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朱熹的故事:五夫受教承师恩

时间:2020-08-31

朱熹有趣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朱熹的:五夫受教承师恩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14岁的时候,家庭里突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变故。他的父亲朱松病重不治,在建安的水南环溪精舍英年早逝,年47岁。弥留的时候,他写了封信给居住在崇安县五夫里的好友刘子羽,郑重地将后事托付给他。刘子羽接信后赶来探视,这使朱松十分欣慰。这位饱经忧患、赍志将殁的儒者临危托孤,要朱熹跟随义父刘子羽到崇安五夫里生活,并交代要将灵柩运往五夫安葬。朱松的用意是,要在九泉之下亲睹朱熹有所出息。刘子羽含悲劝慰好友宽心养病,并表示绝不辜负好友的嘱托。这时朱松已喘息不已,口不能言,只用颤抖的左手指指朱熹。祝夫人理解此中之意,当即从身上拿出朱松写给朱熹的遗书。刘子羽和朱熹展开遗书一起观看,只见上面写着:“籍溪胡原仲(宪)、白水刘致中(勉之)、屏山刘彦冲(子翚),此三者,吾友也。其学皆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朱熹拜读后,跪泣受命,朱松现出宽慰的笑容,接着又昏厥了过去。

遗书中所说的籍溪、白水、屏山都是崇安县五夫里的山水之名。三先生长期籍居在那里,即以山水为名号。朱熹饮泣拜命后一直在病榻之侧服侍汤药,以尽人子之孝。朱松病逝后,母子号啕大哭,悲恸不已。由于朱松自奉甚俭,宦囊如洗,朱熹母子俩只得从简料理丧事,扶柩执丧奔赴崇安。一路上仰仗义父刘子羽照拂关注,虽然疲惫劳顿,倒也旅途平安,诸事顺意。

刘子羽不负托孤重任,他把朱熹母子安置在自己的家居附近,便于就近照拂,在刘氏庄园前修葺了一座五开间的旧楼,取名紫阳楼,供母子俩居住。

刘子羽是赋闲在家的抗金名将,他的父亲刘韐死节于靖康之难,谥为忠显公。刘子羽亟报国恨家仇,为力保南宋半壁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因而得罪了投降派头子秦桧,遂于岳飞被害的第二年,即绍兴十二年,惨遭秦桧一伙陷害,被迫罢官回家。朱松托孤之时,他已在家乡赋闲两年。他的幼弟刘子翚,当时也积愤息影在家著书立说,并收徒讲学。朱熹到崇安定居之后,就在刘子翚执教的刘氏家塾里就读。刘氏家塾称为屏山书院,位于五夫里屏山下、潭溪畔,处在刘氏庄园十七景园林的山水环抱之中。朱熹就在这里恭听刘子翚传授经史,学做程文和诗赋。先后同朱熹入塾和同舍的诸生,除了刘子翚的三个儿子刘珙、刘瑺和刘玶外,还有一些聪颖过人的子弟,弦歌诵读之声,终日盈耳不绝。他与刘珙、刘玶兄弟自小同窗共读,相处最久,更有不同一般的手足之情。朱熹在刘子翚、刘勉之和胡宪三先生倾尽全力的教诲下,学问大有长进,熟读了《论语》、《孟子》、《易》,初步建立了自己平生学问的大旨。

有一天,刘子翚把朱熹留在书房里,满怀喜悦地对他说:“这十六字你要牢记在心,这就是‘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

瞧着朱熹恭俭而又茫然的表情,刘子翚开始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阐述这十六字所蕴含的深邃内涵:树木把一切养料都深藏于伸展于地下的老根里,才能在春天一扫冬天枯枝败叶的萎缩老态,显得生气勃勃,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士子要把广博的学问积累于身上,才能达到内心丰腴、神采焕然的境界。

朱熹心胸豁然开朗,频频点头称是。刘子翚又说:“这是为师的心传。这十六字心传就算是为师赠给你的座右铭吧!”

朱熹谢过老师,仍然恭敬地侍立一侧。刘子翚兴犹未尽,索性乘兴说了下去:“晦之重要,于此可见,为师就替你取个表字,叫做‘元晦’吧!”

朱熹拜谢恩师赐字。从此师生感情日深,交往益笃。刘子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的《汴京纪事》20首是靖康之变后咏叹山河破碎的忧时爱国名作,广为传颂。朱熹刻意学习刘子翚的诗风,后来还把刘子翚咏唱五夫里家居的《潭溪十七咏》手书刻石。在恩师的指点下,一个十六七岁的弟子已成为老师形影相随的诗友,刘子翚甚至称朱熹为老友。他在一首《病中赏梅赠元晦老友》的诗中写道:“梅边无与谈,赖有之子至。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天地亦无心,受之自人意。韬白任新和,风味要如此。”从诗中可以想象出一幅动人的情景:一树寒梅独自开放在荒郊野外,刘子翚踯躅徘徊在树下,感触万千,但苦无与之倾吐肺腑之言的知己。这时朱熹寻师来了,刘子翚欣喜万分,遂相与品赏梅花,又从梅花的品格谈论到时政……在秦桧禁绝二程理学的文化专制下,学术残落,诗风凋陨,刘子翚把眼前这个有作为的道学弟子看成是“荒寒一点香”,寄托了无穷的希望。

绍兴十七年十二月六日,刘子翚英年早逝,年47岁。临终前他欣慰地看着在秋间建州乡贡中高中举人的弟子朱熹,然后闭目西去。

朱熹牢记师恩,后来他同刘玶和恩师另一名高足黄铢一道,整理恩师遗文遗诗,编成了《屏山集》20卷,成为恩师传世之作。恩师为他所取的字“元晦”,也成为他日后所常用的署名,只是朱熹由于谦虚,把“元”这个代表“万物之本”的字改为“仲”,把自己的表字定为“仲晦”。后来由于在寒泉精舍为慈母庐墓守制时建了一间书房“晦庵”,所以又字“晦庵”,到了晚年,又字“晦翁”,但不管怎么改,“晦”字仍是保留着,因为他永远都记得恩师赠予他的“十六字心传”。

本文选自武夷山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撰碧水丹山话朱熹系列丛书《朱熹的故事》,2013年1月第一版。

下页更精彩:1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朱熹的故事:五夫受教承师恩”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微游五夫”民间故事篇之蜈蚣塘的传说

“微游五夫”民间故事篇之蜈蚣塘的传说

刘家,刘丞相,风水先生,传说,蜈蚣塘,京城,皇上,刘子羽,朱子,金头,民间故事,夫人,官帽,水塘,相公,蜈蚣,卫奉,责任编辑,后升,蜈蚣岭,人家,丞相,五夫镇,儿子,冷菜,先生,后人,当地人,妇人,大官

2020-09-25 #故事阅读

朱熹简介 朱熹的名言名句 朱熹的故事

朱熹简介 朱熹的名言名句 朱熹的故事

朱熹,孔子,朱子,理学家,徽州府,婺源县,哲学家,世尊,儒学,儒教,大成殿,孔庙,学派,弟子,思想家,教育家,祖籍,诗人,集大成者,字元晦,代表人物,十二哲,是唯一

2020-09-01 #故事阅读

朱熹简介 朱熹的名言名句 朱熹的故事

朱熹简介 朱熹的名言名句 朱熹的故事

朱熹,孔子,朱子,理学家,徽州府,婺源县,哲学家,世尊,儒学,儒教,大成殿,孔庙,学派,弟子,思想家,教育家,祖籍,诗人,集大成者,字元晦,代表人物,十二哲,是唯一

2020-08-31 #故事大全

朱熹故事之五:朱熹劝学

朱熹故事之五:朱熹劝学

朱熹,名人,珍惜时间,上曾,学堂里,历史,劝学,光阴,所学,头发,少年,年轻人,所作,时间,春草,未觉,梧桐,池塘,过来人,诗兴,青少年,一寸光阴不可轻,劝学诗,不懂得,有不少,忽然看见,惜时如金,才知道,环境中,黄叶随

2007-01-07 #小故事

朱熹故事之三:朱熹与盛温如

朱熹故事之三:朱熹与盛温如

朱熹,盛家,书僮,老夫子,相送,买东西,门槛,书院,丰城,东西,沙湖公园,沙湖,篮子,一首诗,友盛,向盛,喻户晓,朱夫子,杰士,涵宇,满空山,满园飞,温府,盛杰,诗中,里以,金木,黄虫,一洲,三里地

2020-08-30 #故事会

朱熹小故事 朱熹读书主张“循序渐进” 短故事

朱熹小故事 朱熹读书主张“循序渐进” 短故事

朱熹,一个字,一句话,循序渐进,未得,理明,索其,朝前,学识渊博,典籍,乐律,史学,大盘,学者,文学,小碟,学问,意志,搞清楚,经学,特别强调,满桌,涵义,疏漏,饿汉,饭店,道理,错误,有研,著名学者

2020-08-30 #长篇故事

朱熹小故事 朱熹读书主张“循序渐进” 短故事

朱熹小故事 朱熹读书主张“循序渐进” 短故事

朱熹,一个字,一句话,循序渐进,未得,理明,索其,朝前,学识渊博,典籍,乐律,史学,大盘,学者,文学,小碟,学问,意志,搞清楚,经学,特别强调,满桌,涵义,疏漏,饿汉,饭店,道理,错误,有研,著名学者

2020-08-31 #短篇故事

朱熹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朱熹是哪个朝代的人 朱熹有什么有名的诗歌

朱熹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朱熹是哪个朝代的人 朱熹有什么有名的诗歌

朱熹,之本,理学,思诚,思想家,一生,哲学,后世,思想,朝代,诗人,穷理,诗词,是哪个,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于循序,孔子,孟子,居敬,明善,朱子,申敕,莫贵,西省,西铭解,理学家,徽州府,江南东路,全才

2020-08-3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