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民间信仰的影响与《西游记》故事的定型

时间:2020-08-28

民间故事老猴精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82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第19 卷第4 期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 0 1. 19N 。 42 0 0 1年8 月Jo u r n a lo fY u n e h e n gC o lleg e、 , 、A u g2 0 0l民间信仰?的 影响与《西游记》 故事的定型朱. 迪光(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湖南衡阳4 210 0 8 )摘要唐代玄奘取经之事, 在民间流传中, 受民间信仰的影响逐渐与志怪接近, 将原来非常正统的佛教宣传变成掺杂各种信仰内容的东西。 在唐传奇叙事结构与元杂剧的信仰杂揉的影响下, 取经故事逐渐定型, 从而形成令本《西游记》 的故事内容。关键词民间信仰; 西游记; 故事定型中图分类号12 0 6 . 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8 8 0 0 8 ( 20 0 1)0 4 0 0 0 7 ~0 4《西游记》 素材的最初来源是唐代玄奘西域取经之事。 历史上的玄奘取经之事, 本是私自行动。 《旧唐书??方伎传》 载: 僧玄奘, 姓陈氏, 洛州偃师人。 大业末出家, 博涉经纶。 尝谓韶译者多有讹谬, 故就西域, 广求异本, 以参验之。 贞观初, 随商人往游西域。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卷一云: 于是结侣陈表。 有诏不许。 诸入成退, 难法师不屈。 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元年不避艰险只身赴天竺取经, 途经西域十六国, 四年以后, 到达北天竺摩揭陀国。 途中历尽于辛万苦, 九死一生, 前后经十九年之久, 终于带回佛教经文六百五十七部, 用自马二十匹驮回长安。在外有成, 唐帝太宗当然会予以重视并给以很高的礼遇。 此事本身突出地反映了三藏法师毅力和意志以及宗教上的虔诚, 完成了平常人所难以完成的壮举, 因而唐代的著述特别是玄奘和门徒的著述多在这一方面进行宣传, 并称 皆存实录, 噩敢雕华 。 不过也有一些神化描写, 慧立所作的。 《慈恩三藏法师传》 中载三藏法师常诵《般若心经》 , 至沙河问逢恶鬼奇状异类绕入前后; 虽念观音, 不得全去, 即诵此经, 发音皆散; 在危获济, 实所凭焉 。 此时说《心经》传自蜀中法师所遇的一病人。 但到了《新唐语》 、 《独异志》 中的记载就变成是在取经路上, 至夕开门, 见一老僧头面疮痍, 身体脓血, 床上独坐, 莫知来由。奘乃礼拜勤求, 僧日授《多心经》 一卷, 令奘诵之; 遂得山川平易, 道路开辟, 虎豹藏形, 魔鬼藏迹, 遂至佛国, 取经六百余部而归。 就更加神化了。 神化本是这种宗教故事中必然演变的结果。 既是艰难困苦难以言状, 那要取得成功, 在当时人看来不靠佛力, 又能靠什么呢。 本身就是宣扬佛法的好材料。取经故事至中唐就应该已进入俗讲了, 而在俗讲中当然是重在佛法的宣传上, 但久丽久之必定会受到广大听众即庶民百姓的影响。 庶民百姓虽然也信仰佛、 菩萨, 但他们是从佛、 菩萨的法力也就是解决现实闯题的能力上来信仰, 而释门的宣传也随之而在这方面下功夫。 如诵经有什么好处, 造像有什么好处, 杀生有什么害处, 会得什么报应, 等等。 有所谓铸佛像事佛的受刑不死的说法。 《广记》 卷114《张逸》 条云:张逸为事至死, 预造金像, 朝夕祈命。 临刑。 刀折而顼不伤。 官; ; 弓故。 答日, 唯以礼像为业。 诵经可以出狱。 《广记》 卷10 2{ 卢景裕》 条云:后魏卢景裕字仲儒, 节阂初, 为国子博士,信释氏, 注《周易》 、 《论语》 。 从兄神礼, 据乡人反叛, 逼其同力以应西魏。 系晋阳狱。 至心念《金刚经》 , 枷锁自脱。 齐神武作榴, 特见原宥。- 出《报应记》诵经能使该死的人还可还阳多活几年。 同书同卷《赵文若》 条云:隋赵文若, 开皇初病亡。 经七日. 家人初欲敛, 忽缩一脚, 遂停。 既苏云, 被一人来追, 即随行。 入一宫城, 见王, 日, 卿在生有何功德。 答云, 唯持金刚经。 王日, 此最第一, 卿算虽尽。以持经之故, 更为申延。 出《报应记》收稿日期2 0 0 1 0 2 ~15作者简介朱迪光( 19 61一), 男。 湖南衡东人,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硕士, 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万方数据??7?? 诵经可以疗疾治病。 《广记》 卷10 7 ( 强伯达》 云强伯达诵《金刚经》 疗好自身的风癜之病。 诵经还可以防狐狸精。 同书同卷《于李回》 条载于李回遇狐狸经阴念《金刚经》 , 狐狸精都被驱逐走了。 另外, 民众喜言鬼神怪异, 这由南北朝的志怪盛行以及唐传奇中神异作品甚多, 就可以看出。 志怪也好, 传奇也好, 从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文人之作, 实际上它们当中有许多的素材是采自民间, 这些素材中的神怪故事本已在民间流行, 因而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信仰的状况。 受其影响或为了适应这种情况, 佛教一些辅教的宣传品早就涉及到中国传统信仰中的成精变怪, 用佛教的理论, 特别是用因果报应、 孽力之类信仰观念渗入到精怪信仰中, 形成新精怪信仰。反过来又影响着佛教自身, 特别是影响俗讲。佛教在民间传教通常喜欢通俗地宣讲容易为下层群众所接受的佛教思想, 例如 因果报应 思想就被通俗地解说为上世为人不善, 或杀生, 或偷盗, 或欠人钱财等等, 死后就要受到惩罚, 或入饿鬼道, 或下地狱, 更多的却被罚作畜生。 《太平广记》 卷4 36《张高》 条云: 驴又日: 吾今告汝, 人道兽道之倚伏, 若车轮然, 未始有定; 吾前生负汝父力, 故为驴酬之。 又同书同卷《王甲》 条载某母避其子送米于女被罚作驴。 这种东西先是佛教徒主动的单方面的宣传, 后来深入百姓中, 就成了百姓的一种信仰。 、 不过, 中国民众对天国的绝对幸福并不十分重视, 他们不满足于来生的变化, 总是直接面对现实解决目前的现实问题, 因此, 他们将因果报应原是来生的变化改成当世也能出现, 即所谓现世报。 《广记》 卷4 31《蔺庭雍》 条云: 涪州裨将蔺庭雍妹因过寺中, 盗取常住物, 遂即迷路, 数日之内, 身变为虎。 其前足之上, 银缠金铡, 宛然犹存。 每见乡人,隔树与语云: 我盗寺中之物, 变身如此。 《广记》 卷4 4 2( 黄秀》 条载黄秀活变为熊。 人由孽力而成兽身, 按照佛理, 如想再变回人身就必须在洗涤罪孽后再投生。 《广记》 卷436( 卢从事》 条云: ??平等王谓通儿日: 尔须现世偿他钱, 若复作人身, 待长大则不及, 当须暂作畜生身, 十数年间, 方可偿也。 但在民间却完全认为现世就可以变化。 民间的这种信仰也得到的佛教的认可并加以大力宣传。 佛教著作《高僧传》 上载有《僧虎》 这样的故事, 说袁州山中有一村僧得一虎皮披于身上劫人财物, 后果变为虎,心却是还人, 后食一衲僧, 心自惟日: 我本人也, 幸而为僧不能守禁戒, 求出轮回。 自为不幸, 活变为虎。 孽力之大, 元有是者。 今又杀僧以充肠, 地狱岂能容我?我宁馁死, 弗重其罪也。 自视其身, 一裸僧也 并从理论上概括: 生死罪祸, 皆由念作。 刹??8??那之间, 即分天堂地狱, 岂在前生后世耶。 说动物变人、 人变为动物是孽力所致的例子还有很多。 《广记》 卷4 26( 吴道宗》 云: 母语之日: 宿罪见遣,当有变化事。 又同书卷4 29 《王用》 条云: 〔 王用〕日: 我往年杀黑鱼, 冥谪为虎。 这种人变为动物, 动物变为人, 似乎不属于传统的 物老成精 之列, 是佛教教义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俗信, 但在普通民众心中已把它们看成是一回事。 一方面, 人化为动物后又可以还原为人, 其形不全, 仍被当作精怪打杀。 如上所引《王用》 条中的王用还原为人后但头犹是虎被人打死就是这样的例子。 另一方面, 人变为动物, 动物变人, 虽可自由地化变, 但变为动物后却以伤害人为其主要目的, 这与传统精怪所为是完全没有区别的。 因此, 这种东西必定影响到通俗的佛教宣传, 也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欣赏趣味。玄奘的《西域记》 记载了西域各国的山川地理、风物传说, 当然也有宣扬佛教的内容, 但主要以记实为主。 源于俗讲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 就完全有所不同了。 这部取经诗话形成于南宋, 三卷十七章, 共一万六千字。 其主调虽然仍是宣扬佛法, 但主要的兴趣转移到取经路上的各种怪异叙说上, 如历经的树人国、 鬼子母国、 女人国、 沉香国、 波罗国、 优钵罗国、 竺国、 盘律国等国度, 另外还有受劫难的地方如香山寺、 狮子林、 长坑大蛇林、 九龙池、 王母池、香林寺等。 第四章猴行者说: 我师莫讶西路寂寥,此中别是一天, 前去路途尽是虎狼蛇兔之处。 逢人不语, 万种栖惶, 此去人烟, 都是邪法。 如写蛇子国: 大蛇小蛇, 交杂无数, 攘乱纷纷。 大蛇头高丈余, 小蛇头高八尺, 怒眼如灯, 舌张如剑。 诗话中出现了一重要人物 化为 白衣秀士 的 猴行者 前来帮忙, 他自称是 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 , 神通广大, 最善捉妖。 还有 身长三丈 的 深沙神 , 后化身金桥渡唐僧等西行。 因而,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 受民间信仰的影响已有了明显的志怪倾向。西游记故事在金元之际搬上舞台。 金院本有《唐三藏》 一目, 已佚。 元有吴昌龄杂剧《西游记》 仅存残曲。 元末有杨景贤《西游记》 六本二十四折。 一本写唐僧出世, 二本写唐僧启行, 三本写悟空出世,四本写八戒出世, 五、 六本写西行诸险及取经回国。杂剧中取经故事有了更大的发展, 更为丰富、 完整。首先, 唐僧有了他出世的故事以及朱八戒的出现; 其次, 孙悟空有了他反天宫的经历; 第三, 突出了观音的作用; 第四, 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增加了许多道教的内容。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 中所谓天, 还是指佛教的梵天, 但杂剧中却完全为道教的天庭之 万方数据说所替代。 出现在剧中有太上老君、 李天王、 大力鬼王、 清源妙道真君。 在《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 中还只能看得出一点点的道教影子, 如猴行者偷天上的仙酒、 王母的蟠桃, 至此已完全佛道相融, 佛教系统的神与道教系统的神俱登场。 《二郎神锁齐天大圣》 中元始天尊上场, 佛道已有点缠夹不清。 《西游、 记》 杂剧第九出《神佛降孙》 中李天王自称 四海尽知名与姓, 毗沙门下李天王 , 应是神佛诸天中的天王, 金塔高擎镇北方 , 与《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 中同, 但他又 奉玉帝敕令 , 显又是道教中的天神。元明之际, 还出现了一部古本《西游记平话》 。原书已佚, 有残文 梦斩泾河龙 一段, 约一千二百字, 保存在《永乐大典》 一三一三九卷 送 韵 梦 字条, 相当今本《西游记》 第九回。 另外, 朝鲜古代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 中载有另一片段 车迟国斗圣 和八条注, 相当于今本《西游记》 第四十六回。 由??此看来, 今本《西游记》 的一些主要情节, 大体上都具备了。从以上对取经故事演变的考察中, 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有关玄奘取经的原始著述重在述沿途见闻, 也就是偏重地理游记方面, 而在僧人俗讲和民间传诵中向志怪方面迈开一大步。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发展。 自《山海经》 始, 就不断有地理与志怪相结合的著作出现, 而民间兴趣也重在奇闻异事之上。 唐传奇中出现了以白猿精为主人公的传奇《补江总自猿传》 。 《补江总白猿传》 的故事原型可能是汉代焦延寿《易林》 ( 坤之剥)所云 南山大猩, 盗我媚妾 。 这是最紧缩的叙事, 也许不是真正来源于口头的叙事原貌, 但其主干却被仍被保留。 其中心是大猩, 其形状很可能是动物原形, 而且也还有某种神秘力量, 不然它也就不可能盗人媚妾了。 稍后晋张华《博物志》 也有这样的故事, 文云: 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猕猴, 长七尺( ’能人行健走, 名日猴疆。 一名化, 或日狠獾。 同行道妇人有好者, 辄盗以去, 人不得知。 其年少者终身不得还, 十年之后, 形皆类之,意亦迷惑, 不复思归。 有子者辄送其家, 产子皆如人。 有不食养者, 其母辄死, 故无不取养也。 及长与人无异。 这比起前者来讲, 也有一些发展。 对故事的主角有了更多的交待, 如猕猴, 长七尺, 能人行健走 , 并进一步交待妇人被盗后的情形怎样, 但精怪人化程度不高。 《补江总白猿传》 继承了前两则的故事主干, 主角是白猿, 但对自猿有了更多的描写。小说一开始, 就交待欧阳纥得知 地有神, 善窃少女 后, 夜勒兵环其庐, 匿妇密室中, 谨闭甚固, 而以女奴十余伺守之 , 至五更, 即已失妻矣 , 突出了白猿的非凡的能力。 又通过被掳来的妇女的口进一步写 万方数据其能, 其神物所居, 力能杀人, 虽百夫操兵, 不能制也 , 晴昼或舞双剑, 环身电飞, 光圆若月 , 半昼往返千里 , 所须无不力得 。 又通过欧阳纥亲眼所见, 日晡, 有物如匹练, 自他山下, 透至若飞, 少选, 有美髯丈夫长六尺余, 自衣曳杖 。 值得注意的是自猿外形已化为美丈夫, 其行为与感情也人化。他读书, 他舞剑, 更重要的是有人之情。 他在临死之时, 不为自己请求免死, 而求 勿杀其子 。 此篇对猴精的描写是一个重要进步。 在唐代就出现了以游历为线以除怪为珠这样结构的唐传奇《古镜记》 。 《古镜记》 先写王度游历除怪, 后又写其弟携镜游历除怪。 这样以取经游历为线, 以述怪除怪为珠的叙事结构就宣告形成。 鲁迅先生说: 《西游记》 中受唐人小说的影响的地方很不少。 l??《古镜记》与《西游记》 有基本相同的内容, 一个是拿着宝镜到处除怪, 一个是拿着金箍棒四处擒妖。 。 《西游记》 很可能受其影响。 二是三教混同尤其是佛、 道两教的混杂的倾向比较明显。 一个纯佛教取经故事却又拉进了许多道教神仙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的东西, 这不能不对原有的佛教色彩有所冲淡。 三是故事主角的变化。 由玄奘取经的史实到《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 、 元杂剧、 平话, 取经故事的主角逐渐由唐僧转移到孙悟空身上, 故事的重心也由取经转移到降魔除妖之上。 四是故事的主要内熔的确定。 《朴通事谚解》 中的八条注解中有云r《西游记》 云: 西域有花果山, 山下有水帘洞, 洞前有铁板桥, 桥下万丈涧, 涧边有万个小洞, 洞里多猴。 有老猴精, 号齐天大圣, 神通广大。 入天宫仙桃园偷蟠桃, 又偷老君灵丹药, 又去王母宫偷王母绣仙衣一套来, 设庆仙衣会。 老君、王母具奏玉帝。 传宣李天王, 引领天兵十万, 及谱神将, 至花果山, 与大圣相战失利。 巡天大力鬼上告天王, 举灌州灌江口神日小圣二郎, 可使拿获。 天王遣太子木叉与大力鬼往请。 二郎神领神兵围花果山,众猴出战, 皆败, 大圣被执, 当死。 观音上请于玉帝免死, 令巨灵神押大圣前往下方去。 及于花果山石缝内纳身下截, 画如来押字封着, 使山神土地镇守。渴饮铜汁, 饥食铁丸, 待我往东土寻取取经之人, 其后唐太宗敕玄奘法师往西天取经, 路经此山,见此猴精压在石缝, 去其佛押出之, 以为徒弟, 赐法名悟空, 改号为孙行者, 与沙和尚及黑猪精朱八戒偕往。 在路降妖去怪, 救师脱难, 皆是孙行者神通之力也。 〔 21取经故事也比较接近今本《西游记》 。另一条注云: 今按法师往西天时, 初到师陀国界, 遇猛虎毒蛇之害; 次遇黑熊精、 黄风精、 地涌夫人、 蜘蛛精、 狮子怪、 多目怪、 红孩儿怪, 几死仅免, 又过棘钓洞、 火炎山、 薄屎洞、 女人国, 及诸险山恶水, 怪害患??9 ??苦不知其几 详见《西游记》 。 2. 一部比较权威的中国文学史教材将今本《西游记》 与以前一切取经故事相比, 认定作者吴承恩再创造的功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 一)在主题思想上, 冲淡了取经故事固有的浓厚的宗教色彩, 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 把一个以宣扬佛教精神、 歌颂虔诚教徒为主的故事, 改造为具有鲜明的民主倾向和时代特征的神话小说。 ( 二)在人物处理上, 原来备受赞扬的圣僧玄奘受到某些严格的批判, 退居次要地位; 而体现人民理想的孙悟空却成为全书最突出的中心人物。 ( 三)将孙悟空 大闹天宫 的故事提到卷首来开宗明义。 又把许多人所熟知的神话人物、 神话故事有机地组织到取经题材之中, 赋予它们以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 这些人物、 故事, 不仅有佛教的. 也有道教的; 不仅有一般民间传说, 也有作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启示下的新创。 因此故事内容也越加丰富多采。 ( 四)以讽刺、 幽默的笔调, 渲染有关取经故事的神话传说, 赋予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 川这些评价是需要细加分析的, 其中有一些未必妥当。 首先关于主题思想方面的冲淡原有的宗教色彩, 这已在取经故事的演变中逐渐加以解决了, 非今本《西游记》 作者的功绩。 至于主题思想所表现出民主倾向与时代特征评价似乎有点道理, 但其具体分析中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其次, 人物的处理方面, 主角由唐僧变为孙悟空的转变, 很明显的是在今本《西游记》 写成之前就已完成了。 《大唐三藏法师取诗话》 中也讲到猴王的出身。 杂剧中关于他的身世已相当详细, 接近《西游记》 中的情节, 并有专门的杂剧。 第三, 将孙悟空 大闹天宫 故事提到卷首,从现存材料看首先采用的是今本《西游记》 。 这样做肯念是基于小说作者的创作思想, 服从于小说的主题。 而佛、 道教中的人物、 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采用确是在取经故事演变中逐渐完成的, 其主要的功劳是不能归之于今本《西游记》 的作者。 总之, 研究今本《西游记》 要理清作为素材的取经故事与今本《西游记》 的关系, 进而弄清《西游记》 故事的定型。参考文献:〔 1〕鲁迅.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A 〕. 鲁迅全集: 第9 卷、〔 z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 8 1.〔 2〕亚细亚文化社. 老乞大??朴通事谚解〔 M 〕. 朝鲜人民共和国出版, 19 7 3.〔 3〕游国恩, 等. 中国文学史( 四)〔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责任编辑咸增强T h eIn f lu e n c e o f f o lk b e lie f sa n dsto r y SP a tte r n o fJo u r n e yto th eW e stZ H UD i g u a n g( C h in e seL a n g u a g ea n d L ite r a tu r eD e p a r tm e n t, H e n g y a n gT e a c h e r SC o lle g e , H e n g y a n g , 4 210 0 0 C h in a )A b str a c tT h e st o r yo f X u a nZ a n g , inth eT a n gD y n a st yu n d e r th e in f lu e n c e o ff o lk lo r e sg r a d u a llyclo sest Og h o stsr e c o r d s o fC h in e se L ite r a tu r e m a d eth e: f o r m a llyB u d d h istp r o p a g a n d a m e ltin gw ith a ll k in d s o f be lief s. U n d er th ele g e n d so fT a n g D y n a st ya n d Y u a n m isc e lla n e o u sd r a m a , th est o r yp a tte r nh a db e e nm o d e le d ,f in a llyb e c a m e th e c o n t e n t s o fto d a y S Jo u r n e yto th e W estK e yw o r d sf o lk lo reb e lie f s; Jo u r n e yt o th e w e stst o r y p a tte r n, ■??10?? 万方数据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民间信仰的影响与《西游记》故事的定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西游记》中的故事 从唐代到明代 为何几百年经久不衰?

《西游记》中的故事 从唐代到明代 为何几百年经久不衰?

玄奘,故事,西游记,八十一难,佛经,玄奘西,读者,发展,民俗,文学,法师,中印,作者,原因,愿望,情节,文学创作,民俗风情,统治者,创作,宣传,影响,唐太宗,季羡林,为了满足,民间信仰,事迹,人民,人物形象,佛教

2016-04-14 #故事大全

劈山救母

劈山救母

二郎,民间传说,信仰,人物,传说,地名,山名,宝卷,桃山,母亲,道教,神祇,西游记,神话故事,影响,二郎神杨戬,传说中,劈山救母

2020-08-30 #故事会

劈山救母

劈山救母

二郎,民间传说,信仰,人物,传说,地名,山名,宝卷,桃山,母亲,道教,神祇,西游记,神话故事,影响,二郎神杨戬,传说中,劈山救母

2009-07-19 #故事会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人民,故事,方式,创作,口头,后世,宗教,神话,社会,远古时代,集体,斗争,影响,文化现象,宗教神话,民间艺人,疑似,事件,人类,信仰,仪式,体系,传说,千百年来,哲学,回复,实体,幻想,文人墨客,文学艺术

2020-09-22 #小故事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人民,故事,方式,创作,口头,后世,宗教,神话,社会,远古时代,集体,斗争,影响,文化现象,宗教神话,民间艺人,疑似,事件,人类,信仰,仪式,体系,传说,千百年来,哲学,回复,实体,幻想,文人墨客,文学艺术

2020-09-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人民,故事,方式,创作,口头,后世,宗教,神话,社会,远古时代,集体,斗争,影响,文化现象,宗教神话,民间艺人,疑似,事件,人类,信仰,仪式,体系,传说,千百年来,哲学,回复,实体,幻想,文人墨客,文学艺术

2020-09-21 #经典故事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人民,故事,方式,创作,口头,后世,宗教,神话,社会,远古时代,集体,斗争,影响,文化现象,宗教神话,民间艺人,疑似,事件,人类,信仰,仪式,体系,传说,千百年来,哲学,回复,实体,幻想,文人墨客,文学艺术

2020-03-15 #故事大全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算不算中国神话

人民,故事,方式,创作,口头,后世,宗教,神话,社会,远古时代,集体,斗争,影响,文化现象,宗教神话,民间艺人,疑似,事件,人类,信仰,仪式,体系,传说,千百年来,哲学,回复,实体,幻想,文人墨客,文学艺术

2016-06-2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