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神话故事看中西方传统道德观的差异

时间:2020-08-27

西方国家传统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5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2012年 总第260期 第 2l 期 世 纪 桥 Shi j i Qiao No. 2 1 , 20 12 General No. 260 从神话故事看中西方传统道德观的差异 杨建民 湖南省凤凰县教育局 教科所, 湖南凤凰416200 摘要: 因文化渊源的不同, 中西方传统道德观差异很大。神话故事作为人类文明的源头是研究中西方传统道德观差异的 重要素材。以中西方神话故事为载体, 从婚恋观、 道德精神和死亡观三大主要方面入手探讨中西方传统道德观的差异。 关键词: 神话故事; 道德; 婚恋; 死亡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 为规范的总和, 是依靠社会舆论、 人们的信仰、 习惯、 传统 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神话故事是人类在社会生 产和生活 中创造出来的 , 集 中反映人们 的世界观 、 人生观 和价值观。中西方各异的地域环境蕴育了众多的神话故 事 , 这些神话故事蕴含着中西方不同的道德观。 一、 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的婚恋观 恋爱与婚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浪漫甜蜜的爱情与 幸福美满的婚姻是人们渴望和追求的 目标。中西方 皆流 传着众 多的神 话故事 , 纵观这些神话故事 , 我们不难 发 现 , 爱情也是 神类 永恒的主题 。然而 , 就整体来说 , 中 西方文化在婚恋观上有较大的差别。 一 中国婚 恋观 包办婚姻 , 缺乏爱情基础 爱情对于凡人是一件神圣的 、 令人憧憬 的事情 。可 是 ,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 , 爱情之于神仙却是镜花水月般 的幻影。神仙应是大爱之人 , 要博爱于世人 , 而爱情是小 爱 、 私爱 , 只是利于 自己。所以 , 神是不能谈爱的 , 天庭以 神圣不可犯 的天条来约束神 , 他们不能 与凡人相 恋。 旦相恋则是触犯 了天条 , 轻则监禁 、 撤职 , 重则被剔除 仙骨 , 打人凡间 , 失去永生 , 永远 承受转世轮回之苦。然 而, 在中国神话里 , 神与神之间却存在着 天婚 由至 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钦点配对的婚姻 。据传玉 帝和王母的结合也是包办婚姻 , 是顺应天地需要而成 , 统 治天地数万年也只是貌合神离 的各司其职。因此 , 由玉 帝 和王母钦点配对 的婚姻谈不上感情基础 , 纯粹是玉帝 和王母 的个人偏爱与情势考量。这与凡间一样属于包办 婚姻 , 只是决定者 由血缘宗族大家长变成了神域 中的权 力大家长。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 包办婚姻天经地义。 父母之命, 媒 妁之 言 是包办婚姻的最佳依据。 在家从父 , 出嫁从 一夫 , 夫死从 子 是封建社会女子永远无法逾越 的道德枷 锁。当然, 包办婚姻不等于婚姻家庭不幸福, 但是这种婚 姻一开始 就缺乏感情基础 , 难 以获得实质意义上的和谐 婚姻, 因为婚姻是人格精神的结合, 感情基础是维系和谐 婚姻家庭 的重要基石 , 没有感情或感情破裂 了婚姻是死 亡了的婚姻 。 二 西方婚 恋观 婚 恋 自由, 有 爱 有 情 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神们可以自行恋爱 、 生育 , 可 以说 更偏向于 人性 而非 神性 。男神可以有很多女神和女 凡人 , 女神也可 以有很多男神和男凡人做伴 , 这些都是再 正常不过的现象 。婚姻不是禁锢他们 的 天条 , 婚后男 女 双方还是 作为独立 的个体 而存在 , 还是有 恋爱 的 自 由。众神之王宙斯Zeus就是一个风流神 , 关于他的风 流韵事多不胜数 , 其 中很多都是凡人女子 , 而且还有为数 不少的有夫之妇。然而 , 神仙这样恣意玩弄女子 , 在 中国 看来是违背伦理道德的可耻行为 , 是不可思议 的。因为 在 中国看来 , 神是社会道德 的最高典范, 绝不会做这等遭 人唾弃之事。西方天神们开放 自由的婚恋观在西方现实 社会的集 中体现 , 就是西方人婚恋 自由, 有 爱 有 情 的 婚恋文化。相较中国而言, 西方社会是很开放的 , 而且曾 度风行豢养情妇或情夫 , 甚 至成为上流社会 中彰显 自 身不凡地位 的象征。 综观之, 中国人对神的要求很苛刻 , 我们赋予了神至 高无 的地 位 , 从 另一角度看来 , 又 给予他们更 少的 自 由。神是道德的最高标准之所在, 他凌驾于人之上。就算 是人间的主宰皇帝也受命于天 , 为天之子。在 中国古代 , 神是超越一切 的理想存在 , 是人类身上所有优点的集合 体。但西方的神不是, 他们与人的差别仅在于生命的永恒 与法力的无边 。中国的神是 中国人创造 出来束缚 自己的 道德枷锁 , 西方的神则是用来解放 自身天性的精神救赎。 一收稿 日期 : 2012 10 14 作者简介: 杨建民1975一 , 男, 湖南冈 凰 , 湖南省风凰县教研室教师, 研究方向: 中学生历史思想道德教育。 34 二、 中西方传统文化迥异的道德精神 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 的行为准则 ,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在文化上的 差异蕴含着不同的道德观 , 折射出各具特色的道德精神。 一 中国文化 提倡 尚德 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 的 尚德 精神集 中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方面 , 勇于献身 , 注重品德修养 。中国古代开天辟 地的大神 盘古在把天地分开之后 , 又将身体 的各部 分化为了山川河流 、 风雨雷 电以及各类 草木生灵 。他 的 献身精神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称颂。以后历代主神的选拔 也是以贤德为准, 禅让传承。中国上古的神话故事中的 主要大神们, 诸如伏羲、 女娲、 炎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禹皆效仿盘古 , 崇高圣洁, 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 生活 规矩 、 检点 , 几乎没有一位神王有 红杏出墙 或 乱爱 的 现象 , 有 的只是玉洁冰清 、 高风亮节 , 让后人顶礼膜拜 , 不 敢有丝毫不敬。另一方面 , 保 民佑民 , 造福于民。中国很 多神前身都是人 间的大英雄 , 譬如射 日救 民的后羿 。在 古代人民看来 , 英雄是不可见的神灵安置在人间的使者, 其做出的重大贡献都留在了人们心中, 都被流传者神化 了, 以至于后人弄不清他们到底是人还是神了。 中国文化的 尚德 精神, 是 穷则独善其身 的高洁 品格, 是 达则兼济天下 的非凡气度。因此 , 不管是普通 仁人君子 , 还是尊贵千古帝王都十分注重德行修养 , 并希 望以此为人们所赞誉 。 二 西方文化 倡 导 尚武 精神 古希腊神话 的天神都是世 俗的 , 充满 人间烟火 味。 在希腊的创世神话中, 各代天神都是除掉上一任天神才 坐上权力巅峰之位的。第二代天神克洛诺斯就是阉掉他 的父亲即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得来的, 后来他又害怕自 己的孩子推翻自己而吃掉了他们。第三代天神宙斯是在 其母亲拼尽全力之下才保住性命, 也同样是杀死父亲克 洛诺斯后取得的权力。此外, 众神之王宙斯的风流, 天后 赫拉的嫉妒 , 阿喀琉斯 与阿伽门农 的相互报复 , 阿波罗认 亲不认理等等。在中国的伦理道德 中, 子弑父和骨肉相 残是大逆不道 、 天理不容 的, 但在西方人看来却是理所当 然的 。面对冲突 , 中国神话故事所告诫的是为了和谐大 同尽量避免战争, 而西方神话则推崇 成败论英雄 。 总之 , 古希腊神话强调的是力量 、 权力 和智慧 , 是一 种 尚武 的精神。事实上 , 人和神的关系完 全是建立在 平等交换的基础上的, 就像雅典战争中智慧女神 雅 典娜守护雅典城邦一样也是有条件的。这种功利主义价 值观, 就使西方人形成了 人惟求新 , 器惟求新 的社会心 理。因此 , 为了 自己的私欲 , 会铤而走险、 不择手段。 三、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死亡意义的不同理解 一 中国文化 注重死亡的道德 意义 中国古神话的尚德精神 , 体现其特有的死亡观 , 即注 重死亡的道德意义。 《 西游记》 中, 唐僧 、 孙悟空、 猪悟能、 沙悟净历劫九九八十一难才真正皈依佛门。唐僧一行去 西天取经也是为了普度天下众生。 《 西游记后传》 中, 孙悟 空为了解救三界众生而 自焚, 化作无骨舍利迎回佛祖真 身 。这种精 神正是佛说的 我不入地狱 , 谁入地狱 的写 照。中国人遵守这一朴素的道理: 人固有一死, 但有重于 泰山的, 有轻于鸿毛的。谴责苟且偷生 , 看重死得有意义 是中国文化的死亡观 。从文天祥的 人生 自古谁无死 , 留 取丹青照汗青 的诗句到毛泽东 生的伟大 , 死 的光荣 的 题词 , 集 中体现 了死亡的道德意义 。一个普通 的凡人要 修道成仙成神 ,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 舍小我 , 为大我 。 为大众之利而死 , 为实现 自己作为一个神的责任而死 , 这 是神所应有 的超然生死态度。 杀身成仁 、 舍生取义 是 种至圣的境界 。 一二 西方传统文化 正视死亡的 自然意义 西方传统文化认为 , 死亡是一种解脱 , 只有不畏惧死 神 , 生命才会更加洒脱 和精彩 。因为基督教认为 , 人生来 就背负着原罪, 生的时候是用来赎罪 的, 不悔改就要下地 狱 , 悔改了就能上天堂 。于是 , 死亡就成为了上帝给人们 的赠礼 。相较 中国人看重死亡 的道德意义而言 , 西方人 正视死亡的 自然意义 古罗马皇帝马可 奥勒留在《 沉思 录》 中说, 死, 和生一样, 都源于自然的奥秘, 是同一些元 素的组合与分解, 绝不是什么应当羞耻的事情 , 既不违反 理性 动物 的本性 , 与生命 活动的规律也不冲突。 我们作 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从哪里来, 就将到哪里去。换句话 说 , 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 , 你将回到那创造你 的宇宙理性 中。死亡是生命 的衰亡 , 是生命 的尽头, 是一件很 自然的 事情 。正是基于这一点 , 西方人树立克服死亡焦虑 、 坦然 面对生死 , 迎接生死的正确死亡观。 因居 住地域 的差异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 中西方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作为一个民族文 化的源头, 是文化的 缩影 。从这些神话故事中, 可以看 到中西方在道德观上 的诸多差异。研究这些差异 , 对 于 深入理解 中国与西方的道德 内涵 , 继承中西方优秀传统 文化 ,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1 文 聘元. 西方历史 的故事 M . 天 津: 百花文 艺出版社 , 200 1. [2 夏志华. 浅析中西方神话中道德观差异以及对英语教 学的启示 J1 . 文教资料, 2006, 3. 3 阎德亮. 论 中国上古神话的尚德精神 兼与西方神 话比较[J . 中州学刊, 2003, 6. 4]尹晓予. 神话传说折射 出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 J1 . 山西财 经大学学报 , 2007, 4. [5]周志高 , 王伟. 东 西文化视野 中的古希 腊神话 与中国 神话 J]. 世界文学评论 , 2006, 2. 6 马可 奥勒留著, 李娟, 杨志译. 沉思录 M]. 上海: 三联 书店 , 2008. f责任编辑: 胡悦1 3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神话故事看中西方传统道德观的差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神话故事看中西方传统道德观的差异

从神话故事看中西方传统道德观的差异

传统,差异,道德观,神话故事,摘要,婚恋观,文化,渊源,文明,源头,素材,精神,道德,研究,为载体,主要方面,作为人类

2020-08-25 #故事会

从神话故事看中西方传统道德观的差异

从神话故事看中西方传统道德观的差异

道德,神话故事,精神,中国,差异,意义,道德观,尚德,人们,凡人,婚姻,文化,传统,包办婚姻,基础,生命,传统文化,婚恋观,西方人,中国文化,婚姻是,事情,关系,婚恋,天地,天条,女子,感情,爱情,王母

2020-08-26 #短篇故事

创意与感动——栩栩如生的故事 通过神话框架讲述传统道德与神同行:罪与罚影评

创意与感动——栩栩如生的故事 通过神话框架讲述传统道德与神同行:罪与罚影评

场道,张力,电影,这部电影,常爽,中国风,中国,东西,亲情,合理性,友情,劫难,因果,坏人,弟弟,新文化,故事,糟粕,神话,是非,正义感,现实,真相,道德,节奏,韩国,种地,不吐不快,不妨碍,其实也

2020-07-18 #故事会

创意与感动——栩栩如生的故事 通过神话框架讲述传统道德与神同行:罪与罚影评

创意与感动——栩栩如生的故事 通过神话框架讲述传统道德与神同行:罪与罚影评

场道,张力,电影,这部电影,常爽,中国风,中国,东西,亲情,合理性,友情,劫难,因果,坏人,弟弟,新文化,故事,糟粕,神话,是非,正义感,现实,真相,道德,节奏,韩国,种地,不吐不快,不妨碍,其实也

2020-08-10 #小故事

创意与感动——栩栩如生的故事 通过神话框架讲述传统道德与神同行:罪与罚影评

创意与感动——栩栩如生的故事 通过神话框架讲述传统道德与神同行:罪与罚影评

场道,张力,电影,这部电影,常爽,中国风,中国,东西,亲情,合理性,友情,劫难,因果,坏人,弟弟,新文化,故事,糟粕,神话,是非,正义感,现实,真相,道德,节奏,韩国,种地,不吐不快,不妨碍,其实也

2020-08-10 #长篇故事

树道德标杆扬文明家风

树道德标杆扬文明家风

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前进街道,人和,代表,媳妇,居民,社区,活动,正能量,道德模范,工作人员,家和,我们俩,精神文明建设,典型,传统美德,先进典型,信阳,孩子,年轻人,差异,真善美,榜样,标杆,文章,晚报,来源

2020-07-02 #小故事

老子与孔子 《论语》与《道德经》告诉我们怎样的中国哲学思想

老子与孔子 《论语》与《道德经》告诉我们怎样的中国哲学思想

儒家,道家,孔子,百姓,统治者,儒家思想,文章,政治路线,论语,贵族,君子,中国,传统,历朝历代,哲学思想,社会,等级,老子,道德经,内法,制度,名分,国家,国力,差异,方式,法家,答案,理论,目标

2013-01-03 #短篇故事

《中华经典民间神话故事》摘要 书评 试读

《中华经典民间神话故事》摘要 书评 试读

故事,诚实守信,民间,全文,古风,喜马拉雅,插图,经典,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目录,精髓,贴近生活,美感,请见,道德观,道德教育,关联,传统文化,孩子们,帮助孩子,有声读物,暂时没有,自主阅读,喜闻乐见

2020-04-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