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听故事 1004夜 《三国演义》168诸葛亮南征归来准备伐魏 “出师表”千古流传

时间:2020-08-26

三国演义中流传千古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7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原标题:听故事 1004夜 《三国演义》(168)诸葛亮南征归来准备伐魏,“出师表”千古流传

故事梗概

给没空听节目的爸爸妈妈,方便和孩子讨论这期节目哦

这一集里,诸葛亮告别了刚刚平定的南方,这里有一个细节,他临走前专门祭奠了这场战争中死去的人们,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歉意与难过。

而刚刚抵达蜀国,诸葛亮就决定伐魏。虽然他明明知道天象不利,也知道蜀国目前还在危急之中,但他依然决定亲自领兵伐魏。

而今天故事的结尾,就是千古流传的《出师表》。虽然原文过于艰涩,但妈妈们还是和孩子聊一下吧,毕竟,孩子以后是要背诵的。

今 日 主 题:《出师表》

话题一

诸葛亮为何要写《出师表》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并没有说一定要诸葛亮去讨伐魏国。但是诸葛亮知道,这是蜀国之所以能成国的原因所在,也是刘备找他的目的。Angell认为,这也是诸葛亮自己的愿望。南征之时,自己觉得自己损阴德,折阳寿的诸葛亮,觉得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他决定立刻北伐。实际上,后主刘禅并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皇帝,他更希望偏安一隅,明哲保身。每次诸葛亮要出去打仗,他都更多担忧蜀地安危。

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刘禅就是因为胸无大志,就连和臣子们一起安顿好蜀国也做不到啊。他仿佛是自知自己能力有限的谦虚言辞,听得多了,反而让人对蜀国更加没有信心,让“有志之士”觉得心寒。

诸葛亮深知其难,也知道自己守在蜀国,未来也是于事无补。因为现在还有一些将领是为了先帝之恩在奋勇作战,如果这批人都走光了,这代人不能实现北伐成功,后面就更加不能指望了。所以他坚定地决定北伐,明知天象不顺也希望拼死一搏。

他临走前写这篇《出师表》,实际上是指出了刘禅治国安邦的不足之处,为他分析了蜀国的局势,提供了用人的策略,也简单说明了自己北伐的原因,表明了自己的忠心。

但是Angell以为,诸葛亮深知刘禅的能力,所以这篇《出师表》更重要的是说给其他的文武百官听的,让大家明白自己的忠贞不渝和报国决心,公开发表了自己对于国家管理人才运用的排兵布阵,以及号召大家共同支持他讨伐魏国。

话题二

现代文翻译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正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啊。不过宫廷里的大小官员们并不懈怠,战场上的将士们忠心耿耿,奋不顾身,这是他们追念先帝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您实在应该多听圣明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的美德,振奋有有志之士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让忠心进谏的人都无语了。 (说明诸葛亮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刘禅说了很多不恰当的话,让有志之士十分失望。)

皇室亲戚和朝中大臣,都是一个整体,一定要奖罚分明和公平。任何人作奸犯科,都应当交给主管的官,该怎么判怎么判,这样才能显示您的公正严明,而不应偏袒徇私,使宫内亲眷和朝中大臣奖罚不同。(说明刘禅犯过这方面的错误,不善于管理国家。)

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人,善良诚实,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选他们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应该跟他们商量,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刘禅你的)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说明刘禅该问的不问,擅自作主乱出昏招。)

将军向宠,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先帝称赞他有才,因此大家举荐他做中部督。军队中的事情,都应跟他商讨,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每个人各自归位。(继续推荐人才和支招。)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务农,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奢求拜相封侯。先帝不鄙视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三顾茅庐,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感动,就答应为先帝效力。后来遇到兵败,在危机患难之间奉命接管国家大事,如今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心,只怕先帝所托付不能实现,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到人烟稀少南方。现在南方叛乱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话题三

为什么《出师表》留名千古

Angell认为《出师表》是很赞的,确实应该背诵(别打我),而留名千古,主要有这样三个原因:

1. 忠心耿耿。《出师表》文词恳切,表达了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当朝后世甚至刘备本人,都认为以诸葛亮的才能,是可以把刘禅取而代之的。但是,智谋出众,治国有方的诸葛亮选择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篇文章,所以这篇文章流传千古。

2. 有条有理。《出师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简明清晰,有条有理。能够在忠诚的前提下,如此清晰明了的提出执行方案,古往今来都非常难得。堪称“执行计划”的表率。

3. 文采飞扬。本文多以四字句行文,用了很多成语,还有很多句子排比对偶,整齐工稳,短短一篇文章,留下千古名句诸多。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体现了东汉末年中国文学的发达,中国文字的美感。并且本文有大量合成词是诸葛亮首创的,不少词经诸葛亮的提炼,后来都用为成语,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言”等。单单是从文学角度,这篇文章也可以留名千古。

听故事 1003夜 《三国演义》(167)司马懿罢归故里,正好和孩子聊聊什么叫做“韬光养晦”

1002夜,故事在继续,还成了串。为坚持和想象力点赞!

听故事 1001夜 《三国演义》(166)七擒孟获功成名就,为何诸葛亮说"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买二送二

(单个赠送课程不超过所购买课程的最低价格)

审核完毕即可领取。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听故事 1004夜 《三国演义》168诸葛亮南征归来准备伐魏 “出师表”千古流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评书传奇”听袁阔成先生讲《三国演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评书传奇”听袁阔成先生讲《三国演义》

袁先生,三国演义,先生,刘备,出师表,原著,评论,孔明,赵子龙,诸葛亮,人物,故事,收音机,感觉,磁带,评书,八面威风,乔国老,仲达,关羽,单田芳,周公瑾,周瑜,多当,孔明会,张飞,智计百出,曹操,田连元,真天子

2014-04-16 #小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亮流传千古之作《出师表》 这是最感人的版本

三国演义:诸葛亮流传千古之作《出师表》 这是最感人的版本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8-26 #长篇故事

阅读《出师表》的6—7段 回答下列问题。1.选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

阅读《出师表》的6—7段 回答下列问题。1.选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

试题,往事,出师表,三国演义,作者,故事,选段,下列问题,联想到,原文,初中,来源,自述,题型,重点,目的是,文言文阅读,试题难度,阅读理解

2020-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演义的谚语故事

三国演义的谚语故事

出处,三国志,三国演义,诸葛亮,吴志,魏志,吴下阿蒙,曹丕,前出师表,对酒当歌,文选,吕蒙,张飞,曹植洛,文帝,曹植,曹军,李傕,武略,袁绍传,魏文帝,初出茅庐,刮目相待,手不释卷,人生如寄,位极人臣,先主,出师表,司马昭之心,同符合契

2007-12-29 #故事阅读

三国演义中成语及故事

三国演义中成语及故事

出处,三国志,三国演义,诸葛亮,吴志,魏志,吴下阿蒙,曹丕,前出师表,文选,吕蒙,张飞,曹植洛,文帝,曹植,李傕,武略,袁绍传,魏文帝,刮目相待,人生如寄,位极人臣,先主,出师表,司马昭之心,同符合契,士别三日,土崩鱼烂,大弟,天下

2020-09-07 #长篇故事

三国演义里有那些四字故事

三国演义里有那些四字故事

出处,三国志,三国演义,诸葛亮,吴志,魏志,初出茅庐,吴下阿蒙,曹丕,三顾茅庐,前出师表,对酒当歌,文选,吕蒙,张飞,曹植洛,文帝,曹植,曹军,李傕,武略,袁绍传,魏文帝,刮目相待,手不释卷,锦囊妙计,人生如寄,位极人臣,先主,出师表

2020-05-28 #故事阅读

三国演义里有那些四字故事

三国演义里有那些四字故事

出处,三国志,三国演义,诸葛亮,吴志,魏志,初出茅庐,吴下阿蒙,曹丕,三顾茅庐,前出师表,对酒当歌,文选,吕蒙,张飞,曹植洛,文帝,曹植,曹军,李傕,武略,袁绍传,魏文帝,刮目相待,手不释卷,锦囊妙计,人生如寄,位极人臣,先主,出师表

2020-09-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演义里有那些四字故事

三国演义里有那些四字故事

出处,三国志,三国演义,诸葛亮,吴志,魏志,初出茅庐,吴下阿蒙,曹丕,三顾茅庐,前出师表,对酒当歌,文选,吕蒙,张飞,曹植洛,文帝,曹植,曹军,李傕,武略,袁绍传,魏文帝,刮目相待,手不释卷,锦囊妙计,人生如寄,位极人臣,先主,出师表

2020-09-0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