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基督第二次降临到一战的战壕中 这是福克纳的寓言故事

时间:2020-09-01

好心有好报寓言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5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基督第二次降临到一战的战壕中,这是福克纳的寓言故事 文化 好奇心日报 好奇心日报

大家都在搜

社交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0/34

上传头像

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

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寓言

寓言

作者:[美] 威廉·福克纳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天下智慧出版时间:2017 年 9 月

这是“一个关于基督第二次降临、竟然降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壕中的”一个寓言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前线某军团三千名士兵在一名下士和十二个普通列兵的领导、影响下集体放弃进攻,使得德国敌军也同时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对阵双方的高层将领经过紧急密谋,竟然下令朝手无寸铁的士兵开火,还当众处决了领导兵变的那名下士,同时也将力主惩罚全团士兵的师长秘密杀害……

本书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基督第二次降临、竟然降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壕中的”一个寓言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前线某军团三千名士兵在一名下士和十二个普通列兵的领导、影响下集体放弃进攻,使得德国敌军也同时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对阵双方的高层将领经过紧急密谋,竟然下令朝手无寸铁的士兵开火,还当众处决了领导兵变的那名下士,同时也将力主惩罚全团士兵的师长秘密杀害……

文化

基督第二次降临到一战的战壕中,这是福克纳的寓言故事 曾梦龙2017 10 13 19:02:29

如果说这本书(《寓言》)有什么目的或者寓意……很简单,仅仅是企图表现人、人类的冲突,跟自 己的心灵、冲动、信仰、艰苦持久而无生命的土地舞台的冲突,在这个舞台上人类的忧虑与希望必定是让人感到痛苦的。——福克纳

作者简介: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福克纳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他一生共写了 19 部长篇小说与 120 多篇短篇小说,其中 15 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他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1949 年因“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圣殿》《押沙龙,押沙龙!》《去吧,摩西》等。

书籍摘录:

星期三(节选)

早在城里的军营和外围的临时宿营地上传来第一声号角之前,城里多数人都已醒来。这些人住在蜂巢般密集排列的旧公寓里,无需从草垫和又薄又窄的硬板床上起身,因为除了孩子以外几乎没有人躺下来休息。相反,他们整夜都挤在一起,围坐在火光微弱的炭盆和壁炉边上,同病相怜的恐惧和焦虑将他们笼罩在一张无言的巨网之中,直到黑夜最终一点点消逝,又在焦虑和恐惧中开始了新的一天。

这个军团最初就是在该地区集结起来的,事实上是由后来成为拿破仑手下的元帅的那些风光一时的军棍当中的哪一位亲自召集的,他把军团送到了皇帝本人的手上,随之也就成了璀璨群星里面最亮的明星之一,以它预兆未来的潜力照亮了半穹天空,以它闪电般的光芒点燃了半壁江山。后来补充的兵源多数人也是来自同一地区,结果是多数老人不仅在他们自己的有生之年是军团的退伍老兵并承诺等到他们的男性后裔长大成人之时也要送来当兵,而且所有这些人都是父辈和亲属,也不光是那些命定的士兵的实际父辈和血亲,同时作为父母、姐妹、妻子和情人,若不是偶然的机缘和运气,其儿子、兄弟、丈夫、父亲和情人可能就曾在那些命定的士兵中间。

还没等军号的回声消散,他们就开始从人满为患的外围地带不断拥来。一名法国、英国或美国飞行员(或者还有德国飞行员,倘若他有匹夫之勇和侥幸之运的话)可能会看得最清楚:人们从茅舍和公寓里倾巢而出,走入小径、巷道和无名的死胡同里,再从小径、巷道和无名的死胡同里汇集到街上,就像是由涓涓细流变成小溪,又由小溪变成河流,直到整个城市的人流似乎都尽数倾泻到一条条宽阔的林荫大道上,从那些车轮辐条般的林荫大道上朝着小镇广场汇合,将整个广场填满,然后人群靠着自身集结的力量向前推进,像一个勇往直前的波浪那样一直拥向那家宾馆,空落落的大门前三国联军的三个哨兵分立在三根空落落的旗杆一侧,迎候三面旗帜同步升起的那一刻。

他们在此接应首批抵达的部队。这是一支驻防骑兵队,聚集在从广场到旧城门(古时这里曾是东城墙)之间那条宽阔的主干道的入口处,已各就各位,整装待发,低语声犹如洪水来临之前的那阵汩汩水声,直接传入了小镇驻军少校本人的卧室。但是,人群对骑兵队置之不理。队伍继续前行,拥入广场,此刻它由于自身庞大而拥挤已不堪重负,于是放慢速度,停了下来,只是内部还在不断地轻微起伏、波动,人群在那逐渐升起的天光中呆呆地耐心凝视着那宾馆的大门。

来自:亚马逊

随后,日出时分,枪炮声从老城堡里传来,在城市上方轰然炸响;三面旗帜不知从什么地方同时冒出来,爬上了三根旗杆。它们出现、攀爬并登顶的时候天色才刚蒙蒙亮,片刻一动不动地悬垂。但是,当它们在第一阵晨风中飘扬起来的时候便沐浴在阳光里了,将三种共有的色彩倏地抛洒进晨光之中——红色代表勇气和骄傲,白色代表纯洁和坚贞,蓝色代表荣誉和真理。接着,骑兵队身后那条空寂的林荫大道突然间阳光充盈,光线猛然把士兵与马匹的高大身影投射到人群上面,犹如骑兵们朝着人群冲将过去。

只不过,其实是人们冲向了骑兵队。人群悄无声息。几乎井然有序,像是由许多水滴组成的一个浪头,其中的个体虽然柔弱,但因步调一致而带来的合力却不可抗拒。那一刻,骑兵队没有任何反应——现场有一位军官,尽管只是一名军士长,但看上去是个头目。稍后,这名军士长大喊了一声。不是下命令,因为部队纹丝不动。事实上,这一声叫喊听起来什么都不是:难以分辨:一个孤零零的尖细声音,消逝前的瞬间在半空中停留了片刻,犹如此时回荡在城市上空的那些高不可见的云雀所发出的来路不明的微弱婉转的鸣叫中的一声。不过,他的下一声叫喊是一声口令。可是已经太迟了;人群已经从下方朝骑兵队席卷过来,那种顺从的、无往不胜的卑微不可抗拒,裹挟着它那不堪一击的血肉之躯冲进了马蹄和军刀构成的铁轨之中,带着一种几乎是无所谓的漠然,被迫做出一种低眉顺眼的睥睨姿态,如同进入狮群竞技场的烈士。

骑兵队又坚持了片刻。甚至在那一刻,队伍也没有散掉。它仍旧面朝前方,只是开始向后退,仿佛是被连锅端起——拽紧缰绳的马匹翻了白眼,高高在上的骑手小脸目瞪口呆,在高高举起的军刀下发出微弱的喊声,他们全都向后退去,像是从毁损的宫殿、大厦或博物馆里走出来的兵马俑,在摧毁那些荣耀而私密的石穴的洪水席卷之下,瞬间化为一片瓦砾。然后,骑在马上的那名军官脱身出来。一时间看起来只有他一个人在动,因为只有他一个人鹤立在人群上方一动不动,而人群此刻在他两侧分成两路,向前奔拥。接下来,他其实行动起来,向前跑去,用胸膛顶住仍然缰绳紧勒、铁甲披挂的马匹,冲进并穿过移动的人群;马匹下方某处传来一个叫喊的声音——是个孩子,一个女人,也许是一个被恐惧或痛苦阉割了的男人的声音——他策马向前,左躲右闪地穿过那不加避让的人流,这匹马轻易汇入了人流,就像河流接纳乘风破浪的船头一般。随即他就不见了。此刻人群加速拥上了林荫大道。它把骑兵队甩到一边,继续向前奔拥,漫过沿途纵横交错的街道,如同洪水泛滥的大河淹没了它的支流一般,直到那条林荫大道最终也变成了一处人潮汹涌、湍流涌动的无声湖泊。

然而,此前步兵团已经赶到,还没等骑兵军官向当日轮值官汇报、当日轮值官指派侍卫、侍卫传唤勤务兵、勤务兵中止洗漱并放下手里正给副官刮脸的活计、副官从睡梦中唤醒镇上驻军长官、驻军长官打电话或派传令兵去找城堡里的步兵指挥官,他们就早已从广场上出发,逼近了人群的后方。这是一整个陆军营,除了没打背包以外全副武装,排成纵队将广场团团围住,打头阵的是一辆防护板闭合、蓄势待发的轻型坦克,行进中如雪犁一般分开人群,再把分开的人群从路边两侧重又猛推回去,就像被雪犁翻搅的雪团似的,步兵营呈两路平行纵队跟在前行的坦克后面,最后从广场到老城门之间的整条街道又变得清净空旷,街道两边各有稀稀落落的一行刺刀交错的步枪。

刺刀篱后面某处忽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但是仅仅波及不到十英尺的一段距离,没有扩散开来,只有附近的人知道要出事或者出了事。一名副排长弯腰用肩膀挤开众人,钻进林立交错的步枪下,发现也没什么可看的:只有一名年轻女子,一个衣着单薄寒酸的女孩,她昏过去了。她躺在倒下的地方:穿着破旧褴褛、风尘仆仆的单薄衣衫,似乎是走了远路而来,多半是步行或乘坐农用拖车,她蜷曲着身子,躺在人们因她倒地而为她腾出的墓穴状的狭小空间,假如这符合她本意,那她就是要死在这里,那些人显然没有给她留出足够的空间站起来呼吸,人们按惯例静静地低头看着她,直到有人率先采取行动。是那名中士。

“至少要把她扶起来呀,”他粗野地说道。“把她从街面上弄走,免得被人踩死。”一名男子应声而动,可就在他和中士弯腰之际,那名女子睁开了双眼;在中士用力拉她站起来时,她甚至试图帮忙,中士的动作不算粗暴,只是对平民们一直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添乱的做法有些不耐烦,尤其是眼下这个事情让他脱离岗位回去不得。“她是谁家的?”他问道。无人应答:眼前只有那些安静而专注的面孔。显然,他并没有期待回应。他开始四下里张望,尽管他很可能已经发现根本不可能把她从人群里弄出去,即使有人主动提出关照她也是无能为力。他又看了看她;再次开口讲话,这次是对她讲话,可是欲言又止,极力克制着怒火——一名身材粗壮的四十岁男子,蓄着像西西里半岛匪徒一样的小胡子,制服短上衣上面别着在三大洲、两半球服役和参战的各色军功绶带,一百年前拿破仑把这个种族的身高缩短了两、三英寸,正如凯撒大帝拉低了意大利人的身高,汉尼拔元帅 汉尼拔·巴卡(公元前247年—前183年),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古罗马时代的伟大军事战略家。降低了给他带来荣耀的那些无名山麓的高度,——一位丈夫、父亲,假使他和巴黎集市被安置在别的舞台上,那他应该(或许甚至能够并且愿意)成为巴黎集市上的葡萄酒桶守护人。他再次瞟了一眼那些耐心的面孔。“难道没有人——”

“她饿了,”一个声音说。

“好吧,”中士说。“你们谁有——”可这只手已经把面包递了过来。这是一块面包皮,脏兮兮的,装在衣袋里掏出来时还带着一点余温。中士把它接过来。但是,在他递给她时,她却马上拒绝了,飞快地四下里望了望,脸上、眼里带着某种类似惊恐的神情,仿佛是在找寻一条逃跑的通道。中士把面包塞到她手上。“拿着,”他厉声说道,这种粗鲁决非恶意,只是不耐烦而已,“吃吧。不管你愿不愿意,你也得留下来看看他吧。”

然而,她又一次拒绝了,不肯接受那块面包,并不是不愿意领情,只是拒不接受那块面包,也并不是针对那位不知名的赠与者,而是针对她自己。她似乎在刻意转移视线,不去看那块面包,而且知道自己不能去看。甚至就在他们看着她的时候,她屈服了。尽管嘴上拒绝,可她的眼睛连同整个身体都在反抗,还没等她伸手来拿那块面包,她的眼睛已经露出如饥似渴的神色,她一把从中士手里抢过它来,双手捧着凑到脸上,既像是要把面包藏起来,不让垂涎者看到,又像是要掩饰她的贪婪吃相,不让观众看着她像某种啮齿类动物那样啃食面包,她不时从遮住面孔的手上抬起眼帘,迅速一瞥,目光既不鬼祟,也不躲闪:只是充满了焦虑、警觉、惶恐,——就好像她朝着一块煤炭吹气,它一明一灭地闪烁,随即重又发出亮光。可她现在没事了,中士正要转身离开,这时那个声音又开了腔。

毫无疑问,它出自于递来面包的那只手的主人,不过,即便是中士此刻注意到了,他也未形之于色。但也毫无疑问,他这时确实注意到,这张面孔压根不属于这里,此时此刻也不该出现在此地——不仅是指法国,而是指西线四十公里以内,在1918年5月下旬的这个或是任何一个星期三——;一个其实已不那么年轻的男人,只是看上去富有青春活力,不仅是跟站在他周围的其他男人形成了对比(或者说,高出他们一头;他个头那么高,那么完美无瑕),身体健壮挺拔,站姿轻松随意,身穿褪色的工装、粗布的裤子和污迹斑斑的鞋子,像是一名养路工或泥水匠,他能在这个日子里出现在地球上的这个地方,那一定是安然无恙、心安理得地伤残退役的一名士兵,自从大约四年前的8月5日之后便已彻底出局,但是,倘若事实果真如此,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如果那名中士注意到或是想到了的话,那只是他目光间或一轮的瞬间暴露了他的经历。那名男子第一次开口时是对着中士讲话的;这一次,中士确信无疑了。

“可现在她吃了面包,”那人说。“有了那一口吃的,她该不会再忍饥挨饿了,不是吗?”

题图来自: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分享至:

文化

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这里有他的更多信息

娱乐

这是一个传统作家对网络文学的拥抱,不过,早了 网络文学 20 年⑤

评论

分享至:

没有更多啦

商业

大公司头条:过去一周,航空入境中国人数同比减少 99.7%;中国人民银行定向降准,释放 4000 亿元长期资金

商业

黑石集团 CEO 苏世民的回忆录,他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文化

语言是人类的发明,还是先天就有的?

时尚

浮世绘里的女人们,名画背后有着什么故事?

设计

“日本安迪·沃霍尔”自传,“一片辽阔而充满讪笑的乐土”

登录查看你的好奇心指数

根据你的好奇心指数推荐

2014 北京酷睿奥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27177号 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71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基督第二次降临到一战的战壕中 这是福克纳的寓言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战 二战中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发生?

一战 二战中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发生?

士兵,战壕,英军,尸体,德国,德法英,都会,基督教,战士,遗体,萨沙,可那,德英,日中,法士,阿尔弗雷德,广播公司,军队,事情,上帝,全天,双方,和平,第一次世,怪事,基层,女兵,基督徒,声音,大战

2020-09-23 #故事会

一战 二战中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发生?

一战 二战中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发生?

士兵,战壕,英军,尸体,德国,德法英,都会,基督教,战士,遗体,萨沙,可那,德英,日中,法士,阿尔弗雷德,广播公司,军队,事情,上帝,全天,双方,和平,第一次世,怪事,基层,女兵,基督徒,声音,大战

2020-09-23 #故事大全

福克纳的《熊》其实是一篇动物寓言故事 你认同吗?

福克纳的《熊》其实是一篇动物寓言故事 你认同吗?

孩子,福克纳,印第安,小说,形象,英雄,阳光,空白地,百家号,次相,那木,人和,树林里,晚上好,时代,古今,主人公,人类,作者,思想,寓言故事,品质,命运,境地,寓言,对手,尾声,时间,树林,滋味

2009-09-12 #长篇故事

??徐兆正:福克纳的战争书写天涯·新刊

??徐兆正:福克纳的战争书写天涯·新刊

福克纳,寓言,战争,元帅,小说,作者,下士,人类,马洪,斯诺普斯,吉利根,沙多里斯,萨德,道德,士兵,意识,荣誉,对话,年代,现代主义,押沙龙,冲突,代表,形象,观念,人们,声音,思想,报酬,故事

2012-05-17 #故事大全

希特勒在一战时期的轶事:一场战壕激斗险些让其双目失明!

希特勒在一战时期的轶事:一场战壕激斗险些让其双目失明!

希特勒,阿道夫,战壕,历史,的士,希特,男主角,步兵团,一战,主角,作者,医院,味道,士兵,巴伐利亚,异样,德国,捂着,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读者,利亚,特勒,阿道夫希特勒,一职,人物,两眼一抹黑,光环,公众,勋章

2013-11-04 #长篇故事

一战搞笑故事 圣诞节到了 英德两军爬出战壕庆祝节日

一战搞笑故事 圣诞节到了 英德两军爬出战壕庆祝节日

官兵,双方,堑壕,英军,士兵,木板,德军,英国,德国人,军团,包裹,友好往来,圣诞树,命令,建议,家属,对方,战争,方面,歌声,英国人,英德,香烟,娱乐,到德国,安德鲁,托德,肯尼迪,詹姆斯,陆军中尉

2019-03-04 #故事阅读

福克纳:押沙龙 押沙龙 具有史诗结构和悲剧气氛

福克纳:押沙龙 押沙龙 具有史诗结构和悲剧气氛

福克纳,凯蒂,悲剧,小说,故事,押沙龙,萨德,大森林,种植园,美国,托马斯,摩西,麦克白,书名,传统,全书,女儿,感情,批评家,福克,一部作品,只剩下,喧哗与骚动,成一个,有独创性,白手起家,勒斯,大卫王,布鲁克斯,康普

2018-07-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生“宅”的福克纳:人生如痴人说梦 充满着喧哗与骚动

一生“宅”的福克纳:人生如痴人说梦 充满着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作家,创作,奥克,帕塔,人们,人类,故事,喧哗与骚动,一生,工作,小城,精神,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记者,斯福,影响,人生,地方,密西西比河,小说,思想,活儿,诗人,生活,威廉·福克纳,宅男,福斯,麦克白

2013-06-0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