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孟母三迁”与“管宁割席”的故事及启发

时间:2020-09-04 04:48:01

相关推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轲,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片天性顽皮好动,不想刻苦学习。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近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边洗衣服,回来一看,孟轲又脚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小孩,他又会到哪里去呢?找到邻居院子里,见那儿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丁丁当当”地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念书了吧!但转眼间,清明节来了,坟地里热闹起来,孟轲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气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干脆拿了两条干肉做学费,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问他:“你最近书读得怎么样?”孟轲说:“还不错。”孟母一听,气极了,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逃了学还有脸撒谎骗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织布为了什么!”说着,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织布机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厉声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震动了。他认真的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真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儿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母三迁故事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孟母三迁故事给人的启发: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特别是母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吃饱穿暖之外, 还要言传身教,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周围的人的言行影响, 孩子在幼儿时期模仿力最强,所以应该给他们良好的环境。 古人教导我们要与圣人为伍, 远离琐碎事和卑鄙小人, 才能有所成就,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学成,他的母亲功不可抹。

华歆(157年 231年),字子鱼,年轻时曾被举为孝廉,东汉恒帝时累官尚书令,后依归曹操,官至太尉。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华歆是汉魏时期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的人物,作为汉大臣之一的华歆,参与了汉禅位于魏的改朝换代的重大政治事件。

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权,“表歆为军师”。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后改任司徒。魏明帝曹睿即位,晋封博平侯。卒谥敬侯。

历史上,华歆是一个奸佞小人形象,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奸臣。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人,是汉朝名相管仲的后代。管宁于东汉末避世乱于辽东三十多年,后还乡入魏,朝廷屡次征之入仕而不就,以布衣身份终老。

管宁割席故事原文:管宁,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xuanmian)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割席:绝交也。

翻译出来就是:管宁和华歆都是东汉末人。一天早晨,两个人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当做没看见,把它看作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十分高兴,偷偷看看管宁的脸色,就扔掉了。又曾经有一次,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评价与启发: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未免苛求于人,也过于绝情寡义。但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心向往之,未免以偏概全,片面武断。

我们应该向管宁学习,他淡泊名利,不慕虚荣,管宁无视金钱、权贵,性淡气清,爱憎分明,如莲花出于淤泥,不愧一代名士风骨。

华歆却是我们应该鄙视的,唯利是图,易受诱惑,用心不专。华歆在三国历史上确实做了许多很卑鄙的事。

管宁与华歆绝交是绝顶聪明的做法,华歆那样唯利是图的人,在名利面前出卖朋友多半不会犹豫。

公元223年(黄初四年),华歆举荐管宁。曹丕征用管宁,管宁不从。

联想:看看现实中的贪官污吏、腐败分子,以及鸡鸣狗盗之辈,哪一个不是自私势利、唯利是图、利欲熏心、朝秦暮楚的。古今为什么都是小人得势?今天的现实为什么更是小人得势,专横跋扈?为什么有不少的人想方设法给华歆翻案?

作为教师,我们能不能要求学生管宁割席——倔强、好强、贫穷的研究生杨元元死了,但当二奶、三奶,以及做鸡、做鸭的张元元、李元元们却活得有滋有味。

不过,做人的规矩和原则还是要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永远是真理。父母不仅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更要给孩子以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示范;好的家风、好的学风,永远是孩子良好品德养成的基础。

作为孩子,作为学生,也要分清是非,有管宁割席的勇气,远离虚伪、势利、自私、卑鄙、朝三暮四的小人。志不同道不合无以为谋,面对应该离开的人,要果断的割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孟母三迁”与“管宁割席”的故事及启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管宁割席

管宁割席

华歆,管宁,管宁割席,公元,朋友,故事,金子,曹操,邴原,一生,名士,席子,小人,平原,三国时期,哲理故事,何进,司空,司徒,孙权,平侯,拜相,敬侯,晋封博,曹丕,朱虚,管仲,高唐,魏司徒,魏明帝

2009-09-15

国学经典故事——管宁割席

国学经典故事——管宁割席

华歆,管宁,金子,席子,小人,不一样,世说新语,仁者,割开,同床,历史,外经,弟子规,排场,志向,情趣,朋友,智慧,深渊,百事,辛勤劳动,财物,管宁割席,草席,罪恶,锄头,钱财,对外,不可以,不住地

2013-08-17

管宁割席故事的感想相关阅读

管宁割席故事的感想相关阅读

管宁,管宁割席,朋友,成语,世说新语,导语,德行,情谊,比喻,交往,一刀两断,华歆,刘义庆,慕荣华,小事,人为,人名,人们,出处,典型,内容,官禄,心向往之,态度,拼音,故事,标准,特点,简拼,细节

2020-09-04

管宁割席的故事

管宁割席的故事

管宁,华歆,炕席,黄金,有一次,年轻时代,书本,个人,刀子,人以群分,交朋结友,割席分坐,哲理,时候,思想,态度,朋友,瓦片,石块,立异,菜园,金块,道德修养,高官,马车,鼓乐,点拨,作为基础,是一对,心中一动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