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汉景帝与黄老思想

时间:2020-08-31

关于汉景帝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5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景帝之世,正处黄老思想的盛行时代。景帝本人及窦太后都十分信奉黄老、尊崇其术,故一举一动无不透露出黄老思想的影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及身体力行下,满朝文武及郡国地方各级官员也无不崇尚黄老思想,以 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 为信条,以寡言木呐、谨慎忠厚为楷模,正所谓 大臣正而无欲,执政宽而不苛,故黎民宁其性,百吏保其官 。因此,文武百官人人皆有黄老色彩。这种色彩直到武帝即位初期才逐渐褪淡以至消失。

黄老思想

中郎将卫给,原为文帝故臣,醇谨无比,以忠诚、谨慎深获文帝的推重,故临终嘱咐刘启应予重用。景帝即位后,一年多时间也不知道大臣中哪一个是卫给,因卫给寡言之故。

后来,景帝游猎皇家园林 上林苑时,特地诏令卫给前来。

卫给应诏而来,景帝令他上车,共乘前进,景帝询问道: 君知道得与联共乘一车的原因吗? 卫给小心地答: 我从驾车的郎官积累功劳而升为中郎将,不知是何故。 景帝于是提出陈年故事: 联为太子时延请君来饮宴,君不肯前来,是什么缘故。 卫缩答: 死罪啊,当时臣确实生了病。

景帝于是不再问,赏赐卫给一把剑。出乎人的意料,卫给却说: 先帝赏赐给臣下的宝剑有六把,因此臣下不敢再接受陛下的赏赐。

景帝一听,有些怀疑: 剑是人人都喜好的,所以常用来交换其他物品,先帝赏赐你的剑难道你至今还保存着吗?

卫给平静答道: 都保存着。

于是景帝遣使去卫给居处取这六把剑,果然真有其事,六把剑都插在剑鞘中,均未曾使用过。景帝大为惊叹,认为卫给真的忠心无二,此事给景帝留下了深刻印象。

卫缩为中郎将,直接主管众多郎官。郎官们犯了错误,他经常替他们隐瞒罪责;但是有了功劳,他却不与争夺,往往让给下级。景帝得知,更为赞叹。

后来,卫给以廉正、忠实,被景帝提升为御史大夫、71相等要职。虽位列三公,他只是守职分而已,并且比以前更为敦厚、谨慎,大为景帝所看重,时加赏赐,格外尊宠。从历载看来,身为三公的卫给仅做了两件事,中元四年 前146年奏请禁止高五尺九寸 合今136。3厘米以上,上齿未平的马出,目的在于防止精壮之马流落到诸侯王国及侯国。这在当时是较为恰当的做法,表明卫给一遵汉初萧何、等名相的治道,从民之欲而不扰敌,使百姓安宁、经济得以发展,这种 贵清静而民自定 的做法,就是典型的黄老之治。

卫给为官 寡言 、 少举 ,有一些官吏比他更 寡言

的。令周仁,是景帝近臣,为人持重不泄。终景帝之世,他对自己职内工作未发一言,即使景帝多次询问他别人的善恶,他也仅回答说: 陛下亲自去考察吧。 对别人无所毁谤,以此故大为景帝宠信,多次幸临其家,厚加赏赐。

诸侯相、高祖时的大臣石奋,一家都具有黄老思想,可称得上是 黄老之家 。石奋,赵地人,没有什么文化。至文帝时,他的恭敬谨慎满朝无人能比,不久太子太傅、东阳侯张相如被免官,文帝诏群臣举荐继任者,众臣一致推举石奋,于是石奋成为太子刘启的老师。景帝时期,石奋身列九卿重臣,他的儿子石建、石庆等四人谨慎,先后都作了二千石的大宫,因此石奋被景帝尊称为 万石君 。景帝末年,己十分苍老的石奋才 归老 于家。

石奋归老,乃享受上大夫的傣禄,并且每年按时人宫朝见。每次进出宫门时,他都遵守有关规定,一丝不苟;看见了景帝乘坐的路车的马匹,他都抚摸车轼以示尊敬。石奋做官的子孙来渴见他时,他一定要穿上官服与他们相见;子孙有什么过失,他也不直接地斥责,而是坐于旁侧之处,一言不发。这样一来,有过失者,就会受到众人的责难;然后他要光着臂膀前来谢罪,表示悔改,石奋这才接受。景帝经常赏赐给石奋各种美食,石奋吃的时候就像景帝在面前一样,低首俯伏而食;他穿丧服的时候,一定表现出悲哀的神情。他的所作所为,无一不为子孙所效仿。石奋一家以忠孝谨慎闻名郡国,就是那些注重行为的儒生也自叹弗如。石奋一家浓厚的黄老色彩,大为景帝赏识。

直不疑,为景帝重臣,曾任卫尉、御史大夫等官,喜欢《》之言,他的黄老风格早在文帝时就闻名了。当时,直不疑尚是郎官,在汉代,按规定官吏工作期间是居住于官舍的,不能与妻子居于吏舍,但是法定的休假日 如夏至、冬至等可返家。一次,与直不疑同住一舍的一位郎官返家,误拿了另一位同舍郎官的黄金,失金的郎官疑是直不疑盗去,直不疑就以同样的黄金赔偿。后来返家的郎官归来还黄金给那位失金的郎官,于是失金的郎官大为惭愧,由是直不疑被人称为长官。还有一次,朝见时有人见直不疑貌美,乃低毁说: 直不疑体貌甚美,只是与他的嫂子私通啊! 直不疑听说后,只说了一句: 我根本没有兄长! 但他始终不公开解释,由此故,他被认为是 笃行君子 。所以,直不疑这样的人做官,一照前任旧法,不作改动,大有萧曹遗风。

又如张欧,字叔,有长者风范,景帝时身列九卿的高位。

张欧为官,专以诚实忠厚为准则,他的下属认为他是长者,也不敢欺骗他。下级送呈上来的审判报告,他是能推辞的就推辞;不能推辞的就哭泣着接下来,叫来犯人,把判词当面读一遍,使犯人听见,死而无憾。

再如,廷尉张释之,曾在司马门事件中被太子刘启嫉恨,他也有黄老思想倾向。当时有位善黄老之言的处士王生,有一次被景帝召至朝廷,当时诸公卿皆在,王生这个老头忽然说: 我的袜带松了! 他环顾了一下左右,对张释之说: 你为我扎一下! 张释之二话不说,跪下为王生扎好,这使人联想到汉初名相为下郑老父穿鞋的故事!当时有人责怪王生: 你怎么这样当庭侮辱张廷尉呢? 王生回答,出人意料: 我老了,人也卑贱,自忖不能对张廷尉有所益处,张廷尉是天下名臣,我故意只让他扎一下袜带,以此推重他。 众臣闻之,认为王生贤能,并从此更加看重张释之。

此外,景帝时的太子属官汲黯,以学黄老之言而著称一时,他治理政事,喜欢清静无为,对待下属官吏,从不苛细求全,实际上也是 务在无为 的黄老治道。另外,当时的太子舍人郑当时、郎中令周仁、相田叔、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刘德等人的言行,无不散发出黄老色彩;甚至连善黄老之言的邓章也受到了公卿们的重视。

景帝时期官吏的黄老色彩,也被称为 询询醇厚 、 循谨 ,中期的大司马迁对此大加赞叹,认为万石君石奋、卫给、张叔等人符合所说的 呐于言而敏于行 的君子标准,以致他们能做到 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 。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汉景帝与黄老思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汉景帝刘启简介 汉景帝的皇后 汉景帝的儿子

汉景帝刘启简介 汉景帝的皇后 汉景帝的儿子

刘启,于阳陵,汉文帝刘恒,景皇帝,中央集权,汉景帝,嫡长子,封地,政策,皇后,窦氏,窦太后,皇帝,谥号,诸侯,七国之乱,削藩策

2020-08-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汉景帝

汉景帝

皇帝,刘荣,母栗姬,刘贤,武帝,全家,断肠,短文,薄皇后,长子,铁手套,承前启后,过河拆桥,亚夫,四子,吕雉,周勃,文帝,文景之治,晁错,太子,编辑,东南风,中国,亲母,作品,出鞘,刀叉,宝座,同父异母

2020-08-31 #短篇故事

汉景帝

汉景帝

文景之治,时候,汉文帝,文帝,汉廷,黄老,在什么,全免,周边,国家,国力,措施,战乱,政策,简介,时期,汉景帝,田租,租税,轻徭薄赋,了解一下,不轻易,社会经济,维持和平,采取了

2020-09-01 #小故事

汉景帝

汉景帝

刘启,刘彻,栗姬,刘嫖,太子,汉景帝刘启,前元,女儿,皇帝,皇后,于阳陵,景皇帝,后元,儿子,妃子,婚事,谥号,汉文帝刘恒,母孝,文皇后,于长安,从文帝,刘荣,刘荣生,文景之治,武帝,母栗姬,胶东王,馆陶公主,和发

2020-09-01 #小故事

文景之治—汉景帝

文景之治—汉景帝

刘启,汉景帝,太子,晁错,刘恒,刘彻,刘荣,馆陶公主,汉文帝,代王,朝廷,刘贤,袁盎,吴国,皇帝,盛世,刘濞,周亚夫,栗姬,窦婴,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大将军,中央,力量,后生,叛军,母亲,女儿,时候

2015-04-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历史故事:汉景帝平叛

中国历史故事:汉景帝平叛

吴王,景帝,济北,济北国,卫绾,济北王,使者,大王,朝廷,文帝,吴国,叛军,封地,庐江,楚王,公孙,淮南王,衡山王,梁王,丞相,儿子,军队,功德,南越国,天下,宗室,皇上,淮南,百姓,齐国

2012-05-24 #短篇故事

汉景帝故事一七国之乱

汉景帝故事一七国之乱

晁错,袁盎,刘濞,景帝,吴王,文帝,诸侯,刘邦,刘启,评论,中央,窦婴,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汉景帝,故事,内史,主张,父亲,王国,皇帝,刘长,申屠嘉,丞相,侄子,儿子,势力,同学,外墙,建议

2020-08-30 #故事会

汉景帝故事三文景之治

汉景帝故事三文景之治

景帝,周亚夫,刘武,评论,周勃,文景之治,文帝,皇帝,窦太后,黄老,汉景帝,故事,丞相,匈奴,大臣,打板子,酷吏,刘荣,宁成,袁盎,太子,梁王,中六,人性,京师,儿子,传位,兄弟,势力,原型

2020-08-3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