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转载天才中国钢琴家朗朗的故事

时间:2020-08-25

著名中国钢琴家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6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天才中国钢琴家朗朗的故事

辽宁沈阳人,生于1982年6月14日。父亲郎国任

他,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一部钢琴的发电机”、一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国的莫扎特”、“中国的名片”。 2001 / 2002 / 2003 / 2004 /2005/2006/2007年,郎朗平均每年世界巡演约150多场,成为世界范围内演奏最多的钢琴家,征服了世界古典乐坛。他也是首位在22岁前就和世界所有著名乐团包括五大爱乐乐团和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合作过的音乐家。 说“郎朗改变了世界”,那么他到底改变了什么? 他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中国人弹钢琴也可以弹得这么好! 他改变了流行对古典的看法:古典的也可以成为另一种流行! 他改变了艺术对于商业的看法:艺术上是成功的,在商业上也应当成功! 他使得许多人第一次走进音乐厅,第一次聆听古典钢琴音乐会,第一次把心灵交托给音乐,也让音乐注入心灵。 他把成功的“三要素”“天才――勤奋――机遇”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他的神奇传说更成为无数年轻人搏击人生、追求卓越的激励和祝福! 郎朗,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不仅属于音乐,更属于和平!

每天三十分钟学钢琴 郎朗觉得弹钢琴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对孩子来说,家长和老师们必须帮助孩子体验每天弹琴的进步,享受学琴的快乐,感受成功,让孩子对自己学琴充满信心。郎朗觉得对孩子来说每天快乐地弹奏30分钟也可以轻松的学好钢琴,家长和老师们可以通过:游戏法。即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根据其兴趣爱好,创设游戏或故事情景来促使孩子快乐自觉地练琴。玩一玩、乐一乐、笑一笑,让钢琴成为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件最开心、最好玩的“大玩具”,陪伴孩子快乐的成长!歌唱法。孩子都有爱唱歌的天性,家长可让孩子边弹边唱,通过渲染营造这种气氛,来激发和增进孩子学琴的乐趣。寓音乐于钢琴学习的做法可以让孩子得到娱乐而提高孩子钢琴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把音乐本身的情景和心情融于音乐之中,调动孩子情绪,增加孩子的表现力。总之,“琴不离手,曲不离口”是一种重要的练习方法。激励法。“成就感”永远是最大的支持动力。家长要建立赏识教育理念,多用表扬和鼓励的手段促使孩子练琴与学习。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充分肯定,让孩子每天都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觉得自己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 相信有了郎朗的专业指导、建议和“郎朗”的陪伴,每天三十分钟练习弹琴将不再枯燥乏味,孩子们每天都轻松快乐地学弹钢琴。郎朗钢琴的秘密 在郎朗看来,弹钢琴不应该成为孩子们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对钢琴演奏艺术的兴趣,进而陶冶情操。一旦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帮助孩子们成为像他一样成功的钢琴艺术家。那么,郎朗钢琴可以给小朋友心灵鼓励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答案就是郎朗的设计灵感和施坦威制造工艺的完美结合。 系出名琴家族的郎朗钢琴同样也一脉相承地继承了施坦威家族选材优良、精心设计等贵族血统。钢琴的心脏部位——音板采用精挑细选的高品质的北美云杉实木精制而成,为提升音质,所采用的木材每英寸至少具有八圈年轮。另外,同样采用施坦威音板的渐薄式原理设计,郎朗钢琴的音板也有别于单一厚度的音板,可以自由的振动以产生更大的音量。选材上的精益求精使得郎朗钢琴具有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另外,郎朗更是倾注大量心血与施坦威专家研究和讨论郎朗钢琴的音色处理,每个音区都有针对其对音色的要求制作而成。因为他相信声音的投资会伴随孩子一生。 除了施坦威钢琴与生俱来的优美的线条和经典的气质外,郎朗钢琴的上挡板表面装点着6颗灿烂的小星星,排成L状,组成郎朗名字的拼音字母。这点点繁星也预示着弹奏郎朗钢琴的小朋友们都有可能成为钢琴演奏界的明日之星,这是钢琴专家施坦威和钢琴演奏家郎朗共同的愿望。同时,郎朗系列中的明日之星钢琴还有一个巧妙之处,把上挡板翻转过来是一块白板,用郎朗的话来说,这是“一块激励心灵的小白板”。可以把曲子画上去,然后就可以背下来了,有些重要的地方也可以记下来。能画画,也能写上座右铭。此外,为了迎合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郎朗钢琴的上挡板还安装了一个托盘可以当作展示盘,凡是孩子们心爱的物品都可以放在上面,练琴的时候也可以不离身。给孩子们挑首合适的曲子 郎朗钢琴是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的钢琴,所以,施坦威公司在寄予钢琴演奏界明日之星深远希望的同时,更提倡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选择合适他们年龄弹奏的曲子。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们都各有自己的特点,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弹奏曲目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针对于不同的年龄段,郎朗也给出了自己专业的指导意见,他觉得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来说,可用拜厄的《钢琴基本教程》、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等。这一阶段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弹奏旋律悦耳的中外乐曲,以丰富孩子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对于已经有一定钢琴基础的孩子们来说郎朗则可以选择最常用的练习曲有车尼尔的《钢琴快速练习曲》,同时可以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柏特等作曲家的奏鸣曲中挑选一些程度较浅的作品来学习。中国名曲中的《牧童短笛》等也是很好的曲目选择。郎朗始终认为让弹琴成为一种乐趣是学好钢琴的关键所在,所以家长们应该尽量通过儿童的心理特征,激发出其对音乐的乐趣。 郎朗对这融合了自己创造灵感的钢琴充满深情:“从最早接触钢琴,我就梦想着弹奏施坦威钢琴。现在,许多练习钢琴的孩子一定也和我有一样的梦想。虽然我8岁那年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是我发现没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钢琴。如今在施坦威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我儿时的梦想。希望郎朗钢琴能让孩子们更热爱钢琴、也更热爱生活。” 郎朗对于施坦威钢琴能推出以他名字命名的钢琴而非常自豪,同时他也对弹奏郎朗钢琴的小朋友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大的荣誉,甚至超越了我的梦想,我希望更多的小琴童能把自己的梦想和音乐结合起来,享受演奏的每一秒。”

a.生来为了弹琴的小琴童 1982年,郎朗出生在沈阳的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祖父是位音乐教师,父亲郎国任是文艺兵,在部队里做过专业二胡演员,退役后进入沈阳市公安局工作。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郎朗很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在父母为他买了一架国产的立式钢琴以后。 刚刚看到父母买的钢琴,郎朗就觉得它不只是一件大玩具,因为它还能发出美妙、奇特的声音。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穿着燕尾服,系着领带的大人,坐在钢琴前,用手在黑白的键盘上来回敲打时,郎朗非常羡慕。他喜欢听钢琴中流淌出的优美旋律,更崇拜那些身穿燕尾服的人。可是当时他的年纪太小,父亲还没想过教他弹琴。 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听到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时,郎朗心里充满激情,立即沉浸到音乐之中。歌唱完了,但那奔放的旋律还在心头萦绕,于是,郎朗不知不觉地在钢琴上弹了起来。说来也怪,虽然没有学过音乐,歌也只听了一遍,郎朗却几乎把这首歌的大部分旋律都弹了出来,真是无师自通的小神童!爸爸妈妈非常高兴,决定送儿子去学钢琴。 刚刚3岁,爸爸带郎朗去学钢琴,每次学习一两个小时,却不觉得累,非常喜欢学。爸爸发现郎朗不仅有音乐天赋,还能吃苦。 郎朗4岁那年,爸爸带着他拜见了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教授。当郎朗坐在钢琴前弹起曲子时,朱教授非常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把曲子弹得这么感人!看来,这个孩子的心里有一定的音乐分子,不,应该说,他的全身都充满了音乐!朱教授越听越感动,就对郎朗的爸爸说:“这是一个很有天分的孩子,生来就是为了弹钢琴的!我一定好好教他。”为了未来的“世界著名钢琴家” 练琴时,郎朗每隔一段时间,他都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谁弹得更好,他就会记住他的名字,发誓超越。在超越他人的同时,琴技提高了,把琴练好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从郎朗学琴的那天起,爸爸就设计、安排了时间表,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爸爸还把整个客厅都腾出来,供郎朗练琴。 一次,郎朗的小学班主任冯宁老师前来家访时发现,郎朗家的小屋里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一台小电视机,外面套着一个电视机罩,罩上摆着一个花瓶,瓶里插着假花。看来,这台电视大概很少开过。屋里的床不大,最多只能睡两个人。可是,宽敞的大客厅里却放着钢琴,全归郎朗一个人使用。这么说,平时他们一家人就是挤在那张床上睡觉呀!冯宁老师走到钢琴旁,发现钢琴上面还有一盏小灯。原来,郎朗每天放学后,都需要练习到很晚。郎朗的爸爸说:“冯老师,你猜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冯老师说:“是什么?”爸爸说:“让我的儿子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郎朗渐渐养成了每天必弹钢琴的好习惯。每天清晨,只要郎朗的琴声一响,邻居就知道该起床上班了,不然就要迟到了。 有一次,郎朗前一天晚上就跟着父母去了舅妈家。晚饭后,郎朗和舅妈家的几个孩子正玩得开心,爸爸突然对郎朗说:“不行,你得练琴了!”舅妈为难地说:“哎,我哪儿有琴啊?”爸爸说:“就让郎朗在地板上练习指法吧。”于是,郎朗就在地板上敲了起来。 郎朗在5岁时,获得了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为了郎朗的明天 在郎朗9岁的时候,爸爸让郎朗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琴,于是辞职给单位领导写了一封辞职信,大意是:“我必须去北京培育我的儿子!” 到了北京后,郎朗跟着爸爸住在丰台区白纸坊的一间筒子楼里,妈妈却一个人留在沈阳工作,用她一个人的工资来支撑着这个家。为了郎朗,妈妈每月只花掉100元的生活费,却把剩下钱全寄到北京。 不久,中央音乐学院的赵屏国教授见到了郎朗,认为郎朗的智商比较高,很有音乐天赋。赵教授对郎朗的爸爸说:“如果我下工夫培养,这孩子将来的发展前途绝不亚于著名的年轻钢琴家—基辛。”这样,郎朗被赵屏国教授收为弟子。 每天上午去上文化课,下午去学琴。为了更多地了解钢琴知识,爸爸每节课都要站在郎朗教室外“偷听”,等下课回家后,父子俩是一边吃饭一边还在讨论老师教的课。10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郎朗每天要完成8个小时的训练,渐渐地,他可以熟练地弹奏难度很高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还能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就连后来著名指挥家马泽尔都感到惊讶:“郎朗的钢琴基础在哪里打下的?”有人告诉他说:“郎朗是在中国学的。”马泽尔表示难以置信。 d. 爸爸的眼泪 不久,郎朗得到一个去参加音乐家比赛的机会,可是,在北京5年,3个人的生活就靠郎朗的妈妈一个人来支撑,这是多么艰难啊!郎朗参加国际比赛,费用需要自付,必须拿出5万块钱来,爸爸瞒着郎朗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块钱,陪郎朗来到了德国。 结果,12岁的郎朗获得了第一名!郎朗和赵屏国教授在台上欢呼、拥抱。当郎朗回到国内后,班主任老师在中央音乐学院对郎朗说:“哎,郎朗,这很不容易,领奖时,你爸爸哭得那么厉害,我从来没有看到你爸哭过。”郎朗跟老师说:“不可能,我爸不可能哭,他怎么能哭呢,我都从来没看过他哭过。”在郎朗的心里,爸爸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他一向佩服爸爸,爸爸怎么可能哭呢? 郎朗回到家里问爸爸:“我领奖时你哭了?”爸爸笑了,说:“我没哭,你别瞎说。” 一颗爱国心 2008年5月18日,青岛赈灾义演。 2008年5月出版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 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决赛开球前演奏。 格莱美第一个获得演奏大奖提名的华人演奏家。 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 5100冰山矿泉水代言人,并在地震中与5100联名捐款1000万。 2008年5月14日成为北京电台音乐台形象代言人。 2007年上海特奥会与其父郎国任合奏《赛马》。 2008年8月8日,于北京奥运会鸟巢现场演奏《灿烂星空》,曲长达8分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转载天才中国钢琴家朗朗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云迪讲述自己的故事:没有天生的天才 只有奋斗的人生

李云迪讲述自己的故事:没有天生的天才 只有奋斗的人生

李云迪,钢琴,时间,音乐,动画片,城市,时刻,看电视,琴房,食物,肖邦,大多数人,个人,冠军,古典音乐,德国,新闻联播,汉诺威,中国钢琴家,没有时间,加香,诺威,不一样,和美,内心,代表,主题,乐章,事情,六点半

2013-06-07 #短篇故事

钢琴家: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钢琴家: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郎朗,爸爸,钢琴,教授,音乐,钢琴家,北京,孩子,老师,美国,柴科夫斯基,赵屏国,个人,妈妈,小时,父母,舅妈,合作,冯宁,安德列,练琴,马泽尔,中央音乐学院,名的,音乐学院,一面,弹钢琴,德国,成绩,文化课

2020-08-24 #经典故事

钢琴家江晨:用钢琴讲好中国故事

钢琴家江晨:用钢琴讲好中国故事

钢琴,音乐会,江晨,王建中,作品,中国,作曲家,音乐,江明惇,音文,创作,会上,老师,丁善德,杨立青,朱昊,桑桐,王鲁,贺绿汀,中国作品,中国话,上海音乐学院,历代,先生,历史,文脉,文化,时候,贡献,梅花三弄

2020-08-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著名钢琴家郎朗:“用钢琴奏响中国声音”

著名钢琴家郎朗:“用钢琴奏响中国声音”

郎朗,中国,音乐,曲子,古典音乐,钢琴,观众,黄河,练琴,时候,世界,作品,艺术,乐曲,音乐家,个人,文化,旋律,时间,能力,中国音乐,莫扎特,贝多芬,印象,同学,情感,故事,时代,美国,音乐大师

2020-08-25 #短篇故事

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郎朗,爸爸,钢琴,教授,音乐,钢琴家,个人,北京,孩子,老师,美国,柴科夫斯基,赵屏国,妈妈,小时,父母,舅妈,合作,比赛,冯宁,安德列,练琴,马泽尔,中央音乐学院,名的,音乐学院,一面,弹钢琴,德国,成绩

2020-08-24 #经典故事

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郎朗,爸爸,钢琴,教授,音乐,钢琴家,个人,北京,孩子,老师,美国,柴科夫斯基,赵屏国,妈妈,小时,父母,舅妈,合作,比赛,冯宁,安德列,练琴,马泽尔,中央音乐学院,名的,音乐学院,一面,弹钢琴,德国,成绩

2020-08-25 #故事大全

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郎朗,爸爸,钢琴,教授,音乐,钢琴家,个人,北京,孩子,老师,美国,柴科夫斯基,赵屏国,妈妈,小时,父母,舅妈,合作,比赛,冯宁,安德列,练琴,马泽尔,中央音乐学院,名的,音乐学院,一面,弹钢琴,德国,成绩

2017-10-29 #故事会

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中国钢琴家郎朗的故事

郎朗,爸爸,钢琴,教授,音乐,钢琴家,个人,北京,孩子,老师,美国,柴科夫斯基,赵屏国,中央音乐学院,妈妈,小时,父母,舅妈,合作,冯宁,安德列,练琴,马泽尔,名的,音乐学院,一面,弹钢琴,德国,成绩,文化课

2020-08-2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