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概率小故事

时间:2020-09-05

关于概率的有趣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8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数学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有趣。数学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它对思维的启迪。

以下就是一则概率论起源的故事。

早些时候,法国有两个大数学家,一个叫做巴斯卡尔,一个叫做费马。

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赌了半天,A赢了4局,B赢了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那么,这个钱应该怎么分?

是不是把钱分成7份,赢了4局的就拿4份,赢了3局的就拿3份呢?或者,因为最早说的是满5局,而谁也没达到,所以就一人分一半呢?

这两种分法都不对。正确的答案是:赢了4局的拿这个钱的3/4,赢了3局的拿这个钱的1/4。

为什么呢?假定他们俩再赌一局,或者A赢,或者B赢。若是A赢满了5局,钱应该全归他;A如果输了,即A、B各赢4局,这个钱应该对半分。现在,A赢、输的可能性都是1/2,所以,他拿的钱应该是1/2 1+1/2 1/2=3/4,当然,B就应该得1/4。

通过这次讨论,开始形成了概率论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数学期望。

在上述问题中,数学期望是一个平均值,就是对将来不确定的钱今天应该怎么算,这就要用A赢输的概率1/2去乘上他可能得到的钱,再把它们加起来。

概率论从此就发展起来,今天已经成为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

布丰的投针试验公元1777年的一天,法国科学家D·布丰(D·buffon1707~1788)的家里宾客满堂,原来他们是应主人的邀请前来观看一次奇特试验的。试验开始,但见年已古稀的布丰先生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张纸来,纸上预先画好了一条条等距离的平行线。接着他又抓出一大把原先准备好的小针,这些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间距离的一半。然后布丰先生宣布:“请诸位把这些小针一根一根往纸上扔吧!不过,请大家务必把扔下的针是否与纸上的平行线相交告诉我。”客人们不知布丰先生要干什么,只好客随主意,一个个加入了试验的行列。一把小针扔完了,把它捡起来又扔。而布丰先生本人则不停地在一旁数着、记着,如此这般地忙碌了将近一个钟头。最后,布丰先生高声宣布:“先生们,我这里记录了诸位刚才的投针结果,共投针2212次,其中与平行线相交的有704次。总数2212与相交数704的比值为3.142。”说到这里,布丰先生故意停了停,并对大家报以神秘的一笑,接着有意提高声调说:“先生们,这就是圆周率π的近似值!”众宾哗然,一时议论纷纷,个个感到莫名其妙;“圆周率π?这可是与圆半点也不沾边的呀!”布丰先生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得意洋洋地解释道:“诸位,这里用的是概率的原理,如果大家有耐心的话,再增加投针的次数,还能得到π的更精确的近似值。不过,要想弄清其间的道理,只好请大家去看敝人的新作了。”随着布丰先生扬了扬自己手上的一本《或然算术试验》的书。π在这种纷纭杂乱的场合出现,实在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然而它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由于投针试验的问题,是布丰先生最先提出的,所以数学史上就称它为布丰问题。布丰得出的一般结果是:如果纸上两平行线间相距为d,小针长为l,投针的次数为n,所投的针当中与平行线相交的次数是m,那么当n相当大时有:在上面故事中,针长l等于平行线距离d的一半,所以代入上面公式简化我想,喜欢思考的读者,一定想知道布丰先生投针试验的原理,下面就是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证明。找一根铁丝弯成一个圆圈,使其直径恰恰等于平行线间的距离d。可以想象得到,对于这样的圆圈来说,不管怎么扔下,都将和平行线有两个交点。因此,如果圆圈扔下的次数为n次,那么相交的交点总数必为2n。现在设想把圆圈拉直,变成一条长为πd的铁丝。显然,这样的铁丝扔下时与平行线相交的情形要比圆圈复杂些,可能有4个交点,3个交点,2个交点,1个交点,甚至于都不相交。由于圆圈和直线的长度同为πd,根据机会均等的原理,当它们投掷次数较多,且相等时,两者与平行线组交点的总数可望是一样的。这就是说,当长为πd的铁丝扔下n次时,与平行线相交的交点总数应大致为2n。现在再来讨论铁丝长为l的情形。当投掷次数n增大的时候,这种铁丝跟平行线相交的交点总数m应当与长度l成正比,因而有:m=kl式中K是比例系数。为了求出K来,只需注意到,对于l=πd的特殊情形,有m=2n。于这便是著名的布丰公式。

布丰的投针试验公元1777年的一天,法国科学家D·布丰(D·buffon1707~1788)的家里宾客满堂,原来他们是应主人的邀请前来观看一次奇特试验的。试验开始,但见年已古稀的布丰先生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张纸来,纸上预先画好了一条条等距离的平行线。接着他又抓出一大把原先准备好的小针,这些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间距离的一半。然后布丰先生宣布:“请诸位把这些小针一根一根往纸上扔吧!不过,请大家务必把扔下的针是否与纸上的平行线相交告诉我。”客人们不知布丰先生要干什么,只好客随主意,一个个加入了试验的行列。一把小针扔完了,把它捡起来又扔。而布丰先生本人则不停地在一旁数着、记着,如此这般地忙碌了将近一个钟头。最后,布丰先生高声宣布:“先生们,我这里记录了诸位刚才的投针结果,共投针2212次,其中与平行线相交的有704次。总数2212与相交数704的比值为3.142。”说到这里,布丰先生故意停了停,并对大家报以神秘的一笑,接着有意提高声调说:“先生们,这就是圆周率π的近似值!”众宾哗然,一时议论纷纷,个个感到莫名其妙;“圆周率π?这可是与圆半点也不沾边的呀!”布丰先生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得意洋洋地解释道:“诸位,这里用的是概率的原理,如果大家有耐心的话,再增加投针的次数,还能得到π的更精确的近似值。不过,要想弄清其间的道理,只好请大家去看敝人的新作了。”随着布丰先生扬了扬自己手上的一本《或然算术试验》的书。π在这种纷纭杂乱的场合出现,实在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然而它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由于投针试验的问题,是布丰先生最先提出的,所以数学史上就称它为布丰问题。布丰得出的一般结果是:如果纸上两平行线间相距为d,小针长为l,投针的次数为n,所投的针当中与平行线相交的次数是m,那么当n相当大时有:在上面故事中,针长l等于平行线距离d的一半,所以代入上面公式简化我想,喜欢思考的读者,一定想知道布丰先生投针试验的原理,下面就是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证明。找一根铁丝弯成一个圆圈,使其直径恰恰等于平行线间的距离d。可以想象得到,对于这样的圆圈来说,不管怎么扔下,都将和平行线有两个交点。因此,如果圆圈扔下的次数为n次,那么相交的交点总数必为2n。现在设想把圆圈拉直,变成一条长为πd的铁丝。显然,这样的铁丝扔下时与平行线相交的情形要比圆圈复杂些,可能有4个交点,3个交点,2个交点,1个交点,甚至于都不相交。由于圆圈和直线的长度同为πd,根据机会均等的原理,当它们投掷次数较多,且相等时,两者与平行线组交点的总数可望是一样的。这就是说,当长为πd的铁丝扔下n次时,与平行线相交的交点总数应大致为2n。现在再来讨论铁丝长为l的情形。当投掷次数n增大的时候,这种铁丝跟平行线相交的交点总数m应当与长度l成正比,因而有:m=kl式中K是比例系数。为了求出K来,只需注意到,对于l=πd的特殊情形,有m=2n。于这便是著名的布丰公式。亲爱的读者,你不妨一试。

戳穿“摸彩”骗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话有对的一面,也有不对的一面,对的是,说出了事物发生的偶然性。不对的是,夸大了偶然的成份,忽视了偶然中的必然规律和量的关系,给人笼罩上一种不可知论的阴影。举例说,在世界上火车与汽车相撞的事件,时有发生。然而,却几乎没有人,由于担心火车与汽车相撞,不去乘火车、汽车而宁愿步行。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在现实中,这种相撞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在世界上千千万万次的车祸中,能找到的也只是极少数几例。又如,人遭遇车祸,这种可能性通常要比火车与汽车相撞的可能性大不知多少倍。然而,在人们亿万次的外出中,遭遇车祸毕竟还是占少数。这潜意识包含了一条极重要的原理——小概率原理,即一个概率很小的事件,一般不会在一次试验中发生。下面给你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如果你新到一个班级,那么你完全可以大言不惭地对你班上49名新伙伴,作一次惊人的宣布:“新班级里一定有人生日是相同的!”我想大家一定会惊讶不已!可能连你本人也会感到难以置信吧!因为首先,你对他们的生日一无所知,其次,一年有365天,而你班上只有50人,难道生日会重合吗?但是,我必须告诉你,这是极可能获得成功的。这个游戏成功的道理是什么呢?原来,班上的第一位同学要与你生日不同。那么他的生日只能在一年365天中的另外364天,即如此等等,得到全班50名同学生日都不同的概率为:用计算器或对数表细心计算,可得上式结果为:P(全不相同)=0.0295由于50人中有人生日相同和全不相同这两件事,二者必居其一,所以P(有相同)+P(全不相同)=1因而P(有相同)=1 P(全不相同)=1 0.0295=0.9705即你的成功把握有97%,而失败的可能性不足3%,根据小概率原理,你完全可以断定这是不会在一次游戏中发生的。目前,在一些小市镇可以看到一种“摸彩”的招徕广告。这实际是一种赌博,赌主利用他人无知和侥幸心理,有恃无恐地把高额的奖金设置在极小概率的事件上。赌客纵然一试再试,仍不免一次次败兴而归,结果大把的钞票,哗哗流进了赌主的腰包。我们应当戳穿这种骗局。有人见过一个“摆地摊”的赌主,他拿了八个白、八个黑的围棋子,放在一个签袋里。规定说:凡愿摸彩者,每人交一角钱作“手续费”,然后一次从袋中摸出五个棋子,赌主按地面上铺着的一张“摸子中彩表”给“彩”。这个“摸彩”赌博,规则十分简单,赌金也不大,所以招徕了不少过往行人,一时围得水泄不通。许多青年不惜花一角钱去碰“运气”,结果自然扫兴者居多。下面我们深入计算一下摸到“彩”的可能性。(读者如果一时弄不清计算的方法,可以只看结果),现在按摸1000次统计;赌主“手续费”收入共100元,他可能需要付出的连纪念品在内的“彩金”是:[P(五个白) 2+P(四个白) 0.2+P(三个白) 0.05〕 1000=〔0.0128 2+0.1282 0.2+0.3589 0.05] 1000=69.19(元)赌主可望净赚30元。我想看了以上的分析,读者们一定不会再怀着好奇和侥幸的心理,用自己的钱,去填塞“摸彩”赌主那永填不满的腰包吧!

从《歧路亡羊》谈起《歧路亡羊》是《列子》中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文如下: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返,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杨子的邻人,找到丢失的羊的可能性有多大。假定所有的分叉口都各有两条新的歧路。这样,每次分歧的总歧路数分别为21,22,23,24,…,到第n次分歧时,共有2n条歧路。因为丢失的羊走到每条歧路去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所以当羊走过n个三叉路口后,一个人在某条歧路上例如,当n=5时,即使杨子的邻人动员了6个人去找羊,找到羊的可能性也只有还不及五分之一。可见,邻人空手而返,是很自然的事了!现在我们再设想道路是这样特殊:从第二次分歧起,邻近的歧路相连通成一个新的“丫”字叉口,像下图所示那样。显然,当丢失的羊在这种特殊的歧路网上,走到第一个三叉口时,它既可能从东边,也可能从西边走入不同的两条南北走向的街。这样情形我们记为:(1,1)。接着往下有三条南北走向的街:只有一直向左转时,羊才会进入东边的那条;羊进入中间的一条街有两种可能,第一次向左而第二次向右,或第一次向右而第二次向左;只有两次都向右时,羊才能进入西边的那条街,概括三种情形,我们记为(1,2,1)。同样分析可以得知,再接下去的四条南北走向街的情形可记为:(1,3,3,1)记号中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到达相应街的不同的路线数。如此下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奇妙的数字表。这个三角形表的每行两端都是1,而且除1以外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字的和。这是因为。它实际上表明了丢失的羊到达该数字地点的路线数,所以应等于两肩路线数的累加。类似的数字表早在公元1261年就出现在我国数学家杨辉的著作中,所以我们称它为:“杨辉三角”。在欧洲,这种表的出现要迟上四百年,发现者就是前些节故事中提到过的法国数学家巴斯卡。因此国外常把这种表叫做“巴斯卡三角形”。杨辉三角第n排的数字和,实际上就是《歧路亡羊》中第n次分叉后的总的歧路数,所以应当等于2n。例如,表最后一排的数字和:1+6+15+20+15+6+1=26为方便起见,我们把杨辉三角中第n排的除开头“1”以外的第k个数字记为Ckn。这样做的优点是,今后如若需要了解到达上述位置会有多少可能的路线时,无需思考,立即知道是Ckn条。下面要讲的是概率论中颇为重要的课题——独立重复试验。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将要得到的结果,与杨辉三角之间的联系是很密切的。以掷币为例。如果我们把掷币中出的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比喻成杨辉三角中向左和向右的路线,那么,杨辉三角中的第一排(1,1),就相当于掷第一枚币时出现的(正,反)可能;而第二排的(1,2,1),就相当于重复掷两枚币时出现的(两正,一正一反,两反)可能;而第三排中的(1,3,3,1),就相当于重复掷三枚币时出现(三正,二正一反,二反一正,三反)的可能,如此等等。这样,杨辉三角中第n排各数,与掷n枚币出现的各种可能性的数目有以下对等关系。于是,我们得出,重复n次掷币,出现k次正面或反面的概率为:例如,掷6次币,出现三次正面的概率式中的C36=20,是从杨辉三角表中相应位置查到的。上面我们讲的掷币,每次出现正、反机会都是均等的。假如某事件出现的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试验中,该事件恰好出现k次的概率又如何呢?这只要注意到一个事实,即在杨辉三角中,任何到达“Ckn”的路线,都必须是恰好向右走k次,向左走n k次,这里,假如我们把向右走相当于事件发生,向左走相当于事件不发生,那么,任何一条到达“Ckn”位置线路的概率均为Pk(1 P)n k,其中(1 P)是事件不发生的概率。由本节开头的分析知道,到达“Ckn”的线路数即为Ckn,所以我们即得n次试验中,事件出现k次的概率公式:Pn(k)=Ckn·Pk(1 P)n k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概率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概率小故事

概率小故事

交点,布丰,概率,圆圈,次数,铁丝,丰先生,平行线相交,试验,总数,原理,杨辉三角,小针,平行线,情形,歧路,n次,事件,先生,可能性,结果,路线,长度,投针试验,公式,邻人,问题,圆周率,故事,汽车

2020-08-31 #故事大全

概率小故事

概率小故事

交点,布丰,概率,圆圈,次数,铁丝,丰先生,平行线相交,试验,总数,原理,杨辉三角,小针,平行线,情形,歧路,n次,事件,先生,可能性,结果,路线,长度,投针试验,公式,邻人,问题,圆周率,故事,汽车

2020-08-30 #故事会

一个概率小故事转载

一个概率小故事转载

汽车,面包,情况,法官,答案,一扇门,机会,可能性,概率,有三种,全部都,任何一个,两种情况,是唯一,有两种

2020-05-29 #小故事

一个概率小故事转载

一个概率小故事转载

汽车,面包,情况,法官,答案,一扇门,机会,可能性,概率,有三种,全部都,任何一个,两种情况,是唯一,有两种

2020-09-01 #故事阅读

概率小故事

概率小故事

布丰,丰先生,小针,试验,先生,次数,平行线相交,概率,圆周率,文档,平行线,近似值,问题,先生们,投针试验,请大家,一笑,客满堂,主人,主意,人们,事实,古稀,原理,声调,场合,抓出,总数,心思,数学史

2020-08-31 #小故事

概率小故事

概率小故事

布丰,丰先生,小针,试验,先生,次数,平行线相交,概率,圆周率,文档,平行线,近似值,问题,先生们,投针试验,请大家,一笑,客满堂,主人,主意,人们,事实,古稀,原理,声调,场合,抓出,总数,心思,数学史

2020-08-30 #长篇故事

概率小故事

概率小故事

布丰,丰先生,小针,试验,先生,次数,平行线相交,概率,圆周率,文档,平行线,近似值,问题,先生们,投针试验,请大家,一笑,客满堂,主人,主意,人们,事实,古稀,原理,声调,场合,抓出,总数,心思,数学史

2020-09-05 #短篇故事

概率统计小故事

概率统计小故事

概率,问题,伯努利,狄莫,贝叶斯,公式,方法,著作,概率论,勒让德,学者,解法,误差,高斯,命题,机遇,概念,理论,乘法,原因,数学,工作,有关,通信,巴斯,定律,拉普拉斯,贡献,最小二乘法,B.

2020-08-3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