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的影响

时间:2020-09-06

安史之乱讲的是什么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唐朝从高宗以来,边疆一直有重兵屯戍。到玄宗统治前期,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又在边境的若干重要地区增设军镇。军镇管辖几个州,主将称节度使。节度使起初只管军事,后来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他们是和宰相地位相近的重臣,宰相往往出任节度使,节度使有功也往往入朝做宰相。这就是所谓“出将入相”。天宝初年,边境的十个节度使共拥兵四十九万,而唐中央禁军不过十二万。

唐玄宗统治的后期,日趋腐化。自杨贵妃入宫后,唐玄宗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淫逸生活,终日沉湎于《霓裳羽衣曲》的歌舞之中。宰相李林甫同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朝政,飞扬跋扈,干尽了罪恶勾当。

那时候一身兼任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市、河东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拥兵十五万,势力雄厚。安禄山的父亲是西域人,母亲是突厥族人。他曾几次入长安朝见玄宗,并被杨贵妃收为养子。安禄山看到唐朝中央腐败,内地兵力空虚,玄宗整日在宫中饮酒作乐,认为有机可乘,阴谋叛乱,夺取唐朝的天下。他一面常常向玄宗进贡财物,并总是说“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骗取玄宗的信任;另一面却暗中招兵买马,准备反叛。安禄山在范阳修筑了一座雄武城,用来收藏兵器和粮食,还大量扩充军队,收编北方少数民族的降兵,又从中挑选骁勇善战的青年八千人做亲兵,畜养高大健壮的战马几万匹。他用胡将代替汉将,也收用一些汉族地主,为他策划叛乱。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带领军队十五万人,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起兵。唐朝内地多年没有战争,很多州县无兵可用。临时招募的兵士,没有经过训练,不会作战。从武库里拿出的盔甲和兵器,不少都朽烂了。一部分兵士只好用木棒打仗。地方官吏听到叛兵要到,有的弃城逃跑,有的开门出迎。安禄山的军队长驱南下,一路上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很快就渡过了黄河。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安禄山占领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又过了几个月,叛军击溃了唐朝的潼关守军二十万人,继续西进。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潼关失守,长安顿时乱作一团。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中途行至马嵬驿,将士鼓噪不前,杀死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惩办杨贵妃。玄宗无可奈何,派人缢杀了杨贵妃,继续逃奔。太子李亨从马嵬驿回军北上,到灵武今宁夏灵武南称帝,就是唐肃宗。长安被叛军占领。

叛军非常残暴,每攻下一城,就抢走那里的财物和妇女,屠杀老人和小孩,强迫壮年男子服苦役。他们到处受到人民的反抗,唐朝的一些地方官员也起来抵抗。朔方今宁夏一带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进兵河北;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音稿卿和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亦起兵河北,牵掣住安禄山的后方。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真源令张巡等出兵扼住叛军南下的道路。安禄山只能控制洛阳、陕州一带。叛军四面受击,内部争权夺利。公元757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被他的大儿子安庆绪杀死。

唐肃宗向朔方、陇右今甘肃一带、安西今新疆一带和西域征调援军,并向回纥借兵。公元757年九月,唐将郭子仪等率领唐军和回纥、西域兵攻克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安庆绪被迫退到邺城今河南安阳。安禄山的大将史思明,也暂时投降了唐朝。第二年,史思明又起兵反唐,洛阳一度落在叛军手里。然而安史集团内部仍旧不断争权夺利。史思明后来杀死了安庆绪,自立为帝。不久史思明又被儿子史朝义杀死。叛军内部分裂,势力大为减弱。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公元763年,叛军的几个主要将领田承嗣、李怀仙等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自杀了,战争才告结束。这次战争前后延续八年,上叫作“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同地方豪强地主勾结起来,各据一方,发展成为“据险要,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的藩镇割据势力。后来,更出现了节度使死后,子孙世袭,兵将拥立,逼迫朝廷不得不承认的局面。唐朝中央集权势力大大削弱,统一局面破坏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了。

“安史之乱”是唐朝中央和地方势力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对人民说来,是一场大灾难。人民在战争中是心向唐朝的,然而,在镇压叛乱中,人民也遭到极大的灾难。唐军收复河南的州县,硬把河南叫作“贼境”,老百姓的财物被一抢而光。战乱期间,洛阳周围几百里内,不少州县成了废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遭到重大破坏,北方的经济衰落了。而江淮地区未直接受到安史兵祸。所以,从此以后,南方经济的发展日益超过北方,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的影响”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禄山,节度使,叛军,洛阳,杨贵妃,史思明,一带,公元,势力,宰相,安史之乱,长安,安庆绪,杨国忠,人民,军队,局面,战争,财物,今宁,史朝义,唐玄宗,范阳,郭子仪,马嵬驿,中央,兵器,兵士,唐军,回纥

2020-05-27 #故事阅读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禄山,节度使,叛军,洛阳,杨贵妃,史思明,一带,公元,势力,宰相,安史之乱,长安,安庆绪,杨国忠,人民,军队,局面,战争,财物,今宁,史朝义,唐玄宗,范阳,郭子仪,马嵬驿,中央,兵器,兵士,唐军,回纥

2020-09-06 #短篇故事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禄山,节度使,叛军,洛阳,杨贵妃,史思明,一带,公元,势力,宰相,安史之乱,长安,安庆绪,杨国忠,人民,军队,局面,战争,财物,今宁,史朝义,唐玄宗,范阳,郭子仪,马嵬驿,中央,兵器,兵士,唐军,回纥

2020-09-05 #经典故事

安史之乱历史资料简介100字数

安史之乱历史资料简介100字数

安史之乱,藩镇,农民,安史,藩镇割据,一带,唐玄宗,史思明,唐王,安禄山,田承嗣,公元,力量,地方,由盛而衰,政治,年间,战争,浙西,浙东,税收,转折点,经济,阶级,影响,仆固怀恩,从天宝,北中,北北,史思

2020-05-28 #长篇故事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 300字.急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 300字.急

安史之乱,政治,唐者,史思明,唐玄宗,司马光,安禄山,乱事,中国,兵革,后世,安史,由盛而衰,故事,文化,涂炭,转折点,藩镇割据,经济,社会,祸乱,继起,资治通鉴,发展,影响,又由于,天宝年,对外关系

2020-09-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 300字。急

安史之乱简介短一点 300字。急

安史之乱,唐者,史思明,唐玄宗,司马光,安禄山,乱事,中国,兵革,后世,安史,由盛而衰,故事,政治,文化,涂炭,转折点,藩镇割据,经济,社会,祸乱,继起,资治通鉴,发展,影响,又由于,天宝年,对外关系

2020-09-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唐王,安史之乱,安禄山,公元,农民,叛军,吐蕃,地方,经济,社会,洛阳,长安,阶级,陇右,影响,东至青,井邑,唐天宝,唐中,唐玄宗,唐肃宗,范阳,西边,太子,乱事,中国,一带,不稳,中央,举兵

2020-09-05 #长篇故事

安史之乱简介:安史之乱的故事 安史之乱故事背景

安史之乱简介:安史之乱的故事 安史之乱故事背景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安史之乱,史思明,安庆绪,唐玄宗,杨国忠,叛军,唐军,东都,故事,潼关,河北,史朝义,唐代宗,唐肃宗,郭子仪,元帅,宦官,朔方,史思,哥舒翰,唐玄,封常清,李光弼,李亨,燕皇帝,颜真卿,兴平

2020-05-2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