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

时间:2020-09-05

中国最有故事的文物

提示:本文共有 20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博物馆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拥有66年历史的上海博物馆正在进行探索。5年来,上海博物馆通过组织参与20余个出国出境展览,将丰富的馆藏珍品和现代展览手段相融合,向数百万境外观众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

牵手“香水之国”

中国古香洋溢巴黎

芙蓉花旁、鹦鹉架下,美人斜倚薰笼之上,一具鸳鸯形香炉在美人裙裾下若隐若现,闲情雅致跃然纸上。这是明代画家陈洪绶的《斜倚薰笼图》,也是描绘中国古代女子用香的经典之作。近日,在“香水之都”巴黎,这位画中悠然自得的仕女化身中国香文化的使者,带领法国民众进入一场跨越千年的香文化探索之旅。

3月9日,“中国芳香:古代中国的香文化”展在巴黎市立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称“赛努奇博物馆”)正式向观众开放,《斜倚熏笼图》局部图正是此次展览的宣传海报,悬挂于博物馆大门多处,迎接络绎不绝的观众。

在古代中国,香被广泛用于宫廷、庙宇和日常居所,是祭祀礼仪和生活艺术的载体,有修身养性、安神养生之功效,尤为文人雅士喜爱。走进灯光幽暗的展厅,来自中国的香料标本、青铜香炉、玉制香笼、陶瓷香碟、刺绣香包、木制香几以及形态各异的香盒、香插、香筒等香具静静陈列,浓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展厅墙上悬挂着《斜倚熏笼图》《十八学士图屏》等描绘香事习俗的精美画作,与展柜中小巧精致的香具相映成趣。墙内镶嵌的电子屏则讲述着香文化的历史和习俗,使展览更加生动。

除了展示香具、画作,法方还邀请专业调香师依照中国古方,以法国工艺配制了五味“中国古香”,置于展厅的香味装置内,供观众赏闻品味。整场展览赏心悦目又沁人心脾,可谓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文化之旅。

对于法国观众而言,古老的“中国芳香”无疑是遥远而神秘的。波利娜是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专业的学生,对中国艺术兴趣浓厚,在参观中一直用纸笔认真记录着。在反复品闻一味古香后,波利娜告诉记者:“中国古香与众不同,给人心静的感觉。香味和展品结合,似乎能让人联想到绘画中的场景,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人生活的精致,充满人文气息。”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中国香,没想到和中国文化一样历史悠久。”巴黎市民莫妮卡赞叹。自从1983年游历中国后,她就爱上了中国文化。展览开幕当天,莫妮卡仔细地观看每一件展品,“这是一次宝贵的展览,是美感和历史的结合。从这些香具、绘画里,能看到中国古代不同朝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其中的文化内涵是如此丰富”,莫妮卡说,这让她感受到中国文化优雅的一面,也让她有了使用熏香的愿望。

这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与赛努奇博物馆的第三次合作,此前两馆合办的青铜器交流展和海上画派展在法国收获了很高人气。在酝酿第三次合作时,赛努奇博物馆馆长、中国艺术史专家埃里克·勒菲弗在其馆藏的中国古代香具中找到了灵感。他认为中国香这一主题新颖,将会吸引很多法国观众,“香本是非物质文化,香事习俗在中国留下了许多实物印记和文学艺术作品,如陶瓷、漆器、绘画等,能够体现中国灿烂的艺术文化。”

法国香水也以其悠久历史、精湛技艺而广为人知。“在‘香水之国’法国感受中国古香,相信会引起法国观众的共鸣。”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告诉本报记者,香文化是东西方共同拥有和喜爱的文化,只是表现方式不同。本次展览通过器物、书画和香味的结合,展现香文化背后中国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同时以法国工艺和文化理念再现中国古香,是一次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和对话,有助于增进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和理解。

“相逢”柏林

中埃文物跨时空对话

埃及与中国同为文明古国,两大古老文明皆由大河孕育,源远而流长。2017年7月,上海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中国和埃及:世界的摇篮”特展,让两大文明在柏林碰出了火花。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上海博物馆就开始同境内外一些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合作交流。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的世界巡展在各地取得轰动效应,引发了上海博物馆策展团队的思考:除了将精品文物送出国,如何推出更有新意的展览?展览既要扎根中国传统,又要面向世界和未来,在人类文明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这次特展正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庞大、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馆藏众多精美的埃及文物。在确定这次展出的主角为中国和埃及文物以后,上海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的策展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各自选出多件精品文物,但如何在这些来自不同文明的文物间建立起联系,成为困扰双方策展团队的一个难题。

“这种文明对比展览,要对两个文明都有深入了解才能比较,否则就很牵强。这对中国博物馆界的知识结构包括眼光提出新的要求。”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说。

在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库,一件古埃及王后的宝石项链令中国的玉器专家感觉似曾相识,她随即想起在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一件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石项链与之有着异曲同工的艺术感。双方专家一拍即合,“就是它了!如果将这两件饰品并列摆放,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比四五千年前的埃及王室和良渚贵族的形象,是不是能发现一些奇妙的巧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用文物讲述“为新中国奋斗”故事 宋庆龄文物文献特展开幕

用文物讲述“为新中国奋斗”故事 宋庆龄文物文献特展开幕

宋庆龄,新中国,展览,文物,庆龄,事业,同志,故事,孙中山,建设,中国共产党,文献,一生,两地,先生,单位,华诞,历程,物语,贡献,改革,活动,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世界和平,京沪,人类进步,周慧琳,和建,潘良

2019-07-17 #短篇故事

北京市文物局:不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市文物局:不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讲好中国故事

首都,初心,使命,文博,从严治党,党课,主体责任,习近平,吴镝,孙乐,北京市文物局,主题,价值,党组书记,全局,历史,北京晚报,名片,局长,总书记,开拓创新,政绩,文物,资料,理论,来源,流程,理念,系统,责任田

2020-01-14 #故事大全

文物故事:记忆中的1958年周口店考古发掘 中国文物网

文物故事:记忆中的1958年周口店考古发掘 中国文物网

周口店,考古,郭老,先生,方法,猿人,化石,吕遵谔,贾兰坡,旧石器时代,刘一曼,裴文中,专业,同学,学生,工地,文化层,时候,石头,中科院,向国庆,我们班,给我们,考古发掘,吕先生,吴汝康,王仁波,班干,郭沫若,郭老十

2020-09-05 #长篇故事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

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

中国,展览,上海博物馆,文物,观众,柏林,国家博物馆,古香,希腊,文明,香文化,馆长,合作,中国古代,古代中国,世界,习俗,博物馆,古埃及,展品,斜倚,法国,绘画,馆藏,青铜,青铜器,潘达尔,科拉,莫妮卡,马里斯

2020-09-06 #短篇故事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嘉石,石刻,朽坏,忠贞,寓意,历史,中国,后人,幽情,时人,碑石,碑刻,不知凡几,留下了

2020-05-28 #长篇故事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嘉石,石刻,朽坏,忠贞,寓意,历史,中国,后人,幽情,时人,碑石,碑刻,不知凡几,留下了

2020-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嘉石,石刻,朽坏,忠贞,寓意,历史,中国,后人,幽情,时人,碑石,碑刻,不知凡几,留下了

2020-09-06 #故事大全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嘉石,石刻,朽坏,忠贞,寓意,历史,中国,后人,幽情,时人,碑石,碑刻,不知凡几,留下了

2020-09-06 #短篇故事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文物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网

嘉石,石刻,朽坏,忠贞,寓意,历史,中国,后人,幽情,时人,碑石,碑刻,不知凡几,留下了

2020-09-0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