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历史故事—马鞍山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0-09-06

历史故事带人民的

提示:本文共有 46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建市不到60周年,缺少文化积淀的马鞍山市,历史上却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代有才人,各领风骚。今采撷典故几则,以馈市民。 伍子胥像 辛弃疾《摸鱼儿 观潮上叶丞相》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 伍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晚期楚国人。史籍记载最早见于《春秋》、《国语》。后左丘明注《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有了相对完整的记载。至西汉,太史公著《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独立成章。 伍家因遭佞臣费无极陷害,父、兄皆被当时楚国国君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跑到宋国,听说被楚平王缉拿的太子建在郑国,又逃到郑国。不曾想,太子建为借晋国之力复仇,做了晋国内应,要灭郑国,被郑伯诛杀。伍子胥只好带着太子建之子公子胜往吴国逃去。 伍子胥逃到吴国,举荐专诸(著名刺客)协助吴公子光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公子光登上王位,即吴王阖闾是也。后又举荐大军事家孙武为将,挥师攻楚。入郢都,鞭平王墓。 时,伍子胥好友、楚国大夫申包胥搬来秦军救楚,加之阖闾之弟夫概在吴国作乱自立吴王,吴军归国平叛。是年,吴王阖闾伐越,战败重伤亡故,其子夫差即位。伍子胥辅佐夫差大败越王勾践于会稽。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未杀勾践,以至养虎为患。伍子胥将儿子留在齐国,遭吴太宰伯噽诬陷,夫差赐死伍子胥。后,越王勾践灭吴,夫差自刎。 “伍子胥过昭关 一夜白头”的典故 据先生考证,最早出现在元代剧作家郑廷玉的《楚昭王疏者下船》 第二折??他为那兄父竟萦心,借吴兵应口。离楚国青春,过昭关皓首。 明代冯梦龙著《东周列国志》又增加了东皋公、皇甫讷等人物。……伍子胥和公子胜昼伏夜出,来到吴楚交接的昭关(今马鞍山市含山县昭关镇境内),看到关口贴着自己的头像,官兵盘查甚严,不得出关。正不知如何是好,遇到扁鹊高徒东皋公,伍子胥又恨又急,竟然一夜之间白头。东皋公让自己的朋友皇甫讷扮作伍子胥模样,最终协助伍子胥出关。故事更加完整,伍子胥忠、孝两全的形象更加丰满。 先生评述: 可见,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是建立在历史基础之上的文学加工。他也从一个历史人物转变成文学人物。伍子胥的故事之所以被广泛记载、传播,乃至加工,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历史人物本身体现出的符合封建士大夫,忠、孝、仁、勇、信的价值观。我们常说,“忠孝不能两全”。但在伍子胥这里,却集忠孝于一身。得到历朝历代文人的推崇。 屈原《九章 悲回风》 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惕惕;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李白《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陆游《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镜湖一何清,稽山一何高; 浙江百里远,夜枕闻惊涛。 子胥死吴下,千载无人豪。 遗魂招不来,我欲续楚骚。 乌江自刎 项羽画像 辛弃疾《浪淘沙??不肯过江东》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项羽,姓项名籍,子羽。战国末期楚国人。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项羽虽其叔父项梁居住在吴地。自幼心高气傲,雄心勃勃。陈涉(陈胜)吴广起义后 ,项氏叔侄在吴地起兵,挥师北上。羽以破釜沉舟的豪迈与勇气,大破秦军主力章邯部于巨鹿,坑杀降卒二十余万。虽然后来刘邦抢先入关中,接收秦王子婴纳降。但灭秦,项羽居功至伟,这也是后来“鸿门宴”爆发的重要原因。 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刘邦被其安排到边陲汉中,称“汉王”。刘邦在汉中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得萧何、张良所助,拜韩信为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进关中,灭章邯。与项羽逐鹿中原。韩信、曹参指挥偏师“背水一战”灭赵,复又灭齐。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击溃,向韩信借兵和项羽再战;并分化项羽阵营,悍将英布等相继叛离项羽。项羽、刘邦和谈,划鸿沟为界,是为“楚河汉界”。项羽退去,张良力主追击,项羽苦不堪言。回击刘邦,败之。刘邦自知不是项羽对手,采纳张良建议,封赏韩信、彭越。几路兵马合围项羽于垓下。韩信命汉军唱楚地之曲,项羽惶恐至极,连夜带800骑突围。刘邦命将军灌婴率5000骑追击。项羽一路狂奔,仅剩二十余骑。在东城又战了一场,仅以二十余骑斩杀汉军百余。羽奔至今马鞍山市和县境内乌江,乌江亭长劝说项羽过江,以求东山再起。羽叹曰:“天之亡我,何以渡为”《史记项羽本纪》。自认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遂命部下下马与汉军肉搏,身亡,被汉军分尸,得项王尸身者皆封侯。 先生评述: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极具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各路诸侯胆怯旁观时,他率楚军力战秦军主力,破之。得到了天下,他又不做当皇帝,效法春秋五霸,做了个自鸣得意的所谓霸王。他总是独自领军与汉军作战。在和刘邦的交锋中,屡战屡胜,却愈战愈弱。 他生性多疑,不知人不善任。不听范增之言,没有诛杀刘邦。不识韩信,不用陈平。最后连自己的部下如英布等也控制不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极致便是宁死不屈,自刎身亡。沐猴而冠的他最终亡于自己的自负、狂妄。他败给了刘邦,也是败给了自己,更是败给了时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项羽不识时务,喜欢“带头大哥”的角色,不想当“家长”。偏要搞诸侯林立、各霸一方,逆势而动者,岂能不亡。就是这样一个项羽成为后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聊以自慰的招牌,几千年来,不断被人歌颂。一代霸王也算是死而无憾,死得其所。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说到“草船借箭”,拜《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所赐,国人多半想到神机妙算的智慧化身 诸葛亮。那么,史实又是怎样的呢? 《三国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仅此一句。 草船借箭又在哪里呢?这里,不能不提到解读三国志第一人 裴松之。 裴松之,东晋 南北朝宋国人氏。宋文帝读三国志,认为其记载过于简单,着令裴松之做注解。当时,离三国时期年代尚不久远。裴松之以其过人的学识,严谨的治史态度,尽览群书,收集各种史料逐一加以甄别,最终完成注解,并被历代史学家采信。可以说三国这段历史有了裴松之的注解才如此引人入胜。在吴主传里,裴松之是这样注解的。 曹操坐船从濡须出发,晚上到了水军大寨洲上。孙权带领水军把曹操围了起来。俘获三千余人,魏军溺亡的也有千人。孙权一次次挑战魏军,曹操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乘这小船,出濡须口来到魏军水寨前。魏军将领以为又是吴军来挑战了,准备出击。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亲自来侦查我军部署来了”。于是下令:严加戒备,不得乱发弓弩。孙权划着小船在魏军水寨前敲锣打鼓往返五六里才返回。曹操看到孙权的部队整齐划一,训练有素,不禁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的儿子,简直跟猪狗一般。 濡须之战,裴松之另引用了《魏略》(成书于三国时期曹魏)的记载:孙权乘着大船来侦查,曹操命令万箭齐发。箭射在孙权的船的一面,船重心失衡,几乎要翻了。(可见箭矢之多)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这样两面着箭平均,船的重心平衡,孙权便回去了。草船借箭的主角原是孙权。 濡须在哪?据先生考证,三国时期的巢湖比现在大很多。今天的巢湖、含山、无为的部分地区很可能都是泽国。省方志办出版的《志苑》2010年第一期由李俊平、张克锁撰写《濡须河??濡 河》文中说明:“让濡须河名声鹊起、誉载史册的是西晋巴西安汉人陈寿。他撰写的《三国志》中,魏吴两国在濡须口的战争……。史称曹操四征东吴,在濡须口两次大捷,泛指东关,也称濡须坞。曹操在七宝山与锥山立栅布阵,史称西关,名曰濡须口,又称栅口水,上接巢湖下通长江”。先生断定濡须口便是图中无为、巢湖、马鞍山市含山县交界水域。 辛弃疾《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温峤,姓温名峤,字太真。西晋末期 东晋人士。士族。典故“闻鸡起舞”两主角之一刘坤的外甥。刘琨非常器重自己这个外甥,让他做了自己的参军(相当于现在的参谋)。 温峤跟随刘坤在与前赵、后赵的战争中立了不少战功。据传,讨伐前赵时,得到了一件宝物“玉镜台”(戏剧《玉镜台》的原型)西晋末年,司马氏在八王之乱继而五胡乱华的打击之下,南下扬州。琅琊王司马睿来到江东。声名显赫的并州刺史刘琨安排自己的外甥温峤南下拜谒司马睿。时,司马氏在江东立足未稳,迫切需要士族阶层的支持。满朝上下对抵御胡人的汉族楷模刘坤的外甥温峤极为欣赏。大将军王敦甚至要求司马睿让温峤做了自己的司马。 而太子司马昭也和温峤结为莫逆之交。屯兵姑熟(当涂县城)拥兵自重的大将军王敦举兵造反,兵临建康城南。温峤下令烧了朱雀桥,隔秦淮河与叛军对峙。不久,王敦突然重病,温峤指挥部队冲过河大败叛军。 此后,温峤备受重用,成为朝廷肱骨。没两年,历阳(和县地区)太守苏峻因朝中掌权的外戚庾亮欲夺其兵权而叛乱。庾亮写信给时任江州刺史的温峤,要他盯紧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这便是典故“不越雷池一步”。的由来。其后,温峤联合陶侃打败苏峻。封骠骑将军、散骑常侍(士族的荣誉称号)。 功成名就的温峤动身返回江州。途经牛渚矶(今马鞍山市采石矶),凭栏处,江水深不可测,温峤听人说水中有许多怪物。便点燃犀牛角从矶上下来江面照看,只见得水下灯火通明,各种奇形怪状的怪物张牙舞爪。有的怪物乘着马车,有的穿着红色的衣裳。这天夜里,温峤梦到一个人恶狠狠的对他说“我们和你幽明有别,井水不犯江水,为什么要来照我们呢?”温峤受了惊吓,得了中风。回到江州没多久,温峤便去世了。年仅四十二岁。 先生评述: 温峤一生可谓是战乱不断。十几岁追随姨父刘琨对抗胡人。南下算是躲过一劫(刘琨后来战败被杀)。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他深得东晋朝廷赏识。但他不骄不躁、立场坚定、审时度势、智勇双全,挫败两起叛乱。力保东晋半壁江山。对汉文化的延续起到了一定作用(当时,北方胡人战力强悍,汉人难以立足,东晋压力极大)。温太真玉镜台的故事成为戏曲的曲目之一,也从侧面反映了士族之外,民间庶民对其的认可。 秦观 《次韵裴秀才上太守向公二首 》 翻样云团分御帑,如椽蜜炬出宫闱。 食前方丈罗珍怪,却讶犀燃牛渚矶 打草惊蛇的典故出自北宋郑文宝编撰的《南唐近事》。南唐即五代十国时期的“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李煜便是南唐后主。故事记载当涂县(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令王鲁贪得无厌,以敛财为己任。他手下的小吏也个个见钱眼开。当地老百姓告发他手下的主簿贪赃枉法。王鲁看了诉状,条条都是贪赃枉法不可饶恕的罪状,铁证如山,不免一身冷汗。于是,批复:你们虽然只是打到了草,我这条草丛里的蛇已经收到了惊吓。 打草惊蛇后来引申释义为保密工作不当,使得对方有了警觉。 本想将典故写成通俗易懂的小说。怎奈先生事务太多,力有不逮,序都没时间写。权且以直叙形式呈现。因时间仓促,文字未加雕琢,梳理不细。免不了有疏漏。请广大市民海涵。待我得闲,再考虑写成小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历史故事—马鞍山市人民政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马鞍山市钢轨枕木价格

马鞍山市钢轨枕木价格

枕木,钢轨,轨枕,铁路,废钢,弹性,木枕,设备,间距,高速铁路,作用,价格,材质,木材,标准,栅栏,混凝土,道岔,须经,项目,鱼尾,马鞍山市,生产,单开道岔,相关部门,电炉炼钢,确保线,乔治,孟姜镇,方可开

2020-08-31 #经典故事

一组马鞍山市老照片 没想到马鞍山的过去是这样的

一组马鞍山市老照片 没想到马鞍山的过去是这样的

马鞍山,辛福,厂房,图片,时光,马鞍山市,通过照片,金字塘,人民饭店,小城市,江边码头,钢厂,过程,工房,大门,书包,人们,公园,吉普车,城市,小巷,太白楼,客轮,容颜,工地,所学,影像,年轻人,慈湖,日立

2013-06-08 #故事大全

马鞍山市向国际友好城市捐助物资 共抗疫情 同担风雨(中外合作抗疫故事)

马鞍山市向国际友好城市捐助物资 共抗疫情 同担风雨(中外合作抗疫故事)

物资,马鞍山市,防控,手册,华人,国际,疫情,韩国,马鞍山,友城,第一时间,人民,华侨,日本,负责人,活动,医用口罩,侨联,向海,中国协会,保持联络,庆北大学,手续,安徽省,专家,中心,中英,价值,公众,全程

2019-07-13 #故事阅读

保定市人民政府网——《100个保定历史故事》出版发行

保定市人民政府网——《100个保定历史故事》出版发行

保定,历史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研究会,史实,历史风云,故事,家史,外地人,本能,结构,笔端,视角,编著者,读本,历史故事,引起关注,就像是,这本书

2020-05-22 #故事会

保定市人民政府网——《100个保定历史故事》出版发行

保定市人民政府网——《100个保定历史故事》出版发行

保定,历史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研究会,史实,历史风云,故事,家史,外地人,本能,结构,笔端,视角,编著者,读本,历史故事,引起关注,就像是,这本书

2020-08-28 #故事阅读

保定市人民政府网——《100个保定历史故事》出版发行

保定市人民政府网——《100个保定历史故事》出版发行

保定,历史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研究会,史实,历史风云,故事,家史,外地人,本能,结构,笔端,视角,编著者,读本,历史故事,引起关注,就像是,这本书

2020-08-27 #经典故事

关于人民币的故事 人民币的故事集锦

关于人民币的故事 人民币的故事集锦

人民币,香港,作文,银子,比大,梁奶奶,中国历史故事,上海,姑娘,找补,新政府,港币,爱情故事,白银,石家庄市,话题,老祖宗,裤兜,钞票,银元,黄金,不爱钱,中国人,仁义值千金,大多是,成一团,很多人,有句话,残破不堪,给大家

2020-06-25 #故事会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故事。急需!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故事。急需!

中共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会议,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政治协商会议,热烈响应,中共,副主席,政府主席,各民主党派,刘少奇,宋庆龄,周恩,张澜,毛泽东,朱德,李济深,高岗,上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国共...

2020-05-10 #长篇故事