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和廉颇谁去都会失败 赵国还有胜算吗?

时间:2020-08-28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和廉颇谁去都会失败,那么该派谁呢?赵国因为粮草告罄于是问廉颇可有退敌之法。 廉颇无胜算。 于是才有赵括的换将。是死马当

提示:本文共有 18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和廉颇谁去都会失败,那么该派谁呢?赵国因为粮草告罄于是问廉颇可有退敌之法。 廉颇无胜算。 于是才有赵括的换将。是死马当活马医, 赵王不敢让赵括上因为他从未上过战场。 到后来廉颇无法退敌。赵国已经耗不下去了, 于是才换将。不要老拿国力说事,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多了去了,再说秦赵国力差距真这么大吗,打仗输就是输,从君主,主帅,将领,士兵相比秦赵各有优劣,但在统帅这点上白起确实强于赵括,大规模作战白起确实第一,这不可否认。廉颇真那么牛逼的话,就不会守长平3年而不出,横扫六国百万军队的就不是白起了,统一中国的也不是秦国,而是赵国,说白了,廉颇是知道打不过秦军才坚守,你以为他有功不立他傻呀。

赵国庙堂选择赵括就是因为秦赵对峙几点赵国已经无粮,他们会不知道廉颇的坚守是最稳的方式?只是国力不允许再拖,值得决战。而赵括初战对决战神白起,排兵布阵丝毫不弱下风,只是国力不济,不然必是名将。一个优秀的将领在作战时,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是消灭敌人。请大家看一下赵括的战法,他让赵军立于不败之地了吗?从他上任之后就没有抓住任何一个战机,反而是被白起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人竟然还有人为他洗白?廉颇采取防守策略是因为秦军没有给他破绽,他是在等机会。同样,秦军迟迟无法打破廉颇的铁桶阵,也是因为廉颇没有给秦军破绽,秦军没有战机,所以才有了反间计拿掉廉颇,创造战机。

输的根本原因确实是国力,廉颇的打法中规中矩,长期下去,没有变故的话,赵国会被拖垮,当时赵国的人缘很差,没有国家愿意借给它粮食;赵括的上台满足了以赵王为首的统治者的诉求,但时局朝着不利于赵国的方向变化,一仗下来把胡服骑射的老本输光了!赵国的统治阶层一直在犯这种错误!廉颇至少面对秦军挺住了。今人乱说,什么赵国国力不行经不起长战,其实两军相争,也是看谁更能熬得住,熬得久,不见得谁的国运好,时间久强国发生变故,就是弱国的机会,如:近代中日、美越之战。所以可惜了廉颇。

从战争态势上讲,秦强赵弱,秦人来势汹汹以图速战速决,廉颇避而不战是最佳选择,有几次战斗失利,也是试探性的看看秦军战斗力和战斗水平不能算败,这才是真正有谋略的将领,秦军悄悄换将白起反过来也说明廉颇防守战略的正确,若不换廉颇,战争胜负也未可知哦。如廉颇一直防守,一旦兵败,赵必亡!赵括出击两败俱伤,秦以无力进攻邯郸,就算进攻邯郸,其他五国必定插手,秦必败!很多人说赵括没带过兵,是不对的,赵括战斗经验丰富,跟着他爸没少打仗,长平是他第一次做主帅而已!

当时的秦国国力如日中天,秦军几乎是战无不胜,自商鞅变法以来的一百多年秦国又打过几场败仗?廉颇本来就是个以擅长防守著称的将领,在绝对国力实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廉颇又能怎么办?要怪只能怪赵王贪图眼前利益给了秦国动武的借口。贬低赵括的都忘了一个先决条件,廉颇坚守三年,赵国国内已经没有粮了。后来赵括的一系列战术都是建立在粮草快断绝的基础上。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极其重视个人名声名望的,赵括从某方面讲确实是替廉颇背锅的。就赵国的战争资源而论别说李牧晚出生那多年,神仙也赢不了。看看秦国未战之前的动员,外交、舆论、军事、上做的准备,再看赵国四面楚歌,暂不说周边敌人,灵王带出的胡服骑射年轻的有生战斗力还有多少,再看粮草外交,王的运筹帷幄或者老谋深算的能力没看到哪一点能和秦比。

廉颇手下应该只有二十多万人,赵括上任时又带了二十万过来。以廉颇之前的败绩来推算他终究守不住,这个逻辑未必成立。因为有可能之前地形比较开阔,赵军要守住就要和秦军直接交战不是对手,但是失利后退之后,地形变成狭窄的山道,还有依山而建的城关,防守就变得容易了,甚至可能只要几万人就能够守住,其他人后撤到补给容易的后方基地修整轮换。

廉颇适合防守反击,赵括适合正面突击,后来的李牧适合野战与游击战。是赵王策略失误造成的,首先战前外交失败致使后来对峙阶段,无外援又无法借到救命的粮草。其次应该打着恢复韩国故土匡扶正义的大旗,而不是将上党郡据为己有。将上党据为己有本来就有趁火打劫秦军胜利果实之嫌,这样出兵本来就师出无名,当然也不可能会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援助。再次赵国与秦国本身实力太过悬殊,不适合长期对峙,只能伺机而动速战速决,而不是对峙三年粮尽援绝后才想起速战速决来。最后赵军骑兵为主,适合野战与奇袭而不是防御。秦军主要是步兵的战阵再加骑兵的辅助,秦军适合正面攻坚战与攻城战。前期的正面攻坚战应该用擅长正面突击的赵括,后面相持阶段应该用擅长防守反击的廉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长平之战的结果证明:赵括和廉颇谁去都会失败 赵国还有胜算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赵国因用赵括而亡 那如果还是廉颇指挥会如何?结局依旧

古代赵国因用赵括而亡 那如果还是廉颇指挥会如何?结局依旧

赵国,廉颇,赵括,资料,战术,秦军,骑兵,李牧,粮食,结果,长平之战,纸上谈兵,乐毅,张进,白起,主事,上党,主张,代价,军官,关中,军队,成就,威名,地方,土包,国家,后主,名号,地广

2011-05-01 #故事阅读

赵孝成王让赵括代替廉颇 是担心再不出战赵国会被拖垮

赵孝成王让赵括代替廉颇 是担心再不出战赵国会被拖垮

赵括,廉颇,秦国,赵孝成王,赵军,秦军,赵国,军事,白起,赵孝成,长平之战,结果,一战,才能,邯郸,长平,却没有,散布谣言,全军覆没,纸上谈兵,万大,东进,李牧,王龁,王拜,秦昭王,赵国明,长平军,学者,天下

2020-02-11 #故事会

如果赵国能做到这些 不管是赵括率兵还是廉颇 赢的机会都很大

如果赵国能做到这些 不管是赵括率兵还是廉颇 赢的机会都很大

赵国,赵军,赵括,战争,秦国,老将,廉颇,粮食,将领,秦军,能力,赵王,战斗,白起,士兵,方面,状态,结果,道路,史上非,秦赵,比别,秦剑,里路,利的,名的,赵都,两国之间,一团糟,主力部队

2020-08-08 #故事大全

赵国还能再耗3年 不换赵括 继续用廉颇 就能把秦军击退了

赵国还能再耗3年 不换赵括 继续用廉颇 就能把秦军击退了

赵军,秦军,秦国,白起,廉颇,赵国,双方,长平,压力,后勤,秦王,赵王,邯郸,赵括,长平之战,壁垒,城中,存粮,指挥官,邯郸之战,时候,保卫战,对手,敌人,结果,补给线,诸侯,野地,骑兵,会战

2012-01-17 #故事大全

取代廉颇的赵括 真的是纸上谈兵之辈么 若廉颇不换结果会如何?

取代廉颇的赵括 真的是纸上谈兵之辈么 若廉颇不换结果会如何?

赵括,赵国,秦国,秦军,廉颇,军队,赵王,赵军,白起,长平,万大,范雎,赵奢,上党,主将,大将,实战经验,蔺相如,谣言,邯郸,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将军,儿子,丞相,兵法,命令,大军,战争,情况

2016-07-21 #故事大全

网上流传:长平之战廉颇赵括无论谁去都是失败!此说法有依据吗?

网上流传:长平之战廉颇赵括无论谁去都是失败!此说法有依据吗?

廉颇,秦国,赵王,赵国,战争,赵括,内耗,国家,士兵,结果,说法,胜利,赵王换,秦兵,赵武灵,韩王,郡守,都会,将领,变数,上党,事情,利害,双方,反间计,大王,土地,垮掉,将士,天然气

2007-09-19 #短篇故事

长平之战中 赵国大败 为何世人都指责赵括而忽视廉颇?

长平之战中 赵国大败 为何世人都指责赵括而忽视廉颇?

赵括,廉颇,秦国,赵国,秦军,兵力,国力,长平,人们,大战,王龁,范睢,长平之战,小将,战役,手下,离间计,老将,问题,被打败,纸上谈兵,万大,周赧王,秦昭襄,赵国接,连战,下赵,战国时期,国运,世人

2014-09-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长平一战赵国大败 为何赵王要换下廉颇将军 启用赵括为将?

长平一战赵国大败 为何赵王要换下廉颇将军 启用赵括为将?

赵括,将军,战役,廉颇,赵王,于是就,秦国,赵国,白起,长平,兵书,居民,战争,时候,秦军,韩国,战赵国,战一,来当,王特,赵国会,必赢,下子,举国,兵力,兵法,军队,包围圈,力气,地位

2015-01-16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