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0-08-29

老师之间互助成长的教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作为教师工作和思想的“博物馆”,教师成长档案袋收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学习成就,展示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进步、在专业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在教师培训方面获得的提升,也真实地记录与反映了教师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建立成长档案袋,能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通过对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多元评价,教师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达成共识。所以,我们把教师成长档案袋引入幼儿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运用成长档案袋时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幼儿园自上而下布置档案袋内容,教师被动准备相关材料,缺乏主动性甚至存在应付现象;二是成长档案袋没有激发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作用;三是成长档案袋基本以“档案”的形式归档、备查、封存,没有对教师产生持续引领;四是成长档案袋是静态的,过多关注结果而忽视教师的教育过程。

近年来,我们实施“123”策略,对教师成长档案袋工作进行了相应改进,以期对教师专业成长真正有效。

一个模式:自主申报—定向投放—多元评价

自主申报即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以教师为主体制作档案袋,鼓励教师记录有特色的内容,激发教师自我成长、自主发展的愿望。

定向投放是指将教师成长档案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自选型三种,教师根据材料的具体内容投放进不同的档案袋。基础型档案袋的内容主要有个人基本信息、个人成长记录(个人发展规划、观察记录、培训记录、家长工作等)、成果展示及评价等。拓展型档案袋主要包括课程方案编写、跨园教研、特色成果、专业引领等内容。自选型档案袋突出教师的成长档案袋由教师自己做主,根据需要把所想、所思、所学、所做转化为清晰可见的作品、成果,并展示出来。

多元评价是指,利用专业成长档案袋开展教师评价时,要体现自我评价为主,幼儿、同事、家长、领导、专家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从“人的发展”角度进行纵向评价,改变横向比较的不足与缺陷。同时,利用成长档案袋对教师进行评价,不仅要关注教师教学工作的结果,更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重视教师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多样性,根据被评教师的基础,予以客观评价。

“自主申报—定向投放—多元评价”模式,让教师真正成了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无论是教师成长档案袋制作的前期准备阶段、资料收集阶段还是评价阶段,都需要教师亲身经历和长期坚持,促使教师将所学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不断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更新。

两种策略:愿景构建与故事力思维

专业愿景是教师对未来专业发展所描绘的“风景线”,教师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必须树立专业理想、专业信念,规划好自己的发展目标,寻找体现自己专业发展价值的闪光之处。

故事力思维是教师要致力于讲好工作中点点滴滴的小故事,体会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享受职业的幸福。

中班宫晓丽老师的成长档案袋中有一张特殊的“名片”——黑色的小花。那是欣欣为妈妈制作的名片,因为她画不出妈妈的样子。原来,欣欣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她去了国外,她的记忆中没有妈妈的样子。宫老师多次做欣欣奶奶的工作,让欣欣和妈妈视频见面。从此,欣欣的脸上开始洋溢笑容。宫老师在她的成长档案袋中写道:幼儿教师对孩子的爱,是理解、信任、期盼、赏识和鼓励,是为了让孩子感到温暖,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运用“愿景构建”和“故事力思维”策略,可以让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积累与反思中不断确认工作的价值,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三大推手:教学、课题、交流并驾齐驱

立足教学聚焦行动研究。开展聚焦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认真设计研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问题,提高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能力,这是所有幼儿教师的核心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有意识地把富有代表性的作品、案例汇集到一起,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

因此,立足教学聚焦行动研究,是完善教师成长档案袋的第一步,也是帮助教师逐步清晰教学风格、体现个性差异、展示个人专长的过程,能够为教师本人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提供翔实的依据。

立足课题聚焦问题研究。教师在整理成长档案袋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什么资料是必需的,我的档案袋要展示什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观点和信念。这些问题,我们会以小课题或园本教研的形式呈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教师会将成长档案袋中的问题还原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从而对实践经验进一步验证。

立足交流聚焦共享研究。著名学者叶澜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一直在思考:教师成长档案袋中的反思为什么并没有专家所说的那样神奇?原来,很多教师写了反思,但并没有充分利用它们来促进自身成长。教师的反思在学期末都上交幼儿园,存放在档案袋里,他们不会再去看这些反思,也就谈不上效果了。

于是,我们通过定期整理档案袋,督促教师研讨交流,定期回顾自己的反思,对以前的反思进行再反思。这样就形成了连续性的学习思考过程。

纪丽娜老师成长档案袋中的“二维码”是一大亮点。扫描二维码,纪老师组织的“小小雪糕棍,玩出大智慧”等跨园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就会呈现出来。定期回看、反思这些案例,就能更好地引导教师充分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善工作策略。但成长档案袋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分享交流,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及时进行反思,不断调整规划并完善档案袋,从而促进自身过程性发展。

教师成长档案袋“123”策略的运用,充分调动了教师记录成长档案的热情,帮助教师运用反思和对话形成“实践中的理论”。我们惊喜地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反思意识、研究意识都有了明显提升,个人发展的动力也更足了。

(作者系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幼儿园园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教育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

学校,学生,剑文化,特色,文化,中学,校园,活动,校本课程,江西省,丰城,教师,校园文化,课程,丰城市,亲情,师生,校训,精神,之光,书声,全国,品牌,学会,小组,校本,父母,连廊,食堂,发展

2018-05-25 #短篇故事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

陆方,妻子,教学,学生,血浆,课程,医院,同事,宁波,任务,情况,感觉,教师,本科课程,老师,病毒,身体,过程,隔离,学生们,群直播,别太,施治,中共党员,医护人员,华中师大,第一时间,院后,一家,两节课

2010-05-18 #长篇故事

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讲述的读书故事1

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讲述的读书故事1

家长,教师,教育,孩子,学生,J.,B.A.,做一个,书香,智慧,父母,十大人物,时候,涵养,科学,魏书生,儿童,内容,家庭,心理学,根基,阅读教学,B.,陶继新,专业,主题,书籍,书目,人性,家教

2020-07-14 #故事会

研精覃思:《中国教育报》点赞西南财经大学“

研精覃思:《中国教育报》点赞西南财经大学“

疫情,学生,课堂,教学,防控,西南财经大学,学校,老师,教师,云端,课程,西南财大,网络教学,新学期,学子,效果,赛买提,保障人员,在线教学,云上,研精覃思,师生,同学,全校,同学们,喀什,四川省,学期,实施方案,小时

2020-05-29 #短篇故事

研精覃思:《中国教育报》点赞西南财经大学“

研精覃思:《中国教育报》点赞西南财经大学“

疫情,学生,课堂,教学,防控,西南财经大学,学校,老师,教师,云端,课程,西南财大,网络教学,新学期,学子,效果,赛买提,保障人员,在线教学,云上,研精覃思,师生,同学,全校,同学们,喀什,四川省,学期,实施方案,小时

2020-07-16 #故事阅读

《中国教育报》刊发坊子区中小学思政课典型经验

《中国教育报》刊发坊子区中小学思政课典型经验

课程,学生,种子,陶泥,主题,学校,教师,思政课,坊子区,家乡,活动,理想信念,学科,英雄,了学,向英,各学校,内涵,创意,团队,地图,故事,版图,祖国,科学,课堂,责任感,建设,传统文化,培养学生

2008-08-29 #经典故事

「走笔长清」中国教育报整版点赞长清教育:全阅读 锻造具有精神气象的文化品牌

「走笔长清」中国教育报整版点赞长清教育:全阅读 锻造具有精神气象的文化品牌

孩子,长清区,学生,项目组,时候,生命,学校,教体局,精神,全区,教育,家长,电台,教师,小学,师生,老师,李全,研究,文化,经典,长清,人物,灵魂,济南市长清区,活动,书香,光芒,同学,教育界

2007-03-19 #故事会

转载教育写作的“三重门”——《中国教师报》韩世文主编讲写作

转载教育写作的“三重门”——《中国教师报》韩世文主编讲写作

文章,老师,价值,教育,过程,三重门,教师,故事,经历,标题,专业,孩子,架构,典型,案例,经验,问题,交流,学校,视角,中国教师报,媒体,教学,语言,进阶,好老师,能不能,刘悦,个人,成就

2020-08-3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