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学5月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0-08-26

叶圣陶1916年童话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85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每次访问西湖,都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春天,我去灵隐探幽,道旁古木参.差,苍翠欲滴。夏 天,我去曲院风荷赏莲,但永远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秋天,我去满陇桂雨闻香,淡淡的桂香馥而不郁;冬天,我爱去湖心亭看雪,站在湖边,远远望去,湖面显得格外静谧,只有在寒风中微漾 的湖浪轻拍堤岸,与我那炽热和敬仰的心应和.着。A.jiōng cān róu huóB.jiǒng cēn xiè hèC.jiōng cēn xiè héD.jiǒng cān róu huò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A.孙权言辞恳切的劝告使得吕蒙开始发愤,他契而不舍地读书,终让鲁肃引为知己。B.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在膝盖里半响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C.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评价,于他,是当之无愧的。D.紫藤萝的花朵从来都稀疏,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盈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B.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C.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D.作为叶圣陶先生的助手,张中行先生在编课本中遇到疑难,总是不.耻.下.问.,像叶先生请教。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B.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C.阿长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D.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吃过的粮食还给谁?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由于林书豪在篮球上的杰出表现,被大家冠以“林旋风”的称号。 B.杭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淳安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桐庐县少两倍。C.造成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国家为了一己私利而搅乱亚太格局的结果。D.各大媒体报道青年女教师张丽莉舍身勇救学生的事迹后,人们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她身体的恢复状况。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史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B.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 年,推出第一个童话集《稻草人》。 1923 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C.《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D.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7.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②荡胸生曾云,,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③《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④《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相反的句子是⑤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早用来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⑥面对春花凋零的景象,晏殊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而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下”则道出了他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心8.名著阅读(6 分) (1)根据阅读积累,补写以下读书摘记卡。(3 分)读书摘记卡2016.6.12摘录: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海工作!固然他的命运是离奇古怪的,但他也是崇高伟大 的。——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海洋三部曲”的另两部是、《神秘岛》。随感:为了躲避英国殖民者的杀害,追求正义和自由,尼摩船长开始了海底旅行,“”(例举两次历险)等一系列历险,证明了他是机智无谓的斗士。他的确“崇高伟大”!(2)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海底两万里》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 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B.《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水艇在海 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C.《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结 构巧妙,能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D.尼摩船长为救印度采珠人,与鲨鱼激烈搏斗,被鲨鱼掀翻在地,情况非常危急。这时,康塞尔手 持钢叉救出了压在鲨鱼底下的船长。二、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 (19 分) 常春藤 林清玄⑴我的新家在巷口那栋全新的大楼,地理位置不错,生活很方便。附近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 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 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益发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 板。⑵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出来,才知道那里 原来还有人居住。⑶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 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 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⑷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 后仰视,好像向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 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了。 ⑸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 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 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⑹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才仔细地看它的 叶子,每一片叶子都是完整饱满的,丝毫没有一丝残缺,而且没有一点尘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 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⑺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到家里来种一株,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 因为它正长在老人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样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栽。⑻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老人推着摊车 要出门做生意,木门“咿呀”一声,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 几株您的常春藤?”⑼他笑着说:“好呀,你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 走去。⑽老人如约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拣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 我欣喜地把它种在花盆里。⑾没想到第三天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有影踪,只 剩下一片残株败叶,老人忙着整建家屋,把原来一片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也扶了正。我觉 得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要 长成一片了。”⑿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细 心地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⒀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 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则是芽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小。比来比去,总 是不及。⒁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的 花盆里,常春藤已经好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地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 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呢!”9.“比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阅读方法。某四人学习小组围绕本文展开了比较阅读,请 根据以下讨论实录,完成相关内容。(14 分) 同学甲:比较阅读可以“异中求同”,也可以“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别, 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其规律。 同学乙:嗯,同是常春藤,老人和“我”对待它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老人对待常春藤10. 王 国维 说:是“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我”的方式则是 ⑴。(2 分) “ 以同 学 丙 : 还 有 , 它 们 的 生 长 形 态 也 是 不 一 样 的 。“ 我 ” 的 常 春 藤 是 细 小 、 温 柔 的 ,老人的常春藤却很不一样,就如文中第⑷段所写的。同学丁:这段话描写得好!好在。(4 分)同学甲:你说得太好啦!既抓住了常春藤的特点,也读出了背后的情感。同学丙:刚刚讨论的是同中求异式的比较阅读。是否还可以异中求同呢?我觉得卖牛肉面的老人与他的常春藤有相似之处。我观 物,故 物皆 着我 之色同学丁:是的,文中他们的生存环境是那么相似,比如: ⑶。(3 分) 彩 。”同学丙: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精神气质有相通之处吗?。(5 分)同学甲:你不仅结.合.了.文.章.内.容.,还联.系.生.活.谈了自己的看法。你的发言真精彩!自然 万物, 因作家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物”便有了人之情趣。请联.系.全.文.,结.合.相.关.常.春.藤.的.描.写.,分析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志趣。(5 分)二 (11 分)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1)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 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 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2)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 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 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 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 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 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 书本。” (3)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 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 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 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 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 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4)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 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 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 科学家邀请 37 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 26 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 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 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 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 10 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 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 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 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5)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 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 着密切的关系。(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改变。(4 分) 12.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⑴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⑵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 拽回去。 B.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 可避免。 C.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与社交网络中的人交往,而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能力日益下降。 D.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是由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三、古诗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 — 20 题。(15 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有仙则名. (出名)B.无案牍之劳.形 (使……劳累)C.乃引客就.观之 (靠近)D.信.乎其似巢也 (相信)18.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 )( ▲ )(4 分)A. 无丝竹之.乱耳吾室之.内B. 或陈于.前尝射于.家圃C. 而.乱书围之结友而.别D. 乃.亦大笑曰 蒙乃.始就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20.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文的主人借托居室所表达的情志。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重阳后菊花(之一)[宋]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①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②一日花。 注释①靥: yè,笑脸。 ②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民间在这一日常以登高、赏菊等风俗来表达求福求寿的愿望。 (1)本诗一、二句精于描写,“ ▲ ”一词写出了菊花受冷落的境遇,“ ▲ ”一词写出了菊花 灿烂美丽的姿态。(2 分) (2)全诗借花讽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就此作简要赏析。(3 分)四、作文(40 分)22、梁启超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第一件乐事,自然是责任尽 完了。在你的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你的担当是否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快乐?或许还未来 得及被你身边的人认可,就早已被忙碌的生活淹没了。想一想,你把它藏在哪个角落了?找出来, 和大家分享。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启正中学 2016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 5 月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 分 1.B 2.C (A 垦—恳 愤—奋 契—锲 B 盛—蜃 愰—恍 D 言—颜 ) 3.D 不耻下问:向学问或 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句本末倒置了。4.C 书名号改为单引号 (这里三哼经’不是一部书,而 是阿长误解的“山海经”的称谓,所以用单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5.D (A 缺主句,去掉句首的“由 于” B 甲比乙数量多,可以用倍数,甲是乙的几倍;甲比乙数量少,可以表达为甲是乙的几分之 几或百分之几 C 句式杂糅 “原因是……”和“……的结果”杂糅)6.A 纪传体——编年体 7.答 案略 8.(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 分)(2 分) 遭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被章鱼袭击等(例举两件即可) (2)D 不是康塞尔,是尼德兰(3 分) 1.(20 分) ①(2 分)细心地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 (评分标准:可摘录原句,也可自己概括,只要能点出“被细心呵护”之意即可) ②(4 分)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常春藤虽被夹壁所压却依旧呈现出强劲的生命 之力及向四周延展的旺盛之态,表达出作者对它的赞叹与喜爱。 (评分标准:修辞手法或词语运用 1 分,结合内容分析 2 分,答出“生机、旺盛”等,意思相近即 可,作者情感分析得 1 分,答出“赞叹、喜爱”之意即可。) ③(3 分)老人住在两座大楼之间,破败老旧随时都可能倾颓的木屋里;常春藤长在断板残瓦南边 斜角的地方,躲在不被注视的一角。他们的生存环境都是破败、贫瘠的。 (评分标准:结合文本分析 2 分;提炼概括 1 分,答出“破败”、“贫瘠”或“困厄”之意即可。) ④(5 分)常春藤顽强执着地向上生长着,老人靠卖牛肉面顽强地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台风后, 老人又搭建起了自己的木屋,新插的常春藤也茁壮地生长起来。常春藤和卖牛肉面的老人互相映衬, 都把根深深地植入滋养他和它生活的大地,就如身边时常可见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人一样,他们 都热爱生活,传递出努力生存的乐观与顽强。 (评分标准:结合文本分析 3 分;提炼概括 2 分,答出“植根生活”、“乐观顽强”即可。) 2.(5 分)作者通过对常春藤细致的描摹,展示了常春藤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却能毫无忌惮地 怒放着,每一片叶都是完整饱满的;它向四周延伸着,一株就长成一片,把根深深地植入大地,经 历过台风的袭击后更见坚强。作者借常春藤表达了生命应该扎根于地、自由恣肆地绽放,应该热烈 地、顽强地去拥抱生活。 (二) 1.(4 分)①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②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③人类的大脑结 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道路的方式也改变了。④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弱,出现 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每点 1 分) 2.(4 分)⑴ “耐心杀手”一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说明了数字阅读“不足以锻炼耐心”的弊端。 ⑵ “不断”一词表限制,说明智能手机屏幕上敲打的动作对塑造人大脑作用的动态变化。 3.(3 分)B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17. D (信:确实)(3 分) 18.AC (A.提宾,的。 C.表转折,表修饰。 B.在。D.于是,就。)(4 分) 19.(1)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平民)。 (其中互文 1 分)(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其中补主语 1 分) 20. (4 分)甲文通过具体描写“陋室”幽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脱俗的日常生活,来表达作者 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志。 乙文通过描写书窝的藏书困人和幽默的自嘲,来表达作者热爱读书、幽默旷达、安贫乐道的情志。 21. (1)寂寞,金靥。 (2 分)(2)世情儿女只看重阳一日花,实为求福求寿,不为赏花(1 分)。作者借此讽刺世人庸俗和功 利。然而重阳后的菊花虽无人观赏,却依旧灿烂美丽,由此表达了作者对虽遭冷落依然灿烂的高洁 脱俗品行的赞美。 (3 分) 参考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 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 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 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陆游)就 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所说的(书)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 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 “确实这象(书)窝。” 不用注册,免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学5月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二单元月考试卷

B.,A.,C.,D.,橘子,诗人,闻一多,孟德,羊子,父亲,有误,研究,作者,修辞手法,先生,祥子,吕蒙,巴特尔,鲁肃,不正确,这句话,句子,文章,丝织品,加点,每题,科技馆,粗略地,中多,孙权

2011-12-12 #小故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典型例题 考试100%有原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典型例题 考试100%有原题

古诗词,篇幅,文档,题目,七年级下册,增加到,小帅,语文,典型,例题,上关,主页,初中,小学,同学,同学们,头像,必学,易错,文末,文章,步骤,标题,私信,练习题,试卷,考题,课内,考试,古诗词鉴赏

2013-11-28 #短篇故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汇总 打印一份多练习 成绩更上一层楼

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汇总 打印一份多练习 成绩更上一层楼

语文,学生,核心,素养,语文考试,单元,初中语文,测试卷,成绩,更上一层楼,知识,试卷,七年级下册,中多,那文,还可以,事实,中考,中资,分数,同学们,右上角,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头像,学堂,完整版,日子,教材,教材内容

2018-07-12 #小故事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测试卷 请小同学们收下吧!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测试卷 请小同学们收下吧!

散文,同学们,七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建议,老师,好的,小同,一段时间,内容,全部内容,右上角,头像,模拟考试,定义,完整版,手法,方法,文章,班级,特点,篇幅,私信,诗歌,资料,分类,教育,做一个

2010-12-09 #长篇故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试卷 还在上网课的同学们 快来打印练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试卷 还在上网课的同学们 快来打印练习

语文,单元,作业,试卷,同学们,学生,学堂,研究会,七年级下册,那文,任务,价值,中资,关键点,右上角,手段,形式,多加练习,头像,完整版,水平,文末,素养,电子版,私信,考试成绩,资料,多元化,应用,主页面

2009-05-13 #短篇故事

河北省滦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金鸟导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河北省滦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金鸟导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狐狸,白鹤,小王子,把头,A.,B.,C.,哥哥,翅膀,得天独厚,对白,鸽子,先生,参谋,口气,愿望,整体,时候,暴风雨,爪子,河畔,计上心来,重点,问题,魔法,分析,人的手,你自己,和小王,有责任感

2020-06-02 #故事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题 提前练习期末古诗词不丢分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题 提前练习期末古诗词不丢分

古诗文,同学们,语文,古诗词,初中语文,复习题,小王,建议,资料,七年级下册,分值,全部内容,古诗,右上角,教材,头像,完整版,比重,比例,时间,文末,文章,老师,私信,试卷,考试卷,教育,考试,一块地,关注我

2013-12-09 #长篇故事

老师分享: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历史期末试卷 考试前攻克重难点

老师分享:七年级下册地理生物历史期末试卷 考试前攻克重难点

地理,历史,学生,测试卷,生物,初一,下册,三门,成绩,人教版,时间,理想,知识,知识点,篇幅,课程,资料,七年级下册,总复习,古诗文,老师,上册,人文,作业,分析题,册数,初中化学,初中语文,大部分,填空题

2012-11-1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