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两晋时期的典故成语故事不少于20字

时间:2020-09-03

两晋时期的成语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两晋时期的典故成语故事不少于20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两晋时期的典故成语故事不少于20字

三国两晋时期的典故成语故事不少于20字

出处,三国志,三国演义,诸葛亮,魏志,吴志,吴下阿蒙,曹丕,前出师表,文选,吕蒙,曹植洛,张飞,文帝,曹植,李傕,武略,袁绍传,魏文帝,刮目相待,人生如寄,位极人臣,先主,出师表,司马昭之心,同符合契,士别三日,土崩鱼烂,大弟,天下

2020-09-03 #故事会

两晋时期的成语典故

两晋时期的成语典故

王恭,苻坚,阮籍,晋书,比喻,王大,时期,A.,B.,C.,D.,王羲之,东西,意思是,考生,晋军,嵇康,谢安,谢玄,风声鹤唳,成语典故,书法,成语,甘蔗,秦军,万大,司马伦,嵇喜,有才,祖逖

2020-09-04 #故事大全

两晋时期的成语典故

两晋时期的成语典故

王恭,苻坚,阮籍,晋书,比喻,王大,王羲之,东西,意思是,晋军,嵇康,谢安,谢玄,时期,书法,甘蔗,秦军,万大,司马伦,嵇喜,有才,祖逖,苻融,顾恺之,不一样,入木三分,风声鹤唳,主干,人们,传说

2020-09-04 #小故事

成语典故常识之两晋时期

成语典故常识之两晋时期

王恭,苻坚,阮籍,晋书,比喻,王大,B.,C.,D.,王羲之,东西,意思是,成语,时期,晋军,嵇康,谢安,谢玄,风声鹤唳,书法,甘蔗,秦军,万大,司马伦,嵇喜,有才,祖逖,苻融,顾恺之,不一样

2020-05-26 #短篇故事

成语典故常识之两晋时期

成语典故常识之两晋时期

王恭,苻坚,阮籍,晋书,比喻,王大,B.,C.,D.,王羲之,东西,意思是,成语,时期,晋军,嵇康,谢安,谢玄,风声鹤唳,书法,甘蔗,秦军,万大,司马伦,嵇喜,有才,祖逖,苻融,顾恺之,不一样

2020-05-29 #故事大全

成语典故常识之两晋时期

成语典故常识之两晋时期

王恭,苻坚,阮籍,晋书,比喻,王大,B.,C.,D.,王羲之,东西,意思是,成语,时期,晋军,嵇康,谢安,谢玄,风声鹤唳,书法,甘蔗,秦军,万大,司马伦,嵇喜,有才,祖逖,苻融,顾恺之,不一样

2020-05-28 #短篇故事

常识积累:两晋时期的成语典故

常识积累:两晋时期的成语典故

王恭,苻坚,阮籍,晋书,比喻,王大,时期,A.,B.,C.,D.,王羲之,东西,意思是,晋军,嵇康,谢安,谢玄,风声鹤唳,成语典故,书法,成语,秦军,万大,司马伦,嵇喜,有才,祖逖,苻融,顾恺之

2020-09-03 #长篇故事

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至少五个

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至少五个

曹操,袁绍,刘备,曹军,孙权,刘表,袁军,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发展,中原,基础,蜀国,江南,荆州,周瑜,孙刘,诸葛亮,统一,蜀地,东吴,三国鼎立,以少胜多,名称,国号,官渡,示意图,考点,联军,奠定了

2020-09-0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