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关于张居正辅政的上下五千年故事

时间:2020-09-04

张居正小时候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张居正是历史上特别有名的顾命大臣,受到前任皇帝信任,被任命为辅政大臣,并逐渐集朝政大权于一身。但是他在辅政期间做过什么事情呢?而且他最后的结局会是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张居正辅政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

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宗。他编了一本有图有文的历史故事书,叫做《帝鉴图说》,每天给神宗讲解。神宗看到这本书很高兴,兴致勃勃地听张居正讲解。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 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不能不及时注意啊!

明神宗连忙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明神宗就说: 对呀,做君王的应该把贤臣当作宝贝,珠玉有什么用呢?

张居正见十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高兴地说: 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宗教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进攻。鞑靼首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发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来,由于朝政腐败,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为 一条鞭法 。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多少减轻一点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但是这些改革自然触犯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不得不服从,背地里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在张居正执政的第五年,他的年老的父亲死在江陵老家,按照封建的礼法,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但是张居正怕他一离开,正在进行的改革受到影响。在明神宗和一些大臣的挽留下,他让他儿子奔丧,自己留在京城任职。这一来,就有不少人抓住张居正父死不奔丧的事,大做文章,纷纷向明神宗上书弹劾,有人甚至在大街揭贴告白攻击张居正,闹得满城风雨。后来,明神宗不得不下令,再反对张居正留任的一律处死,攻击才平息下来。

张居正的权实在太集中了,明神宗渐渐长大起来,反而闲得没事干,就有一批亲近的太监在内宫用各种办法给他取乐。有一次,神宗喝醉了酒,无缘无故把两个小太监打得半死。这件事让太后知道了,马上把明神宗找来,狠狠地责备一顿,还叫左右拿《汉书 霍光传》叫神宗读。西汉霍光辅政的时候,不是有个昌邑王刘贺即位后,被太后和霍光废掉皇位吗?现在的张居正的地位就像当年的霍光一样,神宗想到这里,吓得浑身哆嗦,跪在太后面前求饶。

后来,张居正作主,把一些引诱神宗胡闹的太监全部赶走,太后还让张居正代神宗起草了罪己诏皇帝责备自己的诏书。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是明神宗对张居正,已经从惧怕发展到怀恨了。

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亲自执政。原来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张居正专横跋扈。第二年明神宗竟把张居正的官爵全部撤掉:后来还派人查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家子孙十几人,被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大儿子被拷打后自杀。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当然也遭到破坏,刚刚有一点转机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

张居正的简介

张居正1525年 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今属荆州 [2] ,故而时人又称之 张江陵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 万历新政 ,史称 张居正改革 。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明神宗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 一条鞭法 ,总括赋、役,皆以银缴, 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 考成法 考核各级官吏,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农历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死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

相关文章:

1.

2.

3.

4.

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张居正辅政的上下五千年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李特,流民,太子,罗尚,晋惠帝,楚王,杨骏,赵王伦,王亮,官府,皇帝,蜀地,大臣,大营,汝南,百姓,诸侯王,诏书,齐王,李流,李雄,公元,兄弟,晋军,绵竹,辅政,司马亮,司马,司马伦,司马冏

2020-04-25 #故事阅读

上下五千年简述故事

上下五千年简述故事

大战,皇帝,刘邦,大破,事件,巨鹿,赤壁,辅政,起兵,伊尹,一只眼,严嵩,于谦,侯景,关羽,冯道,刘秀,刘禹锡,刘瑾,刘裕,努尔哈赤,包拯,卢象升,卫青,司马迁,史思明,史可法,司马懿,司马,司马昭

2020-09-05 #长篇故事

上下五千年故事内容

上下五千年故事内容

大战,皇帝,刘邦,大破,事件,巨鹿,赤壁,辅政,起兵,伊尹,一只眼,严嵩,于谦,侯景,关羽,冯道,刘秀,刘禹锡,刘瑾,刘裕,努尔哈赤,包拯,卢象升,卫青,司马迁,史思明,史可法,司马懿,司马,司马昭

2009-03-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上下五千年故事目录

上下五千年故事目录

大战,皇帝,刘邦,大破,事件,巨鹿,赤壁,辅政,起兵,伊尹,一只眼,严嵩,于谦,侯景,关羽,冯道,刘秀,刘禹锡,刘瑾,刘裕,努尔哈赤,包拯,卢象升,卫青,司马迁,史思明,史可法,司马懿,司马,司马昭

2017-08-17 #经典故事

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上下五千年里历史故事有哪些

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上下五千年里历史故事有哪些

大战,皇帝,刘邦,大破,事件,巨鹿,赤壁,辅政,起兵,伊尹,一只眼,严嵩,于谦,侯景,关羽,冯道,刘秀,刘禹锡,刘瑾,刘裕,努尔哈赤,包拯,卢象升,卫青,司马迁,史思明,史可法,司马懿,司马,司马昭

2007-02-14 #经典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豆瓣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豆瓣

皇帝,西夏,寇准,岳飞,韩信,大战,天下,文字狱,由来,重耳,蒙古,辅政,伊尹,严嵩,于谦,伍子胥,侯景攻,侯安,刘邦,刘秀,刘备入,关大捷,冯太后,刘基,刘瑾,刘裕,包拯,卫青,司马迁,可法

2020-09-05 #故事大全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豆瓣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豆瓣

皇帝,西夏,寇准,岳飞,韩信,大战,天下,文字狱,由来,重耳,蒙古,辅政,伊尹,严嵩,于谦,伍子胥,侯景攻,侯安,刘邦,刘秀,刘备入,关大捷,冯太后,刘基,刘瑾,刘裕,包拯,卫青,司马迁,可法

2018-01-31 #故事阅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豆瓣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豆瓣

皇帝,西夏,寇准,岳飞,韩信,大战,天下,文字狱,由来,重耳,蒙古,辅政,伊尹,严嵩,于谦,伍子胥,侯景攻,侯安,刘邦,刘秀,刘备入,关大捷,冯太后,刘基,刘瑾,刘裕,包拯,卫青,司马迁,可法

2016-06-1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