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于飞之乐:朱元璋与马秀英夫妇那点事儿

时间:2020-09-05

朱元璋马秀英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11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3 分钟。

节选自本人历史小说《皇图江山》

郭子兴的心病才去除了一桩,松快了没几天,不想又添了一桩新的。

一段时期以来,细心的重八发现郭子兴与孙德崖等四个副帅总是合不来,每次五个人努力坐在一起商量事情,结果气氛总是怪怪的,说不了几句就闹得不欢而散。既然合不来,干脆就来个眼不见为净,郭大帅从此以后竟很少到外面走动了,也开始懒得过问队伍上的琐碎事务,而情愿躲在家里享清福,或找人来下下棋、谈谈天,或对着郭天睿、马大威两人的灵位倾诉心声,偶尔也与妻妾们一起消遣一番(郭子兴有一个小妾,生子郭老舍,当时只有五六岁);真到有些事情要做,他便吩咐次子郭天叙去代劳。

不过郭子兴也不希望如此长久下去,有一次气呼呼地回到私室后,他便对重八说道:“这一个月来,本帅跟孙德崖他们几个碰面,都是他们四个先到,等本帅去了,讲话时,这四个孬货都爱答不理的,这可不是好兆头,重八,你看可怎么着?”

重八斟酌了一番言辞后,道:“其实属下早就想跟大帅汇报了,自打您少问队伍上的事情、疏于在外头走动以后,众人免不得在情分上就要跟您疏远,一应大事小情也多是由孙副帅他们安排着,长此下去,大帅您的权威可就要受损了,咱这队伍岂不要姓孙了?”

“天叙在外头怎么样?兄弟们不是都买他的账吗?”

“二公子到底年轻,众人也多是看大帅您的面子!”重八又联想赵先生给他讲过的一些历史故事,“这自古的道理,若是皇帝不问政事,那权柄就会旁落到后妃、大臣或者太监们手上,大帅您可要三思啊!”

郭子兴长叹了一声,道:“重八啊,本帅不想瞒你,自从天睿战死、我的马兄弟遭难以后,本帅这心就有点冷了,要不是因为有这么大的摊子和那么多人口要活命,本帅干脆就出家算了!”

重八听到这里,心下一凉,心想:“难怪您老人家整日这么消沉,往后还有何前景可言?看来咱要想想辙儿了,最好能有机会拉出去单干!”

郭子兴又进一步说道:“本帅虽不想多操心,但也不想受制于孙德崖等人,所以你跟邵荣几个人,就多多帮衬天叙吧!天叙跟本帅说,汤和他们几个人都围在你身边,对你言听计从、死心塌地,看来你小子的确是有两下子的,这往后啊,你若发达了,也别忘了提携提携天叙,也不枉本帅器重你一场!”

听罢此言,重八当即跪倒在地,信誓旦旦的说道:“大帅就是重八的再生父母,大帅和公子们在一日,咱重八就绝不会生出非分之想!”

郭子兴笑着扶起重八,道:“只要你小子别忘本就好,本帅看你颇有进取之心,这样吧,过些日子你就打着本帅的旗号,去你的家乡钟离那边拉起一支自己的人马来,若是条件许可,本帅就放你出去单干,这年头,没有几块地盘是不行的,这也是本帅对你的期望啊!”

重八听到这里,心里乐开了花,真是恰对上自己的心思。

到了晚上休息时,郭子兴把当天的事情跟夫人说了,张氏且喜且忧道:“所谓人心隔肚皮,别人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谁个知道?纵是这个重八不会忘本,可难保日子一长,他就把咱家抛到脑后去了。为着长远,总要想个好办法,把他的心给拴住才是……”

“料想这个不难,等过些日子,我多多提拔他一下就是了,他小子穷困出身,必定知道感恩!”

张氏嗔怒道:“亏你那读过书的,你光提拔有什么用?古往今来,虽说骨肉之情也未必靠得住,但也只有这个最有准儿。如今这重八年纪不小了,咱们正该在这上头做做文章。”

“啥?你不是想把珍儿嫁给他吧?珍儿太小了,我不答应!”

“你就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吧!”张氏拿手指点了一下郭子兴,“咱秀英可是个好姑娘,我信不过亲闺女,我都信得过我这个干闺女。就说前些天,我身上有些不大舒服,秀英就亲自跑到外头找大夫去问,一连问了好几个,这又是比对方子,又是小心抓药、煎药,我这病立马好了!你说,咱珍儿能有这份心吗?”

“珍儿还小嘛,不懂事!”

“三岁看到老,珍儿活到八十也不及咱秀英会体贴人!依我的主意,既然你如此器重那重八,索性就把秀英许配给她,郎才女貌,正是天生一对佳偶啊!如此一来,还何愁重八会忘本?”

“呵呵”,郭子兴突然眉开眼笑道,“其实我早有此意,但又怕你不放人,故而一直不敢提及。这回好了,过几天捡个空儿,我去跟重八说了,你去跟秀英说了,也听听他们个人的意思。想来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但还是且听听吧,也算咱们尊重他们一回。”

郭子兴说完,便睡下了,可张氏却有些难以入眠,仿佛真的是亲闺女就要出嫁了,做娘的难免有些怅然若失。

郭氏夫妇这段对话被一个侍女听了去,侍女便告诉了郭天珍,郭天珍又笑嘻嘻地跑去告诉了秀英,秀英是个有主意的人,虽说她也见过几次重八,也大略了解一些他的事,但毕竟没有跟他说过话。她虽不免觉得他相貌有些丑陋,但这等兵荒马乱的年月,贞洁乃至性命都是朝不保夕的,哪个女子还有资格挑三拣四、挑肥拣瘦?

秀英还是决定亲自对重八考察一番,毕竟这可是她的终身大事,不容丝毫马虎。

次日一早,重八去到郭天叙那里谈事情,还没进大门,便被一脸神秘的郭天珍给拦住了,她微笑道:“你就是朱重八吧?我家姐姐想找你说几句话,今儿你空了就到后院来找我吧,我领你去见我姐姐。”

“好的,小姐!今天也没什么事,咱跟二公子谈完了,马上出来就跟小姐去!”

重八本能的感到一定是好事临头了,不然犯不着这么一个深闺大小姐要亲自来跟自己说话。约摸一刻钟后,他就从郭天叙那里出来,郭天珍还等候在此,便领着重八到了秀英所住的后面院子里。

待到秀英撩开门帘走出来时,郭天珍笑嘻嘻地说道:“姐姐,我到门上去玩,你们且说话吧!”

院子里有一套下棋、乘凉用的石桌、石凳,秀英一个黄花大姑娘,不方便请重八进屋,此时又是初秋时节,便请他在外面石凳上坐了,她大大方方的说道:“今日小女子只有几句话想跟朱公子说,所以也没有备上茶水,得罪了!”

秀英手里拿着一个香气浓郁的月白色帕子,她说着便弓了弓身子。重八平生还没有如此正式的跟一个女子、一位小姐说过话,不免心里有些紧张,忙支吾道:“无碍的,无碍的,马……马小姐请说吧,重八……重八听着就是了!”

待秀英也坐了,于是开门见山道:“听说朱公子喜欢读书,可是当真?”

重八初觉秀英人淡而韵,盈盈冉冉,衣裙虽不华美却也别有俏姿,他不好意思去对着秀英的眼睛,一面看向别处一边点了点头,又竭力平复了情绪,道:“从前咱闯荡江湖时,认识了一位说书的赵先生,他觉得咱行止上有些可取之处,所以劝咱多读书,又送了咱一些书。咱承他的好意,就开始读书,时间久了,就觉得这些书都成了咱的老友一般,实在不忍割舍,每常总要翻一翻,呵呵。”

“那朱公子都喜欢读些什么书?”

“这个嘛,不敢隐瞒马小姐”,此时他开始正眼去看秀英的脸,那是一张白皙姣好、薄施粉黛的姑娘的脸,头发齐整洁然、油光可鉴,圆形脸、斜刘海,煞是合宜,她身上发出的幽香不禁使重八黯然魂销,重八的心头不由窜出一群乱撞的小鹿,声音里开始有些紧张,“因咱只上过两年学,根底实在太浅,又没有先生指点,书也翻了不少,但进益始终很小。要说喜读何种书,还是要算史书吧,起码咱是爱听这些掌故的!”

秀英点头微笑了一下,又轻启朱唇问道:“如今天下纷乱,朱公子如何看?”

重八想了一下,方道:“说实话,这些年来,咱早就盼着能有今天呢!您是大家小姐,不知道俺们穷人家的苦处,虽说这乱世也会伤及无辜,可也是天道还报、英雄用命之时!古语说,一治一乱,一乱一治,只盼着这天下能早日恢复大治吧,恢复咱汉人的衣冠,汉人的江山!至于咱个人,当然还是希望借着这乱世,成就一番英雄事业,搏他个封妻荫子!呵呵。”

秀英又点了点头,进而问道:“朱公子,这近期你有何打算?”

“咱的打算?那就是郭大帅的打算!大帅前日跟咱说了,要咱带领一支队伍去扩大地盘,以增强咱濠州的力量。咱就盼望着早出明主吧,来日跟着大帅一同去为他效力吧!”

“我听说你很反对咱队伍上有些人杀掠无辜,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聪明的重八到这里已经彻底明白了秀英的意思,他在脑海里梳理一番自己的想法,于是开诚布公道:“杀掠无辜,不说是造孽,也是愚行。咱们义军队伍好比是鱼,百姓犹如是水,若是把水都弄干了,这鱼又如何能够独活呢?这帮人都是想做流寇的,徒逞一时之快,早晚必坏事!若是等咱拉起一支队伍来,咱必跟这帮家伙划清界线,免得被连累!若是郭大帅有难处时,咱也正可施以援手……”

这番短暂的对话之后,秀英心里似乎有底了,她暗忖道:“这个朱重八,论志向、论才干、论人品,皆有可圈可点之处!看他那眼神,也颇有些锐利,凡夫俗子岂能及此?最难得的,还是他这个有心读书的好学上。从前孙权规劝吕蒙多读书,后来就有了一个令孙权刮目相看的吕蒙,若他日能有人指点朱重八好好读书,其成就或许不在吕蒙、周瑜之下呢!环顾这队伍上,若想托付终身,还有何人比这朱重八更合适的呢?”

通过这番对话,重八也已经注意到秀英举止有度、谈吐文雅,果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女先生”,重八心想:“若是咱能娶了她,不但是跟郭大帅的关系彻底变了,而且她还能在读书上指点咱,岂不是两全其美?他日真有本事了,不满意这个了,再纳个美娇娘做妾也是好的,呵呵。”因此,当郭子兴来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立即爽快的答应了,对着郭子兴把个头都快磕破了。

秀英虽然有些羞涩,但是当张氏来问她的主意时,她还是说道:“一切都听义父义母的安排,孩儿照办就是!您二老想着怎么好,就怎么办吧!”

张氏笑道:“好!英儿啊,你虽是一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可是凡人都说这朱重八的好儿,想必你也是听闻了!你虽非我亲生,可胜过亲生,虽然那重八相貌上有些不尽人意,但也算英武不凡,就是这出身低微……可如今是英雄不问出处,说不定过个几年他就出人头地了……”

这年九月,也就是重八加入队伍的半年之后,郭子兴夫妇特意挑了一个黄道吉日,把重八和秀英的婚事给操办了。洞房花烛夜,可是人生大喜之一,重八故意留了几分清醒来验看自己的美娇娘。那灯花影中的一晚,但见秀英绾堕马髻,着红绡之衣,分外俏丽动人!重八借着花烛细细端详了一番娇羞、妩媚的新妇,不想狡黠的秀英略带着一些顽皮,欲拒还迎,弄得重八有些猴急儿,二人阴阳谐和,欢笑弥畅……

为了表示自己的新生和志向,重八特意给自己改名叫“元璋”,表字则为“国瑞”,都是求个吉祥、平安的意思,但又有种担负天下的寓意;谱名就叫“兴宗”,四个亲兄弟取“隆、盛、祖、宗”之意。

自从与秀英成婚之后,大家便开始一律称呼元璋为“朱公子”,他也算夫以妻贵了,自然越发踌躇满志。

自从成婚以后,每到晚上,凡无事时,元璋、秀英夫妇都会秉烛夜读两个时辰左右,正是在夫人手把手的悉心指导下,元璋才开始了对经典的较为系统的学习。

这天晚上元璋读《论语》,当他读到“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一句时,便有些不解的问秀英道:“夫人,何故这孔夫子要将女子与小人并列呢,这不是轻看了女子吗?”

秀英想了一会儿,微笑道:“这一句也着实困扰了我很久,觉得这孔夫子有失公道。不过后来有些想通了,这一般的世间女子,尤其是那中古古代一般把有文字以前称为上古,夏商周称为中古,秦朝以后称为近古。时的女子,有几个是读书知礼的?既然脑里空空,敏于小事而昧于大义,那就做不了君子,偏偏有些女子不免行止乖张、不近情理,在孔夫子眼里,也就与小人无异了!”

“夫人所言有理,这世间女子若都如夫人一般,便是夫子再生,也不敢小瞧了!”元璋说完,夫妇两个相视一笑。

“当然,前面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也可有其他的解释!”秀英又正色道。

“那怎么讲?”

“一般的解释认为,此处‘小人’乃是指劳力者或者家中奴仆,那女子便是指士大夫家的妻妾等。‘难养’就是难相处之意,整句来看就是说士大夫平素居家也好,与治下的普遍百姓或家中奴仆打交道也好,都是很难把握好那个度的——这是由于女子与小人不易相处,若是过分亲近了,他们就会对你不逊;若是疏远了,他们就会对你有怨言!这不过是夫子个人的经验之谈或平素生活观察所见,并无什么微言大义!”

“哦,是了!记得夫人前几日跟咱讲述夫子生平时,特意说到春秋之世与今日不同,那时是行分封制,士大夫家皆有封地!”

过了好一会儿,元璋读书累了,要歇一会儿,秀英去给他倒了一杯茶来,元璋正饮着茶,秀英突然似有所感道:“如今我们夫妇这个样,也是难能可贵了!那《资治通鉴》上说:‘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我资性虽不敢与长孙贤后比肩,但她也是我这小女子的榜样了!”

“呵呵,夫人谦虚了,谁敢说将来夫人成就不及那长孙皇后!”元璋笑着恭维道。

不过,元璋在人前还是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学问是夫人教导之功,只好编造出一个“一梦通五经”的鬼话来堵别人的嘴,此事后来竟果然传为一个神话,乃至于三岁小儿都晓得。

又过了几日的一个午后,元璋没有公事就索性回到了家里,他进门后嘿嘿着对秀英道:“今日队伍上无事,咱就先回来了,先生,咱们今日可读些什么?”

秀英平素也做些女红,她见元璋兴致这样高,着实乐在心头,于是一边丢开了刚上手的女红,一边笑道:“今日趁着天光大亮,咱们就先不读书了罢,不妨写一点东西吧!”

“写东西,写甚呢?”

“呵,自然是书法!”秀英娇媚地一笑,“我看你平素字写得潦草,毫无章法,恐怕连自己都认不得吧!”

元璋摸了摸自己的头皮,有些不好意思道:“先生教训的是!如今可不正是需要先生提点则个嘛!”

“如果只是你我往来,那慢慢得我也就认得了你的字,往后你若是成了那统兵之将,那字还写得让人认不得,岂不误事?更进一步说,若是那字写得漂亮了,往后就方便跟读书人亲近了,人家就不拿你当草莽了,那时还何愁没有可靠的膀臂,何愁大事难成呢?”秀英跟着父亲在江湖上游荡,也着实见过几个流氓出身却把字练得出色的豪侠,那帮读书人见他们脱了那草莽之气,又见他们出手阔绰,便喜欢与之交游。

其实元璋早就向往着能写一笔好字、能像一位正经的读书人呢,他见秀英这般说,忙欣喜道:“真真儿是夫人想得周到,咱听着就是!”

“嗯,这书写还有一桩好处呢,就是便于记诵!那东坡先生是一位大书家,但他读书之外也喜欢抄书,一部《汉书》洋洋洒洒几十万言,东坡先生都抄过两三遍呢,乃至于日久成诵!”

说着,秀英在书桌上仔细地摆好了文房四宝,她一边命元璋研磨,一边自己则疾步走到里间的藏书室中取出了一册蒙着灰尘的厚厚的大开本藏书,元璋见后好奇道:“这是何物?”

秀英一面小心地擦拭着藏书,一面给元璋翻看了纸张已经发黄的书页,道:“这是我家多年前收藏的一卷字帖,里面多是历代书家的名作拓片!有了这个宝贝,一来可以让学书者开眼界,汲取众家之长,二来就是便于学书者临帖,凡初学者都是要仔细临帖的,这是第一关!”

“哦,这个咱倒还真是听赵先生说起过,他说有些嗜好书法的读书人对碑帖很是着迷,他们离家四处去观摩各类碑帖,以至于忘记了吃饭和睡觉!看来那不是初学的人也好这一口呵!”

元璋说出这两句,顿时令秀英对他有些刮目相看起来,笑道:“看来你跟那赵先生处的日子可真不短呢,他必是倾囊相授了,更难得你还记得这些杂事!不瞒你说,就是如那书圣王右军,也是颇能转益多师、兼采众长的,而且终生不倦!东晋永和年间晋军北伐中原,进屯洛阳一带,那成名多年的王右军借机北游观碑,一时眼界大开,乃至于书风为之一变!”

“哎呀,夫人真是博古通今,小生佩服!”元璋笑着拱手道。

“呵呵,哪里哪里,不过是现学现卖!”秀英笑得越发娇媚了,乃至元璋一时心有旁骛。

秀英循着卫夫人教授年幼的王羲之(小名“阿菟”)的成例,也有板有眼、按部就班着来,她一面给元璋翻看着字帖,一面大略地讲起了书法的渊源:从仓颉造字到金石古篆,从秦始皇一统后的车同轨、书同文,秦相李斯定制小篆到汉代隶书,再到魏晋出现行、草、真(楷)书诸体,中由北碑南帖的南北朝时代,下及唐宋诸大家名作……

在讲到汉代隶书向魏晋诸体的转变时,秀英抬头看着元璋眨眼问道:“这其中有个关键人物,你道他是谁?”

元璋所知有限,抓耳挠腮半天,方勉强道:“是不是曹孟德那个做皇帝的儿子,叫曹子桓的?”

“呵呵,猜对了一半!”秀英一笑道,“就是这魏武曹孟德!魏武平素倡言什么‘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诸般禁忌都较两汉少了,是故诞育出文采风流的建安风骨,连书法也深受此风之影响,创出一番多彩多姿的新气象!”

“三国故事咱倒是熟得很,可从来没听说这些呢!如今可是开了眼界了,从今再不敢自夸懂三国了!”元璋道。

“魏晋之际,众书家如群星璀璨,有曹孟德、梁鹄、邯郸淳、韦诞、索靖、陆士衡等,其中最耀眼者,莫过于钟繇与卫恒”,讲到这里,秀英将眼睛从字帖上移开,又向着元璋笑问,“他们两位书法大家可是都跟一位知名女书家有交集,你道这位女书家是哪个?”

历史上的女书家,不管有名还是没名的,元璋就知道那一位,于是他略带些兴奋地答道:“这个咱知道,定然是被那阿菟弄得哭鼻子的卫夫人了,对不对?”

“呵呵,这回还真让你猜着了呢,不过世人皆以为卫夫人是悲伤弟子的书名盖过自己,实则她乃是喜极而泣,世间男子多以为女子心胸狭小,这是偏见!”秀英粲然一笑,“钟繇乃是卫夫人卫铄的师承,卫恒则是卫夫人的从兄了!卫氏乃高门大姓,在当时以书法知名,所以阿菟的母亲、也就是卫铄的胞姐也擅书,只是不及妹妹造诣高,所以王母请了妹妹来教儿子学书,也可谓是寄望着名师出高徒了!”

“哦,原来这卫夫人是王右军的姨母啊,怪道王家会请一个女子做老师呢!”元璋似恍然大悟道。

“嗯,那右军五六岁上就无父了,偏生卫夫人也寡居了,两个姐妹到一处,也算是相互扶持了吧!”说到这里,秀英突然又想念起自己那音讯全无的姐姐,若是今日可以跟姐姐在一处,该有多好,她本来大好的心情忽而急转成阴。

还没等元璋解劝,秀英又突然转悲为喜,继续认认真真地履行起自己的师道,一直到给元璋介绍完唐宋诸大家,甚至连带介绍了赵孟頫等元代大家。末了,她微笑道:“我的见识则是如此,如今指导你的法子,也不过就是当日卫夫人指导阿菟的法子,只是我这厢也是初学乍练的,只望别画虎不成反类犬就好!”

“嗨,夫人过谦了,纵是你乃卫夫人再生,咱却朽木一截,也是白搭功夫的,呵呵!”

“呵呵,想当日王右军二十三岁时就以所写祝版‘入木三分’而名扬天下,如今你竟还似白纸一张!”说着,秀英笑得有些把持不住,因担心元璋生气,又不得不转而道:“自然各人的命数不同,你我也不承望着做那书家!纵然想做,也有这等天分,但似一般人家也是做不起的,何况如今也没这个工夫耗,‘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你想啊,写尽三缸水须得几年?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当日右军等对笔、墨、纸、砚四宝可都是极讲究的,如对真书的钩摹影拓必用临川薄纸,行书讲究流转活泼就要写在蚕茧纸上,而连绵回绕、纵横飞白的草体,就非宣城一带的白麻纸不用了……”

元璋听到这里不由惊叹道:“善哉善哉!咱家里要是有这些物什,还练什么书啊,换钱够白吃一辈子了!”

初学书法的孩童,必须从写大字开始练习,这是为着深切地体会书法的布局妙处,而不是索求小关节处的流丽、圆转,秀英就按照卫夫人的成法,挽了挽衣袖,边示范边道:“卫夫人说,‘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注意,写书关键在于腕力,腕力不足终不会成就,握笔高低也有讲究……你等男子自然是有力气的,但腕力的使用也在于巧用,不然拿捏不好,这笔就成烧火棍了,呵呵!”

秀英在纸上用心地写下了“朱元璋”三个字,待元璋细细瞧了,但觉字迹娟秀、妩媚,煞是可爱,不由称赞道:“夫人好字,咱此生是无力让夫人喜极而泣了!”

秀英脸上一时如桃花绽开,笑道:“人言卫夫人所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虽则同是女流,可是我连给卫夫人提鞋的资格都不配!”

在秀英手把手的指导之下,及至到了黄昏时分,元璋已经算是入了门,写出来的字渐渐的可以叫别人辨认了。到了晚间,夫妇两个的兴致依然很高,因为灯火下不便于写字,秀英便笑盈盈地继续下午的话题道:“那王右军的儿子王子敬也是一代大书家,风流为一时之冠,且长得风度翩翩,连当时的公主都倾慕不已呢!偏就有一位新安公主,嫁了一个自己相不中的夫婿,后来公主居然休了丈夫,哈哈……”

“啊?公主相中了王子敬?”元璋插问道。

“正是了!偏偏那时子敬兄家中已经有妇了,就是他表姐郗道茂,夫妇两个感情甚好,只可惜婚后多年一直无子,有一女还夭了,右军也为此伤心而死……”秀英得兴致越发高了,索性就说开了,“其实后汉就有过这等事,光武帝姐湖阳公主夫君亡故,她听闻说一位叫宋弘的大臣威仪德器、群臣莫及,就想再嫁这位宋公!这宋公也是有妇的,公主就让光武亲自去为自己说项,哪知宋公不愿休弃发妻而去攀龙附凤,更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可公主能做小吗?光武帝也不好强人所难,此事居然就此作罢了……”

“哎呀,这位宋公着实可敬!这光武皇帝也真是大量,偏生我们不曾遇上这等明君!”

“可不是!如今天下大乱,若想济世安民,非再出一个光武不可,我等就算有盼头了!”秀英见元璋如此爱听,乃是好学的脾性使然,自己越发有了兴头,“我继续刚才的题目啊,那新安公主不同于湖阳公主那般知道进退,公主之父简文帝更是个不识大体的主儿,非逼着子敬停妻再娶不可!子敬无法,为明心迹,只好拿艾草炙足,以至于落下残疾,终生行走不便!可是那公主还是非子敬不嫁,子敬到底有些懦弱,就负了郗氏!可怜那郗氏当时娘家已经无人,伶仃孤苦聊度残生……”

“呵呵,虽是公主刁蛮,到底还是子敬魅力太大!咱看以后咱这书法还是不练了吧,免得无故生出事端!”元璋打趣道。

“若你有个‘书圣’的父亲,那你就别练了,从此就丢开手!”秀英笑得前仰后合,元璋乘势将她扑倒在床上,二人大笑着滚作了一团。

又过了几天,外面下起了连绵的秋雨,元璋又得偷闲在家里看书和习字,到了下午申时,他明显有些乏了,秀英走过来看了一下他写的字,笑意盈盈道:“嗯,进益很大嘛,我看今天就练到这里吧,趁着天色尚早,咱们手谈几局可好?”

要说跟自己“手谈”,元璋一下子蒙住了,忙问:“手弹?弹什么?家里有琴吗?夫人也会弹琴?”

闻听此言,秀英已经笑得有些肚子疼,她立即转身到了里间,从床底下取出一个四角的小方桌似的古雅物件和两个檀木做的小圆盒,待秀英有些吃力地举着它们近前来,元璋注意到那“方桌”上画着的方格,又嗅到一股木料所发出的幽香馥郁之气,他顿时明白了,忙上前去接了:“咱晓得,咱见过,这是围棋,好生沉啊!嘿嘿,只是咱还真不会下呢,夫人快教咱吧!”

秀英把围棋在桌子上摆好,然后她跟元璋对面坐了,笑道:“你这乡老到底是见过点世面的,呵呵,这就是围棋,下围棋雅称‘手谈’,谈话的‘谈’!”

元璋一面急不可耐地打开檀木盒去细瞧那黑白棋子,但见一个个莹亮别致,拿在手里甚有质感,摩挲半晌后,忙又笑道:“嗨——,刚才是一时没反应过来,咱想起来了,赵先生送咱的书里有一部《颜氏家训》,其中‘杂艺篇’里颜老先生就劝人下棋不可沉迷,要少下为好,但是他又说什么‘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可不就对上了么?”

“呵呵,是了,‘坐隐’也是下围棋的雅称!”秀英都不太熟悉元璋诵读的这一节,不禁有些刮目相看起来,“今日你这几句话出口,当即不俗了呢,失敬失敬!”

秀英笑着向元璋拱手,把他弄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忙道:“要想让咱不俗,恁还是赶紧把棋术给咱传授一二吧!不瞒夫人说,咱打小就听外公说起过那神仙下棋、观棋者斧柄烂掉的故事,心里也想着自己下一回棋,也做一回神仙呢!”

元璋这几句话又把秀英逗得乐不可支,但她不是轻浮之人,怕失了夫妇礼数,还是竭力克制着自己,忽而正色道:“这副棋是当初我跟爹爹从家里带出来的,平素无事我们父女常弈棋取乐,那黑棋是墨玉做的,白棋是瓷的,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又配以紫檀木盒、楠木棋盘,也可谓都是难得的上品了,这还是当年爹爹跟着祖父过集庆路指现在的南京。时买到的!我平素不愿意翻出它来,怕睹物思人,可是人也不能老活在往昔,何况你要是学会了棋,不仅平素可以拿来消遣,想来也是可以助你思谋用兵之道的,更如那书法一样,更便于你往后跟那些读书人亲近!”

“夫人用心良苦,咱已明白!”元璋内心深受触动,忙又站起来向外面额手盟誓,“咱朱元璋此生定不负夫人,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秀英见他这般正经,自己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忙道:“好端端的这是做什么?若是看错了人,也只有我马秀英自责的理儿,难道还怨谁去不成?呵呵,赶紧过来听我讲一讲棋规跟棋史吧!”

元璋笑着坐了下来,秀英先跟他简单地说了一下围棋的章法,这个一点不复杂,元璋很快就记住了,接着秀英便指着棋盘上的格子说开了:

“咱们先来看这个纵横之局,横竖各有十九,共三百六十一叉点,因棋子众多、棋路众多,虽只有黑、白两色,却可以在弈棋时衍生出无穷变化,是故宋人《棋经十三篇》里说‘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又有唐人感慨‘人能尽数天星,则便知棋势’!不过,有些棋盘纵横有少于十九的,这个我小时候跟伙伴玩过,我又见那唐时仕女图里,也是纵横十七道,想来女子无力与男子争胜,只好玩这等简易、省时的!”

“敢问夫人,这围棋起源于何时?”

“对,忘了先说这个了!”秀英莞尔一笑,“相传‘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也有人说围棋是神仙所造,还有说是乌曹所造,总之年代实在久远,咱们就不管它了!有一成语叫‘举棋不定’,此典出自《左传》,乃鲁襄公时之事,于今约有两千年,可见孔子那时就有这东西了!《西京杂记》有载,那汉高帝就没少在宫中与爱妃戚夫人对弈,不过两汉弈棋的人还少,女子更是屈指可数!”

“咱曾经也亲见过读书人弈棋,这里面讲究可大?”

“那是自然的,凡源远流长又受士大夫所喜见的物什,多半可以雕出花来呢!这做工、陈设是不用说了,就是落子、拾子都要究尽其妙呢!就是女子也马虎不得呢,正所谓‘新样梳妆巧画眉,小阁幽窗静弈棋’!往后你跟人对弈,这第一着,就是要从容、镇定些!”

说着,秀英一手小心地提着衣袖,一手从身边取了一枚白子,颔首把它放在了棋盘四角的星位上,她的姿态如蜻蜓点水,元璋看了果然觉得甚是优美,于是也有样学样取了一枚黑子落到了另一个星位上。

秀英笑道:“这叫‘势子’,而中心一子不下,原本弈棋是没有一定之规的,但人们下着下着就摸出了门道,自后汉乃至今日,凡高手对弈,少有不从势子开始的!这里还有个规矩,就是白子要先行,究竟是何缘故,我也记不得了,只好改日再翻翻书了,兴许本朝《玄玄棋经》上有载!若是男女对弈,女子多半要取白子,女子棋力弱,正须先行!”

“那棋史上可曾有女高人?”元璋又忍不住插问道。

“呵呵,棋琴书画历来为才女必精的,古来聪慧女子也不少,棋艺高超的想来也不乏其人!相传南朝有一位东阳女子棋艺甚高,她女扮男装,遍游公卿,后来还做了官呢,可惜终究还是被人识破!南宋时有一女子名作‘沈姑姑’,因棋艺高超,成了一位棋待诏!”

“何谓‘棋待诏’?”

“这个嘛,待诏自然是供君王御用之意,唐时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练、僧道、卜祝、术艺、书弈等等,这围棋就是‘书弈’之一种,棋待诏自然有国手之意!”

说着,两个人就慢条斯理地试着下了一盘,仅仅才一盘功夫,耗了约摸半个时辰,元璋就有些谙熟棋路了,只到了第二盘才下了一半时,天色就在不知不觉间暗了下来,屋子里有些看不清了,秀英便慢吞吞地站起身来,笑道:“天色晚了,我也乏了,也该喂饱饥肠了,咱们先‘封盘’吧!晚上掌灯再战!”

“也好!如今咱围棋也入了门了,往后少不得叨扰夫人了!”

大约是禀赋甚高又整日琢磨用兵之道的缘故,还没几天,元璋的棋艺就与秀英不相上下了,而且他还喜欢下快棋,这方面连老到的秀英也不是她的对手了!不过元璋既醉心于闺房之乐,想着夫妇弈棋的妙处,真是不可胜言,若是那为夫的“当仁不让”甚至“争强好胜”,强压妻妾们一头,那真是没有心肝,更不知怜香惜玉了!所以他在后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即便棋艺高了,也不忍心多赢秀英等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于飞之乐:朱元璋与马秀英夫妇那点事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于飞之乐:朱元璋与马秀英夫妇那点事儿

于飞之乐:朱元璋与马秀英夫妇那点事儿

秀英,夫人,郭子兴,女子,卫夫人,本帅,郭天,公主,围棋,大帅,夫妇,书法,弈棋,朱重八,朱公子,一面,先生,张氏,读书人,宋公,赵先生,子敬,王右军,了一下,士大夫,小姐,棋艺,队伍,孙德崖,吕蒙

2020-09-05 #故事阅读

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故事

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故事

朱元璋,马秀英,马皇后,郭子兴,史书,宿州,太子,儿子,太祖,父亲,皇位,程度,闺女,问题,馒头,何奥,内治,刘邦,成大业,懿文太子,成祖,智鉴,朱标,立朱标,郑媪,马公,里多,马父,英贤,皇帝

2020-09-04 #小故事

马皇后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孝慈高皇后马秀英简介

马皇后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孝慈高皇后马秀英简介

朱元璋,马皇后,马秀英,马氏,郭子兴,明太祖朱元璋,皇后,太祖,妃嫔,周王,陛下,孝慈高皇后,马公,故事,夫人,子兴,简介,秀英,宫嫔,阳王,太学生,马后,养女,人民,原配,历史,刺绣,妻子,天字第一号,天下

2020-09-05 #故事大全

朱元璋的“大脚皇后”马秀英 你知道她吗

朱元璋的“大脚皇后”马秀英 你知道她吗

朱元璋,马秀英,皇后,百家号,历史,时候,好的,大脚皇后,作者,你知道,在她,秀英,皇帝,就这样,都是很,上都,女人,文章,江山,百姓,衣服,臣子,被子,骄奢,不容易,岁的时候,友善,明太祖朱元璋,孝慈高皇后,常仁

2020-09-03 #长篇故事

朱元璋的“一代贤后”——马秀英极品明皇帝吧

朱元璋的“一代贤后”——马秀英极品明皇帝吧

朱元璋,马秀英,马皇后,郭子兴,代贤,女人,养女,丈夫,何太医,唐太宗,明太祖朱元璋,洪武,长孙皇后,疑似,原名,亲生女儿,一生,传说,人间,千古,功臣,原配,夫人,名下,太医,男人,屡建奇功,故事,成就,帝业

2020-09-04 #小故事

马秀英死后 朱元璋有一个表现特感人反映夫妻真情

马秀英死后 朱元璋有一个表现特感人反映夫妻真情

朱元璋,马皇后,马秀英,孝陵,国葬,盗墓者,皇帝,郭子兴,丧事,老婆,顾明,夫妻,北京,丈夫,历史,南京,定陵,妻子,恸哭,搜狐,明孝陵,真情,机缘,皇后,百官,臣民,规格,馒头,驻军,是这样

2020-09-04 #短篇故事

“花子皇帝”朱元璋和他的“大脚皇后”马秀英感人的爱情故事

“花子皇帝”朱元璋和他的“大脚皇后”马秀英感人的爱情故事

朱元璋,马皇后,马秀英,郭子兴,皇帝,陈阿娇,汉武帝,王侯将相,人生,冷宫,功臣,大脚,太医,娇子,时候,爱妻,民间,爱情故事,皇后,不离不弃,大脚皇后,和公,如花,朱重八,阳王,马氏见,板上,生活方式,不变,丈夫

2016-09-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盘点古代的“裸婚” 朱元璋与马秀英堪称典范

盘点古代的“裸婚” 朱元璋与马秀英堪称典范

卓文君,卓王孙,大才,女儿,娘家,沽酒,雪夜,裸婚族,临邛,于卓,井在,卓文,善琴,白己,郎有情,君地,新生活,当今社会,一家,一面,不争气,人物,主流,人人,久慕,书生,人行,人生,今朝有酒今朝醉,历史

2020-09-0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