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高职应用写作第四版答案 怎样上好高职应用写作第一课

时间:2020-08-30

我与应用写作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5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高职应用写作第四版答案 怎样上好高职应用写作第一课

发布时间:2019 01 19 来源: 点击:

摘 要: 在高职应用写作第一课,教师必须从消除学生畏难、厌烦心态入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纠正学生认识偏差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把握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入手,促进正迁移的产生,避免负迁移的发生,有效提高应用写作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高职应用写作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迁移 一门课程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潜在学习自觉性的发掘和主观能动性的加强。因此,教师从讲授应用写作的第一堂课开始,就要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和对应用写作的热爱,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员,消除影响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心理障碍。教师用这份自信和热爱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应用写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应用写作学习当做一种与专业课程等同的实用技能来学习,不断扩展知识面,促进正迁移的产生,防止负迁移的发生。我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个人的有效做法。 一、从消除学生畏难、厌烦心态入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应用写作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具备应用写作能力尤为重要。在现实的教学中,就应用写作本身而言,应用文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它缺乏文学性和趣味性,既没有华丽的语言,又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更没有穿越时空的想象和虚构。它既不像记叙文那样富有形象性,又不像说明文那样富有知识性,也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常用应用文写作程式比较呆板、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学习和写作兴趣。由于对应用文写作缺乏认识,学习动机不足。很多学生把应用写作课程当作中学作文课程的延续,存在畏难心理,加上校园生活的限制,认识不到应用写作的实用价值,认为应用文写作课可有可无,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另外由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采用“基本格式+写作要求+例文分析”这样一种程式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学习只不过就是掌握一些固定格式,没有什么学问,因而觉得这门课“没学头”,不愿学,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当一个人对一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发现他乐于做这种活动,并且会竭尽全力做好。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只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经调研了解,进入高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大多数怕写作文,从小学,初中、高中,在应试作文的训练下,大多数学生提到写作文就头疼,进入大学不再写作文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如今又开设应用写作课,从心里讲是厌烦的,怕又像中学那样为完成一篇作文而绞尽脑汁仍写不出新意。老师要打破学生的这种心理预设,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案例中了解应用写作与想象中不一样。 成功的愉悦感,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就感是一种能激发人的内在潜力的心理活动,它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高效地完成任务。因此,在应用写作第一堂课上,我先从学生认为很容易或以为简单的应用文文种入手,提出一些学生认为比较“弱”的问题。例如,问学生如果有特殊事情或身体不适想休息,该怎么办?学生会配合说,请假,写请假条。再接着“弱弱”地问,“多少字就能搞定”?学生会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我顺势让学生口拟请假条,让同学自己思考,明白写好一份请假条大概要三十字左右。再接着问学生,“开学一段时间钱花完了,家里还没汇过来,怎么办”?学生会好心地告诉你,向同学借,教师接着问“怕不还呢”?学生回答“写借条”。教师问多少字能搞定。学生又七嘴八舌一通。教师再次让学生口拟借条,最后统一为20字左右。“如果不小心丢了东西怎么办”?学生说写寻物启事,我又问多少字能搞定,要写清楚哪些要素。学生又七嘴八舌一通,认定20字左右。这时候,我水到渠成归纳说,“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应用文,和中学作文动辄不少于800字不一样,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即可,没什么好怕的”。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员,从消除学生畏难、厌烦心态入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应用文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应用文内容单一,格式固定,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生动优美的语言,难以激动人心、引人入胜,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沉闷,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不佳。根据这些现象,我认为,在应用写作第一课教学中,应该努力探索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补充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激发学习热情。比如,在讲述什么是应用文时,补充“博士寻驴”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讨论“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上万字下去,还没提到一个驴字”的文章是不是应用文。如果让学生写,如何写,多少字就能达到目的。通过这个案例,既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应用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从纠正学生认识偏差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发动并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的观点,动机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可简要归纳为,动机使学生努力、有方向、知道先后顺序、有计划地学习,这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赖师生共同努力去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相当复杂的工作。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其次要了解各种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最后要努力激发学生高层次的社会性动机。因为从长期看,那些社会性的动机,例如交往的动机、认知的动机和取得成就的动机,能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强烈的自觉性和更持久的积极性。因而,要顺利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必须从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更具实效,实现“知”“能”转化。应用文的写作历来很重要,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交际工具,不仅日益深入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且作为个人能力与素质的体现逐渐纳入人才评价标准的视野。应用写作能力不仅成为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而且是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 可学生的认识还存在偏差。他们普遍认为,应用写作是公共基础课,不是专业课,应用文的学习无关紧要,更没想到会与自己将来的工作有关,且还是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这与他们的学习、成长经历不无关系。就学习经历而言,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生文学作品的学习远远多于应用文。写作也是如此,写散文、诗歌、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多,写应用文少。就成长经历而言,学生的生活场所主要是家庭、学校,接触社会少,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交际工具的这一特征还不太为他们所了解所熟悉。为此要纠正他们认识上的偏差,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感知应用文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而规范、标准的应用文能使我们更有效地实现工作价值。只有明确了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地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应用写作技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在第一堂课就让学生弄清应用写作中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常问学生这样三个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请学生谈谈除了为学分而学之外,这门课程与我们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有没有关系,对我们有什么用?随机指定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说真心话,顺着学生的话就势引导。让全体同学通过身边不同同学的回答激发自己的思考,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其实日常的生活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和应用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让学生从内心里确认,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激发学习的动机,此教学环节不能省。 光激发动机还不够,还需进一步强化,用幻灯片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一定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密切相关。例如:条据、计划、、调查报告、劳动合同、毕业论文、求职文书等。抓住应用写作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实用性,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纯兴趣的学习观点,让学生从理性上接受这门课程,调动其学习热情,使他们明白应用文的实用价值,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后,用学习的动机彻底驱除畏难心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较好地掌握应用写作知识,训练并提高应用写作技能,才能成为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今后的工作和社交需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从把握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入手,增强学习信心,促进正迁移的产生,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简而言之,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到原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正迁移。另一种是已有的经验对于新经验的获得产生消极影响和干扰作用,这就是负迁移。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越强,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则为负迁移,应该尽量避免。迁移的实质是学习者运用原有知识结构的观念对新课题进行分析、概括,揭示新、旧课题共同本质的过程。怎样在应用写作课堂教学中促进正迁移的产生,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呢?应用写作学习与其他专业学科不同,对于专业课,学生是零起点,而应用写作不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文章写作,学生已具备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教师在应用写作第一课必须帮助学生打通与原有知识系统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教好学生的应用写作,必须从形象生动地把握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共性和区别入手,促进正迁移的产生,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应用写作的第一课让学生准确把握应用文的本质和应用写作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认知结构的特征之一就是新学习的知识与同化它的相关知识的可分辨度,两者的可分辨程度越高,则越有助于正迁移并避免因混淆而带来干扰。通过与文学作品的两相对照、举例比较来准确揭示应用文的这些特征,把握应用文的本质。很多的应用文教材,把实用性作为应用写作的第一大特点。我认为不够完整、准确,因为文学作品也具有实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会让学生思考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哈姆雷特》有没有实用性,同时和学生一起背诵《林黛玉进贾府》片段中有关林黛玉的肖像描写,顺带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贾宝玉把林妹妹搞丢了,能不能凭此段肖像描写去寻人,为了找到林黛玉,怎么办”?学生回答需要拟写寻人启事,顺势让学生口拟寻人启事。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归结:文学作品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为目的;应用文用来办理事务、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它们都具有实用性,只不过一个是直接有用,一个是间接有用。与此同时,引出下一个特点,“凭此肖像描写,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林黛玉吗”?学生回答不能。接着追问:为什么?因为林黛玉生活在文学作品中。真实性这是应用文体在选材上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真实,是指文章所反映的事物或内容是工作或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是准确无误的,并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的。基础写作、文学作品也讲究真实,但那是艺术真实。它允许虚构,只要合乎逻辑,不必是生活中一定有的,只要是社会生活中可能有的、应该有的,但不一定实有其人、实有其事。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真实感人的,虽然在历史上找不到阿Q这个人,但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因此,在这一点上,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它是生活真实,是一种绝对真实,但文学作品是艺术真实,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艺术虚构。这两者的思维特点也不同,文学作品以形象思维为手段,使人获得审美愉悦;应用文需要陈述观点,分析因果,揭示事情的现象和本质,侧重逻辑思维。文学作品确定文体后,写法比较自由,“大体须有,定体则无”,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应用文写作时要根据各类应用文文种的不同,遵守各自的惯用格式和法定格式,如、请假条等。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是放射性的,应用文的主旨单一明确;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应用文的主题要求表达明确。文学作品的语言多姿多彩,基本要求是鲜明、生动、精炼、含蓄;而应用文的文风朴实,有自己的专用词语,基本要求是简明、精炼、平实、易懂,表述准确、严密,不能有歧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效把握其共同点,充分利用正迁移效应,又要突出其特性,防止学生将两者混淆,避免负迁移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高职应用第一课,教师必须从消除学生畏难、厌烦心态入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纠正学生认识偏差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更具实效;从把握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入手,促进正迁移的产生,避免负迁移的发生,有效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教育学.上海:上海出版社,1997. 〔2〕韩富军,高雅杰.应用文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潘连根,何宝梅.应用写作教学的问题和对策初探――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1). 〔4〕赵静.应用写作教学如何让学生学生动起来.新研究,2009,(11).

相关热词搜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高职应用写作第四版答案 怎样上好高职应用写作第一课”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职应用写作第四版答案 怎样上好高职应用写作第一课

高职应用写作第四版答案 怎样上好高职应用写作第一课

学生,应用文,应用写作,文学作品,让学生,动机,教师,教学,兴趣,激发学生,正迁移,工作,学习动机,负迁移,课程,高职,能力,林黛玉,生活中,偏差,区别,实用性,心态,技能,本质,积极性,问题,应用文写作,作文,内容

2020-07-13 #故事大全

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故事的运用研究

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故事的运用研究

高职,应用写作,中运,好的,摘要,学生,主题,大学生,思维能力,课程,故事,教学效果,训练,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集中注意力

2020-07-13 #短篇故事

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故事的运用研究

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故事的运用研究

高职,应用写作,中运,好的,摘要,学生,主题,大学生,思维能力,课程,故事,教学效果,训练,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集中注意力

2020-08-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2016年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2016年四川高职单招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A.,C.,D.,B.,教育,太湖,大数据,数据,文章,答案,变化,特点,学生,分析,东山,信息,四川,场景,学校,文言文,原文,天下,时代,考生,能力,西山,诗歌,题目,E.,赵执信

2020-07-18 #长篇故事

浅析应用文写作为何是申论的一块重要拼图

浅析应用文写作为何是申论的一块重要拼图

应用文写作,考生,材料,内容,答题,申论考试,应用文,文体,申论,范围,观点,资料,题目,救灾,要认真,都会,专业,专栏,专家团,倡议书,字数,工具,才能,指向,答案,语言,题型,国考真,心理援助,语言流畅

2014-08-10 #经典故事

国考申论干货之应用文写作技巧 让应用文得高分成为现实

国考申论干货之应用文写作技巧 让应用文得高分成为现实

应用文写作,逻辑,重点,内容,申论,公文,得高,事务性,倡议书,侧重点,新闻稿,文章,标注,题型,答案,考生,重要性,在申,小作文,常关,要你,分值,事物,事情,亮点,偏题,受众,市面上,差距,备考

2016-12-23 #短篇故事

公务员申论技巧:应用文写作之制定计划

公务员申论技巧:应用文写作之制定计划

工作方案,改厕,内容,组织实施,农村,对策,工程,方案,答案,要点,乐恩,可操作,市农村,形式,申论,目标,背景,题型,重庆市,分析,公务员考试,张佳,温升,工作人员,备考,专业,分阶段,假设,做法,具体内容

2020-09-14 #小故事

老师检查小学生作业 被吓一跳:你是在写作业还是再写恐怖故事?

老师检查小学生作业 被吓一跳:你是在写作业还是再写恐怖故事?

老师,小学生,作业,伯伯,农民,稻子,吓一跳,学生,家长,答案,红票,题目,难度,检查,不给你,恐怖故事,张红,会上,内容,初中语文,句子,原画,字句,地方,小题,直呼,试题,计算机,计算器,应用

2017-01-2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