袖清风,清风两袖

2020-08-24 #长篇故事

古今中外的廉洁故事.

古今中外的廉洁故事.

于谦,蘑菇,线香,闾阎,名臣,人们,土特产,回京,朝廷,巡察,河南,朝贵,百姓,一首诗,他没有,居官清廉,朝天去,话短长,两袖清风,清风两袖

2020-08-24 #经典故事

古今中外关于廉洁的故事

古今中外关于廉洁的故事

姚崇,陶侃,母亲,包拯,杨震,老太,袜子,毛主席,王密,陶母,主席,儿子,民众,父亲,王朝,廉俭,司礼太监,唐玄宗,两个儿子,战士们,公家,东西,官员,故人,政绩,收礼,昌邑,木屑,皇上,皇帝

2012-05-29 #短篇故事

榜样:古今中外名人廉洁故事

榜样:古今中外名人廉洁故事

勤政,公正廉明,奉公,秦始皇,焦裕禄,一生,榜样,母亲,执法,刚正不阿,秉公执法,明法,乾隆,万言,克思,任苏,伍子胥,何长工,冼夫人,冼星,努尔哈赤,南园,司马,吴隐,吉鸿昌,司马光,吴玉章,吴波,向秀丽,宋太宗

2020-08-25 #故事阅读

榜样:古今中外名人廉洁故事

榜样:古今中外名人廉洁故事

勤政,公正廉明,奉公,秦始皇,焦裕禄,一生,榜样,母亲,执法,刚正不阿,秉公执法,明法,乾隆,万言,克思,任苏,伍子胥,何长工,冼夫人,冼星,努尔哈赤,南园,司马,吴隐,吉鸿昌,司马光,吴玉章,吴波,向秀丽,宋太宗

2020-08-24 #故事会

古今中外勤学 廉洁的小故事

古今中外勤学 廉洁的小故事

白居易,乡绅,银子,县衙,百姓,李财主,塞满,大人,本官,李财,和西,升堂,关节,刁民,县太爷,官司,告示,听审,大唐,大板,差人,小人,手下,成何体统,律法,抖出,救济,暗通,鱼肚,瓜瓤

2020-06-16 #小故事

古今中外勤学 廉洁的小故事

古今中外勤学 廉洁的小故事

白居易,乡绅,银子,县衙,百姓,李财主,塞满,大人,本官,李财,和西,升堂,关节,刁民,县太爷,官司,告示,听审,大唐,大板,差人,小人,手下,成何体统,律法,抖出,救济,暗通,鱼肚,瓜瓤

2020-06-1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