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关于月的神话传说 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时间:2020-08-28

给神话故事起文艺名

提示:本文共有 19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月的神话传说 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外国神话传说

外国神话传说

外国,神话传说,神话故事,丛书,语文,新课标,作品,名家,希伯来,希腊神话,神话,巴比伦神话,阿拉伯神话,亚当与夏娃,耶稣,阿拉丁,雅典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社,上帝,内容简介,作者,内容,创世,文学,本丛书,标签,生平,特色,特点

2020-09-22 #故事大全

外国神话传说

外国神话传说

外国,神话传说,神话故事,丛书,语文,新课标,作品,名家,希伯来,希腊神话,神话,巴比伦神话,阿拉伯神话,亚当与夏娃,耶稣,阿拉丁,雅典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社,上帝,内容简介,作者,内容,创世,文学,本丛书,标签,生平,特色,特点

2020-09-22 #故事大全

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 随盎格鲁 撒克逊人入侵传

斗的故事具有神话传奇色彩。这部作品取材于日耳曼民间传说 随盎格鲁 撒克逊人入侵传

英国,社会,时期,英语,戏剧,文学,诗歌,生活,莎士比亚,17世纪,18世纪,故事,散文,约翰逊,创作,不列颠,作家,剧作,小说,新古典主义,风貌,弥尔顿,约翰,菲尔丁,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作品,乌托邦,人文主义

2012-01-26 #长篇故事

一年级民风民俗手抄报:民风民俗

一年级民风民俗手抄报: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手抄报,资料,中国,同学们,绘画,更多关于,作者,导语,同学,图片,来源,日期,以上是,节日民俗

2020-09-03 #故事会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俗语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俗语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作文,民风民俗,作文网,广州,星火,湖南,说明文,更多关于,民族风,中国,公交车,地方,民族,泥塑,瓦窑村,老家,吴川,布龙,文一,东西,人们,故乡,千岛湖,关子,公元,奶奶家,售票员,土家族,心愿,导语

2020-05-05 #经典故事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俗语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俗语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作文,民风民俗,作文网,广州,星火,湖南,说明文,更多关于,民族风,中国,公交车,地方,民族,泥塑,瓦窑村,老家,吴川,布龙,文一,东西,人们,故乡,千岛湖,关子,公元,奶奶家,售票员,土家族,心愿,导语

2020-05-27 #经典故事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俗语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俗语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作文,民风民俗,作文网,广州,星火,湖南,说明文,更多关于,民族风,中国,公交车,地方,民族,泥塑,瓦窑村,老家,吴川,布龙,文一,东西,人们,故乡,千岛湖,关子,公元,奶奶家,售票员,土家族,心愿,导语

2020-05-29 #经典故事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俗语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关于民风民俗的俗语 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故事

作文,民风民俗,作文网,广州,星火,湖南,说明文,更多关于,民族风,中国,公交车,地方,民族,泥塑,瓦窑村,老家,吴川,布龙,文一,东西,人们,故乡,千岛湖,关子,公元,奶奶家,售票员,土家族,心愿,导语

2020-05-2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