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郑和下西洋》

时间:2020-09-03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简述

提示:本文共有 371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5 分钟。

为题的相关文艺作品有多种,包括、、书籍、、电视剧、等等。动画片《郑和下西洋》·简介动画片 本片以七下西洋为故事主线,用卡通片特有的智慧、幽默和富于想象力的故事情节,五彩缤纷的画面,去展示以郑和为核心的航海群体形象:聪明睿智、具有雄心和胆略的航海家郑和,刚武的将军吴百胜,神秘的渔夫老乌贼,身世离奇的少年陶陶,渴望探险的女孩菲儿,忠诚的仆人何毕德……这些人物形象组合在一起,既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和平、开放、探索精神,又带给观众丰富故事性、娱乐性。通过郑和下西洋的曲折历程,反映了郑和及其船队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开拓精神、和平精神,重现航海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引领动漫爱好者们共同穿越历史长河,去体会历史曾经的辉煌。·故事大纲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七次率船队远航,到达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船舶数量之多、船只吨位之大、航海人员之众、组织配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影响之巨,在当时都是举世无匹的。 本片以郑和七下西洋为故事主线,用卡通片特有的智慧、幽默和富于想象力的故事情节,五彩缤纷的画面,去展示以郑和为核心的航海群体形象:聪明睿智、具有雄心和胆略的航海家郑和,刚武的将军吴百胜,神秘的渔夫老乌贼,身世离奇的少年陶陶,渴望探险的女孩菲儿、忠诚的仆人何毕德……这些人物形象组合在一起,既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和平、开放、探索精神,又带给观众丰富故事性、娱乐性。 明朝初年,令郑和造宝船、招募人马、出使西洋。郑和欣然领名,率领着庞大的舰队扬帆启航,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航海。 宝船乘风破浪,日夜前进,冲过死亡旋涡,战胜大海啸、克服瘟疫等重重困难,并且与当地土著人交好,消除吐尔呼鲁国和南沙国之间的战争。宝船前往柯尔黎加,在缺水、找水的过程中,与海盗头子马拉奇周旋,顺利重出重围,到达目的地。在柯尔黎加,陶陶巧遇公主菲儿,与郑和一起粉碎了国师夏奇的篡位阴谋,用中医望闻问切只好了老国王的绝症,化解战争,建立邦交,还使船队多了一个新成员——菲儿。在扬帆回国的路上,郑和得知海盗头子马拉奇召开海盗大会要劫宝船,就将计就计,令人混入其中,里应外合,彻底清剿了亡命岛上的海盗。 郑和出色完成了打通海道,与各国建立友好邦交的任务,随船来访的各国使节以及南洋奇珍异兽也引起了举国震动,受到皇帝嘉奖。然而郑和心中却有个遗憾,因为还有更广阔的海域他并未到达。雄才大略的皇帝理解郑和的心意,命他准备再次起航,把华夏文明传播到更远的地方。郑和船队再次扬帆。这是新的开拓之旅,死亡迷宫岛、魔鬼海域、磁石岛、黑暗海峡——新的挑战接踵而来,郑和船队用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还在当地留下了“郑和灯塔”、“郑和井”……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 终于,他们来到一片新大陆——这里就是神奇的非洲大陆。郑和询问首领这里是否就是大海的尽头,首领摇头。郑和顿然彻悟,是否到达世界的尽头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本身。而他将率领舰队,带着天下归仁,怀仁柔远的胸襟和气度,继续探访那些未知的国度,向西洋各邦播洒和平、文明、科学和友学的雨露。海风吹拂着郑和的苍苍白发,他的舰队又启航了……·部分剧情 第1集 光荣启航 公元1405年。中国。。南京。郑和 明成祖朱棣欲开辟海道,与海洋各国建立邦交,互通有无。可是大海凶险,海盗猖獗,满朝大臣都为之色变,以为万万不可为之。皇帝甚感失望,哪想郑和舌战群臣,提出了一个超乎想象的计划——建立一支庞大的舰队,出使西洋。皇帝欣慰,下令郑和即刻筹备舰队。 郑和亲赴四川寻找木材,在少年陶陶与小猴子多多的暗中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用来制作宝船舵杆的千年古树,而陶陶与多多也为下西洋所吸引,悄悄跟随郑和来到南京宝船厂。 虽然找了上等的木材,然而郑和又遇到了保证甲板坚固性和隔水舱的难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宝船便无法进行远距离的航行。经过一番艰苦的奋战,郑和终于发明了三层甲板和竹节状的隔水舱。渐渐地,一个巨大宝船的骨架初见规模,数十人不能环抱的巨树制成的龙骨,用象石头一样坚硬的木头制成的巨舵…… 与此同时,一心打算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陶陶却没能通过水手考试。于是,在启航前的夜晚,陶陶与多多偷偷溜上宝船…… 东南季风到来,郑和下令扬帆起航,巨大的宝船,率领着庞大的舰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航海…… 第3集 超级海啸 郑和带领船队继续前进,途中,宝船经过一个小岛,水量充沛,遍地青草。郑和命令停船,补给淡水,并把船上的牛羊放到海岛上,补充草料。 众人正在尽情享受,负责放羊的陶陶突然发现少了一头羊。为了寻找丢失的羊,陶陶独自来到小岛的深处,却被偷了羊的土著矮人所俘。 郑和发现陶陶失踪,带着吴百胜寻找而来,双方正在对峙,天上却突然出现美丽的极光。矮人们惊恐地四散奔逃,郑和告诉大家,这极光是海啸的预兆。 郑和刚刚带领船员们回到宝船,海啸便掀起高达十几米的滔天巨浪。在郑和的指挥下,船队度过了海啸的第一轮攻击。眼看第二轮海啸就要到来,前方却出现了站在山顶上呼救的矮人们…… 郑和将土著人救上宝船。海啸再次来袭,宝船的船底出现一个大洞。危急时刻,身材小巧,又有一身好水性的陶陶自告奋勇潜入隔水舱修补船舱…… 郑和的船队最终战胜了风暴。船队留在小岛上帮助矮人们重建家园,郑和更是将一对山羊赠送给矮人酋长…… 第6集 生命之泉 何毕德报郑和隔离舱失踪。郑和已看到吴百胜的遗书,他手握断缆,命船队分四路找回隔离船,三日之内在前方小岛岸边集合。 生病的水手互相搀扶着在甲板上指责吴百胜害了大家。吴百胜悲痛地唱起家乡的小调。大雾中,宝船听到了远处的歌声……高过天突然发现宝船向他们驶来,众水手欢呼。 郑和对吴百胜说他将亲自上小岛寻找解药,希望吴百胜鼓起勇气。 郑和一行人马行走在小岛林中。溪水从路旁流过。不一会儿,就到了一片开阔的地区,前方有一座大山,山脚下,有许多帐篷。从山上下来的小溪盘绕着整个部落的上百个帐篷,像个仙境。 这是一个很大的部落。已经正午,人们都在烤章鱼吃,帐篷前还一串一串地晾晒着许多章鱼干,准备过冬用。饭香味传来,陶陶腹中饥饿,馋得要流口水。何毕德上前阻止,告诉他们那是毒鱼。众人笑而不理,说他们从没有吃过什么毒鱼。郑和猛醒,吃毒鱼而不病,一定是他们有解药。郑和吩咐何毕德去找卖药的土人。多多饮溪水,在溪水中嬉戏,引起郑和注意。陶陶也在饮溪水,他对郑和说,好甜的水。郑和掬起一捧溪水,饮下,有所领悟。他问正在溪边打水的土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土人指向山顶,并告诉郑和,那是山神。动画片 山脚下,上山的路口有两土人士兵把守。陶陶让多多引开士兵。多多在士兵面前翻跟头、拿倒立,士兵上前想抓多多,多多却逃跑,士兵追。郑和、陶陶顺利通过路口。 一士兵报告小酋长说抓到一只金毛的小猴子。多多挣脱士兵,窜到小酋长肩上。小酋长与多多玩。多多拿倒立,小酋长也拿倒立,多多翻跟头,小酋长也翻跟头。小酋长告诉士兵,有人看见有两个外国人上山了,要马上抓来。 郑和、陶陶一直沿着溪水走的是最险峻的山路。穿越黑暗的洞穴时,到处都是亮亮的小动物的眼睛在盯着他们。陶陶有些害怕,郑和告诉陶陶,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就像他和多多是好朋友一样。 上到山顶。郑和和陶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水潭,在水潭之中,生长着六棵奇特的开着带金边的紫花的紫色大树,大树的花和种子,都会落在水潭之中浸泡。郑和判断花和种子正是解药。陶陶高兴地游到水里,然后爬上大树,采摘了许多花瓣和种子。他们打算马上回到岩洞为吴百胜他们治病。 郑和、陶陶刚要下山,突然被绳索套住。 小酋长说山顶上的神潭是保佑部落平安的山神。任何人都不能玷污了那里的水,陶陶居然赶去里面游泳。按照规矩,玷污山神的人是死罪。郑和希望放了他们先去救三十多个得了毒鱼瘟疫的水手生命。救人之后再惩治他们不迟。 小酋长把小猴子留下来做交换。陶陶为救了大家忍痛和多多依依惜别。 郑和带已痊愈的吴百胜用丝绸、药材答谢小酋长。因为想念多多眼睛哭成一条缝的陶陶送给小酋长蹴鞠,小酋长爱不释手。并将生病的多多还给陶陶,说陶陶不吃不喝,几乎气绝。多多和陶陶相见大哭,感动众人。 船队出发,众人在甲板上向岛上的人挥手告别。 郑和将花瓣和种子包进布袋中,并在布袋上写下:未名紫,解章鱼毒。 第20集 吴百胜的愤怒 郑和在瞭望台,指挥船队通过多暗礁的千岛水域。船队曲折而行。水下到处险滩暗礁,巨大的暗礁之间形成深深的缝隙。宝船的主舵突然别在礁石缝隙中,船身继续前行,舵折。宝船突然失去方向。郑和命战舰将宝船用绳索拉着保持航向,驶向柯尔黎加,岛上有与主舵的木材媲美的铁力木。这是下西洋的终点站。 郑和率领使团带着大明的友好国书,去见国王。接见郑和的却是一个穿戴得珠光宝器的大国师——夏奇,此人也是柯尔黎加国最大的富商。夏奇态度倨傲,一边要郑和呆在海上半月等待国王回复,一边对郑和需要的铁力木漫天要价,甚至提出用等重的黄金来换重修主舵的木材。吴百胜气坏了,怒斥夏奇,被郑和喝退。郑和从大局考虑,答应了夏奇无礼请求。 乌木被运到了宝船上,工匠正欲维修主舵,忽然发现买来的乌木是假的,不过是表面涂了一层黑色的能造舵的木头。吴百胜哪里受过这样的窝囊气,不顾郑和的严令,私自率领一股战队登陆,从夏奇的驿馆里抢回了被骗走的黄金,狠狠地教训了夏奇。 吴百胜拿着夺回的黄金向郑和邀功请赏,不想被郑和一顿痛斥,这样逞一时之气的莽撞的行为必然导致两国交恶。果然,郑和接到了柯尔黎加的国书,拒绝郑和登陆! 另一个坏消息传来,阿宝告诉郑和陶陶和多多失踪了!·主题曲 青春无悔 演唱: 回望金陵云卷千峰 你一路风尘 晨曦中飘逸着你的疲惫 东风斜阳山远水阔 你铁血丹心 惊涛里颂扬着你的劳累 使命昭辉 坎坷有泪 你让生命青春无悔 丝路花语 云空留影 你让母亲绽笑展颜 春去 春还来 你去 你还在 你还在 我们相爱天地间 作词:沈顺荣 作曲:张宏光 演唱: 张一片风帆踏上旅程郑和 捎上我的渔舟唱晚 驾汹涌碧浪 笑傲惊涛 弹一曲春江花月夜 看物换星移 胸中万卷 母亲孕育我的智慧 送东方华章 情深意厚 春日暖阳 踏浪放歌 播撒着我的仁爱 收获着你的微笑 心随流云写诗篇 我们相爱天地间 心随流云写诗篇 我们相爱天地间 我们相爱天地间·幕后资讯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正在陆续登场,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指导下,台湾微太阳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制作的动画片尤其引人注目。记者日前采访了“微太阳”公司负责人何锆,掀起了这部动画片神秘面纱的一角。 40集三维动画投资五千万元 “微太阳”的负责人何锆先生说:“想把郑和下西洋这段史实的来龙去脉一一讲述清楚不是件容易事。关于这样惊天动地的一场世纪大航海,整件事的记录至今扑朔迷离,在很多重要史实上,专家也是众说纷纭。” 在何先生看来,与其“相互在纸上争执多年,不如起而行”。 这样庞大的场景显然不适合用真人演员和木搭场景模型来制作,何先生认为只有三维动画才拥有这样的扩延性和表现力,他力图用40集的家庭动画片还原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舰队、人物和场景。与以往做给孩子看的动画片不同,这部动画片的预期观众年龄跨度比较大,从7岁到34岁,“我们的动画片是针对整个家庭的。”何先生说。 经过谨慎思考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三年前他终于开始了这项预期投资5000万元的浩大工程。 老年的郑和戴上了眼镜 动画片的脚本工作由何先生带领一个12人组成的小组完成。何先生负责脚本的创作,小组提供他所需的历史细节。“我们把能查到的资料都找遍了,列出一张郑和下西洋的日程表,就连某一天下了场暴雨或某地庙宇着火了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资料也搜集进来,因为它们能衬托出真实性。” 有关郑和确凿的资料实在不多,脚本中所能依托的史实太少,带有想象和创造性的情节必不可少。“但我们不是戏说,绝不会把内容搞成《镜花缘》那样玄幻的东西。我们所有的想象都依托历史,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创作可能的情节。”何先生说。 比如在动画片《郑和下西洋》中,老年的郑和戴上了一副眼镜,“在历史资料中没有提到过郑和戴过眼镜,但在郑和晚年,确实出现了类似放大镜的眼镜,我们认为给郑和戴眼镜就是合理想象。当然他的眼镜和今天的眼镜是不一样的。” 动画片中还出现了三位主要女性角色,虽然史料中从未涉及这部分内容,但在动画片中仍然大胆地出现了女性主角。当记者询问何先生,郑和是否与女主角有情感纠葛时,他笑而不答。 宝船窗户原来是贝壳片 “当年郑和是如何把6米高数吨重的长颈鹿运到船上的?”“船队潜水员的吸管是什么材质的?”“马船的构造是什么样?”……在制作模型过程中,何锆提出了数不清的问题,就连他的手下就觉得有些过分认真了,有必要弄这么细吗? “我们总说日本动画片好,为什么好?是因为人家做得太细致,甚至可以感受到很多东西的质感。如果我们马马虎虎,我们就永远竞争不过别人。”这些问题需要他们请教不同的顾问和专家一一解答。这部动画片的制作阵容中,包括6个专家组:造船及模拟、历史及人类学、地质及植物、天文及航海、古建筑及工艺、音乐与编舞。“很简单,爪哇岛的孔雀与泰国的孔雀肯定不一样,如果我们不请教这方面的专家,怎么知道如何为孔雀造型?”在制作模型过程中,最伤脑筋的是怎么也想不出宝船窗户的材料。“那时没玻璃,也不是用油纸糊,因为抵挡不了海浪。后来宝船的模型基本都做好了,但只有窗户全是空着的,因为不知道安什么。”终于,他们在南京宝船造船厂遗址找到了答案,“这里出土了一批20厘米见方的薄片,已经风化得不能用。我们以为是薄瓷片。岂知就是窗格子上代替玻璃的东西,是磨得极薄的贝壳片,透光如毛玻璃。” 何先生告诉记者,等到动画片拍完,他们整理出来的资料足够作为一个研究中国航海史用的资料库。 郑和下西洋走向世界 目前,动画片《郑和下西洋》历时三年已经完成了前期的脚本以及模型制作,500多个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船队、人物、场景的三维模型全部完工,整个工程即将进入后期制作,估计再有一年时间,这部反映世纪大航海的动画片就能与观众见面了。 何先生告诉记者,这部动画片的发行不光局限于中国,还将在全世界发行。“东南亚国家肯定是非常感兴趣了,但我们还力争把这部动画片打入欧美市场。目前日本和英国已经表示了强烈的购买意向。” 何先生认为,全世界发行《郑和下西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郑和不仅是航海家,而且具有外交、政治上多方面才能,他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对他国没有攻击性,是和平之旅。我们制作这个动画片,就是要将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展示给世界,让大家对这一壮举有所了解并体会其伟大;体会其东方人那种讲情义、讲诚信,没有种族歧视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传统情谊与和平精神。”漫画《龙翔西海——郑和下西洋》·作者简介 ,生于1967年8月14日,人,曾任杰出卡通公司动画制作、小牛顿才艺班、三信家商漫画社、中山大学漫画社指导老师。已出版漫画单行本27本。 1987年因《明天会更好》获得汉堡杂志漫画比赛第一名,2001年《传灯大法师——鉴真大师传》荣获编译馆优良图书佳作奖,2003年《飞向南国》荣获编译馆优良漫画第二名,《法显大师》荣获编译馆优漫画佳作奖。·故事简介 龙卲是武当派的弟子,在郑和下西洋前夕,大师父张三丰临危受命,要他随同船队下西洋。除了要查出船队内的杀手密探,还得找寻他亲生父亲的下落。郑和远征冒险的故事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幕后花絮 台湾漫画家谈创作长篇漫画《龙翔西海——郑和下西洋》,漫画将于2005年8月出版。漫画版 华人社会今年(2005年)热烈庆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地的各种展出与活动的丰富内容,让现代人有机会审视这名伟大航海家的旷世伟业。如果把郑和7次下西洋的航海事迹加上戏剧的渲染,并以精彩的图像漫画化,相信更能捕捉年轻一代的想像力,激起他们深入认识郑和的好奇和兴趣。 台湾漫画家黄耀杰即将在下月中旬推出长篇连载漫画《龙翔西海——郑和下西洋》(台湾东立漫画出版)。 这部把戏剧元素融入历史的漫画,将郑和化为浓眉大眼的大帅哥,首次把他下西洋的事迹以少年漫画的方式呈现出来。黄耀杰目前仍与日本讲谈社洽谈日本出版权,他说,郑和很可能是《三国演义》之后日本人有兴趣大事炒作的中国史诗题材。 在少年版郑和漫画《龙翔西海——郑和下西洋》之前,黄耀杰今年已推出了儿童版的《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把郑和七下西洋的许多重要事件浓缩在一册漫画的篇幅里。 历史是漫画的舞台 游遍全球的奇风异俗,掌舵征服凶猛海洋的巨大船队,加上郑和虽是太监身份但仍能代表中国与世界接触,进行邦交和贸易事宜,而且还可能比哥伦布更早发现美洲新大陆……这些丰盛的个人与环境的戏剧张力,是任何一位创作者都求之不得的梦幻素材。跟《环游世界80天》不一样的是:郑和下西洋并不是虚构幻想,这位中国航海家早在600年前就开始征服世界了。 黄耀杰说,历史是这部海洋冒险漫画的舞台,必须忠实呈现,而历史没有记载的部分则是他尽情发挥加以戏剧化的乐园了:“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已经35岁,不太适合当少年漫画的主角,所以我加入一对十五六岁的少年与少女跟着郑和下西洋,通过他们的眼睛来看途中的奇风异俗及惊险历程。” 漫画里出现太极张三丰,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陪着郑和下西洋的少年的武功师承张三丰。黄耀杰说:“张三丰活在元末明初,传说是个活到100多岁的高人,所以这个戏剧的部分就由我拿捏,套加进去,增加漫画的传奇性。” 虽然历史是海洋冒险漫画《龙翔西海——郑和下西洋》的舞台,但黄耀杰强调读者不该用纯历史的角度来看整本漫画:“用历史家的眼光来审视的话,它是不及格的。但我的对象还是少年读者,单是叙述历史,漫画就会变得硬邦邦。郑和的成就不亚于哥伦布,但许多青少年只知道郑和下过西洋,却不了解他实际做了什么事。我希望我的漫画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他们看后进一步去了解郑和的历史功绩。” 资料考据最头痛 台湾漫画家黄耀杰虽然很佩服《1421》作者的研究精神,但由于郑和是否比哥伦布还早发现新大陆之说目前还是两极化,所以他不会把这新论点画进少年版郑和漫画《龙翔西海——郑和下西洋》里头。许多还未被确认无误的论点,也不会放进作品里。他笑说:“不过我本人希望‘郑和先发现新大陆’是真实的,这样会让我的作品更丰富、更伟大。”漫画版 由于许多有关郑和的记载已被烧毁,留下的资料非常少,学者又有各派说法,让黄耀杰收集资料的过程更不容易。《1421》出版后,引起郑和研究热,资料来源才丰富起来。 黄耀杰在越洋电话上形容他的书桌上目前就堆积了约20本史书,其中他最喜欢的是王佩云的《海上第一人》:“因为它的史料有情感带入的成分,比较生动,让我看得很‘入戏’,更了解到郑和的心路历程。” 郑和的航海事业所涉及的地理面极广,黄耀杰除了得确保中国的服饰、背景等细节的准确度,让他头痛的是,当绘画郑和航抵异地时,他还得确认自己所画的当地人服装、地理环境和相关史料是符合的。因为郑和的事业是全球性的! 黄耀杰看郑和 郑和的面貌个性在历史上向来模糊,黄耀杰的漫画在这方面试图为历史增值的是:他大胆地揣摩郑和的个性与想法,让后人更理解郑和这个人。 黄耀杰说:“在中国有如此伟大成就的太监只有郑和一人。他一个太监能在(人们)既定的印象中有这么大的成就,证明他不是凡人,这当然和当时执政的永乐帝、明成帝有关系;是这些人配合历史环境,才造就了郑和这人。” 中国历代太监都给人勾心斗角的负面印象,郑和在黄耀杰心中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在历史记载中,郑和“长得很高,身材威武”。据黄耀杰的历史考究,“郑和仪表威武”关键在于明朝阉割太监的方法。 “我起初也在想:太监不是‘娘娘腔’的吗?难道是历史故意夸大他的形象?后来我发现原来明代只是把阴茎割掉,不像后来的清朝把睾丸也整个阉割掉。有了男性荷尔蒙,郑和保住了男子气概。如果郑和不是仪表威武的话,皇帝也不会让他下西洋!” 除了航海事业伟大之外,郑和还是个叫人敬佩的外交家。黄耀杰说:“郑和跟西方航海家不同。他到了异地,并没有压榨、奴役当地居民,也没把当地特产运回国,或把居民运回祖国当奴隶。郑和促进了当时的中国与海外的贸易和外交。” 这样的和平外交手段,在我们这个年代仍是好的政治外交策略。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基本资料 又名:大航海电视剧版 集数: 59集 导演:马骁 编剧:朱苏进 类型:历史古装 上映时间:2009年 首播频道:CCTV 8·主要演员 饰 饰 于小慧 饰 徐皇后 李婉僮 饰 莎娜儿 饰 姚广孝电视剧剧照 余小雪 饰 宋莲芯 孙强 饰 吴宣 严洪智 饰 张玉 李大光 饰 王景弘 白玉娟 饰 徐妙锦 董子武 饰 南轩公 蒋昌义 饰 解缙 章劼 饰 朱高炽·剧情梗概 大明洪武年间,少年马和从云南被征入宫为太监,分到燕王府当随从。燕王朱棣胸有大志,在守边岁月中经受了磨炼,尤其结识高僧后,更是开阔了胸襟。他与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来越不合拍。 在跟随朱棣守卫北平和边陲的日子里,马和逐步成长起来,其良好的素质,为以后的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皇长孙朱允炆君临天下,为巩固皇权开始削藩,燕王朱棣首当其冲。为了生存,朱棣被迫装疯,饱受屈辱。郑和的结拜姐姐宋莲芯,也被奸臣所谋。朱棣在绝境中毅然率领八百壮士起兵,展开了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战争中,马和与姚广孝、张玉等人一样功勋卓著,尤其在郑村坝一役,他奋勇救朱棣于危难,从此更被燕王视为心腹。 朱棣开元登基后,为洗清自己的“篡逆”之名,决心直追汉武唐宗,开创一代盛世。登基之初,他赐马和姓“郑”,随之,悄然改变朱元璋的禁海国策,任命35岁的郑和为统率大明宝船队下西洋的钦差总兵官。 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从、太仓一带至福建长乐太平港扬帆出海。庞大的大明船队,从此开始长达28年的海外宣扬国威和寻求贸易的远航。 朱棣是大航海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从船队出海的第一天起,他就在陆地上指挥、控制和支持着这一伟大的航程。他下令在江浙、福建、广东、湖北一带造船,并在全国范围扩大瓷器、丝绸、茶叶等出口货物的生产。同时,借大航海之机实施永乐中兴,开始编纂《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他还与姚广孝微服私访,恢复生产,与民休息。徐皇后也励行节俭,并抱病亲身劝桑。从而,使国家迅速实现了复兴,为下西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 郑和率船队第一次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此间,郑和船队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打击大海盗陈祖义。此人在南洋地区多年为非作歹,无人治服,致使大明与南洋航道不通。郑和率船队与其斗智斗勇,终于为南洋各国除了一害。大明宝船队在访问了南洋和南亚的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古里、旧港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均推行和平外交,迅速发展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尤其和当时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南部海域地区的人民,结成了无比亲密的关系。 船队归来时,朱棣并没有被胜利所陶醉。他的目光不再是停留在“宣扬国威”或暗中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而是决心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支撑起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航海事业。这样一来,从皇上到百姓的观念都已转变,使商品经济的萌芽加快发生了。 那个时代,海上航行的实力,实际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海船的鼎盛,又象征着国家的富强、技术的发达,文化的进步。随着郑和船队走向海外世界,这位君王不仅追求“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目标,而且,一心想开辟唐宋以来出现的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广泛传播到东南亚和亚非大陆。电视剧剧照 在此基础上,朱棣还开始了一系列更大的手笔。其中之一即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下令大规模营建新的京城,包括今天的故宫,基本上还是明初打下的基础。 朱棣让郑和在与西洋诸国交往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德服人,不恃强凌弱。经济上则厚往薄来,给予各国诸多好处,树立了泱泱大国的风范。在当时的世界上,大明船队很好的发挥了一个大国维护地区和平的作用。郑和在此期间,率领船队在马六甲和忽鲁谟斯等国建立了货栈,与阿拉伯人、波斯人、欧洲人广泛展开贸易。锡兰国篡位者亚烈苦奈儿背信弃义,想劫持大明船队,郑和出于无奈被迫还击,但他始终坚持“自古知兵非好战”的信条,以智慧和宽容,正义与威力,来化解两国之间的危机。 徐皇后的病逝,使朱棣伤心欲绝。好在大明船队再次航海归来,特别是郑和将桀骜不逊的亚烈苦奈儿押来大明,听候皇上裁决其生死时,朱棣以中华文明来处置此案,最终感化了这个凶暴的国王。 郑和越是走向未知,朱棣就越激起万丈雄心。他不满足于已知领域,想让郑和把船队带到更远,去穷尽整个世界。就在这时,发生了北京宫城三大殿遭雷击被毁事件,有人趁机攻击下西洋花费上千万两白银,并指责郑和有贪污之嫌,及他拥兵自重, 在海外另有所图,这让朱棣起了疑心。 姚广孝以年迈之躯,向朱棣陈述自己的看法,多国使者对郑和及船队的肯定,尤其永乐朝和海外这些国家友好往来的铁一般事实,让朱棣又一次猛醒过来,他排斥了种种攻击,重新让郑和回到船队,踏上了遥远的非洲东岸之行。 此次,郑和率船队完成了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历史性跨越,与非洲各国建立起牢固的友好关系。 朱棣多次亲自率兵征讨漠北,解除了北方最后的军事威胁。此时,实现了大明对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完整管辖,奠定了中华民族宽阔的疆域版图。在凯旋途中,他病情加重。临死前,他仍然牵挂着身在海外的郑和船队。 郑和船队返航归来,朱棣已病逝于漠北返程途中。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果然马上重施海禁。朱高炽放出了一直反对下西洋的户部尚书夏原吉,罢撤下西洋的一切活动。郑和改职为南京守备,带领船队官兵负责修建大报恩寺。期间,郑和被人视做祸国殃民的“国贼”,特别是他从海外带入的新奇见解与知识,更为传统观念所不容!珍贵无比的《航海日记》,也被当做妖言罪证焚毁,水师与海船尽遭裁撤。凶险莫测的命运,令郑和痛苦欲绝,他深感“帝王不可信,亲人不可期,荣辱不可计”,欲饮恨自尽。 这时,朱高炽却突然病逝,年轻的朱瞻基即位。宣德帝发现祖父永乐朝轰轰烈烈的朝贡贸易,已经销声匿迹,前来谨见中国皇帝的外国使臣也大大减少,并且海上又开始不宁静了。他领悟到下西洋的重要之所在,力图恢复朱棣时代的鼎盛,于是下旨重用已经六十多岁的郑和,让他和王景弘一道,继续接掌宝船队,重建水师,再度巡洋。 宣德六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人,开始了第七次下西洋。这是郑和最后一次出洋。他访问了二十多个国家,让各国重新看到了明王朝的威望,恢复和建立了相互友好关系和贸易。 这次航程,郑和感到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他想率领船队访遍西洋诸国,便分出若干船队,由副使们分头率领,到一些国家去宣诏和贸易。 最后的航行中,郑和的愿望是要越过风暴角(),从海上去寻找大西洋和欧洲陆地。他不顾朝廷命令,率船队主力驰入南半球,他试图穿越新大洋,接触神秘的西方世界。但是,在距好望角近在咫尺的地方,郑和被朝廷力阻回国。他已经快油枯灯尽,终于病逝于归途…… 一个伟大的人物和一个伟大的航海时代,因此终结了。几十年后,欧洲船队越过好望角,循着郑和开辟的航线来到亚洲,由此开始了西方人进入东方海域的时代……·四大壮举 很多观众可能不太了解明朝的历史,也不了解明成祖朱棣,但大家肯定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央视八套播出的历史大戏《郑和下西洋》,就是以郑和从小到大的人生命运为主线,展现了那个传播文明的海上航程。 壮举1 题材大:中国古代航海史 郑和是世界公认的“十大航海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郑和下西洋》讲述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和壮举,展现了明朝前期中华雄浑恢宏的气象、傲视全球的海军实力以及发达领先的造船与航海技术。制片人吴龙海介绍,该剧将围绕“为何要下西洋”、“究竟怎么下西洋”、“后来为什么不接着下西洋”讲述故事。吴龙海说:“我们并没有只把这部电视剧当成编写郑和海外传奇,我们希望带着以上这些问题去考问历史,在更深的层面上建构这个伟大历史事件与当代观众之间的桥梁。我们更希望观众能从当年的‘第一步’中,细细品味六百年后的今天、打开国门所遇到的成果与机遇、问题与挑战。 ”电视剧剧照 壮举2 阵容强:罗嘉良从黑发演到白头 《郑和下西洋》创作伊始,就面临很大挑战,怎样展现600年前人们对海的认知?如何描绘陆地上民族开拓海域的决心,都是剧组创作的难点,为此剧组特地请来曾经创作过等著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著名编剧朱苏进执笔,创作了《郑和下西洋》的剧本。 本剧演员阵容也是大亮点,扮演郑和的演员是著名演员,他从少年时代演起,一直演到老年郑和,年龄跨度数十年,这对演员演技水平的要求很高。罗嘉良在采访中表示:“能够出演一位永垂千古的英雄人物非常兴奋。长达七个月的拍摄始终难忘,当时我不停地转战海南、横店,一次飞行加长途汽车要七个小时,还有繁复的服装、化装和讲起来很吃力的普通话对白。但是一想到这部戏终于要播出了就非常兴奋,之前那些辛苦和疲惫一下子变得不足挂齿。 ” 剧中永乐皇帝朱棣由著名演员扮演,制片人透露,已经演了几部帝王戏的唐国强最初一看到皇帝的角色就退却了,但是看过剧本后,他深受感动,很痛快地接受了邀请。对于再次出演皇帝,唐国强说:“我也不想老演皇帝,但这个皇帝有点特别,他不像康熙皇帝、那样在历史上建立了丰功伟绩,但他在航海史上的贡献却很大,连外国人都知道! ” 壮举3 十年磨一剑:从筹备到播出整整10年 《郑和下西洋》从1999年开始筹备,到今日播出整整十年时间。十年中的艰辛历程,只有幕后主创们才能深刻体会。制片人透露,我们分成几个拍摄组同时工作,整整拍了七个月,从北京到漠北,然后到河北、无锡、再到横店,最后到海南,整个过程非常艰辛。 《郑和下西洋》中涉及到郑和船队出访过的众多国家,但是这些情景很难展现,一方面因为资金有限,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剧组根本离不开中国。在拍摄中,无论是“马六甲海峡”还是东非部落,每一个场景都是剧组精心制作出来的。“我们竭尽所能做得逼真。 ”制片人说。 壮举4 大明宝船 “大明宝船”是剧中的一个重要道具,这也让剧组煞费苦心,吴龙海说:“如果用一般的船也能对付,但是要体现中国人的气派,我最终咬牙在海南琼海一个三面临海的海域,搭了一艘75米长、28米宽的大船。我们美工跟我讲,既然宝船做成这样了,你让我再做一个宫殿式的船舱吧。谁料,宝船刚刚建好,就赶上了台风,第二天到岸边一看,船没了,又赶紧买旧船改造。 ” 海上拍摄更是困难重重,“我们当初把海上拍摄考虑得太简单了。在靠近岸的地方海比较平静,到了深海却是你控制不了的,你想这样走,帆一挂,风往哪里吹船往哪里走。摄制组也没有人有海上拍摄经验,三台机器不到两天就进水毁了,拍摄人员也是晕船呕吐痛苦不堪。 ”纪录片《郑和下西洋》·拍摄背景 什么样的人物能够指挥世上最大的舰队,统领数万人马,在海上纵横二十余年,航程达十余万海里,将中华文化向世界各个角落散播? 怀着这样的疑问,美国《国家地理》签约资深摄影师麦克·山下和撰稿人弗兰克·威维亚诺,从中国启程,经过越南、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直达东岸,全程一万多公里,重走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时所经过的航海路线,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郑和》摄影集和纪录片的拍摄。纪录片版 “在决定拍摄郑和这个专题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比如阅读大量与郑和有关的历史书籍,了解郑和船队经过的地方,还有他们对经过的国家风土人情的记载和观察。” 麦克·山下在拍每一个作品前,都会做这样的准备。他认为,一个专业和优秀的摄影师,不光是按动快门,真实记录眼睛所看见的一切,而且应该通过影像表达意境和故事。 “比如,我会关注郑和600年前看到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因为好奇而记录在书里的人与事,我会看看在600年以后,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变化,有什么留下来的。他看到了什么、他描述了什么、他描述了哪些地方……” 因此,麦克·山下在长达两年的拍摄过程里,没有拍郑和船队留下来r历史古迹,而是这些航线沿途各国600年后展现的风土人情。 “我看到,郑和当年的影响仍在延续,比如印度、阿曼的渔民们仍旧使用传统式的单桅帆船出海捕鱼,还有他们用的鱼网,与郑和时代书上所描述的完全是一样。虽然这些渔民们可能不再记得他们的渔船与中国有什么联系。在不同的国家,我们都发现了郑和船队当年留下来的传人,比如在肯尼亚帕泰岛很多人坚信他们的祖先是中国人,是郑和船队的水手。据说他们的后代长着‘中国人的眼睛’姓氏也‘像中文发音’,比如‘法茂’和‘魏’。” 在两年的拍摄旅途上,麦克·山下的行囊里放着当年和郑和船队一起出行的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他发现,在郑和船队去过的这些国家,现在还有很多的细节与书上描写的是一模一样。 “我很庆幸能够发现这些历史细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许再也找不到更多的细节了。而当我找到时,我会花很多时间试着拍出最好的画面。” 在拍完探险家马可波罗和郑和的旅程之后,记者好奇地问麦克·山下,谁会是他下一个想追踪的探险家?麦克·山下神秘地说:“你知道长征吗?”原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追踪中国历史上的红军走过的二万五千里路,他想从长征的起点江西瑞金开始,追踪红军当年的足迹,一直走到终点——延安。·分集内容 《1405:郑和下西洋》第一集 奉使西洋 明朝的历史档案,卷帙浩繁,研究郑和的学者们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中,寻找着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蛛丝马迹,特别是郑和船队的第一手资料 《航海日志》,始终没有发现。是《航海日志》根本就没有存在过,还是像那支神秘的船队一样,永远消失了?纪录片截图 在国家图书馆中,保存着明代万历年间刻本的《殊域周咨录》。这是一本记录明代周边国家情况,专供当时官员出使用的参考书,1583年写成。在这本书中,有着关于郑和下西洋档案的最早记录,它的作者是当时的职业外交官严从简。 其实寻找郑和下西洋的档案不是现在才开始的。1477年,为了继承郑和的事业,重新点燃大明王朝的海上热情,朝廷中便有人开始郑和《航海日志》的搜寻,但是没有成功。那时,距离郑和完成最后一次航行,仅有四十四年。 在最需要郑和航海记录的时候,所有的纸页已经不存在了。这对于试图继承郑和事业的官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郑和下西洋的原始纪录,究竟它是被人为地销毁了、还是自然地流失了呢?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剑雄:“毁掉的成分是很大的,那么现代的人为什么要毁掉呢?因为他们当时大臣认为,这样就断了皇帝再受人挑唆,再搞第八次郑和下西洋的可能性。” 在最有可能出现郑和下西洋遗迹的海上,中国的海洋考古工作者们不停地寻找着深藏海底的线索。尽管历史记载,郑和船队在恶劣天气下确实有过一些沉船,但进一步的研究却发现它们都不属于郑和的船队。显然,如此规模巨大的行动,不可能被掩盖无踪。 一切必须从主人公开始。郑和,这个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所代表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怎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船队的统帅? 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分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主任万明在翻阅《明史》。在总计三百四十一卷的《明史》中,关于郑和的记载,仅有区区七百多字。 1739年的夏天,《明史》正式刊行。修明史是二十四史中修史时间最长的,历时九十五年。由当时许多史学精英共同完成。 从《明史》中,我们至少已经得知,郑和是云南人。这将我们的视线引向那片遥远神秘的高原。 在云南滇池西南岸昆阳,有一座明朝的墓碑。 在墓碑的题记中我们发现了有这样两行字:“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显然,这是郑和父亲的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郑和原来本不姓郑,而是姓马。他有个大哥叫马文铭,还有四个姊妹。 那么郑和,当时应该叫“马和”或者 “三宝”,为什么要改姓?他又是怎样远离家乡,去当时的首都南京的呢? 1381年的秋天,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三十万大军征伐云南,十二月攻克昆明,次年平定云南全境,摧毁了元朝残余的政权。 郑和当年居住的和代村,也遭到了明朝军队的攻击。 战争改变了小郑和的命运,使他成为南京皇宫里的宦官。 我们已经无法复现郑和在南京所经历的一切,这里只不过是他命运的一个中转站。他随后被送至北平燕王府中。很多年后,他才在参与了一场皇位角逐之后,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到南京。 郑和在北平第一次见到了那个对他后来的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人 朱棣。也许那个时候他还叫马和,或者叫“三宝”。 三宝后来被赐“郑”姓,与北平郊区一个小村庄有关。这个村庄,名叫郑村坝,现在是北京东坝。据说在后来爆发的“靖难之役”中,郑和在这里立下战功,于是,燕王朱棣便赐他“郑”姓。 所谓“”,是燕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爆发的一场争夺帝位的战争。 建文元年,也就是1399年7月5日,燕王朱棣在日渐紧急的形势下,智擒了建文帝朱允炆派来驻防北平的张日丙和谢贵,夺占九门,誓师起兵。 这场战争给了郑和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也因此走进了朱棣的政治视野。 就在朱棣的军队包围了南京城之后,城中亲朱棣的内官们也开始了里应外合的行动,皇宫中顿时乱作了一团。 据说,刚刚当上皇帝不到四年的朱允炆,从爷爷留下的铁箱中取出袈裟、草鞋、僧帽、度牒、剃刀、银钱等物,削发扮作僧人,试图逃过这一劫难。 1402年7月13日,负责内应的宦官终于打开了金川门,朱棣的军队杀入了南京城。皇帝内宫霎时燃起了大火。建文帝在这场宫廷大火之后神秘失踪,从此脱离了历史学家的视线。 《明史》是这样记录当时的情景的。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可能性似乎只有两种,建文帝要么经由暗道逃走;要么真的葬身火海;如果后一种假设成立,那么,我们应该能够找到他的陵墓。 如果没有发现陵墓,就可以确定建文帝真的出逃了吗? 历史系教授樊树志:“我最近看了一些资料,发现前人研究成果也是有两种说法,但是比较多的认为是跑掉了,他化妆成为和尚,带着几个随从人员向西南方向跑了。” 永乐皇帝因此迅速命令他的心腹李挺等人四处查找建文帝。 李挺最后在福建泉州附近的海边黯然止步。他听当地人讲,的确看到了一老、一少两个僧人上了一艘开往阿拉伯的海船。 不管永乐皇帝是出于掩人耳目,还是另有所求,下西洋的领军人物已经成为了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永乐皇帝朱棣非常喜欢术士,曾经编过《柳庄相法》的袁忠彻,根据朱棣的要求专门考察过郑和,并且在皇帝面前力荐这位来自云南的内官。我们也希望通过袁忠彻的描述,来了解这位英雄的模样。但是袁忠彻在《古今识鉴》中的记载却非常模糊。他说:“三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 这可能是惟一一段关于郑和形象的记载了。 相貌堂堂,是朱棣选择郑和担负这一使命的原因之一。但显然,这并非最重要的条件。 但是袁忠彻并没有直接描述郑和的五官和体貌。郑和的相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纪录片截图 1992年的一项考古发现,使人们几乎能够目睹郑和的面容。考古发掘的地点是在福建长乐的一座妈祖庙附近。 就在这个闷热的六月,挖地基的村民触到了坚硬的石块,紧接着,他们的工具又碰到了墙体。人们惊异的发现,这竟然是一座被风沙掩埋了的地宫,地宫里五十多尊彩色泥塑神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根据当地文献的记载和老人们的叙说,这些出土的泥塑组群中有天妃娘娘,也有巡海大臣。 显应宫出土的泥塑也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如果这个泥塑所塑造的是郑和的形象,那么,我们的目光就可以跨越六百年的岁月而直接与郑和相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室主任万明:“我主要是从明朝衣冠上制度上考虑,他是郑和。为什么说他是郑和呢,他穿的服装首先看得出来是明朝的官服,他是穿红颜色的官服。按照明朝时代的官员,高级官员才可以着红装。” 这个人或许真的就是郑和,他的衣饰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人们的猜测,但是在进行肯定的回答之前,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史料支持。 我们再次回到郑和的故乡 云南省昆阳市,希望能够找到郑和的后裔。 在被称为郑和的第十八代孙郑云良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的祖宅。 如果这部家谱是真实的,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郑和的后代。但它是后人重修的,而此前几百年间的家谱原件却去向不明。 作为太监的郑和,他的血脉能够得到延续吗? 历史系教授范金民:“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说,太监他也要传宗接代,也要香火不绝,通常也采取过继的形式,让自己有子嗣。那么比较普遍的方法,最方便的办法当然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看有没有什么亲人、兄弟的儿子。像郑和有个哥哥,叫马文铭,估计就是郑和哥哥的儿子,他的侄儿过继给他,所以郑和是有子孙的。” 为了拍摄的需要,我们根据显应宫出土的泥塑和郑云良的形象,合成了一幅我们认为有可能逼近历史真实的郑和形象。我们找到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王迎新先生,由他在历史再现中扮演郑和的形象。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和的家世,了解他怎样由边疆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出现在大明王朝刀光剑影的权力中心,并且成为一支庞大船队的指挥者。在战争的硝烟散去之后,一场壮丽的海上事业即将开始。 “成祖以武力夺权,入正大统,而建文帝去向,则为国之大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郑和、李挺等众曾奉旨,查访建文于内陆,积数年不遇,成祖遂命郑和、王景弘率舟泛海,寻诸海上。” 坐上皇帝宝座的朱棣,也希望像元朝那样与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交往。这位中国皇帝眼中的“天下”,突然间变得无限广大。 在朱棣决定遣船出洋的同时,一系列宏大的工程也在同时进行。我们至今可以从武当山金顶,这座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中看到朱棣的气魄。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万里长城,大多是始于永乐年间修建的明代长城。俯瞰今天的万里长城,人们仍能感受到那个强盛王朝的时代气氛和这位皇帝的远大胸怀。 《永乐大典》是朱棣时代一项空前绝后的纸上工程。这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收藏了七、八千种十四世纪以前的书。 也许重新梳理朱棣当政时的这些鸿篇巨制,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派遣郑和组织如此巨大规模的下西洋,永乐皇帝应该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显然,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有着宏大的时代和政治的背景,永乐皇帝正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时代,让中国与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建立一种和睦的关系,让光华璀璨的中华文明为世界知晓,是这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皇帝的一个政治理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室主任万明:“我们从今天来看,如果是纯粹的外交使团是没有贸易性质的,所以仅仅说它只是政治外交,这个内容我认为还是有些片面的。所以我是想,从今天来看朝贡,古代的朝贡制度、朝贡体系,实际上是政治外交和经济贸易这两种意义的内涵。” 带着所有这些目的,一场宏伟的海上行动,终于从1405年的夏天开始了。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统帅,郑和,他面对的是不可思议的旅程,而所有的奇迹,正在茫茫海上等待着他。 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或许并非为了某一个具体目的。朱棣的胸怀需要有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来呼应。郑和船队所能抵达的远方,就是他所能见证的世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定使他给世界带去我们最美好的礼物,而不是征服者的剑,即使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405:郑和下西洋》第二集 涉沧溟 《永乐大典》,这部中国历史上耗费人力资源最大的文化工程,它像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书写着永乐王朝在文化上的气度与雄心。 与此同时,另一个几乎是异想天开的政治抱负已经开始实施。一支由大明王朝派出的船队,将穿越印度洋,到达莫不可测的远方。 郑和下西洋,不仅把一个东方古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呈现给世界,同时,几乎让中国人直接目睹了世界的全貌。 可以说,朱棣是当时世界上一个具有如此雄心的皇帝,他幸运地拥有了一个同样不同凡响的船队统帅。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郑和把皇帝的异想天开变成不可思议的现实? 上海沪东造船厂,许多远渡重洋的巨轮就是从这里诞生的。今天航海水平的进步,建立在古代航海经验的基础上。船舶的设计和制造虽然更加精密和科学,但很多原理却万变不离其宗。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里去探知古代造船的秘密。 在郑和时代,人们是怎么造船的呢?至少,将图纸放大成一艘成品船,就是一项难以想象的复杂工程。而船体构件之间天衣无缝的配合,又是怎样办到的呢? 永乐年间,南京宝船厂已经成为整个国家造船业的中心。它的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几倍,超过了离长江口距离更近的苏州船厂。有学者认为,它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船厂。据《龙江船厂志》记载,在朱元璋和朱棣在位的时候,政府从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南直隶滨江府县征调民工四百余户,到南京造船,归提举司统一管理。 1403年,整个中国都处于重大的变化之中。纪年由建文改为永乐,北平则改为北京。 永乐皇帝的海上梦想,几乎把整个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造船厂。从1403年到1405年,几年当中,全国共建造和改造了两千艘以上的船只。 当年的船只设计者们,应当有着一套完整的图纸。那些优质的木材在穿越了迷宫般的图纸之后,才寻找到彼此的卯榫穿插在一起,相互之间的力量,想必是经过严格的运算,才能确保船只安全往返于大洋之间。 那是一些什么样的船,到底有多大,在两千两百零九卷的《明实录》中,居然不曾记录郑和宝船的尺寸和形状。 《明史》所记“修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盖录于前人所记也。 若是按照这个尺寸换算成公制,这艘船的长度是一百四十八米,宽度为六十米。如果按照明代度量衡来换算,长度也大约是一百三十米左右,宽五十米。这个面积比今天的一个国际标准的足球场还要大。 在尚无螺焊工艺的明朝,能造得出如此巨大的宝船吗?就算造出来了,它能顺利穿越风暴,穿越印度洋吗? 杨槱,中国科学院院士,船舶设计专家,从事中国造船史研究多年。 院士杨槱:“到今天还没办法用木头造出这样的船。而且这个船,尺度也不合理,长度四十四丈,宽度倒有十八丈,这个也不合理。” 《明史》中记载的宝船长宽比例,成为专家对其可信度进行置疑的重要原因。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马幼垣,关于宝船的尺度记载,他的观点与杨槱不谋而合。 在明朝人罗懋登的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对郑和宝船有如下的描述:“宝船长四十四丈四,阔一十八丈,每只船上有九道桅”。纪录片截图 徐徐展开的画轴,让我们目睹了十五世纪南京的社会图景。车马狐裘、舞榭歌台,古代画卷上的信息,无不让我们感觉到,所谓的永乐盛世,绝非虚构。 南京,从1368年成为明朝的首都,到1405年,它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且成了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这座城市中,感受到六朝故都的雄伟气魄。 在南京城有一条街叫做马府街,据说这里就是郑和当年的住所。就是在这里,郑和为即将开始的远航,做着物质和技术上的准备。 尽管学者们在对郑和“宝船”尺度的判断上众说纷纭,但在有一点上,却达成共识,那就是中国的造船技术在当时的世界上首屈一指。从宋代开始,一千年的远洋航海史早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海上大国。在郑和出航之前,这个古老的国度早已为他准备了精湛的造船和航行技术。 如临大敌的哨兵,数以万计的劳作者,以及壮观的造船场面,早已烟消云散,但是宝船厂的遗迹仍在,我们仍然能够通过李昭祥的描述和考古发掘,想象当年的景象。 宝船厂现存的三个巨大的作塘,仍然向我们提醒着它往日的业绩。 宝船厂共有七个作塘,朝着出海口的方向,平行排列,七道闸门分别隔断了它们与长江的联系。完工后开闸引水,让船舶驶出船厂。 数十万立方米的黄土出现在作塘的堤坝上,仅搬运黄土,就是一项艰巨工程。 宽达四十米的作塘,为制造巨型船舶提供了可能。中国至少在十世纪就已经广泛使用干船坞造船,而欧洲直到十五世纪末才想出这种方法,在英国的普次茅斯港,首次使用干船坞。 宝船厂下设许多分厂,根据不同的工种,编为四箱:分别为木作、铁作、舟念作、篷作。各种分厂和车间分布在下保村、中保村和上保村三个村落里。在这个大型皇家船厂中,已经使用了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仅见到了宝船厂的遗迹。我们是否有可能与一艘古代船舶直接相遇呢? 1974年,福建泉州的后渚港发掘出了一条完整的宋代海船。这件实物的出土为了解中国造船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艘宋代海船出土时残长二十四米二;宽九米一五;深一米九八;长宽的比例是一比二点六四。 专家们根据残船的尺寸推算出了它当年的具体数据,长三十米;水线长二十七米;甲板宽十米五;型深五米;吃水三米七五;排水量四百五十四吨。 最神奇之处在于,这艘出土的宋船居然已经拥有了水密隔舱。 1291年,当马可·波罗乘船从中国返回家乡时,他就发现了中国船只使用水密隔舱的妙处。他说,吨位较大的船,货舱壁多答十三层,都是用厚板造的,用榫眼相互结合,目的是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因为这种船造的十分精密,所以一个船舱进水,并不影响其他的各舱。 欧洲直到几百年后才学会了使用水密隔舱。李约瑟博士曾说:“在十八世纪末叶的几十年中,在西方,构筑自由浸水式的水密隔舱壁尚属空想。” 今天,在福建、浙江东南沿海的鱼村里,仍然延续着古代传统的造船方式。 在挖掘宝船厂遗址的过程中,出土了一些重要的文物。那些古代造船的工具,铁斧、铁凿、铁刀、铁锯、木尺、棕绳,仿佛还残留着古人的温度。如果我们能够攥紧这些工具,那么,我们便会触摸到前人的指纹。或许,这些冰冷的旧物能够帮助我们回到六百年前那个特殊的年代,再现轰轰烈烈的造船场景。 与造船同时,水手的招募与训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1403年开始,郑和从浙江、江苏、福建等省迅速招募几万名水手,并且开始了堪称严酷的训练。郑和还专门聘请了一些具有远航经验的穆斯林船员,随他一同出航。 在郑和的知识结构中,世界地理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首航的目的地是印度的科支科德,当时称作古里。这里距南京的海上距离万里之遥。在抵达那里之前,郑和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永乐大帝的一纸诏书,将变成万帆耸立的海上奇观。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想象接近那支船队。一支举世无双的庞大船队居然如海市蜃楼般彻底地消失了。我们真的不可能触摸到那些宝船了吗? 随着对龙江船厂作塘的挖掘逐渐深入,两根巨大的圆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有理由相信,它是宝船上的一个构件,那么,它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它是郑和时代的文物吗?它能够为我们了解宝船提供线索吗? 如果这两只舵杆是龙江船厂为郑和下西洋专门打造的,那么,它为什么又留在船厂的作塘中,而没有随宝船一同出洋呢? 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可能它是从那些宝船上面,因为使用过了,卸下来之后要经过修整,或者是另做它用的。” 也许,这两只舵杆是属于郑和船队的,但不一定是郑和所乘坐的宝船上的。科学家们正在对舵杆做着进一步的鉴定工作。作为郑和船队遗留的重要文物,舵杆的出土显然为我们了解那支船队,以及古代中国的船舶制造业,提供了一条捷径。 所有的计划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当中。图纸上的海船正在变成庞然大物,分割着人们的视线。寻找和砍伐上等木材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砍伐下的木材从长江和岷江上游结排顺江而下,漂流至造船厂,几乎大半个中国都卷入了这项浩大的工程中。 由于路途遥远,这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如何解决海上生存问题?显然,出航之前,必须做出周密的考虑。实际上,这支船队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船只共同编队组成的。其中有专门运送粮食的粮船;有专门提供饮水的水船;有运载马匹的马船;还有为整个船队提供安全保障的战船,战船上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这些武器只使用过两次,而且主要用于歼灭海盗,保障东、西方航道的畅通。 海船的制造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许这些浩大工程将成为一个强大朝代的象征,朱棣的政权建立在他惊人的欲望与想像力上面。在建造宝船的同时,朱棣决定在江宁阳山为他的父亲朱元璋建造一块功德碑。如果能建成,它将成为几乎是由一整座山石构成的纪念碑。 朱棣关于为先父建造一座巨大墓碑的构想虽然没有实现,但现存的阳山碑材,仍然让我们感觉到六百年前,一个帝王的气魄与野心。 后来因为阳山碑材太重无法移动,永乐皇帝选择了另一块巨大的石头。今天南京四方城中的《神功圣德碑》,尽管是阳山碑材的缩影,那高大雄伟,气势不凡的造型,仍然令我们对辉煌的永乐盛世赞叹不已。 当整个船队逐渐成形的时候,郑和试图回乡探亲祭祖。但忙碌的日程,使他回云南的计划被迫搁浅。1405年6月,已经二十三年没见到母亲温氏的郑和,只能请大学士李志刚为自己的父亲马哈只写了墓志铭,托人带到了昆阳,并请当地石匠打造了那块惟一准确记载郑和家事的《马哈只墓碑》。 造船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对宝船的内部结构同样充满好奇。 根据中国古船船模研制中心主任陈延杭的描述,宝船的甲板下面分四层,上面有三层。 甲板上的第一层是船员的操作间,船头部分是专供抛锚或者起锚用的。罗盘被安放在第三层上,这一层还有供奉天妃的神堂,神堂中的香烛除了表达对天妃的敬意之外,还有计时功能,而不同船只之间的联络,也在这最高的一层上进行。 我们又回到最初的争论上,那就是宝船到底有多大?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范金民:“宝船大小我们现在没法决定,我们现在只能根据材料说话,我们推不翻文献记载,我们就只能认为它有这么大,就是这么大,至于说它造型不美观,不利于航行,不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理解的事情多了,我们不能说不理解,我们就不相信。” 历史已经将有关宝船的确凿数据掩藏起来,或许,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船舶完成了横渡大洋的壮举。 1405年冬,两百多艘船舶已经在长乐太平港聚集,即将向着不可知的远方航行。 此时的郑和即将扬帆大海,这使他个人生命中的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他将面对变幻无常的海洋和吉凶难卜的旅程,他此时所能依靠的,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宝船所能提供的物质保障。他们将穿越凶险遍布的海洋,打通中断已久的东西方航道;他们可能抵达祖先从未涉足的地方,将让世界目睹一个东方王朝的兴盛。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战船,但他们却为沿途各国带去丰厚的礼物和平等的贸易。 1405年,郑和船队终于驶向茫茫大海。一幅古航海图,把我们带入郑和的航线。如何将这幅古地图与现代地图对应起来呢?他们依靠着什么样的航海技术,又如何保持着统一的队形,在风暴中安然无恙? 所有惊心动魄的历程都消失于海上,我们面对的只有结果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留下了郑和船队的遗迹。 《1405:郑和下西洋》第三集 云帆高张 像一切传奇的开始,1405年冬季的长江充满吉祥的预兆。上百艘海船顺流而下,上千只风帆如同海上开放的绚丽花朵。东北季风已经如约而来,一场声势浩大的海上奇迹即将开始。三十五岁的郑和站在甲板上,这个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郑和的一生命运多舛,当他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就从云南滇池边被掳到了北京,又跟随朱棣,血雨腥风,一路打到南京,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从现在开始,他将要把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托付给变幻莫测的大海。 没有太多航海经历的郑和,如何能够率领他的船队穿越海洋而驶向彼岸?如何能够在漫长的苦旅中保证船队的安全?他将依靠什么来对抗不期而至的凶险,从而完成一个王朝的使命? 长江出海口。成百上千的万吨巨轮在高科技设备的导航下,从这里出发,穿梭于中国与世界之间。 2004年12月24日,我们乘坐中远集装箱运输公司“民河号”,从上海启程,驶往西洋。 卫星定位、电子罗盘、声纳探测仪、电视监视器,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是今天远洋货轮必备的导航仪器,高科技的航海技术几乎可以保证航程的万无一失。 对于有着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的华夏大陆,海外一直是一个神秘、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地方。 作为整个船队的主帅,明朝皇帝的使者,郑和能按照计划到达目的地吗?上万名水手的安全,他能掌握吗?庞大船队的后勤保障,能跟得上吗?这一切,都使下西洋之旅充满了悬念。 在如此大规模的远洋航行中,每一个细如发丝的环节,都显得格外重要。 在古代,“更”不仅是计时的单位,同时也是海上的速度单位。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秉曦:“一个船员在船头扔下一个木块,船在海航行的时候,扔一块木块下去,那个木块假设相对来说它是不动的,在海上它是不动的,我们船是运动的,这个时候我人就走,走到船尾再看这个木块,假设这个木块还没有到,我人都走到了,木块还没到,叫不过更,你还没到呢,不过更。假设我人走到了,木块已经到后面去了,叫过更。” 一幅古代航海图几乎成为我们观察这支神秘船队航线的惟一渠道。这是附在明代《武备志》中的一幅图,原名叫《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它很有可能是根据郑和当年的航线记录绘制的。今天,有专家将它称为《郑和航海图》。 从这幅山水画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航行的起点是南京城东南角的宝船厂,而地图的末端,则是一个名为“忽鲁谟斯”的海岛。 《郑和航海图》是一字展开的手卷式地图,南京到上海的航线,从右至左连贯,与原来的实际方向并不相同。 上海海洋测绘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朱鉴秋:“它的方位跟现在地图不一样,现在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右边是东,左面是西。而《郑和航海图》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是不一样的。像南京到太仓这一段,它上面是南,下面是北。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它是根据航线来配制的。” 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钮仲勋,在对《郑和航海图》的微缩胶卷进行悉心的观察和分析。 《郑和航海图》采用针位法,一针一针,忠实地记录着船队的航线。航海图是以船头的方向为前方而随机绘制的。这也许是郑和的视线,他的目光永远朝着前方,这幅地图,便几乎将曲线拉直,无论船头朝向那个方向,航海图却一路向前延伸。 郑和船队开始的旅程颇为顺利。他们从江苏浏家港出发,航行六百海里,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船队将在这里进行休整,等待冬季海上的东北季风带领船队穿越南中国海。 六百年过去了。在离厦门三十公里的鸿渐村,人们还记得那支船队,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三都要为三宝公过生日。 被奉若神明的三宝公就是三宝太监郑和吗?从史书探寻郑和信息的可能性已经十分渺茫,而在民间,在中国沿海;在东南亚;甚至红海;东非;与郑和有关的信息却不断传来。 郑和七次下西洋,起锚地都是福建。在这里,船只要做最后的整修;也是在这里,更多的货物被装上郑和的货船。其中最著名的货物,就是中国的青花瓷。 青花的旅程是从长江边上的一个古镇开始的。这个以宋真宗“景德”的年号命名的古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谷,是一个山清水秀、景色幽丽的山城。这里的瓷土、高岭土矿藏丰富,是青花瓷的发源地。青花瓷是一种白地蓝花的瓷器,这种瓷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在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命力。青花瓷一经出现,迅速地得到传播和发展,在元代即已输入日本、印度、土耳其、伊朗、埃及,如今,元青花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 景德镇的官窑在明初时只有二十座,到了宣德年间就增加到五十八座,成为中国著名的“四大官窑”之一。 当横穿亚洲北方的陆上交通线路因为政治的变化而受阻时,海上丝路逐渐形成。由于海上丝路运送的主要货物是瓷器,有人称之为“陶瓷之路”。 景德镇距海岸线三百公里,出窑的上等青花顺江而下,在长江口登上郑和的宝船。 至少在宋代,福建泉州就已经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这里聚居着大量渡海而来的穆斯林。有记载说,元朝政府曾经向他们收集“剌那麻”。 清净寺始建于1009年,这里的伊斯兰教圣墓里安息着七世纪初来泉州的传教士。穆斯林不仅熟悉阿拉伯地区的情况,而且熟谙航海技术以及星象学知识。郑和每次下西洋都要在这里招募最有经验的水手。 除了伊斯兰教外,世界上各种宗教在这里多元并存,这里是泉州著名的佛教寺院开元寺。 此外,“天后”,俗称“妈祖”的海上平安女神,在这里受到最高的礼遇。最早的天后宫在福建的湄州屿,创建于九百八十七年。对“妈祖”的崇拜始自福建,随即顺着中国沿海传播。 郑和时代的远洋航行,专靠季风驱动,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逐东北风而去。 如约而来的季风,像一道命令,使人精神振作。等待已久的历史时刻,终于到来。拜过妈祖,满载着货物,郑和船队顺着东北季风离开了长乐太平港,“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整个船队浩浩荡荡,在海面上绵延数百里。 但是,关于船队的真实情况,也从此变得模糊不清。除了《郑和航海图》提供的线索之外,大海几乎已经湮没了关于这支船队的一切痕迹,它使那些消失了的细节变得更具有诱惑力。在明代罗懋登的笔下,我们看到了郑和船队的布阵和队形。 “每日行船,以四艘帅字号船为中军帐,以宝船三十二只为中军营,环绕帐外;以坐船三百号,分前后左右四营环绕中军营外。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前哨,出前营之前,以马船一百号实为其后。” 有人根据罗懋登的描写画了一张布阵图,在这幅图中,郑和船队像一只美丽的海燕。这只海燕禁得住滔天的巨浪吗? 整齐编队的船队通过台湾海峡,驶向南海。台湾海峡是中国东海及其北部邻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这里是多风暴地带。世界上对台湾这个词的最初了解,是因为每年这个岛附近海域形成的台风。 风暴果然来临了。二百多艘木帆船的结构设计、航海性能,水手们的驾船技术和航海经验,面临着严酷的考验。郑和的远航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远航,对于船队的总指挥郑和来说,应付瞬息万变的海上天气是他远航重要责任之一。如果,船队还没有进入南海就被暴风雨所终止,那么,以后的奇迹都不可能发生。郑和率领他的船队成功地闯过了第一个险关。 时至今日,中外人士对于在世界科技尚未昌明的古代,中国能够派出这样一支规模的船队,长期驰骋于风浪骤变的大洋,仍然表示钦佩和赞叹。海洋,造就了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郑和也由此书写了世界远洋航海史的千古绝唱。 风暴考验了郑和的指挥系统,也考验了宝船。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的往返时间都近乎两年甚至更长。漫长的海上航行,把上百甚至几百名的船员限制在了一艘船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们要一起工作,战胜困难;也要一起生活,互相照应。 在风浪的另一边,遥远的渤泥国以它宁静的港湾迎候着这只疲惫的船队。如果一切正常,十天后,郑和船队将到达渤泥国。在那里,船队将进行必要的补给,船员们将获得期盼已久的食盐、烧酒、蜡烛、菜油,特别是补充淡水。 我们乘坐的“民河号”,已经如期穿过南中国海。和六百年前郑和船队相比,“民和号”就像是行进中的五星级宾馆,安全、舒适。 远洋航行,最重要的是淡水。那么,郑和船队是如何解决淡水的呢? (明 巩珍)《西洋番国志》“海水咸涩,不可入口,乃于附近川泽汲取淡水,水船载运,以备用度,斯乃至急之务,不可暂驰。” 除了保证淡水供应以外,船队中专门配备了饲养牲畜的船只,使船员在航海的时候能享用新鲜美味的肉食。 粮船,是郑和船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仅有充足的粮食是不够的。欧洲中世纪,英国、西班牙等国的许多航海者在海上死于坏血病。直到十八世纪初,英国海军军医林德医生才发现病因是维生素C缺乏,他在船上把柠檬切碎,放进食品中,以防止坏血病。 郑和船队中几乎没有人得坏血病,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又一个历史之谜。 据说,郑和船队携带上船的食物除了米面谷类、腌制品、干果、茶叶以外,存储了大量的黄豆、绿豆,用中国传统方法发成豆芽做菜吃,以弥补新鲜蔬菜的匮乏。另外,郑和船队的主要航程是在热带地区,常年草木青青,蔬果丰盛,而且又多是沿岸航行,靠岸时有维生素C延续的补充,这也许是防治坏血病的主要因素。 离开渤泥国,顺风十天,船队到达满剌加,就是现在的马六甲。郑和七下西洋,与满剌加王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1405年至1433年间,一共有四位满剌加王五次访问中国。 十五世纪的中国青花,大量出现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国立博物馆中。瓷器上繁复细致的图案,不动声色地拼贴出大明王朝的华贵与优雅。它们几乎令我们忽略了两国之间的空间障碍,以及这些宝贵的瓷器在颠簸的海上所经历的坎坷。 现代科技有助于我们解开这些瓷器的秘密。在梁宝鎏博士的主持下,香港城市大学热释光实验室通过对青花样品成分的测定,来计算它们的成品年代。青花的制造者和鉴定者在几百年的时间隧道中进行对话。 郑和船队已经绕过岛屿众多的南海,一路顺风,驶向马六甲海峡。 随郑和下西洋三次的翻译马欢,将多年航行之见闻写成了一本名为《瀛涯胜览》的书,此书成为研究郑和的重要文献。 郑和在第三次下西洋时,在马六甲港入口处小山建排栅、城垣和仓库,作为远航的中转站。这座草木青翠的小山,方圆三公里,今称“三宝山”或“中国之丘”。 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副主席林源瑞:“这么多的一个队伍到这么一个热带的地方,这样的炎热的天气啊,我们最主要是什么呢,喝水。三宝山呢,你在三宝山下一挖就有水了。为了方便这些士兵的驻扎,当时就在这附近的山麓挖了七口井。大井呢,不是小井。其实这个挖井的功夫,也可以说是后来传给当地的土人。怎么样挖井?可以说,郑和下西洋给我们本地的人,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这口井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水井之一,它像血脉一样永不干涸。海外的华人只要喝了井里的水,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想起自己的祖先。 旅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1406年6月,郑和船队抵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正值爪哇东、西两王相互争战。当他们登陆上岸与当地人进行贸易时,意外发生了。一场屠杀降临到他们头上,船队一百七十多名水手被爪哇西王的部队无故杀害。 许多史料都记载了这场杀戮。郑和船队,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战争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发生。郑和遵照永乐皇帝“不可欺寡,不可凌弱”的旨意,和平的解决了这一事件,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 在以后的航行中,郑和船队进入了真正的西洋。在没有地标的大洋中航行,他们又是凭借什么进行导航,而到达中国人眼中的“际天极地”的呢?在那遥远的海岸,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1405:郑和下西洋》第四集 际天极地 1412年12月18日,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这一次,他们将穿越印度洋,到达位于波斯湾入口处的忽鲁谟斯,今天的霍尔木兹海峡。 象征祥瑞的麒麟出现在迁都大典,成为大明帝国强盛的象征,远道而来的庞大使团,把这座崭新都城的节日气氛推到顶点。 今天,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贸易依靠航运。交通事故的概念早已从陆地延伸到了海上。1912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制定,它的出现源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那个巨大的灾难之后国际社会有了一个共识,就是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保证船上人员的安全。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海上国际公约已经超过四十种,几乎对船舶运输中每一个细节都作了十分严格的规定。 一阵比一阵更加急促的鼓声预示着危险即将来临。 这一次,船队将与一支极为凶悍的海盗船队狭路相逢。变幻的旗语传达着郑和的命令,在没有现代化通讯设备的古代,旗语、狼烟、甚至鞭炮,都是船队传递信息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元明之际,许多贫困农民浮海到南洋谋生,安居乐业。但有少数人铤而走险,入海为盗。 马欢《瀛涯胜览》:“昔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于此处,充为头目,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劫夺财物。” 陈祖义采取诈降的策略,表示接受大明天子招降的手谕。然而,这是一个圈套。当两船接近时,陈祖义企图利用郑和船队的麻痹发动突然袭击。一场海上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明实录》记录了这场战斗的结局:“和出兵与战,祖义大败,杀贼党五千余人,生擒祖义等三人”。郑和大获全胜,留给船员的任务,只是搜寻逃亡的海盗。 当郑和的行程向前艰难延伸,朱棣也正在朝廷中酝酿着另一个计划,那就是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 如此重大的举动,其原因不可能是单纯的。这一大胆决定可能还与北平曾经是他的政治基地有关;而政治中心的北移,同样有利于制约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让我们的目光暂时离开北平,重新回到郑和的航线上。 《瀛涯胜览》:“自苏门答腊往正西,好风行三昼夜,可到南渤里国。国之西北海内有一大平顶峻山,半日可到,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帽山乃西洋之界标也。” 《航海日志》的失踪,使得船队跨越这一界标的确切时间被隐藏在历史深处。此时的郑和在想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相信,这样的时刻,他们将永远刻骨铭心。 “西洋”,几乎是险恶的代名词。《明实录》有这样的记录:“始西洋发碇时,舟中三百人,至卜国仅百人。” 巩珍在他的文字中描述了西洋行船的艰难。无论对于大多数船员,还是郑和本人,西洋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是一块在苏州偶然发现的墓碑。它记录着一名出海者的生平,他的名字叫陈良绍。碑文中,有关他“使海外诸国”的字样清晰可见。陈良绍是一名苏州医生,随郑和船队下洋。据说,郑和船队的随队医生有一百四十多人。 陈良绍是幸运的,时隔六百年,我们仍然能够说出他的名字。在两万七、八千人的下西洋队伍中,今天能够查出姓名的,仅有不足一百人。 1405年,郑和首航印度西海岸的科泽科德。那里是当时印度西南的大国古里。访问古里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护送朱罗王朝的王子回古里继承王位。郑和前三次下西洋,都是以古里为终点。 无论对于东方还是西方,这里一直是海船航行的中转站。古老的渔网是这里的显著标志。据说是宋代远航印度洋的中国人带来了这种捕鱼方法。今天的当地人仍然将它们称为中国渔网。这种捕鱼情景几乎是五代赵干的《江行初雪图》的翻版。一千多年来以来,中国和世界的交流绵延不绝。 曾经多次跟随郑和船队任翻译的马欢是这样描述古里国的。 “永乐五年,朝廷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诏敕赐其国王诰命银印,升赏各大头目品级冠带,统领大批宝船到古里国,起建碑庭,立石云:「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暤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对胡椒的狂热促使欧洲人在几个世纪中不惜跨越半个地球到达古里,香料贸易的收益常常是成本的六十倍以上。巨额的利润,驱动着那些船只,在海上络绎不绝。 和古里一样,柯枝国也是西方人向往的胡椒产地,素有“世界胡椒之都”的美誉。 从1406年12月,到第二年四月,郑和船队可能一直停留在古里,他们一边等待季风,一边进行贸易。按照当地的习惯,当地国王的代理人和船队的官员就中国船队带去的货物进行估价后,在约定的时间签订合同,将货物提走。等胡椒收获后,装上宝船。郑和七下西洋,在海外建立过四个官厂,其中一个就是古里。这些官厂用来储藏各分遣船队的货物,同时也是船员的休整之地。 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孔远志:“在马欢《瀛涯胜览》里边提到很多做生意的情况,各地的物产,做生意的情况。很多是用货交换货的,或者是用中国的铜钱来买卖,但是用货交换货比较多,当地商人来看我们的货,我们也看他的货。” 马欢在他的书中说,这里的人非常诚实,一些易货贸易的时间常常超过一年,但交时仍然分毫不差。中世纪古里是一座自由港,任何国家的商船都可以到此停泊、交易。 根据古代航海惯例,身患传染病的船员将被安置在附近的岛屿上,任其自生自灭;在离岛屿很远的情况下,甚至干脆抛向大海。他们在离开船队时,会带上一份地图,希望能够可以找到归乡的路。 在北宋朱彧的《萍州可谈》中,我们看到非常具体的描写“舟人死者忌死于舟中,往往气未绝便卷以重席投水中”。海上最大的威胁来自传染病,与郑和同时期的西方船员的死亡率超过百分之六十。明代陆采的《冶城客论》一书中,也有患病水手在荒岛上开始了鲁滨逊式的生活,最终回到家乡的记载。他们的故事离奇而真实,就像下西洋本身。 1412年12月18日,郑和开始了第四次出发,到达位于波斯湾入口处的忽鲁谟斯。对于今天的航海者,这显然并不困难。 在没有任何地标的大洋上,航行者把星空作为他们惟一的参照物。在郑和时代,中国的航行家已经与星辰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手中的牵星板,使他们能够通过星辰位置的变化,来确定方位。《郑和航海图》中附有四幅《过洋牵星图》。 船队在夜空下行驶,满天的星图指引着船队穿越整个印度洋的航行。 北极星,又叫紫微星垣,这里是主宰宇宙万物的天帝的居所。而主宰尘世的帝王的宫殿,则以紫禁城命名。如同瑰丽的海上事业,朱棣的迁都计划已经使二十三万人投身其中。 紫禁城在陆上,船队在海上,共同代表了朱棣已经到达无上的权力巅峰。 在印度洋上航行了一个多月,郑和船队接近波斯湾的忽鲁谟斯。郑和第四、第五和第六次下西洋,都曾到达这里。 古代的忽鲁谟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通行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两种语言。十六世纪初人口超过五万,雄踞印度洋诸国之首。伴随着航线的延伸,郑和船队的海外基地,也由满剌加、古里而转移到这里。由于宝船过于庞大,无法靠岸,船上的货物由一些小艇分送到岸上进行贸易。 波斯马市在离忽鲁谟斯六百公里的失剌思。据《明实录》记载,失剌思的波斯马和明朝的瓷器在贸易中占重要地位。 离开忽鲁谟斯,航行一个月,船队抵达阿曼的古港口佐法尔,这里是《天方夜谭》中水手辛巴达的故乡。中世纪的阿拉伯商人就不断把阿拉伯半岛盛产的乳香、椰枣和阿拉伯战马运往印度,以换取印度香料,然后再到中国换取丝绸和瓷器。近年佐法尔的考古发掘,发掘出大量远东陶瓷,其中包括中国瓷器,时代约在十四至十六世纪之间。这里发现的明初陶瓷,显然是郑和船队运往阿拉伯的。 一切仿佛都在见证郑和的旅程。乳香是中国从阿拉伯进口的最主要的香料之一,乳香在明代大量进口中国,与郑和下西洋密切相关。 中国医师将乳香其入药,治疗各种疥疮。中医药方很多常用药,都来自阿拉伯医药。 《回回药方》是中国传统医药与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 我们继续寻找着郑和的痕迹。这里是郑和第四次航行时到达的阿丹国。亚丁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东西方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郑和船队而言,前往阿丹国,应该是他们无法省略的行程。马欢《瀛涯胜览》提到永乐十九年出访阿丹是“正使太监李”和分舟宗内官周”。那么,这两个人到底是谁呢?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林梅村:“这个日本学者叫加岛彦一,他在七十年代,在巴黎的法兰西图书馆的阿拉伯档案里,阅读了几百万件阿拉伯文书,他在那里发现了郑和的档案,就是拉什鲁王朝记录的当时郑和的使者,一个姓周,一个姓李。当时没有名字,后来经过加岛彦一先生的研究,姓李的应该叫李兴,周的叫周满,是两个副手。” 这个档案是第五、第六、第七次下西洋,中国使者和拉什鲁国王的谈话记录。文件还列有中国使者所赠礼物的详细清单。按照文件的纪录,1418年12月30日应该是李兴和周满第一次和国王见面的日期。 “阿丹国有一兽曰麒麟,前两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 郑和七下西洋,最后三次都访问过阿丹,并在这里获得了一头长颈鹿。中国人把这只从未见过的动物称为麒麟,麒麟是神话中的动物,中国人把它与龙、凤、龟称为四神兽。 匆匆结束的第五次旅程,据说与朱棣的迁都大典有关。随船队一同前来的大批使节,也刚好是大典上最需要的角色。船队带回的麒麟,成为迁都大典最华丽的装扮。麒麟在中国成为仁德的象征。郑和船队带回如此祥瑞之物,几乎使朱棣完全沉醉于自己一手营造的盛世图景中。 朱棣给郑和船队所有成员以丰厚的赏赐,并于永乐十九年八月初八,在新建的宫殿里接见了来华的全部外国使节。一些因病离开船队,漂泊在外的船员,也陆续回到祖国。《明英宗实录》记载了一个叫赵旺的水手从西洋“卜国”返回北京。 与此同时,渤泥、满剌加国、苏禄东国使团访华,他们的到来,把这座崭新都城的气氛推到顶点。 迁都庆典结束,正月癸巳,也就是1421年的5月9日,郑和奉命启程,开始了他的第六次航行。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秉曦:“在他的第六次下西洋的时候,他要把十六个国家的使臣送回去,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送,这十六个国家的使臣,少则也有几百人,是吧?您想这些人他都是有相当规格的人,所以郑和这个时候运外宾、运国王,也就是旅客运输。” 《瀛涯胜览》:“自古里国开船,投西南申位,船行三个月方到天方国码头,番名秩达。有大头目驻守。自秩达往西一日,到王居之城,名默伽国。” 默伽国,就是今天的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元末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一书中记载:“西洋有路通”麦加,就指《郑和航海图》所描述的中国与麦加之间的海上交通。在古里,郑和将船队分成不同小分队,分别驶往不同的国家,然后再约定的时间内到这里汇合。 《1405:郑和下西洋》第五集 天下同福 南京,牛首山。郑和墓地就在这座山上。南京城是郑和航海事业的起点,这里似乎又成为他生命的最终归宿。时至今日,仍有对郑和满怀崇敬的人们,前来祭拜这位六百年前的英雄。 根据《上江两县志》记载,皇帝将牛首山的这块墓地赐给郑和作为衣冠冢。郑和的身影在1434年前后消失了,已经进入老年的郑和,还能继续他充满激情的航行吗? 郑和在结束第六次航行之后,才知道永乐皇帝去世的噩耗。 从郑和下西洋的第一天起,朝中的反对之声就不绝于耳。朝中不断有大臣上书,反对郑和下西洋。但是,再充足的反对理由,也不可能改变朱棣的意志。可以说,朱棣是郑和航海事业的坚定支持者,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皇帝,使得郑和完成六次不可思议的远航。那么,在朱棣死后,情况又会怎样?这支船队,以及郑和本人的命运,是否会发生改变? 仿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在他继位的第一天,即1424年9月7日,就下了一道停止航行的诏书。 航海已经被诏书宣布为非法,任何擅自航海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国海岸,骤然沉寂下来。 我们无法确切得知郑和此时的心情。宝船厂就在他的身边,那里是他航海事业的起点,转瞬之间已物是人非。巨大的船厂给人一种空寂之感。所有曾经发生的奇迹,都像一场尘封的旧梦。 下西洋停止,1425年3月,郑和被任命为南京的守备使,那一年,郑和已经五十四岁。 航海家郑和变成了南京城的陆上指挥官,他的职责是守卫南京城。 朱高炽即位仅九个月后就死去了。如同他的父亲一样,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传统的皇家陵寝。从这幅清人绘制的《明十三陵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于今不同的景象。 朱高炽二十八岁的儿子朱瞻基即位,年号宣德。郑和曾企盼着这位皇帝能续写海上诗篇,然而他等到却不是下西洋的命令。 宣德皇帝上台不久,就赋予郑和一件重要使命 督建南京大报恩寺。 这是现存于南京博物院的大报恩寺琉璃门楼。门楼后面的报恩寺塔,是根据当年一幅欧洲铜版画绘制的。 陈薇,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目前南京正在进行大报恩寺复原项目的设计。 遗憾的是,这座曾经被西方传教士记载的宏伟建筑,在1566年的3月7日遭到雷击,随即起火。虽然后来几次重修,但都没能保存下来。只有残破的石碑,仍然执著地讲述着它的往事。 《金陵琐记》记载了报恩寺塔被毁的史实。而大报恩寺的那块石碑,如今已经隐身于一片瓦舍之中。只有对历史细心的人,才能从现代街景中,寻找到历史的蛛丝马迹。 大明王朝的航海事业已经中断了六年。昔日的宝船厂如同一段段的往事,既让人崇敬又让人感伤。当年繁忙的造船景象,已恍如隔世。在南京期间,郑和一定会回到当年的宝船厂,面对失去了往日人声鼎沸的作塘,他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一定在期待着更远的旅程,等待这些宝船在惊涛骇浪中得以复生。 六月初九,宣德皇帝颁布《遣太监郑和等赍诏往谕诸番国诏》,命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 明 巩珍《西洋番国志》:“宣宗嗣登大宝,普赍天下,乃命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等,统率官兵数万,前往海外。时愚年仅十六,拔擢从事于总制之幕。” 1430年,郑和刚好六十岁。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何况这一年,皇帝颁发了命他出洋的诏书。那么,他的第七次航行,能否像以往一样顺利呢? 他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为了使船队的历程不被时间湮没,出发之前,他在太仓浏家港和福建长乐的天妃宫中特意树立了两块石碑,记述六次航海的历程。 那些文字被深深地刻入石头,它们能被刻在时间深处吗?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在浏家港找到郑和的那块石碑,福建长乐的石碑依然存在。它几乎成为我们今天能够面对的、有关郑和航海的、仅有的原始文字资料。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是用着神之德于石,并记诸番往回之岁月,以贻永久焉。” 福建长乐三峰塔。这座塔的下面,便是郑和船队当年在长乐的港口 太平港。除长乐碑外,郑和还铸造了一口大钟 三清宝殿铜钟,郑和船队的历程,同样镌刻在铜钟的铭文上。 1432年1月12日,郑和从长乐出发,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一次远航。出发时最明显的地标就是五虎礁。 在明朝的史料中,祝允明编著的《前闻记》,关于郑和下西洋日期记载最为详尽的,就是这最后的一次,从南京起航,主力船队到达和离开每个港口的时间都有详细的记录。 占城,是郑和当年离开祖国第一个到达的港口。他们在这里补充食物和淡水。 1432年3月7日,船队抵达爪哇,很多年前,船队在这里遭到了一次攻击。它验证了大明王朝的和平政策得到了具体体现。 7月24日,船队抵达旧港。八年前,郑和曾经在这里消灭了横行一方的海盗。 8月3日,船队到达满剌加。 11月28日,船队抵达锡兰山。 12月10日,船队到达古里国。 1433年1月17日,抵达忽鲁谟斯。 1433年的3月,船队在忽鲁谟斯等待季风返航。船上的文书和领航的火长在反复核对着航海图,既是为了回航做准备,也是为了给今后的航海留下宝贵的资料。 郑和的最后一次航行为历史探索者设置了许多艰涩的谜局,分舟宗船队的去向一直处于人们的猜测之中。 分舟宗船队不仅抵达西亚和非洲东岸,甚至可能超越以往任何一次航行,抵达中国人从未到达过的“际天极地”。 加文·孟席斯:“我是作者,书名叫《1421-中国发现世界》,讲的是郑和六次航行世界的事,具体是由他手下的四员大将完成的,这四个人进行了最有魄力的航行,他们在各地建立基地:北美、南美大西洋沿岸、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他首次向中国皇帝展示了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对我来说这是他最伟大的贡献。” 孟席斯计算出,郑和船队在到达大陆顶端之后,它们刚好赶上阿古拉斯洋流,于1421年8月绕过好望角,然后搭上本贵拉洋流,到达西非的突出部。 这听上去仿佛一场荒诞的虚构,危言耸听却又丝丝入扣。 在航海图之外,中国人眼中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 绢本彩绘《大明混一图》所容纳的地理范围,东至日本、朝鲜,南至爪哇;西达非洲西海岸、西欧;北至贝加尔湖以南。令人惊讶的是,这幅古地图对西方的描绘十分细致,列有名称数百个,河道湖泊,一目了然。 这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与万国全图》。它所描绘的世界与世界的真实形貌已十分接近,它的准确性,与人类的航海实践密不可分。 就在中国人寻找着真正通向“西天”的海上通道的同时,西方人也在想象和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中国与西方这两大文明系统在中世纪几乎同时相向而行,互为目的地,这种历史现象,绝不能以巧合来形容。 那个被称为塞里斯的东方大国,尽管有着世界一流的航海能力,但它并非像后来的西方航海者那样充满侵略性。 在这幅地图的一条注记中,提到大约在1420年左右,有一条大船绕过好望角。难道,郑和的船队真的抵达好望角了吗?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刘容子:“像我们周围的这些也有搞历史的,特别是我们搞海洋战略研究的这帮同志们基本上是认同的这种观点,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先发现,只不过我们没有更轰轰烈烈的去记载,没有轰轰烈烈去关注这件事。” 郑和率领的船队在忽鲁谟斯等待返航。这里是郑和船队距离祖国最遥远的一个基地,分宗船队就是在这里分散和聚集。此次离开忽鲁谟斯,也许郑和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西洋蕃国志》详细记录了郑和的第七次航行的过程。然而,在它所提供的大事记中,却找不到郑和的名字。此时,郑和到哪里去了? 第七次记载是最清楚的一次,如果郑和死了的话,为什么只字不提?如果回来了,为什么领赏的人只有王景洪。 有人认为郑和与各支分舟宗船队在古里集合的时候,已经病逝于古里。 我们从《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中,找到了关于郑和的最后记载。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一钧:“这个《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这是一篇文章,那么这篇文章它是附在明朝版本罗懋登写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这本书的后面,他这篇书的后面附了这篇文章。”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余作《西洋记》,附《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于卷末。此记为天顺元年无名氏撰。” 这篇文章是从碧峰寺长老的墙壁上抄下来的。 在《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中间,我们看到了这么几个字:1433年,逝世于古里。 郑和从长乐出发的时候,长东县城的百姓给予他英雄般的礼遇,然而,这一次,人们没有从归航者当中发现郑和。一场波澜壮阔的戏剧的主角,突然消失,剩下的只是对于他的功绩的长久记忆。 明朝的开国皇帝已在《皇明祖训》中,制定了“永不征伐”的政策。朱棣 “不可欺寡,不可凌弱”的原则,是这一政策的延续。 已经无从寻找郑和的遗骨。不妨做出这样的推测,在古里附近的海面上,整个船队失去了他们的统帅。 郑和一生曾经到达世界许多地方,但没有人能说清他的身影,最后消失于何处。 1435年,三十六岁的朱瞻基突然驾崩,大明王朝的航海史诗,彻底画上了句号。 船队失去了它多年的统帅,这使船员们陷入无比悲痛之中。已经无从寻找郑和的遗骨。 没有了郑和的船队,保持着原有的编队,向着祖国继续航行。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创造的海上奇迹,它不仅是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这一伟大事件发生在整整六百年前。在郑和的率领下,这支来自大明王朝的、由两百多艘船只和两万七、八千人组成的巨大船队,以当时各国航海者无法想象的恢弘气势,打通了中断已久的东西方海上航线。它们带来了一个遥远的东方古国的文明礼仪和各种高贵的礼物。他们知道那个伟大的国家。 郑和的故事结束了,但他的航行,不仅向世界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卓越成就,而且把遥远的大陆连接起来。海洋不再是分割大陆的屏障,而是不同种族的人们彼此相识的走廊。在郑和身后,世界正日益紧密地,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八十三年后,葡萄牙的迪亚士的船队到达了好望角。 八十七年后,西班牙的哥伦布的船队到达了美洲。 九十三年后,葡萄牙的达·伽马的船队到达了的科泽科德和的索马里。京剧《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将中国的国粹艺术与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该剧以郑和七下西洋的史实为依据,融合各种民间传说故事及学术研究成果,艺术地再现了 600多年前这段辉煌的历史。主创人员汇集了当今戏剧、影视、音乐界众多著名艺术家。剧中主人公郑和由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裘派花脸扮演。京剧版 大型交响乐队伴奏,郑和用自创的“反二黄咏叹调”咏叹妈祖和大海,宫廷乐工幽兰唱出歌曲《好一朵茉莉花》,群舞是典型的南洋风情,有意思的是,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艺术形式在“京剧”的名义下,最初的突兀很快消失,交融出一种和谐。日前,上海大剧院推出的“京昆群英会———京津沪京剧展演月”,选择这台充满创新之风的交响京剧《郑和下西洋》打头炮,显示了上海大剧院力推民族原创作品的胸襟。 梨园行里,几乎早已有“刻板印象”:看多姿多彩的新编京剧,到上海;听原汁原味的京剧老戏,到天津。天津的京剧,历来给人以严谨但比较守旧的印象。然而,这台让老梨园人和老观众“大跌眼镜”的《郑和下西洋》,竟然就出在了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而且由这位裘派老戏的名净孟广禄主演。对此,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深表赞许,他说:“你能想象当年演给慈禧太后看的京戏,今天原封不动照搬上舞台吗?200多年的京剧,如果这般故步自封,可能早就消亡了。”事实上,自徽班进京以来,京剧从未停止过改革的步伐,如果京剧总在“重弹老调”,哪里有风格各异的“四大名旦”?创新,是京剧生存下去的必由之路。 然而,郑和七下西洋,这样有史实依据却鲜有“故事”记载的戏剧题材,戏该怎样结构?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看来,郑和下西洋这一题材,确实很难建构起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显然,编剧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呈现在舞台上的《郑和下西洋》,采用了倒叙结构法,以郑和六下西洋返回中国之后,因明成祖朱棣去世,航海盛举被迫中止,郑和争取重返大洋的情节为贯穿线,引出一连串激情磅礴的回忆,从而绘制一幅郑和下西洋的壮观画卷。 有行家认为,这部戏的剧情张弛度掌握得很妥帖,短短一场麻将戏便让沉重的情节透出轻松与情趣。背着麻将牌的龙套演员在台上翻滚跌扑,桌上的打虎跳,意寓麻将台上的瞬间胜败;玩牌的4人各用闽剧、川剧、粤剧、豫剧唱出一句“有了麻将,再下西洋我还来”,叹出寂寞思乡的水手在玩耍时的乐趣。 戏曲新编戏,尤其引入交响乐的新编戏,台上往往只剩下“唱功演员”,那些在传统戏里大显身手的武戏演员只能“靠边站”。《郑和》则不然,它保留了京剧的武戏精华,这在当下“一唱到底”的新编戏中,委实难得。戏的末尾,郑和部队和明朝叛将交战时,编导腾出空间,展示了京剧的武戏场面。戏里,秦娥用绳子耍刀,翻转几圈,依旧不落,令人惊叹……这些武打动作大部分来自京剧传统,又根据剧情有了新的创造,炽烈的武打场面,直让观众满堂叫好。书籍《郑和下西洋》·1901年周天版 作者::周天 出版社: 出版年: 1901 01 01 定价: 7.2 装帧: 平装刘如仲版书籍 ISBN: 9787532525089·1983年刘如仲版 作者: 刘如仲 出版社: 出版年: 1983 页数: 51 定价: 0.14元 统一书号: 11018 1167·2003年上杉千年版上杉千年版 作者: 上杉千年 译者: 大陆桥翻译社 出版社: 出版年: 2003 05 01 页数: 193 定价: 4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6811849 内容简介:郑和七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交通方面是打开了从中国到红海及东非洲一带航道的第一人。他在第五次下西洋中,到了红海口的阿丹(今亚丁),东非洲的麻林、木古都束、卜刺哇、剌撒;在第六次下西洋中,又到了阿拉泊海的祖法儿;在第七次下西洋中,又派通事七人到了红海内的天方(麦加)。在郑和以前,中国的使者,商人和巡礼者可能也已经到过欧洲东部、阿拉泊半岛,或者甚至非洲的埃及,但走的都是陆路而不是海道。率领中国的船队到红海和东非洲一带,郑和是第一人。·2005年林彬版 作者: 林彬林彬版书籍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年: 2005 06 01 页数: 109 定价: 9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507071 简介: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谜——为什么一个出生卑微的太监会被皇帝任命下西洋?他的航海究竟是怎样的波澜壮阔,最远又到了哪里?他的航海对世界文明有着哪些的贡献?……本书将以全新的面貌向你勾勒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社会意义及相关影响!·2005年时平版 作者: 时平时平版书籍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05 08 17 页数: 174 页 定价: 25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1427458 简介:拂却600年烟云,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一页班驳的历史,重新端视郑和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航海家,重新仰视中华民族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那一叶斑斓的风帆……·《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1905—2005)》 作者: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 编 出版社: 出版年: 2005 07 01 页数: 785 定价: 18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2763770·《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 作者: 郑鹤声/郑一钧 出版社: 出版年: 1983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郑和下西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郑和下西洋简介?论文 关于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相关参考文

郑和下西洋简介?论文 关于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相关参考文

郑和,郑和下西洋,国家,陈祖义,简介,明成祖,海盗,船队,旧港,大船,礼物,论文范文,三保太监,下西洋,使者,世界,中国,俘虏,兵士,参考文献,国王,故事,我国,海盗船,资料,财物,西洋,范文,郑大,郑和七次

2020-09-03 #经典故事

郑和简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简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太监,西洋,人数,历史,据载,龙江,明成祖朱棣,锡兰山,马欢,麻林迪,简介,时期,战乱,后人,三宝,东非,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文莱,痕迹,爪哇,船队,记者,长颈鹿,非洲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5-29 #小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4 #短篇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4 #短篇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5 #小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人数,据载,西洋,龙江,郑和,锡兰山,马欢,麻林迪,东非,三宝,东洋,刘家港,南京,印度,太仓,太监,文莱,爪哇,船队,长颈鹿,非洲,麒麟,木骨都束,明永乐,明成,于镇东,于宣,仁宗,卜喇

2020-09-04 #经典故事

郑和下西洋下了几次?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事迹介绍

郑和下西洋下了几次?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事迹介绍

郑和,下西洋,太监,船队,旧港,姚广孝,陈祖义,佛牙,爪哇,人数,海军,西洋,锡兰,三宝,南京,印度,士兵,学者,据载,航海家,皇帝,福建,表里,西爪哇,施进卿,明永乐,柯枝,王景弘,锡兰山,马欢

2020-05-2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