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民俗小故事之春龙节的故事

时间:2020-09-04

传统民俗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民俗小故事之春龙节的故事 第一星座网文化风俗文化民族文化民俗小故事之春龙节的故事

来源:第一星座网作者:匿名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各个民族之间都有非常多的节日,而每个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传说,春龙节这个节日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也许不是那么普遍的人有了解,但是春龙节是非常有故事的,本期民间故事为你介绍。

春龙节的来源是这样的:一次,玉皇大帝,也就是天帝星化身为一个乞丐,降临到人间,想看看世人的善恶之心,不料他去讨饭的第一家就是一个吝啬之极、毫无怜悯之心的财主,这财主不但不给他饭吃,还唆使看家狗来咬他。天帝大怒,以为世人个个如此,不可救药,马上回到天庭,传谕苍龙星座,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可想而知,三年不下雨,靠天吃饭的农民们,处境该是多么艰难!民间到处啼饥号寒,不断有人饿死。苍龙星座觉得天帝的做法太过分了,他听着人间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凡间人类会因此灭绝,便违抗天帝的旨意,自作主张为人间降了一次大雨。

顿时大地旱象解除,禾苗生长,百姓纷纷供起苍龙,称之为“龙王爷”,连天帝的神位都受冷落了。

玉皇大帝终于知道了这件事,又勃然大怒,派人把苍龙抓住绑起,打下凡间,又用一座“青龙山”压住,山口立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写道:“苍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凡间的人们纷纷为苍龙鸣不平,可有什么办法呢?向玉皇大帝祷告,也不管用。为了拯救苍龙,人们到处寻找开花了的金豆。一直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二,又该春播了,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忽然想:这玉米就是金豆吧!把玉米炒一炒,它们就会爆成花,那不就是金豆开花吗?这种说法很快传了开来,于是家家户户爆起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向玉皇大帝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苍龙见百姓们用这个办法救它,也机灵地抬起头来,向天庭大喊:“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回去!”玉皇大帝派千里眼向人间一望,果然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没办法,只好传谕诏苍龙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为感激苍龙降甘霖救万民的献身精神,民间形成了“春龙节”,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是苍龙抬头了,人们就爆玉米花吃,一边吃一边念:“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后来越发展,二月初二的讲究就越多。这天吃的很多东西都与龙挂上了钩,吃饺子叫吃“龙耳”;吃面条称作吃“龙须面”,而且龙须面拉得越长越好,因为“龙须长长,吉吉祥祥”;烙的饼谓之“龙皮”,如果在饼上做出些鳞片图案来,则叫“龙鳞饼”;捞的小米干饭叫“龙子饭”;吃猪头肉为吃“龙头”。

二月初二理发称为“剃龙头”。按许多地区的习惯,正月是不能理发的,否则会给舅舅带来灾祸,而到“龙抬头”的那天再理发,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所以很多人都在二月初二这天“剃龙头”。

还有很多说法呢!妇女们在二月初二这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这天还要“引龙熏虫”。老北京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娱蚣没处藏”的说法。办法是将过年时祭祀用剩下的蜡烛点着后,燎过房梁、墙壁,这时,将要复苏的蝎子、蜈蚣等毒虫被烟熏火燎后,会自动掉下来。龙是鳞虫之精,这样,借龙抬头之威,可使百虫伏藏,驱病灭瘟。

龙与水的关系非常密切,而水是农民的生活、生产的命脉,既然二月初二“龙抬头”,在惊蛰的雷声下,龙也要从藏身的地方钻出来,跃入水中活动活动筋骨了。所以有些地方的风俗是,这天日出前不可到井里、河里打水,也不能到缸里舀水,怕打上、舀上龙来。为了早晨做饭方便,家家都是头一天把水缸、锅、壶都装满水。这天还用草灰从井边一直撒到水缸边,故意曲曲弯弯作龙状,称“引龙回”。

你可能也喜欢: 民间流传:吃年夜饭要关门的故事 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上篇:春季必备常识:春分养生秘诀下篇:白衣天使的故事,护士节的由来相关推荐暑假到了 游泳耳朵进水怎么办你知道吗,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潮汕民俗,六月初六过桥节的禁忌天生丽质,盘点全球十大台球女神铮铮铁骨的中国历史女英雄,绝不输男儿编辑推荐盘点中国十大名胜古迹全球十大最变态食物中国十个最邪门的地方传说中中国上古十大神兽比城市还富裕的中国十大名村星座运势测试塔罗生肖黄历算命解梦血型风水文化专题

关于我们触屏版电脑版

copyright??2005 2016 www.d1xz.net

第一星座网版权所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民俗小故事之春龙节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百余条毛龙共舞 贵州铜仁仡佬民俗迎元宵

百余条毛龙共舞 贵州铜仁仡佬民俗迎元宵

毛龙,仡佬族,石阡县,同胞,中新社,记者,元宵,贵州省,铜仁市,毛龙节,仡佬,体育场馆,名录,仡佬毛龙节,场面壮观,文化活动,民间民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年一度,航拍

2007-01-29 #短篇故事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的由来与习俗?你知道春分竖鸡蛋的传统吗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的由来与习俗?你知道春分竖鸡蛋的传统吗

节气,饮食,肠胃,风筝,春菜,食物,习俗,雀子,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北半球,印上,民间,民俗,季节,大脑,意义,放风筝,时令,昼夜,气味,中国传统,这一天,仲春,大热,孔子,日中,汤品,黄赤

2012-02-18 #长篇故事

中华民俗之二月二龙抬头

中华民俗之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代表,天象,古人,星宿,蝎子,农耕文明,划分为,剃龙头,春龙节,风调雨顺,伏羲氏,云布雨,宿正,威泽,祝祖,龙牙,成一,中国,中华文明,万物,东宫,起源,人们,时代,位置,传统习俗,兴亡,农业

2009-05-14 #故事阅读

《剪纸绘本之春发芽的兔子》

《剪纸绘本之春发芽的兔子》

妈妈,醒醒,伊安,剪纸,小兔子,美丽的花,美的梦,套书,季节,故事,毛毛虫,睡梦中,花朵,蝴蝶,原来是,对我说,泥土里,友珍,年有,武汉大学,芝加哥艺术学院,阳光中,一朵花,白羊座,养花,女生,原来如此,响动,啊哈,四季

2020-07-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四季之春:“春”的来历与故事

四季之春:“春”的来历与故事

杜牧,扬州,金文,甲骨文,万物,春风,小篆,春阳,汉隶,男女,说文解字,太子,美人,本义,农耕,妓女,季节,形体,形声字,情欲,春光,楷书,珠帘,青楼,表意,延伸至,不知有,卷上珠帘总不如,合起来,万木

2010-06-13 #小故事

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之春分

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之春分

弹幕,全屏,倍速,循环,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类型,网页,语言,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适应,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12-10-04 #故事大全

「扎赉诺尔精彩故事」边城之春

「扎赉诺尔精彩故事」边城之春

国门,土地,春风,边城,区的,王莹,活力,扎赉诺尔,人们,列车,历史,喉咙,满洲里,荆棘,道路,发展,娓娓,徐徐,王潇,郭子,阳普,马万,在所,之春,一路同行,山坡上,春天的故事,春风里,世界,中心

2008-06-20 #小故事

金陵之春 | 你若在 便是故事的开始

金陵之春 | 你若在 便是故事的开始

南京,春天里,身体,遇见你,乍暖还寒,中苏,气温,气息,微风,寒冬,故事,繁花,湖面,细胞,花香,美景,季节里,温暖的阳光,阳春三月,绽放的花,大街小巷,草长莺飞,在春天

2012-03-0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